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凝结时间随机

合集下载

混凝土凝结时间

混凝土凝结时间

混凝土凝结时间混凝土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为保证水泥浆在工程施工中有足够的时间处于塑性状态以便于操作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最短初凝时间为使已形成工程结构形状的水泥浆尽早取得强度以便能够承受荷载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规定的时间。

从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可知必须使水化产物长大、增多到足以将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形成凝聚结构才能使水泥浆体开始凝结。

从水泥浆体的流变特征看必须将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剪应力将形成的网状结构拆散才能使浆体流动。

通常将拆散网状结构所需的剪应力称为“屈服值”。

水泥拌水后屈服值立即随水化的进展而提高然后变慢接着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一般认为开始的屈服值提高是由于快速形成了钙矾石水泥中如有半水石膏存在还会有二水石膏形成的原因。

至于屈服值的第二次快速上升则归结于硅酸三钙强烈水化所形成的C-S-H。

所谓“初凝时间”实际上相当于屈服值提高到某一规定数值即将开始第二次快速上升的时间。

由此可以表明初凝时间既决定于铝酸三钙和铁相的水化也与硅酸三钙的水化密切相关而初凝到终凝的凝结阶段则主要受硅酸三钙水化的控制。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标准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标准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指的是混凝土在浇灌后开始变得硬化的时间。

凝结时间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收缩等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关键之一。

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定义混凝土凝结时间是指从混凝土浇灌完毕开始到混凝土开始变得硬化的时间。

硬化是指混凝土中的水分开始蒸发,混凝土开始逐渐变得固体。

凝结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果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三、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变化来确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具体方法如下:(1)用滑板将混凝土表面刮平。

(2)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变化。

当混凝土表面开始出现裂缝,表面开始硬化,说明混凝土已经开始凝结。

观察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专业设备。

但是,该方法的准确性较低,只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工程。

2. 压实度法压实度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混凝土的压实度来确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具体方法如下:(1)在混凝土表面压实一个钢板,使其与混凝土表面接触。

(2)每隔一段时间测定钢板下陷的深度。

当钢板下陷的深度小于一定值时,说明混凝土已经开始凝结。

压实度法的优点是准确性较高,适用于大多数工程。

但是,该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3. 声波法声波法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混凝土中声波传播的速度来确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具体方法如下:(1)在混凝土中放置一个声音源。

(2)在混凝土另一端放置一个接收器。

(3)测定声波传播的时间。

当声波传播的速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说明混凝土已经开始凝结。

声波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适用于大多数工程。

但是,该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凝结时间及凝结时间差测定方法

凝结时间及凝结时间差测定方法

凝结时间及凝结时间差测定方法1、方法概要将混凝土拌合物放入金属圆筒,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h~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lh~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或l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测定初凝试件用截面积为10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20mm2的试针。

2、引用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3、仪器设备:a.贯入阻力仪:最大符合为120kg,精度0.5kg,附有可拆装的贯入度试针两个。

其断面积分别为1cm2和0.2 cm2。

b.砂浆容器:容器要求坚实、不透水、不吸水、无油渍,截面为圆形或方形,直径或边长为15cm,高度为15cm。

C.吸管。

d.筛子:孔径为5mm。

e.计时钟。

4、试验步骤:凝结时间差按式计算:△T=Tt—Tc式中.△T---------凝结时间之差,min;Tt----------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Tc----------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凝结时间采用贯入阻力仪测定,仪器精度为10N,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如下:将混凝土拌合物用5mm(圆孔筛)振动筛筛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内径为160mm,下口内径为150mm,净高150mm 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低于筒口约10mm,用振动台振实(约3s~5s),置于(20±2)℃:的环境中,容器加盖。

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h~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lh~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或l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测定初凝试件用截面积为10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20mm2的试针。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是评估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的具体方法。

二、试验仪器及材料1. 试验仪器: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器。

2. 试验材料:混凝土试样、水。

三、试验前准备1. 混凝土试样的制备: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混凝土试样,一般采用直径为100mm,高度为200mm的圆柱形试样。

2. 试验室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2℃。

3. 试验前应将试验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其能正常工作。

四、试验步骤1. 在试验仪器的试验室内放置一定量的水,使温度稳定在20℃±2℃。

2. 将混凝土试样放置于试验仪器的试验架上,并且将试样与试验室内的水平面保持一致。

3. 启动试验仪器,设定试验时间。

4. 在试验过程中,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混凝土试样表面的凝结状态,直到试验时间结束。

5. 试验结束后,将试样从试验仪器中取出,进行强度试验。

五、试验结果分析1.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数值。

2. 根据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数值,可以初步判断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

