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热浸锌中常见表面缺陷及防止措施
钢结构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钢结构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引言钢结构工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桥梁和工业厂房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钢结构工程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缺陷,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
为了保证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常见缺陷,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常见质量缺陷1. 焊接缺陷:在钢结构工程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焊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
然而,不当的焊接技术和材料质量等问题可能导致焊缝的缺陷,如气孔、裂纹和焊缝凹陷等。
2. 表面缺陷:钢结构工程的表面缺陷主要指涂层的质量问题,如涂层的起泡、剥落和变色等。
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腐蚀和结构整体性能的下降。
3. 尺寸偏差: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和布置问题,钢结构工程的尺寸偏差也是常见的质量缺陷。
过大的偏差可能导致构件之间的不匹配和安装困难。
4. 材料质量问题:钢结构工程所使用的钢材质量直接影响其整体质量和性能。
材料的缺陷和不合格可能导致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防治措施为了减少以上常见质量缺陷对钢结构工程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加强焊接质量管理:制定合理的焊接技术规范和施工工艺,严格把关焊接材料的质量,加强焊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焊接质量达到要求。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涂层:在钢结构工程的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涂层的状况,及时修补和维护,防止涂层质量问题导致结构腐蚀。
3. 加强尺寸测量和布置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钢结构工程尺寸的测量和布置控制,确保构件的准确安装,避免尺寸偏差过大。
4.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选用正规的供应商和合格的钢材,对每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和测试,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结论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缺陷会对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通过加强焊接质量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涂层、控制尺寸偏差和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质量缺陷的发生。
建议在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始终关注质量问题,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热镀锌带钢表面缺陷及解决措施

热镀锌带钢表面缺陷及解决措施一、锌粒:在热镀锌带钢表面上分布有类米粒的小点,习惯上称为锌粒。
锌粒缺陷大致可分两种:1.一种是带钢上下表面粘附大量颗粒状,在带钢局部增加了锌层厚度,造成表面粗糙不平,既不美观而对使用有害俗称锌粒。
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颗粒较大的锌粒,成份主要是铁—锌化合物,也就是底渣,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是锌锅中底渣过多上浮,粘到钢板表面所引起的。
其二颗粒较小的锌粒,成份主要是铁—锌—铝化合物,也就是自由渣,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是锌锅中自由渣过多粘到钢板表面所引起的。
解决的方法:(1)合理的控制锌液温度450℃—470℃与带钢入锌锅温度480℃—490℃。
前者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带钢表面铁的溶解度,后者是加速F2AL5层的形成。
(2)严格控制锌液中的化学成份,向锌锅中合理添加合金锭,保证锌液Al的百分含量在0.18~0.22%。
其目的一方面是稳定的锌液化学成份有利F2AL5层的形成,另一方面是锌液中过饱和的铁首先与足够量的铝结合形成铁—锌—铝化合物,也就是自由渣,以减少底渣的形成。
(3)提高原料表面清洁度,减少故障停机次数。
提高原料表面清洁度是为了在正常生产中最大限度减少带钢表面带入锌锅的“脏物”。
故障停机次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锌液中铁含量的多少,由于退火炉没有带钢停机防氧化功能,停机后炉内带钢表面大量氧化,启车后被带入锌锅,使锌液中铁含量急速增加。
同时停机后带钢长时间停留在锌液中使F2AL5层遭到破坏铁会大量溶入锌液中。
而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大量的铁是无法形成自由渣的,这时就会直接形成底渣。
故障停机的随机性和停机时间的不确定性使提前和临时添加铝变得可操作性不强。
减少故障停机次数和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4)及时清理表渣及定期清理底渣。
2.另一种是生产1.4mm规格以上的镀锌板,在带钢两边部出现锌粒缺陷。
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组速度低、锌液流入锌锅时多集中在边部、边部冷却快、带钢与气刀喷嘴不平行且呈凹形等原因造成了厚规格边部易出现锌粒缺陷。
钢结构工程常见质量瑕疵及预防方法

