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公开课1(4)
《我的中国心》教案公开课(1)

《我的中国心》教案一、教材分析《我的中国心》是一首经典的爱国歌曲,4/4拍,采用七声羽调式,结构为三段体。
歌曲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表达爱国之情。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体会所学歌曲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
2、能用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3、能通过对节拍、节奏、旋律等的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切分节奏的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年除夕夜中国人都会和家人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198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台湾歌手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打动了几亿中国人民的心。
(二)、歌曲创作背景介绍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霑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黄霑找到香港歌手张明敏,把《我的中国心》送给张明敏演唱。
(三)作者介绍黄霑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
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四大才子”。
代表作有《上海滩》、《沧海一声笑》、《我的中国心》等作品。
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
(四)、聆听歌曲1、初次聆听歌唱者是以什么身份来演唱的?2、复听从哪些歌词体现出来?(五)分析歌词1、“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否换成“盖”?为什么?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实际指什么?为什么说“重千斤”?3、歌曲中直抒胸臆表达对祖国一片深情不可改变的句子有哪些?用怎样的语气唱?(六)、学唱歌曲1、学唱A段,强调情感2、学唱B段,强调力度3、完整演唱4、结构分析,带重复再现三段体(七)背记歌词(八)跟伴奏完整演唱(九)小结下课无论何时,无论身在何处,生而为中国人,肩负起爱国之责任,做我中华之栋梁。
音乐公开课教案(推荐8篇)

音乐公开课教案(推荐8篇)音乐公开课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学习用响筒、碰铃、圆舞板三种打击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型,较协调的进行合奏。
2、体验大家一起演奏、呼喊劳动号子时有力的气氛。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加油干》。
2、响筒、碰铃、圆舞板若干,大鼓一个。
3、节奏图谱、《加油干》音乐CD。
活动过程1、复习演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表现歌曲的稳健有力。
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加油干》这首歌曲是在什么时候唱歌?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唱“嗬嗨”时怎样唱更有力量?2、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歌曲节奏。
(1)引导幼儿观察节奏图谱,尝试用动作拍出每句乐曲的节奏。
(2)重点分析第三乐句的节奏表现,这个乐句又轻又快,该怎样表现?(3)选择幼儿创编的动作,指导幼儿准确拍出乐曲节奏,重点指导第三乐句的节奏表现。
(4)播放乐曲,指导幼儿随乐曲用动作完整拍出节奏。
(5)创编“嗬嗨”动作,提问:这么有力的口号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6)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节奏动作。
3、指导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
(1)出示响筒、碰铃、圆舞板三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如:第一、二乐句可用响筒、圆舞板两种乐器合奏,第三乐句可用碰铃演奏,第四乐句和“嗬嗨”处三种乐器齐奏。
(2)请幼儿自选乐器按照所选乐器分为三组。
(3)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按配器方案分别练习乐器演奏、合奏。
提示幼儿注意倾听同伴的演奏,是自己的演奏与集体协奏。
(4)播放乐曲,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
尝试在“嗬嗨”处加入大鼓演奏的效果。
(5)鼓励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6) 评价、鼓励幼儿的演奏,指导幼儿将乐器收放整齐。
4、欣赏乐曲。
活动延伸:将打击乐器投放在表演区,请幼儿继续创编配器方案进行演奏,并尝试练习指挥演奏。
活动反思:节奏乐“加油干”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是一首劳动号子曲,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
小班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小班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小班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1活动目标:1、熟悉几种常见的小动物,辨别它们的名称和明显特征。
2、学念儿歌,喜爱仿照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活动预备:ppt课件、动物胸饰若干活动过程:一、看课件,猜动物价值分析:以小动物捉迷藏的画面导入,引出几种常见动物并辨别它们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的爱好。
1、出示PPT画面:瞧,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嬉戏呢!你找到了谁?它躲在哪里?〔验证〕2、观看躲在房子里面的长耳朵:你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学一学小兔蹦蹦跳的动作〕3、观看躲在小花下面的硬硬壳:你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学一学小乌龟渐渐爬的动作〕4、观看躲在大树旁边的扁嘴巴:你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学一学小鸭子摇摇摇的动作〕5、观看躲在石头后面的长尾巴〔尖耳朵、长胡子〕:你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学一学小花猫静静静的动作〕小结:原来每个小动物走路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
二、学习并理解儿歌价值分析:以去小熊家过生日的情境,仿照动物过桥的声音或动作,并学念儿歌。
1、森林里有一座美丽的房子,那是小熊的家,今日小熊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要给小熊过生日,可到小熊家必需要经过一座桥,想一想,这些小动物会怎么过桥呢?2、学说儿歌短句:小白兔过桥蹦蹦跳……3、一边念儿歌一边仿照小动物的动作三、仿照动物过桥并尝试仿编价值分析:尝试依据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进行仿编,并分角色仿照小动物过桥的声音或动作。
1、除了小白兔、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给小熊过生日,它们会怎么过桥呢?2、幼儿尝试仿编,师以儿歌式语言小结。
〔幼儿学一学小动物过桥的声音或动作〕3、分角色仿照小动物过桥1〕我们也一起去小熊家过生日吧,。
每个小伴侣来选一个你喜爱的小动物,跟好伴侣说一说你是谁,你会怎么过桥?〔幼儿自选角色〕2〕师扮小熊:去我们家的小桥很窄,可是有这么多的小动物要过桥,这可怎么办呀?3〕念儿歌过桥,每念一句儿歌,扮该种动物的幼儿便仿照该动物的声音或动作,逐一过桥。
4四季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4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四、春、夏、秋、冬"等12个生字,会写“了、子、田、也”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好。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观察四季的图片或录像,感受四季的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四季美景。
大家看,这些画面都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对,春天过去了,夏季就会来临。
夏季过去又是什么呢?(秋天)秋天过后又会是冬天。
