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心愿》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心愿》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愿》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习作:⼼愿【教学⽬标】1.知识与能⼒(1)学⽣间相互表达、交流各⾃的愿望。

(2)培养学⽣⼤胆想象,清晰、连贯表达的能⼒。

2.过程与⽅法(1)畅谈⾃⼰的⼼愿,抒发内⼼的情感。

(2)激发学⽣的写作兴趣,指导学⽣写出充满真情、充满想象的习作。

3.情感与价值具体地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从字顺,具体地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如何审题,怎样拟题,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激情导⼊每个⼈都会有愿望,⽽且⼤都各不相同。

在你的⽣活中,有哪些是你已经实现了的愿望?哪些是虽然没能实现,但极有可能实现的愿望?哪些是很长⼀段时间不可能或根本没有可能实现的愿望?选择你最想说的讲给同学们听。

⼆、说⼼愿1.学⽣说出想实现的或没有实现的⼼愿(可以多个)。

过渡:⼼愿多种多样,每个⼈都有着⾃⼰的⼼愿。

能够实现的⼼愿固然美好,那些不能变为现实的⼼愿却也不乏为⼀个美丽的梦想、真诚的愿望。

2.⽤⼀两句话把⾃⼰最想实现的⼼愿写在纸上,装进⼼愿瓶。

3.师:你愿意把你的⼼愿与⼤家分享吗?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你有了这样的⼼愿之后⾃⼰具体的做法是什么呢?要有条理地把你的⼼愿告诉我们,同学们先静静想⼀想。

4.同桌互说。

5.畅谈⼼愿。

(抽取⼼愿瓶中的纸条确定表达⼼愿的⼈或者是选定⾃愿向⼤家表达⼼愿的⼈。

)(教师相机指导及板书习作内容。

)(1)形成⼼愿的原因。

(2)没有实现的⼼愿。

(渴求或者盼望愿望实现的过程)(3)实现的⼼愿。

(实现的过程)三、指导习作,找寻启发点,教给学⽣写作⽅法1.引导学⽣先确定⾃⼰是想写现实⼀点、容易实现的愿望,还是想写想象类的、天马⾏空似的愿望。

2.在这样的⽂章中,我们都应该写些什么呢?需要在作⽂的字⾥⾏间回答哪⼏个⽅⾯的问题?(1)我的愿望是什么?(2)为什么会有这样⼀个愿望?(3)为了实现这样的愿望,我做过哪些努⼒?(4)假如实现了这样的⼀个愿望,我⼜会有哪些表现?四、⽂章开篇指导1.开门见⼭。

新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课《心愿》优质说课稿

新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课《心愿》优质说课稿

新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课《心愿》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课《心愿》。

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心愿。

心愿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希望,六年级的学生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想象与期盼,心中常常蕴藏着许多美好的心愿。

本次习作能唤醒他们埋在心底的美好心愿,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以生动的比喻引入“心愿",让学生感受到了心愿的美好。

接着以“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轻轻发问,触动了学生的思绪,从情感和思维两个方面开启本次习作。

接着,教材以较大的篇幅呈现了一幅心愿图示。

图示以淡红的“心形”为背景,从“关于个人”“关于家庭"“关于社会”三个不同维度引导学生思考,并列举了多种不同的心愿,旨在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让他们思考的视野更开阔,心愿的内容更丰富。

在学生选择心愿前,教材引导学生从习作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选择什么材料”旨在引导学生对习作索材进行选择,选出合适的材料表达心愿。

“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习作内容与习作形式的关联,用适合的方式表达心愿。

教材列举了“记叙故事、写信、日记、创作诗歌”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由抒写自己的心愿。

最后,教材引导学生写好后认真读读习作。

并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让语言通顺、流畅,意思清楚、明白。

旨在不断增强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意识,不断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1.能选择适合的材料与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

2.能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选择适合的材料与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

2.难点: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四、学情分析。

本次习作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教学时首先要启发学生打开心扉,借助教材的提示,打开思路,确定自己要写的心愿,接着可引导学生选择材料表达自己的心愿,并且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教案【第1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我”和维勒尼克一家的共同心愿的。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我”和维勒尼克一家的共同心愿的。

