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三大政治思潮述评

合集下载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想流派。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使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视为公民的自然权利,新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新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传统自由主义认为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

(传统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始于洛克、经济自由主义始于亚当斯密斯、社会自由主义始于密尔。

新自由主义的有名代表人物是罗尔斯和他的正义论。

)2、自由主义的特征(1)个人主义,它宣告对任何社会集体的的否定,将个人独立的精神置于首位。

(2)平等主义,认为人们在精神上都有同等地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法律地位或政治地位的不同(3)普遍主义,依据特殊历史群体和文化形式的重要性,承认群体的道德体系(4)社会向善主义,认为所有的社会群体和政治安排都是趋向进步的。

3、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1).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

(2)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肯定性自由(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强调的则是否定性自由(消极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

<4.>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则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

4、政府干预与福利国家格林根据积极自由观念,论证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霍布豪斯用国家“经济主权”概念,为国家干预提供论证。

霍布豪斯还从发展福利事业的需要论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一、研究对象与?政治思潮?的含义1.研究对象2.?政治思潮?的含义1.研究对象〈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主要研究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思潮的观点冲突和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

它力图在准确介绍各种政治思潮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揭示各种思想与西方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联系,分析这些思想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及其理论上的得失,为人们认识西方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借鉴和思想资料。

2.?政治思潮?的含义(1)?政治思潮?与?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ideology?.(2)澳大利亚学者安德鲁·文森特在《现代政治意识形态》一书中,给意识形态概念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诸种意识形态都是概念、价值和符号的集合体,它们包含了对人性的种种概念,并因而指明了人可能获得什么、不可能获得什么;是对人的交往本质的批判反思;是人要么应反对要么应赞赏的价值观念;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而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上的正确的技术性安排。

因此,意识形态主张为了人类的需要去描述和规范一些事情。

?(3)?政治思潮?的定义:政治思潮是反映社会中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和要求,基于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认识,由一批思想家来表达、并为社会中一些人们所认同的政治理论、信念、观点和主张;它常和某个政党、政治组织或政治运动相联系,是指导和解释它们政治行动的意识形态。

二、政治思潮包含的基本内容第一,政治思潮的理论基础第二,基本价值观念第三,对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看法第四,有关理想的社会政治生活、制度、原则或政策的主张第五,实现理想社会的道路第一,政治思潮的理论基础它首先包括对人、社会、国家、历史等基本问题的一般看法,大体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国家观等范畴;其次它还包括观察社会政治现象的一般方法,比如是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个体(整体主义),还是从个体的角度看待整体(个人主义),等等。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主要讲授当代西方三大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第一讲自由及自由主义2.四种理解“哲学自由”主要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或者说对“自由”的认识。

“政治自由”是社会意义,实践意义上的自由。

“积极自由”或从积极的角度理解的自由,是把自由定义为自身控制或自身掌握。

“消极自由”或从消极的角度理解的自由,是把自由定义为不存在着外在的高压政治。

二、自由主义:可以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一)古典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其基本涵义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发展的政治主张。

2.奠基人洛克是。

3.发展-----边沁4.转型——密尔(二)新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新自由主义泛指从十九世纪末一直到当代的自由主义思潮。

第一:新自由主义力求达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第二,新自由主义反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消极国家”的观点,主张积极发挥国家的作用,扩大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

第三,新自由主义主张更多的社会合作,强调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奉行改良主义。

2.二战前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①托马斯·格林②霍布豪斯③杜威3.二战后的新自由主义①二战后新自由主义概况其一,在理论上,重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深入发掘自由主义的本身价值,如对正义的阐发。

其二,在实践中,研究怎么把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既求得自由主义自身的发展,又能彰显自由主义的理论价值。

②二战后新自由主义的代表J·伯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年)[英]J·罗尔斯(John Rawls 1921—2002)公平的正义理论:第一、社会契约论的程序正义原则;第二、“反思平衡”的思考背景;第三、“无知之幕”屏蔽下的理性选择;第四、“公平正义”的两大原则公平正义论的两大原则:第一,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与他人一起同等享有最广泛的基本自由。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评介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评介

导论一、研究对象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重大影响的各种政治思想。

1.当代:起点为19世纪后期,包括整个20世纪。

2.西方: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政治思潮:同各种政治思想相比,影响力和影响面更大、更广,指政治思想中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思想。

4.学科性质:政治学的基础性学科,交叉学科(政治、历史、自然科学等),属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断代史(现代部分)。

二、研究内容(一)研究背景将其放在20世纪西方社会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加以研究,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

政治上:走向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给资产阶级带来一系列需重新认识、理解、解决的问题,如:政治制度、自身建设等。

这一系列政治问题反应成为一定的政治思想,由此促进一系列政治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经济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经济全球化阶段。