四季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板书:四季你们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景色十分美丽。
有的小朋友喜欢夏天,因为可以在水里尽情地游泳。
有的小朋友喜欢秋天,因为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
还有的小朋友喜欢冬天,因为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四季》的诗歌,大家打开课本到第4课,齐读一遍。
(生齐读)好,现在请小朋友自读一遍,看看你能不能读懂这首诗歌。
你可以标出这首诗歌有几小节。
二、新授教学1. 指名读。
老师会请一二个小朋友读给大家听一听,请大家认真听,他们是否读准、读通了。
2. 理解重点词语。
老师把这首诗歌用课件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遍。
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草芽尖尖"中为什么说“尖尖”呢?你见过小草发芽吗?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悄悄地钻出来,露出了尖尖的嫩芽。
所以说是“草芽尖尖"。
那么,“荷叶圆圆”呢?看看课件中的荷叶,它圆圆的、绿绿的,一片片漂浮在水中,真惹人喜爱。
你能不能用圆圆的、东西来形容一下荷叶呢?大家说一说。
3. 理解课文内容。
(1)接下来老师问一个问题,谁能回答了?春天是什么季节?谁来说说“四季"是什么意思?对,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和不同的景物。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4篇)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4篇)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课件。
2、绿色食品的标志一个,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的字卡三张。
3、幼儿收集的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标志,直接引题。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想像什么?(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直接引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
)2、教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表示什么以及它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培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耀下长的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
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
找一找,把绿色食品的放在有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有非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
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对比。
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则是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
(本环节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亲身体验,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并通过验证比较给幼儿一个明确的答案。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看一看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
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3)山清水秀风景地。
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帮助幼儿认识基本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辨认不同的图形。
3. 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画出简单的图形。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合作完成任务。
第二节: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大型图片,用于展示不同的图形。
2. 绘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绘画。
3. 小组活动材料,如拼图、积木等,用于小组合作任务。
4. 教案、教具和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第三节:教学活动1. 惹兴趣引入- 在幻灯片上展示一系列不同的图形,引起幼儿的兴趣。
- 提问幼儿他们认识哪些图形,激发他们的思考。
2. 图形辨认- 展示单个图形,让幼儿大声说出图形的名称。
- 继续展示多个图形,让幼儿辨认并指出不同的图形。
3. 图形绘画- 鼓励幼儿使用彩色笔在纸上绘画指定的图形。
- 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填充不同的图形。
4. 小组合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拼图或积木任务。
- 引导幼儿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完成任务。
第四节: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学习,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延伸活动,如:1. 图形拼贴:提供不同图形的材料,让幼儿在纸上拼贴出指定的图形。
2. 图形分类:将幼儿带入教室,让他们在教室中寻找并分类不同的图形。
3. 图形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图形游戏,如找图形、画图形等。
第五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观察: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表现和对图形的掌握程度。
2. 幼儿表现:鼓励幼儿展示他们所画的图形,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3. 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中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幼儿和家长都能够欣赏。
第六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思考以下问题:1.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满足了教学需要。
大班优秀教案公开课

大班优秀教案公开课
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关于家庭的信息和情感。
2. 教学重点:
学习和运用家庭成员的词汇,描述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
3.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学准备:
幻灯片、图片、家庭成员的卡片、录音设备。
5. 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和一个家庭树图,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并介绍一些与家庭有关的词汇。
(2) 学习家庭成员的词汇:
教师逐个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呈现单词和图片的对应关系。
然后,教师播放听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并记忆。
(3) 句型练习:
教师通过模仿对话和实际对话练习,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家庭成员的词汇进行句型练习。
(4) 个人表达:
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通过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信息,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对比。
(5) 总结和拓展:
通过回顾今天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总结和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短文,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口头汇报。
7. 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听力练习和口语交流等,激发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词汇记忆和口语表达能力。