二、复习课文,归纳中心思想1、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总结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叙述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表达了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共同心愿。

3、作者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的。

4、过渡:课文是怎样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三、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1、自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维勒尼克和她爸爸是“中国迷”?(1)一见作者就猜出是中国人;“乞求”爸爸带她去北京。

(2)他们家“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

他“兴奋地讲了许多中国见闻”。

2、这家法国人的心愿是什么?“我”的心愿是什么?(1)爸爸的心愿:(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2)从哪儿看出“我”也有这样的心愿?a、“我”家中有“法国的会眨眼睛的娃娃”;b、“我”的小女儿会讲法语;c、“我”欢迎维勒尼克一家去北京作客。

3、“我们的共同心愿”是什么?(修一座友谊的长桥)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了思想感情,并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就要这样透过内容体现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练习表达1、出示《课外阅读》文章,要求学生在读中找出课文中体现中心的句子。

2、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含义?3、教师指导交流句子含义。

作业设计1、感情朗读课文。

2、阅读一篇《课外阅读》,并在《阅读集锦》上写出自己的体会或感想。

板书设计13、心愿“中国迷”全家成了“中国迷”为什么成了“中国迷”心愿小姑娘的希望爸爸的心愿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修一座中法友谊的长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教案【第2篇】习作心愿教学目标1.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4《心愿》教学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4《心愿》教学课件
习作4
心愿
习作内容:
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
写之前想一想,选择什么材料能够更好地表达你的心愿。在根据 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如继续记叙故事、写 信,或者写日记、创作诗歌……
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 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思路点拨
要实现自己的心愿,你在做怎样的努力呢? 组织通顺的语言来回答。
我的心愿是做一个电子软件研究方面的专家。为了实 现这个愿望,我开始不断地拼搏。学英语,掌握比同龄人 更多的本领;学奥数,希望能在奥数班里保持优秀的成绩; 学电脑,掌握最新的技术……我这样做,是为了能上北京 大学念研究生,读博士学位,最后达成我的远大理想。
通过心理描写, 写自己因为爸 爸吸烟而伤心 难过。
结尾言辞恳切, 热切盼望爸爸 能使自己完成 心愿!
点评:这篇习作小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 她的心愿是——希望爸爸戒烟。通过记叙、描写、 抒情的表达方式,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互评修改
互相评价,共同修改,要注意心 愿表述是否明白。
小作者采用日记的形式,写了 自己实现开门见山,直接点 明自己的心愿。
动画片王国里去玩一次。
先点名心愿的意 义,再引入对自 己心愿的描述。
在记忆的银河里,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些美好 的心愿,它们虽然有的遥不可及,但会让我们的 生活变得美好,让人生变得充满活力、动力。我 的心里就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愿望。
点明自己的心 愿,让爸爸戒 烟。
用具体事例, 运用语言描写 写让爸爸戒烟 的原因。
有害呀!”爸爸依然吸烟,很享受的样子,我 无言以对地回到房间,关上门,心想:爸爸真 的弃女儿而不顾吗?
因为这,我的思路老是被打断,心里老是 极其渴望的希望爸爸戒烟,可爸爸老是不理不 睬。 爸爸,您能体谅我吗?多少个日日夜夜女儿的 多少个心愿破灭了。您能为咱们一家人包括自 己着想一下吗?您就听女儿的劝吧,让女儿完 成一个平凡的心愿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一种愿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一种愿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是一种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请以“愿望”为话题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二、写作指导:审题和解题:“愿望”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审题不难,但要写出精彩的文章也不易。

1、一定要紧扣话题。

虽然话题作文的范围广,可并不是广而无边。

其限制就是话题范围,所以在写作时万万不可偏离话题,另起炉灶,随便写一篇文章来。

:“愿望”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审题不难,但要写出精彩的文章也不易。

在“考场”这个特定的场合下,文章的立意一定要鲜明、集中,否则很难得到阅卷教师的亲睐。

要使立意集中,就要强化中心意识、重点意识。

其中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大题小作”。

“大题”是指题旨范围较宽广,开放性较强的话题。

比如说上文的“心愿”,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

你的心愿可以很伟大、很崇高,可以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读书,也可以是为人类谋幸福,但这样的“心愿”往往会流于形式,很难写出具有正真情实感的文章。