钢结构工程常见质量瑕疵及预防方法钢结构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施工和设计等各种因素,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瑕疵。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工程中常见的质量瑕疵,并提供预防方法。
1. 焊缝问题焊接是钢结构中常见的连接方式,而焊缝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焊缝质量瑕疵及其预防方法:- 焊接接头不牢固:应确保焊接接头的焊缝全面、深度合适,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温度,以提高焊接接头的牢固性。
- 焊缝内夹杂物:在焊接过程中,应保持焊缝区域的清洁,并控制焊接材料中的夹杂物含量,以减少焊缝内夹杂物的产生。
- 焊接熔渣:应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以避免焊接熔渣进入焊缝中,影响焊缝质量。
2. 表面防护问题钢结构的表面防护是保证结构长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防护质量瑕疵及其预防方法:- 涂层失效:在钢结构涂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涂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
选择适合的涂料,并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施工,以确保涂层的持久性。
- 缺乏防腐措施:在钢结构建造过程中,应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防腐措施,如热镀锌、喷涂防腐等,以增加结构的防腐能力。
- 表面锈蚀: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钢结构表面,及时清除表面锈蚀,并进行防护措施,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3. 尺寸偏差问题钢结构的尺寸偏差可能导致施工困难和结构不稳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尺寸偏差质量瑕疵及其预防方法:- 尺寸误差过大:在进行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加工,以确保结构的尺寸准确性。
- 初期位置偏移:在进行钢结构安装时,应仔细进行位置标定,严格控制安装误差,以避免初期位置偏移导致的质量问题。
- 尺寸变形:在钢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应根据结构变形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调整等,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了解和预防钢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瑕疵,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镀锌线常见缺陷原因及对策

1】附着氧化物.形态:镀锌层易于剥落(大片或小块状)剥片下底材表面有氧化现象,呈黑色、蓝色或黑蓝混合,一般上未发生剥落之前镀层会先形成针孔状且镀层表面形态亦会有点怪异(锌花呈立体状突出、表面特别明亮…等);另类状况,产线因故造成短暂停机时,如非氧化炉气氛控制不良致钢材表面生成可剥落性氧化锈皮,当此部份经过锌池被气刀吹落而形成裸露黑点,被吹落锈皮除浮出锌池表面外,亦有部份可能会悬浮于锌浴内,此往往需较长时间方能将其全部带出。
成因:可分为炉区与非炉区因素炉区因素:-空气/瓦斯燃烧比及流量控制不正确导致炉内气氛之CO、O2含量不恰当-炉温太低或与板温搭配不当、板温太低-露点太高,即含水量(出0)太高-板温突变致炉温变化过大,此与底材厚度、粗糙度、表面状态…等有关非炉区因素:-清洗不良-水洗段水质不佳对策:a)预防炉区有漏气现象b)预防炉区各冷却水系统有泄漏现象c)谨慎及适当控制非氧化炉气氛CO%: 3 - 5 % ;炉温〉1200 Cd)适当控制碱洗条件:游离碱、碱比值、碱洗温度e)水质不佳时加开旁通软、纯水手动阀f) H2与钢板反应不佳时,可提高板温以促进还原速率或降速以增加反应时间形态:镀层易于剥落,表面附有黑色粉状,底材有时也会有蓝化现象,黑色粉物有可能为氧化物,亦有可能为炭(C)粉,所以需先做实验或以经验来观察判断(多数出现于头尾端处)成因:-炉区气氛控制不当(CO%太高)对策:a)适当控制炉区气氛:CO % : 2 -3 %3】锌渣过多形态:一种为块状(氧化剥落片之渣);另一种为颗粒状(金属间化合物)其可分为两种-顶浮渣及底渣。
这些渣物会造成钢板表面粗糙(分布于钢板全面或两侧边缘),严重的话收卷后易形成翘边。
成因:-锌池温度变化过大,尤其是在沉放大锌锭时浸入过快易造成其周围温度变化-AL含量过高,若Al含量过低易生成底渣,故Al含量应控制于0.18 -0.22 %为佳-停机缺陷或其它因素造成的氧化物剥片-底材表面缺陷易造成锌渣附着对策:a)尽量维持锌池温度稳定。
钢结构件热浸锌处理后出现表面裂纹原因及防范分析