六、注意事项1. 混凝土试样的制备要符合标准要求。

2. 试验室环境温度要保持稳定,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保证试验仪器的正常使用。

七、总结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是评估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的具体方法,包括试验仪器及材料、试验前准备、试验步骤、试验结果分析、注意事项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的相关知识。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开始凝结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时间。

初凝时间试验可以通过细观观察混凝土表面光洁度、触摸感和混凝土测试块的定规方法来判断。

1.细观观察法试验原理:观察混凝土表面光洁度、触摸感和水泥浆液滴落速度等现象来判断初凝时间。

设备与试验步骤:用平滑的平板制作混凝土试验块,混凝土试验块呈圆柱形,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制作方法均需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试验块质量充分干燥后,放置在玻璃观察台上进行观察。

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时间。

2.定规法试验原理:用一根金属棒轻轻触摸混凝土表面,试验人员能够感觉到金属棒上的湿痕消失并无吸附时,即初凝时间。

设备与试验步骤:用平滑的平板制作混凝土试验块,混凝土试验块呈圆柱形,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制作方法均需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试验块质量充分干燥后,用一根金属棒轻轻触摸混凝土表面,试验时混凝土试验块应平放在水平台上。

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完全凝结固化的时间,即混凝土达到最高强度和最佳硬化状态的时间。

终凝时间试验一般通过感应期试验和复合试验来测定。

1.感应期试验试验原理:利用变形计记录混凝土表面形变的变化曲线,观察其在凝固过程中的颤动现象,从而确定终凝时间。

设备与试验步骤:制备混凝土试验块,记录试验块表面的形变曲线,观察试验块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颤动现象,利用变形曲线及颤动现象的变化判断终凝时间。

2.复合试验试验原理:通过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裂缝封闭试验来确定终凝时间。

设备与试验步骤:制备混凝土试验块,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压实试验并记录压力值,观察裂缝封闭情况,当试验块表面的裂缝完全封闭时,即可确定终凝时间。

总结: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主要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测定。

初凝时间可以通过细观观察法和定规法来判断;终凝时间可以通过感应期试验和复合试验来测定。

这些试验方法是评价混凝土强度和硬化过程的常用指标,对于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施工时对凝结时间的要求

混凝土施工时对凝结时间的要求

混凝土施工时对凝结时间的要求
混凝土施工时对凝结时间的要求
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比较严格,其中对凝结时间有一定的要求。

一、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概念
混凝土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完成,混凝土内部质量稳定,抗压强度可以达到预期值的时间点。

凝结时间是混凝土施工性能合格的基础,也是高质量施工的保证。

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要求
(1)小型混凝土:凝结时间一般要求不小于2h,各地不同,具体以各地技术规范为准。

(2)中型混凝土:凝结时间一般要求不小于3h,各地不同,具体以各地技术规范为准。

(3)大型混凝土:凝结时间一般要求不小于4h,各地不同,具体以各地技术规范为准。

三、混凝土凝结时间测试方法
(1)压强力测试法:在混凝土凝结时间结束时,从混凝土试块中取出试件,在试块上进行砂浆压强力测试,如果测试值符合要求就表明混凝土凝结时间符合要求。

(2)拔出状况法:通过拔出试块的形状,判断混凝土的凝结状况,如果无明显拔出痕迹,说明混凝土已经凝结,凝结时间符合要求。

四、凝结时间的影响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混凝土凝结时间越短,而温度越低,混
凝土凝结时间越长。

(2)水泥类型:不同的水泥类型凝结速度不一样,也会影响凝结时间。

(3)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凝结时间越短,反之越长。

(4)添加剂:合理添加混凝土添加剂可以快速凝结混凝土,缩短凝结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混凝土施工时对凝结时间的详细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判定与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判定与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判定与影响因素一、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判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指从混凝土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初凝和终凝两个阶段。

初凝是指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而终凝是指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一般为13小时;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小时,一般为58小时。

这些时间的确定是根据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和水泥浆结构的形成过程来确定的。

此外,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也受到外加剂的影响。

例如,加入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而加入早凝剂则可以缩短初凝时间。

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因素1.水泥品种和性质:不同品种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这些因素会影响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和凝结时间。

例如,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比普通硅酸盐水泥快,因此其凝结时间更短。

2.环境温度和湿度:环境温度和湿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高温和高湿度条件下,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会加快,凝结时间会缩短;而在低温或干燥条件下,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会减慢,凝结时间会延长。

3.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也会影响其凝结时间。

例如,增加水泥用量会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但也会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缩短;而增加骨料用量则会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但会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长。

4.外加剂: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常常会加入一些外加剂来调节混凝土的性能。

例如,加入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加入早强剂可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过程,缩短初凝时间;加入缓凝剂则可以延长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延长终凝时间。