对于这类文题,我们不妨立意时寻找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或就一个点,一个方面的内容来深入地表现主旨。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虚实转化”。

比如“心愿”相对来说是比较“虚”的,但我们可以转化为“实”的来写。

不空谈大道理,将立意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人物、景物、事件等载体上。

一篇文章决不能太虚,要学会“虚实转化”,这样才能使内容厚实,立意集中。

2、文体一定要鲜明。

文体不限,不是说不要文体,可以把文章写成四不像。

小说要体现故事情节,记叙文要体现记叙的要素,议论文要体现议论的要素,书信要有书信的格式等等,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明确文章体裁。

3、构思成文力求创新。

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针对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命题的创新,这种命题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在作文时创新。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4心愿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4心愿教案

师:请你具体说一说自己想要得到一个显微镜原因。

生1:记得在两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来到王府井书店看书,在查找书的时候,一台台显微镜映入了我的眼帘。

有的可以把事物放大400到1000倍的,有的可以放大1000倍到1500倍的,甚至还有现在最先进的光学复合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2500倍,我看得心里直痒痒,假如我拥有其中一台那该多神气啊!师:你的心愿那么美妙,你的表述那么清晰,真是一个的聪明可爱的孩子。

其他同学也能说说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吗?生2:我的心愿是能制造一个动画片王国。

因为动画片中的人物非常可爱,动画片中的景象也十分新奇,如果有这样一个王国一定能给小朋友们带来快乐。

师:你的想法太奇妙了。

这样的创意是我们成人是想象不到的,世界真的属于你们。

生3:我的心愿是希望我的手拉手小伙伴走出乡村,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祖国建设出力量。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妈妈单位决定和希望小学建立友谊的桥梁,我认识了一位学习成绩特别优异,但是家境非常贫寒的小姐姐。

小姐姐的父亲在外打工时,不小心从房顶上坠落下来,导致大脑严重受损,变成了一个植物人。

这使本来就贫寒的家庭更加穷困,她妈妈在外种地一年到头挣不到几百块钱。

还需给父亲治病,又要培养孩子读书,好不容易小姐姐读到三年级了,不幸又降临到这个可怜的家庭。

母亲患了肝硬化,一切重担落在了冰冰和他奶奶的身上。

师: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一定能实现你的愿望,让小姐姐走出乡村。

每一份心愿都来自一个小小的故事或者小小的原因,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同桌交流)(二)实现心愿的办法。

【出示课件4】实现心愿的办法师:要实现自己的心愿,你在做怎样的努力呢?我们相互讨论讨论,组织通顺的语言来回答。

(学生讨论,三分钟后)生1:我的心愿是做一个电子软件研究方面的总经理。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开始不断地拼搏。

学英语,掌握比同龄人更多的本领;学数奥,希望能在奥数班里保持优秀的成绩;学电脑,掌握最新的技术……我这样做,是为了能上北京大学念研究生,读博士学位,最后达成我成为“比尔·盖次”的远大理想。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心愿”》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心愿”》

习作:“心愿”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心愿”。

要求学生把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要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达,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心愿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把这种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通过习作,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分享,并树立为之努力的信心。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心愿。

2.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把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

(重点)3.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向着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努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流星雨动画视频;歌曲视频《心愿》。

学生准备:准备心愿卡。

教学重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把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听《心愿》,说心愿。

2.学生交流自己的心愿。

刚刚听的这首歌名字叫作《心愿》,什么是心愿呢?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

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3.导入:让我们的心愿今天立刻实现,当然是不可能的。

然而,我们可以让这些愿望在作文中成为现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写的习作“心愿”。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的形式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心愿,表达心愿,激起学生的表达热情,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1.人们都说,对着流星雨可以许下一个心愿,这样心愿可以实现。