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集团之间利益的分配调整问题在政治思想上产生一系列反映,促使政治思潮的产生。

意识形态:既有传统的政治思想,又有各种新思想的不断涌现。

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出现了“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由此促进政治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这一百多年,以二战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二战之前,由传统政治思想向当代或现代的转型时期,新旧思想相互吸收,相互排斥的阶段。

如:自由主义(传统——现代)新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极右势力思想)二战之后,西方社会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大约30年,称为黄金期。

政治思想上则处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时期。

如:新自由主义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主要与此时的稳定相联系,但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没有矛盾。

除主流思想外,其他政治思想也有所体现。

70年代爆发金融危机,发展停滞,保守主义思想抬头,主导思想由新自由主义转向新保守主义。

20世纪以来,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潮主要涉及以下八项:(两大类,共八大思潮)(一)新自由主义(西方社会资产阶级的主流政治学派,主要思潮之一)1.核心:强调个人的权利与利益2.主张国家对个人的干预,以保证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参考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参考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参考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复习参考名词解释:1、政治思潮: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

2、无支配原则:雅赛提出的自由主义的六个基本原则中,有关选择的原则之一,含义为:选择的意义在于选取所偏爱的选择方案,而不是获得一个?被支配?的选择方案;同时,还意味着人的选择能力不能受到压制。

3、?最弱意义的国家?:就是管事最少的国家,这种国家除了保护性功能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

实际上就是古典自由主义者所提倡的?守夜人?国家。

4、?自发秩序?:又译?自生自发秩序?这个概念是哈耶克政治哲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大发现和重大贡献。

一方面是由?诸多并未明确意识到其所作所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自发形成的;另一方面,它又是?这些秩序的要素在回应它们的即时环境时遵循某些规则的结果?。

5、?积极的自由?:一个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要自我领导、自我实现的愿望,它涉及的是自由控制的来源,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有权控制或干涉,从而决定某人应该去做这件事成为这种人,而不应该去做另一件事,而成为另一种人。

6.职能社会主义:瑞典社会民主党理论家阿德勒—卡尔松提出的职能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改变了以往社会主义有关所有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理论观点,认为所有权是可以按照不同的职能加以划分的。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完全没有必要在社会上实行全面的社会化,而只需对所有权的部分职能实行社会化,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7.文化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一个分支,是指不是用攻占他国的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是主要采取征服和控制人的头脑,来征服对象国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

8.价值多元论:人类所追求的价值,尤其是终极性的价值与目标,不仅众多、相互冲突而难以共存,并且由于缺乏一个共通的衡量尺度,根本无法在其间比较高下,以便排定先后顺序。

9.希望哲学:创立者为德国哲学家布洛赫,他主张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和基督教神学思想相调和,希望用人道主义来完善共产主义,以便使共产主义?更合乎人道?,从而更有说服力。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述评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述评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述评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涌现出一些新的流派和思潮,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后社会主义等。

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本质,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应从解决生态问题入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

这一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其主要目标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寻求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生态环境有限的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的尖锐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这一矛盾将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期望的破灭,并由此引起社会主义革命,因而它主张建立一种全新的、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了由生态原则、社会责任感、基层民主和非暴力运动原则组成的基本理论;要求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实行自主的、创造性的交往;反对利己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反对核军备竞赛,提倡人类和平;等等。

从一定角度看,生态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市场社会主义提出通过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

它是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遭受挫折、西方世界的凯恩斯主义也失灵的情况下,由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的。

他们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

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

也就是说,市场社会主义具有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这一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但又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市场社会主义还主张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系统总结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教训,将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效率与社会主义的人道和均等结合起来。

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想

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想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学院:信息学院班级:计科09-3姓名:张学号:2009论西方的政治思想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

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

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

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

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

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

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

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

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

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柏拉图把哲学家当国王的政体视为唯一正确的、正义的政体,并以此为标准,认为凡是违背这一形式的则为非正义政体。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述评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述评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述评作者:李书巧来源:《桂海论丛》2011年第05期摘要: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经历了盛极而衰和重返复兴两个阶段,基本理念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优先原则,其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社会正义——平等的强调,这意味着西方政治哲学主题从“自由”到“平等”的重大转换。

社会正义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主题,各民族各国在发展进程中必须特别关注,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中图分类号:D0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1)05-0064-04从资产阶级革命诞生起的几个世纪里,自由主义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潮。

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自由主义的具体观点虽然也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但从其实质来看,它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根本理念,一直坚持个人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

一、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历史发展现代自由主义在20世纪前期和中期一直走着一条蓬勃兴盛的发展道路,但是,西方任何一种政治思潮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

从60年代开始,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在席卷西方的经济危机和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反战运动、“新左派”运动面前束手无策,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政策的负面作用暴露无疑。