总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种类和用量等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性能符合要求。

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

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

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混凝土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在施工后经历一定时间后达到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时间。

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

在实际工程中,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展开讨论。

首先,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是由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规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在正常温度条件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得早于规定的最小凝结时间。

同时,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混凝土,如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其凝结时间标准也有专门的规定。

其次,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还与施工环境、混凝土配合比、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在施工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会相应缩短;而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则会延长。

此外,混凝土的配合比也会对凝结时间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越长。

气候条件也是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的重要因素,如在潮湿环境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会相应延长。

再者,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过长,将影响施工进度,增加工程成本;而如果凝结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

最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在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环境温度、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之,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参数,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6:10
贯入阻 力
(MPa) 1.6 2.1 2.6 3.1 3.6 8.2 13.6 17.2 25.5 28.5 32
9:08
In(fPR)1
In(t)
In(fPR)2
In(t)
In(fPR)3
0.641853886 0.832909123 1.029619417 1.16315081 1.280933845 2.104134154 2.517696473 2.93385687 3.218875825 3.33220451 3.449987546
B
0.195363851
0.190335962
0.188496092
5.703782475 5.762051383 5.877735782 5.958424693 5.986452005 6.089044875 6.154858094 6.216606101 6.276643489 6.293419279 6.333279628
5.672014448
5.678996594
0.530628251 0.78845736 0.993251773 1.16315081 1.280933845 2.079441542 2.517696473 2.954910279 3.258096538 3.349904087 3.465735903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第 页,共 页 JJ0505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
JTG E30-2005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混凝土种类
试验条件
温度: ,湿度: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SJD-60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GL01050002),贯入阻力仪(GL01050008)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5.703782475 5.762051383 5.877735782 5.958424693 5.986452005 6.089044875 6.154858094 6.216606101 6.276643489 6.293419279 6.333279628
A
5.65959917
9:10
9:07
9:08
9:08
100
190
1.9
100
170
1.7
100
160
100
230
2.3
100
220
2.2
100
210
100
280
2.8
100
270
2.7
1000
320
3.2
100
310
100
360
3.6
100
360
3.6
100
360
50
410
8.2
50
400
8
50
410
50
620
12.4
50
试验内容
试样编号
1
2
3
加水拌合时间 min)
加压时间(h:min)
14:07 14:25 15:03 15:34 15:45 16:27 16:57 17:27 17:58 18:08 18:29
(h:
温度 (°)
22 22 20 21 21 22 21 19 19 21 21
9:07
测针面积 贯入压力 贯入阻力 测针面积 贯入压力 贯入阻力 测针面积 贯入压 (mm2) (N) (MPa) (mm2) (N) (MPa) (mm2) 力(N)
1.7 2.2 2.7 3.2 3.6 8 12.4 19.2 26 28.5 32
A+B*ln28
初凝时间min
6.310591477
367
6.306252799
369
6.307104122
371
平均
369
压力3
1.6 2.1 2.6 3.1 3.6 8.2 13.6 17.2 25.5 28.5 32
620
12.4
50
680
50
940
18.8
50
960
19.2
50
860
20
500
25
20
520
26
20
510
20
560
28
20
570
28.5
20
570
20
630
31.5
20
640
32
20
640
初凝时间(h:min)
6:06
6:08
6:10
平均值(h:min)
6:08
终凝时间(h:min)
550
9:07
9:08
平均值(h:min) 备注:
9:08
试验:
35 30 25
复核:
第二组
试验监理:
第一组
35 30 25
日期:
35 30 25 20
25 20 15 10
5 0
0
25
20
15
10
5
0
200
400
600
0
20
15
10
5
0
200
400
600
0
第 页,共 页 JJ0505
仪(GL01050008)
终凝时间min
550
548
548
549
时间
5:00 5:18 5:56 6:27 6:38 7:20 7:50 8:20 8:51 9:01 9:22
6:06
6:08
6:10
6:08
分钟数
300 300 318 318 357 357 387 387 398 398 441 441 471 471 501 501 532 532 541 541 563 563
0.979606904 5.910460293
0.981649009 5.915137518
第三组
0
200
400
600
In(t)
9:07 压力1
压力2
5.703782475 1.9 5.762051383 2.3 5.877735782 2.8 5.958424693 3.2 5.986452005 3.6 6.089044875 8.2 6.154858094 12.4 6.216606101 18.8 6.276643489 25 6.293419279 28 6.333279628 31.5
R
0.470003629 0.741937345 0.955511445 1.131402111 1.280933845 2.104134154 2.610069793 2.844909384 3.238678452 3.349904087 3.465735903
A+B*ln3.5
0.975974041 5.904343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