快想想自己有什么心愿想要实现。

2.请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卡上,与大家交流分享。

3.你的心愿一定有很多,可流星雨说,它不能满足你的所有愿望,但是它可以帮助你实现一个最渴求的愿望,你愿意把这个愿望与大家分享吗?4.你们当中,有谁的心愿是为别人、为社会许下的呢?与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流星雨许愿的情境,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筛选最想与别人交流的心愿,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在欣赏例文的过程中,感受情感的真实表达,为动笔习作做铺垫。

小学六年级心愿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六年级心愿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六年级心愿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六年级的那个学期,我被分配到了一个临时的教学岗位。

作为一名新手老师,教授写作课时我最大的挑战。

起初,我只是机械地遵循教学大纲,对学生们讲解作文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这远远不够。

写作应当是一种抒发内心世界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完成作业。

于是在下一节课中,我打破了常规,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我自己儿时的一个心愿。

那是一个关于环游世界的梦想,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它曾支撑我走过很多阻力和迷惘。

我讲述时的亲切语气和睁开的眼神,似乎让全班的学生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接着,我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讲述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渴望。

课堂上一下子热火朝天,个个都迫不及待分享心中的小秘密。

有的孩子想当一名宇航员,有的想当一名职业运动员,还有的想环游世界...无论梦想多么渺小或者不切实际,我都认真聆听并给予肯定。

因为,正是这些单纯美好的心愿,将引导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就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心愿作文"课开讲了。

孩子们写出了自己最真挚的想法,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

后来,我把这些作文整理成一本小册子,成为了他们最宝贵的留念。

毕业后,我偶尔还会收到一些学生的来信,讲述他们如何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但从未放弃。

看到这些,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作为一名老师,能够真正影响和鼓舞学生们,是最大的幸运和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一种愿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一种愿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是一种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请以“愿望”为话题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二、写作指导:审题和解题:“愿望”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审题不难,但要写出精彩的文章也不易。

1、一定要紧扣话题。

虽然话题作文的范围广,可并不是广而无边。

其限制就是话题范围,所以在写作时万万不可偏离话题,另起炉灶,随便写一篇文章来。

:“愿望”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审题不难,但要写出精彩的文章也不易。

在“考场”这个特定的场合下,文章的立意一定要鲜明、集中,否则很难得到阅卷教师的亲睐。

要使立意集中,就要强化中心意识、重点意识。

其中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大题小作”。

“大题”是指题旨范围较宽广,开放性较强的话题。

比如说上文的“心愿”,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

你的心愿可以很伟大、很崇高,可以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读书,也可以是为人类谋幸福,但这样的“心愿”往往会流于形式,很难写出具有正真情实感的文章。

对于这类文题,我们不妨立意时寻找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或就一个点,一个方面的内容来深入地表现主旨。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虚实转化”。

比如“心愿”相对来说是比较“虚”的,但我们可以转化为“实”的来写。

不空谈大道理,将立意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人物、景物、事件等载体上。

一篇文章决不能太虚,要学会“虚实转化”,这样才能使内容厚实,立意集中。

2、文体一定要鲜明。

文体不限,不是说不要文体,可以把文章写成四不像。

小说要体现故事情节,记叙文要体现记叙的要素,议论文要体现议论的要素,书信要有书信的格式等等,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明确文章体裁。

3、构思成文力求创新。

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针对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命题的创新,这种命题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在作文时创新。

这种创新可以体现在下面两方面。

(1)内容的创新。

要求同学们针对话题,创新思维,大胆想象,灵活地选择最能够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的内容。

(2)形式的创新。

这主要体现在尽可能地运用与众不同的文体上,小标题,日记、书信、童话、小小说、剧本等形式都是形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思路指导话题作文是自由的,但话题作文也是有一定的思路可循的,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思路,在写作话题作文时,尤其是考场作文时,将会更有助于我们把话题作文写好,写出新意,获得成功。

1、围绕话题,选取材料。

话题只是给了写作者一个宽泛的写作范围,在这个范围之下,可以选择的材料很多,对于“心愿”这个题目,同学们的心愿简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其中有自己的心愿,也有父母、亲人、朋友的心愿,既可以是小小的个人的心愿,也可以是国家民族的大心愿。

