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美洲 教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美洲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美洲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美洲教案地理教案是指地理教师以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

这是店铺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洲的教案,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学习目标:1、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

3、运用地图和资料掌握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北美洲地形气候难点:描述北美洲的地地形气候特点分析二、教法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结合本校“和悦”课堂新模式,本节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境创设、竞赛、体验、启发、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三、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观察讨论、读图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

教学补充材料:1、地图:图1 北美洲的地形图2 北美洲大陆沿4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3 北美洲的气候类型2、《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导学提纲3、“基础知识小助手四、教学过程建构和悦课堂是我校课堂改革的新模式。

为此,本课我设计了激疑导趣——基础考察——合作探究——概括升华——巩固拓展五个过程,引导学生完成从感性——理性——实践——感性的思维转换过程,完成教学目标。

具体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播放《主席美洲之行访问拉美三国意义重大》视频。

了解中国与拉丁美洲友好关系课内探究:自主合作学习:(同桌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一)“新大陆”读图6-28,结合课本20-21页,明确“新大陆”“三线”中美地峡。

并完成导学案的自主练习部分:对照地图回忆半球的划分界限,找出穿过的主要几条纬线。

从图中找出周围的海洋,并标出,在空白图上填写名称,并做简单记忆。

1、海陆位置:美洲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_______洋,北部濒临_____________洋,西北隔_____________海峡与亚洲相望。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主要介绍了美洲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以及主要的国家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了解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初步的了解。

但在美洲地理知识方面,学生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国家特点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掌握美洲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以及主要的国家等内容;学会阅读和分析美洲地图,提高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地理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洲地理环境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

2.美洲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3.美洲主要国家的地理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点,使学生深入掌握美洲地理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教学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世界地理知识,对新旧知识进行衔接。

提问:你们对美洲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美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洲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等。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材料,介绍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知识。

3.操练(10分钟)针对美洲地理特征,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6章第3节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6章第3节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6章第3节美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6章第3节美洲教学设计以美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内容。

教材从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经济、城市等角度全面阐述美洲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美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美洲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美洲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资源等;掌握美洲的人文地理特点,如人口、经济、城市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洲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原因:美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特点(如人口、经济、城市等)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深入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地图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

2.资料分析: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分析美洲的人口、经济、城市等人文地理特点。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美洲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洲国家和地区,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地理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6章第3节美洲相关内容。

2.地图:美洲地图、各国地图。

3.资料:美洲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关资料。

4.课件:制作精美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美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美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美洲》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第三节《美洲》,主要介绍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以及主要国家和地理景观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b. 掌握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c. 了解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景观。

2. 能力目标:a. 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获取地理信息;b. 能够描述美洲的地理特点和主要国家。

3. 情感目标:a. 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b.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和地理景观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a. 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b. 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c. 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景观。

2. 教学难点:a. 学生对地理位置和边界的抽象概念理解;b. 学生对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对美洲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

他们对地理位置和地理景观的概念理解可能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片等教具进行辅助教学。

同时,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较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互动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a. 老师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南美洲的地理特点。

例如,让学生指出南美洲的位置和一些著名的地理景观,如亚马逊雨林和安第斯山脉。

b.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美洲的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美洲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吗?有没有听说过美国、巴西或者墨西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美洲的地理情况。

”第二环节:呈现基础知识a. 老师利用地图或图片,向学生介绍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例如,指出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b. 讲解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并与其他大洲进行对比。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主要介绍了美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内容包括北美洲、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经济发展、城市以及主要国家等。

本节内容是对美洲的整体概述,为学生后续学习美洲各国地理特点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对大洲的概念有所了解。

但美洲相对于其他大洲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对其认知程度较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去认识和了解美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能够正确绘制美洲地图。

2.使学生掌握美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3.让学生了解美洲的人文环境,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分布、主要国家等。

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美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3.美洲的人文环境,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分布、主要国家等。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美洲的典型国家,使学生了解美洲的人文环境。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美洲的认识和了解。

4.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美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洲地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等教学图片。

2.收集美洲的典型国家案例资料,如美国、巴西等。

3.准备与美洲相关的视频资料。

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美洲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美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

讲解美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美洲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美洲地理特点的掌握程度。

湘教版美洲教案

湘教版美洲教案

湘教版美洲教课设计【篇一: 6.3 美洲教课设计(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 】1.3 美洲教课目的:知识目标:经过读图,分别认识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能力目标:经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照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渐学会娴熟的掌握对照剖析认识地理事物的异同。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经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剖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色。