各种思想流派开始攻击自由主义者的所思所为,责难非议自由主义的信条、原则、政策,对自由主义的批评指责愈演愈烈,使自由主义名声扫地。

20世纪60年代重新开始产生影响的政治多元主义是批评自由主义思想的众多流派之一。

政治多元主义认为,在为了建立一种必要的制度以为个人的各种权利提供可靠的保障时,自由主义要求有一套共同的价值理念作为背景,这种对共同也即一元的追求无疑会对个人造成损害,而个人才是社会和国家生活的源泉和目的。

政治多元主义针对自由主义政策的失败所发出的责难,使自由主义受到极大的冲击。

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社群主义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又一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有限理性 与迷信自觉、灵感和想象的浪漫主义不同, 自由主义持一种坚定的理性主义立场。但 哈耶克强调,要准确地把握这一立场,必 须克服盲目的愚妄自大,对人类理性能力 的限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此乃与“建构 的理性主义”相对的“进化的理性主义”。
5、合理避害 由于主张价值一元论的唯美主义和声称设计文明秩序的 唯智主义都是一种“致命的自负”,因此,自由民主制度 的成就应当从否定性的方面而不是肯定性的方面去体会。 它的合理之处,与其说在于趋利不如说在于避害。它并不 奢望完美,因而根本就不存在使人人幸福的完美的理想秩 序;但它认为免于地狱之灾,努力将可以避免的不幸化减 到最低程度,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 健康政治的两原则:(波普) 第一原则:我们不可能在地上建立天堂,我们成不了自 由精灵或天使,至少是在未来几个世纪成不了。 第二原则:“一切政治在于选择较少的罪恶” 结论:渐进社会工程而非乌思想三大政治思潮 述评
•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流派: 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新左派的政治思想,女权主义与绿色和平 主义,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保守自由 主义,现代基督教神学,新政治经济学, 政治社会学,政治科学等
一、自由主义 (Liberalism)
•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潮和政治思想观念。 •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又称古典自由主义)和现 代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两个历史发展时期。 •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 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 阶级的利益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 传统自由主义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主要主张(1)保障 个人自由。(2)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3)国家的 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洛克最早阐述这些原则,被称为“自 由思想的始祖” • 19世纪末开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 化,自由主义理论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结论: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或思想内涵是强 调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 发展,认为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 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个人自由与国家 或民族的自由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强调的 是个人自由优先的原则。 •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代表作: • 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 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 • 罗尔斯: 《正义论》
熊彼特等精英主义理论者
(1)政治认知的科学取向 (2)崇尚精英,蔑视大众 (3)怀疑和批评民主
保守主义在中国的代表人物
• • • • 辜鸿铭 梁漱溟 陈寅恪 王沪宁(现代保守主义教父)反对西方民 主,强调威权主义和民族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Democratic socialism)
•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党(包括社 会民主党和工党等)思想体系的总称,是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继 承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 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 态,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 供良好的福利保障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 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看作民主社会主义 的典范。
2、权利平等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成员在价值本性 上具有无分贵贱的平等人格。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应该平等地扩 展到每一个公民身上。 .在道德上和法律上,所有的人都应该享有 平等的待遇,无所歧视
3、价值多元 • 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既被确认,则多元主 义就成为自由主义原则的合理引申。换句 话说,如果个人是自由的,他们就可以追 求不同的目标,而且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 法来实现同一些目标。各种各样的目标和 方法应该有同等的权利去发展,同等的机 会去竞争。这是个人自主选择的基本表现 形式。
关注的问题及思考