有同学说:“我的心愿有许多,像渴望考上一所好学校,希望父亲的病能早日康复,希望人们保护环境,希望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希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停止战争,等等”。

这个同学围绕“心愿”这个话题,有了这许多的材料,可一篇作文的篇幅是有限的,不可能把这些材料都运用进去,这时,就涉及到一个材料的选择与扬弃的问题。

一个原则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话可讲的材料来写,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如这位同学有感于老家的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最终选择了希望人们保护森林,保护环境这一个心愿来写。

2、围绕材料,明确中心。

我们选择了一个最有话可说的材料,并不是把这材料记录下来就行了,紧接着就要思考这个材料能表达了什么中心,并在写作的过程中表现中心。

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

比如一个同学说美国向阿富汗发动袭击时,他在电视上看了一则新闻报道:《最悲惨的葬礼》,说的是一个平民的孩子被战争夺去了生命,几只不同肤色的手缓缓地用白布单盖上那孩子的脸,当时看了感触很深,很沉重,只有一个希望,希望世上永远不要再有战争。

这个同学希望世上不再有战争的心愿,既是对在战争中不幸失去生命的平民的同情,更是对世界和平的一种渴望。

显然,如单纯从前者来立意的话,可能去着重地写这孩子的可怜,花儿还没有开放就夭折了;而从后者来立意的话,就带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因为这孩子只在硝烟中受害的平民的一个代表,地球上局部冲突也绝不止阿富汗那块土地,比如还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等。

这样一来,那同学就确定了渴望世界和平这样一个中心,写出了中心明确,材料感人的话题作文佳作。

3、取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材料与中心都确定了,接下来的一步是要思考如何为这篇作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因为话题作文的话题不等于文章标题,话题作文的题目提示中,往往有“题目自拟”这样一条。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醒目的话题自然是一篇作文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话题往往比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宜把话题直接做标题。

拟题的方法有两种,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紧扣我们的材料与中心。

一种方法是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修饰语,把大题变小《我的心愿》、、《最后的心愿》、《大自然的心愿》等;另一种方法是标题中不出现话题,而是作文内容或中心的体现。

如《我想有个家》《中国梦》《我与爱因斯坦有个约会》《妈妈,请放开我》《团圆》等题目,直接体现了主题,更加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4、写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最后是确定自己要运用的表达方式,选择自己所要采用的文体。

话题作文的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日记、书信等都可以。

这就给了同学们自由选择的机会。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

如初中同学大多数写记叙性文体比较得心应手,就要尽量通过记叙性文体来表达主题,而有个别同学擅长写散文或议论文,也不妨采用那种形式。

比如“心愿”这个话题作文,同学们有写散文的,有写科幻小说的,有写童话的,有写一般的记叙文的。

真正地体现了话题作文自由的特点。

四、范文示例心愿掀开历史的画卷,芸芸众生,各有各的心愿,在这里我们截取历史的一角……春秋时期的孔子, 弟子三千, 贤徒七十二人, 他默默耕耘于杏坛上, 留下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脍炙人口的学习名言,到老他的心愿依然未了,可叹儒家的思想尚未真正的发扬光大。

司马迁,一介书生,少年时遍游祖国名山大川,感受到祖国山河口的壮丽,怦然心动,想著书立说,后因“李陵事件”被捕入狱,惨遭宫刑,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这时他想到的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最大的心愿——《史记》的诞生,他选择了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唐朝的杜甫,一生游历不定,安史之乱中他不顾一家老小,去投奔皇帝,“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但忠而被弃,忠而被谤,晚年漂泊成都一带,瓢泼大雨过后,彻夜难眠。

这时他的心愿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宋朝的陆游,生逢动荡时期,国无宁日,他屡有大志不得伸,一生都在想为大宋王朝建功立业,匡扶宋室,可恨奸贼当道,最终卧病不起,但他依然痴心不改,发出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时代强音。