再结合课堂作业,学生在写作和口头表达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下一步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更多的口语交流和分享,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上学路上》教学设计1 (公开课)2022年道德与法治教案

《4 上学路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珍爱自己生命的情感。
2、知道在上学的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路上玩耍,不要吃地摊上不洁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上学不迟到的好习惯。
3、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珍爱自己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仪。
2、学生:调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围同学在上学路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1、谈话:你每天是怎样到学校的?2、出示三幅到校方式照片,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由家长开车接送,乘公共汽车上学,走路上学。
点评:出示照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问题更直观。
二、与生活联系,深化感悟1、说一说(1)在我们的上学路上,你还见过哪些不恰当的行为?这样做有什么后果?(2)学生回答。
2、劝一劝(1)(课件出示三组图片:路上玩耍、买零食、不遵守交通规则)遇到这些行为,你该怎样劝他们?选出一组劝一劝。
(2)学生练习。
(3)学生发言。
3、画一画(1)我们每个同学的家住在不同的地方,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也不同,那么你家到学校会经过哪些地方呢?能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样画,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如果你们觉得这些图示还不全,还可以另外补充。
(2)学生动笔画,教师巡视帮助。
(3)小组之间说一说(要求:说清路线;在经过那些地方时要注意些什么)。
(4)各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上指着说。
4、看一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镇的几个岔道口的录象(高峰期的景象),提醒学生这儿是事故易发点,要注意安全。
(注:这些岔道都没有设置红绿灯。
)5、演一演让学生演练如何过马路。
(1)先指名说一说。
(要走人行横道,在马路的这头要向左看,走到马路的那头要向右看。
(2)布置道具(人行横道),指名表演。
(2-3名)6、议一议在上学路上,我们究竟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一组知道得最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三首古诗是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讲于历史上英雄的豪迈气节的。
《出塞》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
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代表作有《从军行》《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性格豪放,能文善诗。
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
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其代表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名句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
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
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
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出塞》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格律】本诗格律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首诗依然是一首五言绝句。
但是近体诗两句之间平仄相对,叫“对”;两联之间平仄相似,叫“粘”。
这首诗第一联二、四字平仄相同,但上下仍相对,属于近体诗中的“拗救”现象。
同时,第二联平仄依然相对。
但是邻联失粘。
应该属于折腰体的五言绝句。
吟诵时相对比较难一些。
调式应该重新组合,不能用一般的平起五言绝句调式。
另外,对“拗救”现象的处理,吟诵时要注意修改第四字的音高和旋律。
[押韵]本诗押的是“一东韵”,一个很开阔雄浑的韵。
诗歌的主旋律是豪迈雄浑的,然而入声字比较多,显得有些决绝。
[声韵]“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
“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
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
“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
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
“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
让人肃然起敬。
【用典】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课后作业一、按要求做题。
1.给下面的字组词。
杰()鬼()雄()项()亦()2.给下列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并用新字组一个词。
正——()——()崔——()——()二、填空。
()时明月(),万里()人()。
但使()飞将在,()胡马()。
这首诗的题目是《》,诗句中“但”的意思是,这首诗的后两句大意是:()。
三、选择。
1.《出塞》是一首()。
A.山中田园诗B.赠友送别诗C.边塞诗2.王昌龄是()代诗人。
A.宋B.唐C.清3.下面的诗是王昌龄所作的是()。
A.《清明》B.《回乡偶书》C.《从军行》4.《凉州词》是一首()。
A.送别诗B.边塞诗C.赠友送别诗5.“度”的意思是()。
A.越过B.度过C.过度四、回答问题:《夏日绝句》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五、课文整体梳理。
1.《古诗三首》其中《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诗,表达了诗人的愿望。
2.《凉州词》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对死亡并不畏缩,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3.《夏日绝句》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
全诗仅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六、重点段落品析。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王昌龄《从军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七、“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悲伤语还是豪壮语?请说一说理由。
参考答案:一、1.jiéɡuǐxiónɡxiànɡyì2.征征用催催促二、秦,汉时关,长征,未还。
龙城,不教,度阴山。
《出塞》,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三、1.C2.B3.C4.B5.A四、借古讽今。
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五、1.王昌龄,边塞,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2.充满热爱;“醉卧沙场”。
3.一、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三、四;二十。
六、1.A2.A3.B4.表现出豪放、开朗、兴奋的情形,有一点视死如归样子。
此外还可能感慨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七、“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豪壮语。
这两句是欢宴痛饮时的劝酒之语,意谓: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莫笑,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所以这不是厌恶战争,哀叹生命的悲伤语,这里表现出来的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