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体裁的简要常识

古代诗歌体裁的简要常识

古代诗歌体裁的简要常识一、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代表作有汉代的乐府诗、魏晋的建安诗歌、陶渊明的田园诗等。

二、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近体诗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

1.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绝句又分为古绝句和近体绝句两种,其中近体绝句要求按格律规定运用平仄,讲究粘对,并限押平声韵,对仗较律诗自由。

代表作有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2.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代表作有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三、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词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全盛时期。

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代表作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四、曲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代表作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五、其他体裁除了上述四种主要体裁外,古代诗歌还包括赋、比、兴等多种表现手法和风格。

赋是古代一种以叙事、写景、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形式较为自由,篇幅较长;比是通过对比、类比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兴则是通过托物起兴的手法来借他物引起所咏之情。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关于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古代诗歌文学常识1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08-10-27|添加评论骑着猪上船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诗歌有不同的分类。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一、诗歌类别1、爱情诗讽刺诗哲理诗送别诗记行诗咏史诗边塞诗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怀古诗山水诗田园诗思乡诗2、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闲适隐逸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游仙诗二、古代诗歌相关术语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对比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3、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感怀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寓情于景移情于景以小见大象征烘托(衬托反衬映衬)用典比兴想象联想照应互文通感双关反语反复铺垫4、表现手法:①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②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感怀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寓情于景移情于景以小见大侧面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动衬静细节描写卒章显志起承转合承上启下首尾照应5、情感术语: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傲岸不羁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快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美人迟暮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6、语言效果:异曲同工画龙点睛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耐人寻味言尽旨远意味隽永意在言外意境高远7、景物氛围特点: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

8、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9、诗歌形象: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立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疆、保家卫国的形象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形象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形象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形象10、诗歌主题:⑴边塞征战主题①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②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一、诗歌常识(一)古诗的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相关知识①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能够对仗,也能够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和新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预习03:《古代诗歌四首》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统编版2024)

预习03:《古代诗歌四首》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统编版2024)

专题四预习新课预习03 《古代诗歌四首》内容概览:重点积累知识。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内容概览《古代诗歌四首》基础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介绍1.古代诗歌基础知识①《观沧海》的体裁是四言乐府诗,所有诗句由四字组成,能够配乐歌唱。

《观沧海》是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乐府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押韵自由,音韵和谐。

其中,文体多以五言、七言和杂言为主。

②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每首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

按照每句的字数,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

《次北固山下》是律诗的代表。

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言绝句。

④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散曲和杂剧。

散曲:元代新诗体,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

《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散曲,是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作者介绍《观沧海》【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等。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

生卒年不详。

洛阳(现河南洛阳)人。

王湾“词翰早著”,其诗流传不多。

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下面作者为您收集整理了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欢迎阅读!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古文、古骈文、古辞、古乐府等不同
形式的诗歌。

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 诗歌体裁:古代诗歌有律诗、绝句、词、曲、辞等不同的体裁。

律诗的韵律严谨,
有五、七言律诗之分;绝句是四句的小诗,通常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词
是由音乐发展而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多用于表达情感;曲是以曲调和歌唱为基础的一
种诗歌形式;辞是古代宫廷史书的一种形式,多用于纪实性的记述。

2. 韵律格律:古代诗歌具有丰富的韵律和格律。

韵律是指诗歌中的平仄、押韵等音韵
特征,格律是指诗歌中的长度、断句、停顿等句法结构。

韵律和格律的运用对于诗歌
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起到重要作用。

3. 意象与意境:古代诗歌常使用大量的意象来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等。

意象是以物体
或形象等具体感观形式来表现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意境则是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
表达,给人以美感和联想的情景感受。

4. 诗歌题材和主题:古代诗歌的题材和主题多种多样,既有描写自然山水、表达情感
的田园诗,也有歌颂爱情、抒发壮志的边塞诗,还有表达社会思考和政治抒发的辞章。

了解诗歌题材和主题有助于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寓意。

5. 作者背景和诗歌流派:古代诗人的背景和时代因素对诗歌的风格和内容有着深远的
影响。

了解作者的生平、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内涵。

同时,不同的诗人形成了不同的诗歌流派,如唐代的\。

古诗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诗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诗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常用古诗知识点1、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指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有着严格的格式和韵律要求。

古诗的内容一般以抒发情感、描写景物、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

古诗的基本特征是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为核心,通过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2、古诗的形式分类古诗按照语言的音韵形式和节奏的配合、前后文意的延续分为不同的形式,主要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诗、绝句、律诗等等。

其中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是古代最常用的两种形式,乐府诗则是具有古代民歌特色,形式较为灵活。

3、古诗的韵律结构古诗的韵律结构是古诗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由词责、字辅两部分组成,字辅又分为平水韵、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

古诗一般都要求每句的韵尾必须相同,这种用韵尾押韵的手法使古诗具有了独特的韵律美。

4、古诗的格律要求古诗不仅要求用韵辅字、句式整齐,还要求句子之间的呼应和衔接,具有对仗、平仄、开头、止口等特征。

其中,对仗是古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工整的对仗可以增加诗歌的艺术效果。

5、古诗的审美特征古诗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精湛、意境的深远、情感的真挚等方面。