教课方法:综合法、读图剖析法、对照剖析法、创建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课器具:多媒体、教课挂图、板图教课过程:一、复习回首:总结作业状况。

二、导入新课在黑板上绘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两个三角形,利用板图加深学生印象。

(学生回想,并回答下列问题。

)三、教授新课:㈡对照剖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色运用地形图1-35、1-36 读图剖析小组议论互帮合作。

比较板图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

在板图中分别标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区的代号: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大平原。

拉布拉多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指导学生读图对照剖析。

北美洲:l 均匀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 米)l 地势起伏较大l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南美洲:l 世界第四(600 米)l 地势起伏一般西部是年青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散布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特别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2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出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域2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 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北美洲的许多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四、练习:教材27 页第1、2、3 题。

五、小结:重申南北美洲地理地点、地形特色的对照。

六、作业:列表对照南北美洲的地理地点、地形特色。

教课后记:本节课的知识直观性比较强,学生能够经过地图轻松的找到答案,学生的成就感比较高,应合时鼓舞学生,加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案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案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案第三节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案⼀.教学⽬标1.运⽤地图说明美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及这⾥的居民的组成和语⾔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的差异。

2.利⽤南北美洲地形图和⽓候图,分别了解两⼤洲在地形和⽓候⽅⾯的特征,使学⽣逐步掌握对⽐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并能分析北美洲地形对其⽓候的影响。

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平是不平衡的。

4.进⼀步理解国际⽇期变更线的概念学会计算两侧的⽇期,培养学⽣的地理换算能⼒。

5.组织学⽣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步培养学⽣的⾃学能⼒。

过程与⽅法本节内容的教学,要充分利⽤学⽣已有的知识、能⼒,多媒体课件引导学⽣充分利⽤地图、多媒体课件及课前收集的资料,丰富学⽣的学习资源。

采取对⽐、探究、讨论、交流资料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完成教学,达到掌握知识和学习⽅法并形成能⼒的⽬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提⾼学⽣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培养辩证思维的观点。

2.是学⽣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应⽤。

⼆.教学重难点重点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然环境特征。

难点北美洲地形对⽓候的影响和计算⽇界线两侧的⽇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展⽰课件,图⽚、资料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四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教学设计流程第⼀课时时1.导⼊新课。

今天我想要带领同学们去西半球领略⼀下哪⾥的地理风情,请⼤家想⼀想:⼏乎全部在西半球上的⼤洲有那⼏个?(板书:第三节美洲)问:美洲的全称叫什么?为什么把他成为“新⼤陆”?(板书:⼀、“新⼤陆”)发现新⼤陆。

引导学⽣发表⾃⼰的观点。

2展⽰美洲地图,组织学⽣观察,问:美洲⼤陆的轮廓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中美地下多⽕⼭、地震?为什么中美地下⼀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中美洲有那七个国家?经济作物为主?中美洲有那七个国家?3.中美底峡最狭窄的部位⼈们开凿的⼀条运河叫什么?两侧的国家、沟通的海洋?4.利⽤美洲地图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主要介绍了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泛,旨在让学生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美洲地理特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大洲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

但学生对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美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巴西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他国家的认识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掌握美洲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洲地理特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美洲的国家分布、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美洲的一些典型国家,如美国、巴西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洲的人文历史、经济、文化等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美洲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准备好解答资料。

3.准备好教学课件,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引导学生对美洲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让学生对美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针对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内容,设计一些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三节美洲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教学难点: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二)讲述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1、气候特征(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和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

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
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利用书28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1-42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创设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

2、河流(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3、简单介绍。

美洲的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经济大国,而像巴西、阿根廷等又是以足球闻名的国家。

(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人口与经济
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墨西哥——墨西哥城、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


通过书上29页阅读材料分析
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南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誉为“世界人中大熔炉”,说明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
(2)语言
美国和加拿大通行英语,加拿大东部部分居民使用法语。

中美洲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通行西班牙语,巴西和一些岛国使用葡萄牙语。

介绍拉丁美洲的范围、名称来源
(3)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清晰。

(4)经济
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②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

③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④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⑤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⑥南美洲以农矿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

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

课堂小结
让学生把美洲的知识能够穿起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把知识点总结一下,以互相提问的形式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