清朝的龚自珍面对大清王朝的昏庸愚弱,痛感无力回天,他选择了归隐田园,但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发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擎天呐喊……纵观这些文人墨客走向末路时的心愿, 似乎都没有完成. 但是正是这些永垂不朽的心愿震撼着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的心, 我愿今人们都有心愿, 将来世上再多一个“杜甫”“陆游”“龚自珍”…简评:这篇文章大气磅礴,思接千古,按照历史顺序列举了“春秋时期的孔子”、“汉朝司马迁”、“唐朝的杜甫”、“宋朝的陆游”、“清朝的龚自珍”等事例,极好地表现了主题;其二,开头简洁,只两句话就直接切入主题;其三,语言优美,句式整齐,可见在语言锤炼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还我昔日美好轻风吹来,吹起柳枝翩翩起舞,夹杂着花的芬芳;悠悠绿水,奏着欢快的乐曲,鱼儿在它的怀抱中嬉戏。

望去,绿油油的农作物和茂盛的树木沐浴在阳光下。

可那已成为历史,昔日的美好已经不复存在。

那载入史册的绿水、青树只能在梦中出现。

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富裕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

轻风吹来,吹起地面尘土,夹杂着白色垃圾,也伴着刺鼻的腥臭味。

生活的富裕使人们由菜篮子的时代转变为塑料袋时代。

图的是什么?就两个字:方便。

大方的人们已忘记了对环境的保护。

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

原先的树林只剩下一个个树桩。

气候也变得干燥,地面泛起了浮土。

生活的垃圾乱堆乱放,工厂废汽. 废渣任意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悠悠黑水,飘浮着各种垃圾,这是工厂排放的废水, 不时发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往日清澈的水被它玷污,鱼儿被它含的化学物质杀死,再也看不到鱼儿的身影。

那欢快的乐曲已变成沉重的叹息。

望去,已不再是庄稼成片,绿树成阴, 而是工厂林立,一根根烟囱直插云霄,浓烟滚滚,蔚蓝的天空被它们熏成了灰色,天空的小鸟不敢踏进这片领空。

车间里的机器日夜不停的运转,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

没有了茂盛的树木,肆虐的沙尘暴一次次袭来,搞得飞沙走石, 天昏地暗。

觉醒吧!恢复往日的美好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愿昔日的美好不仅仅在梦中出现,愿青山绿水茂林修竹再现.-----还我昔日的美好!简评:小作者巧妙地抓住了时代的热点问题-------环境保护, 并且巧妙布局, 以第一段总领全文, 主体部分用“轻风吹来”. “悠悠黑水”. “望去”分别与第一段对应并且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 此文语言优美, 句式整齐。

极好地表现了“还我昔日的美好”的主题。

这与该同学平时勤于读书.善于积累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小鸟的心愿我是一只小鸟。

我的名字叫小小。

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记得以前,我与爸爸妈妈还有兄妹们快乐地生活在大森林中,妈妈告诉过我们: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

因此我们每天为树儿们啄虫子,使它们健康地茁壮成长。

一天,我们正在为槐树爷爷啄虫子时,突然身子震了一下,然后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好象落进了万丈深渊。

槐树爷爷被伐木工人锯断了身子也重重地摔倒在地。

正当我头晕目眩的时候,又落在了一只充满血腥的手中。

随后,我又被带到了一个铁笼中,这里有许多我的同伴,他们向我哭诉:很多我们的同伴都被杀害了。

我们越听越怕,努力向外飞。

终于,我们飞出了那个使我们想起来就心惊肉跳的铁笼。

我和哥哥毛毛以及妹妹苗苗飞到了树林中,发现槐树爷爷仍旧躺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了。

这时,“砰”的一声,毛毛哥摔倒在地,毛毛哥吃力地对我们说:“小小,你快带着妹妹苗苗离开这里,这里危险!快!!”还好,人们听不懂我们的鸟语。

我们悲痛地离开了毛毛哥,踏上了新的路程。

我和妹妹苗苗在空中飞着飞着,我们不敢飞低,不断向高处飞去。

突然,一条“黑龙”向我们扑来,那是工厂排出的废气。

年小体弱的苗苗,来不及躲,被废气熏得一个劲儿往下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