古诗以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为美,表现出一种令人陶醉的韵律美。

6、古诗的创作方法古诗的创作方法主要包括选题、构思、铺垫、起承转合、点题等环节。

在古诗的创作过程中要注意选用适当的题材,善于构思细节,娴熟地运用修辞手法,精心布置诗歌情节。

7、古诗的修辞手法古诗具有丰富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象征等等。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古诗文章生动、富有变化和韵味。

8、古诗的阅读方法古诗的阅读方法包括把握诗歌的意境、品味文学的魅力、解析诗句的意义、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等方面。

通过对古诗的细致品读和深入解剖,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和魅力。

以上就是古诗的常用知识点的总结,接下来将对古诗的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二、常用古诗知识点解析1、古诗的基本概念解析古诗是指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其内容一般以抒发情感、描写景物、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年不满百
(无名氏)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

青青河畔草

(无名氏)
Hale Waihona Puke 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李商隐:《锦瑟》《无题》等。“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如干”“身无 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均为其 名句。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宋代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主要表现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代 表作:《关山月》《书愤》《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著有《剑南 诗稿》。 杨万里:号诚斋,其诗被称为“诚斋 体”。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文天祥: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代表 作《正气歌》《过零汀洋》。
边塞诗派(浪漫情怀)
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 王昌龄:《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 辛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 使》,与高适(作品《燕歌行》《别董 大》)并称“高岑”。
李白
陇西人。字太白。自称青莲居士。 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 难》《将进酒》《行路难》《望庐山 瀑布》《静夜思》等。 地位:诗作雄奇豪迈,是我国浪漫主 义诗歌的巅峰。世称“诗仙”。
1、田园诗 2、山水诗 3、边塞诗 4、咏史诗
5、送别诗 6、咏物诗 7、咏怀诗
关于中国诗歌: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 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讲出来的, 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启功(元白)
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轫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 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 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繁盛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 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1、先秦诗歌——萌芽
《诗经》: 产生时代:西周到春秋中叶. “六 义”:内容—风、雅、颂;
手法—赋、比、兴。 代 表 作:《关雎》《静女》《氓》
《无衣》《伐檀》《硕鼠》等。 意 义:“六经” ,现实主义诗歌源 头;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名平,战国时楚人,第一位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世称“三闾大夫”。
3、发展与壮大(魏晋南北朝)
曹氏三父子
★建安文学
风骨遒劲
建安七子
★正始文学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
开创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 田园诗派 陶渊明 闲适冲淡
★南北朝 山水诗派 谢灵运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乐府双璧”
南照北信 鲍照(七言)、庾信(边塞)
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自名五柳先生,世称 靖节先生。做过彭泽令,后世亦以此 称之。
明清诗人
于谦:明代诗人。代表作《石灰吟》。 吴伟业:明末清初著名诗人。诗风清丽, 代表作《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即为其中名句。 龚自珍:清末诗人。代表作有《己亥杂 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 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 护花”是其名句。
诗歌的简单分类:
按内容
杜甫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 陵。曾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杜拾遗。
代表作:前期有《望岳》,后期后 “三吏”“三别”等,其诗被称为 “诗史”。
地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 作《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 《钱塘湖春行》等。 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等人倡 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创作了许多针砭时弊的 诗歌。
中晚唐诗人
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代表作《游 子吟》。
刘禹锡:字梦得。其诗多向民歌学习,代 表作《石头城》《乌衣巷》《竹枝词》。
李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想象丰富 奇特,语言峭丽凝炼。代表作:《李凭箜 篌引》《雁门太守行》等诗。
中晚唐诗人
杜牧:字牧之,号杜樊川。善用绝句讽 咏史事,作品有《赤壁》《过华清宫绝 句》《江南春绝句》《山行》等。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起源
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一般把《诗经》作为中 国诗歌史的起点。
中国古代诗史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 田园诗、
“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 杜”等 五 代 词:李煜 宋诗宋词: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中国第一位文人诗人
屈 代表作:《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离骚》
原 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 首抒情诗。
楚辞:屈原所创新诗体。
两汉
汉乐府:汉武帝时设乐府,命官署采集和创作乐 歌,其诗称“乐府”。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作品,南朝萧统收入 《文选》。代表作《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 星》。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9
山水田园诗派(现实主义)
孟浩然: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 《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与 王维并称“王孟”。
王维: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世称王右丞, 其诗“诗中有画”,代表作有:《使至塞 上》《送元二使安西》《山居秋暝》《鹿 柴》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脍炙人 口。
代表作:《归园田居》《饮酒》 《咏荆轲》。 成就:田园诗鼻祖。
南北朝乐府
南朝乐府:现实主义诗歌,主 要表现爱情生活。代表作《采莲 曲》。
北朝乐府:浪漫主义诗歌。主 要表现北国风光和战争生活。代表 作《木兰诗》《敕勒歌》。
唐初现实主义诗人
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 任蜀川)》杨炯、骆宾王,卢照 邻。 贺知章:《回乡偶书》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