• 关于思想自由 思想自由是自由的基础。在一个社会里,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自由,其 他的自由均无从谈起。因为社会是需要启蒙的,需要健康思想的引导。 如果政府扼杀思想之自由,人们不能自由地思想,这样的社会必然是 万马齐喑,暗无天日。所以任何极权主义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思想的 控制,剥夺人们的思想权利。 人类如何才能做到思想自由呢? 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政教分离。政教之关系,表面看来是政权的形 式,实质上则是自由与奴役的根本区别所在。在政教合一的社会,必 是高度集权的。政府控制一切,包括国民的精神生活。这样的社会, 国民与统治者之关系只能是主奴关系。统治者怎么想怎么说,国民不 能有丝毫的怀疑,只能惟命是听。他们的主体性没有啦,独立思考的 权利没有啦;统治者指向哪里,他们就奔向哪里。尽管他们有时的唯 命是听是情愿的,甚至是满腔热情的,但毕竟是以自己的主体性的泯 灭为价值的,或者说是以灾难性的生活为代价的。
(新)自由主义核心理念
1、个人本位 在自由主义者那里,个人本位的思想原则具有双 重的意涵。一是坚持关于社会的“唯名论”立场, 即把个人视为生活中的唯一真实的存在,而被社 会仅仅看作是除众多个人集合外没有自身独立意 义的“虚构的团体”。二是推崇个人对于社会的 价值优先性,即把个人权利奉为目的,而把社会 的种种制度安排仅仅看作是保障或实现个人权利 的工具与手段。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
• 保守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重要传统 之一,通常的含义是指要求维护社会现状 和历史传统,反对一切激进的革命和革新, 主张节制政治,以妥协的手段调和各种社 会力量的利益冲突的理论和思潮,
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 社会连续性的原则。在保守主义的眼中,社会的秩序、道 德、正义观念等都是漫长的、痛苦的社会经验积累作用的 结果,是人类不断尝试、反思与实践的产物。 超越性的道德秩序。认为社会的道德秩序是客观的、实 在的与连续而不可变更的。 传统的原则。将传统看做历代先辈智慧的结晶,传统比 任何个人与学派都具有更为重要的智慧。 审慎的原则。强调审慎而非激进与冲动的政治行动,强 调渐进理性主义而反对建构理性主义 多样性原则。反对国家依据计划对社会进行统一的干预, 社会应该取得对于国家的相对自主性而发展其自身既存的 多样性 人类社会的不完善性。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不完善是 一种常态,这种常态仅仅可能通过政治等措施加以缓和而 不可能加以根本的解决
主要代表人物: 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的哲学家,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 语言学和神学,后来很快放弃对神学的学习。大学毕业后,在巴塞尔大学任 教,1879年辞职,1888年精神失常,1900年8月25日死于魏玛。 (1)权力意志 对他来说,权力意志就是“贪得无厌地要求显示权力,或者,作为创造性 的本能来运用、行使权力,等等”。另外,权力意志也是生命的本质,生命 依靠这种力谋生图存,谋求财产、工具、奴仆、谋求当统治者,从而成为人 类进步的原动力。 (2)“群畜”与“超人” 尼采对人民大众抱有极深的偏见,公开蔑视和仇视他们。他认为,在这个大 众时代,一群出身卑微的庸众被武装起来,那些上层人士则降深以从,成为 他们的代表,他们一起构成了“群畜” 他讲的“超人”,实际上是具有非凡的意志和能力、能通过战争等手段完成 伟大事业的伟大人物,也就是他常讲的高贵者,他们都是权力意志的化身 (3)反民主的政治观 尼采反对政治、反对国家、反对民主,这构成 尼采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 美国 :杜威(1859---1952)美国的政治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革 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新个人主 义”理论 杜威反对19世纪放任的个人主义,认为这种旧个人主义倡导的 个人至上、个体解放并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相反产生的是个人孤独。 他主张,20世纪的美国应当倡导一种新个人主义。这种新个人主义要 使个人摆脱孤立、融入社会合作。使个体解放变为群体的普遍解放, 通过个性回归追求社会的共同利益。显然,杜威的新个人主义已经表 现出某种集体主义的倾向。他反对极端个人主义,认为这种个人主义 会产生严重的文化分裂和社会道德危机,它将个人置于封闭的、孤立 的状态,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 杜威强调“自由的知性”。即自由的理智的重要性。他认为, 这种自由的知性,就是使每个人具有依据个人理性做出价值选择的权 利,使每个人依据科学方法处理社会事务。理智是个人行为的基础, 是对个人行动自由的指导和保证。 “再造民主”的主张。他认为民主观念、民主的外部表现都会随 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民主理论也需要人们“不断地加以重新探 究;必须不断地发掘它、重新发掘它、改造它和改组它”。他强调: “每一代人必须为自己再造一遍民主。民主的本质与精髓乃是某种不 能从一个人或一代人传给另一个人或另一代人的东西。而必须根据社 会生活的需要、问题与条件进行建构”。 “社会工程”计划。主张用新的、科学的观念研究社会、认识社 会、改造社会,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修补得以解决。
思想虽应自由,但自由的思想应是健康的, 什么力量可以保证人们的思想是健康的呢? 人们虽可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但其 生活方式必须是道德的 。什么力量能够保 证人们朝着道德的生活道路而发展呢?
• 公平与正义
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代表人物 • 严复(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之父) 正是通过他的翻译和介绍,西方自由主义 思想才真正传入中国,“以自由为体,以 民主为用” 梁启超 胡适(中国自由主义的大师)杜威的学生 “要想救国必先救自己”,即要想争取国家 的自由和权利,就要先争个人的自由和权 利
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
• 自由平等 • 公正 • 团结和互助
人道主义世界观的最全面系统的体现
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代表人物
• 民国时期的“第三势力” 谭平山、章伯钧、张君劢、张东荪等 反对“自由至上”而漠视人类平等的社会公 正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 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 区别: 对马克思主义态度 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态度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