钢结构件热浸锌处理后出现表面裂纹原因及防范分析摘要:钢结构件热浸锌处理是对其表面的一种长期有效的防腐处理过程,对钢结构件的表面质量的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批式溶剂法进行的钢结构件热浸锌处理,其表面裂缝状况等会受到热镀锌工艺、构件基本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文中主要分析了钢结构件在热浸锌处理之后形成表面裂缝的原因,并对其防范措施作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件热镀锌表面裂纹原因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TG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095-01 钢结构件利用热浸锌技术在其表面形成镀锌层,可以实现钢构件表面的防腐蚀性能,增强其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其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力度,逐渐有了广泛的应用领域。
当前,热镀锌钢结构件大量的使用在城市交通标识杆、输电铁塔、广播电视塔、矿井支架、钢结构桥架、高速公路护栏等。
虽然镀锌层的重量决定了热镀锌钢结构件的使用寿面,但是镀锌层表面质量对钢结构件使用价值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镀锌层的表面质量直接对客户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通常钢结构件是以溶剂法的形式进行镀锌,较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其表面的质量,而且这些因素不容易控制。
因此,做好钢结构件表面镀锌层质量的控制工作是提高镀锌产品质量的重点。
1 构件基体中影响其表面裂纹的原因和防范措施1.1 化学成分及元素偏析钢结构件基体的化学成分P、Si、C等元素能够促建Zn-Fe反应,增大合金层中的反应速率,在锌层表面形成厚而粗大的晶体粒,形成不均匀的粗糙的、甚至是出现裂纹的镀锌层。
尤其是当钢结构件中含有Si时,Si可以加快钢结构件的的热镀锌反应速率,随着Si含量的变化锌层厚度会发生Sandelin效应,这种效应的Si含量是大于0.30%或者0.05%~0.10%。
所以,要得到光滑的镀锌层,钢结构件中含Si量需避开Sandelin效应。
1.2 粗糙的表面在轧制钢结构件的过程中,其表面的氧化皮有时候会进入到钢基体内,出现这种状况后,在进行钢构结构件的酸洗时会形成不平滑的表面,直接导致了最终镀锌层面的粗糙,因此,制作钢结构件选用的钢材必须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
浅谈热镀锌表面缺陷分析及控制

浅谈热镀锌表面缺陷分析及控制对热镀锌层表面的缺陷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一些控制表面缺陷的方法。
标签:热镀锌;镀层缺陷;缺陷控制热浸镀锌是提高钢铁抗大气腐蚀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其镀层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作为保护层基本不维护而被广泛应用于输电铁塔、微波塔、高速公路护栏、路灯杆、电力金具等长期室外暴露的钢铁制件的防腐蚀。
热镀锌层表面有许多常见质量缺陷如漏镀、条状羽毛白花纹、镀层超厚、粗糙、灰暗、泪痕条纹、龟裂纹、晶体状凸起纹、“白锈”等,其影响因素较多,且控制相对较难。
对此,可以从加强工艺控制着手,辅以必要的工艺措施,以提高热镀锌表面质量。
下面就热镀锌层表面缺陷原因及控制方法进行分析:1、表面预处理表面预处理不好是造成漏镀(露铁)的主要原因。
钢材在出厂、存储、运输、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沾上油漆或矿物脂,有时焊接部位探伤面需涂抹难清理的特殊油脂等,大多数企业又无脱脂工序,仅靠酸洗去除表面杂质,从而很容易造成漏镀(露铁)。
另一种情况则是因酸洗过程中酸洗件比较集中、堆放密集、重量大等因素,造成欠酸洗和夹线,或因酸洗浓度过高使酸盐沉淀于表面、沟槽之中,不水洗或水洗不彻底,也很容易形成漏镀、虚镀现象。
再者,因溶剂老化、失效,加之在烘干过程中没有及时将工件摆开,或烘干时间较长使钢件表面出现二次微氧化、形成酸性铁盐覆盖在表面上时,也极易出现漏镀,特别是在相对湿度较大的气候和大雾天气时较为常见。
此种情况往往容易被忽视。
此外,采用溶剂热镀锌时,最常用的ZnCl2与NH4Cl混合水溶液的配比不正确时,没有形成共晶点,特别是在浓度过高的情况下,在支撑板焊接角缝圆形孔内极易出现夹灰性漏镀。
2、镀锌层厚度不够镀锌层厚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将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镀锌层厚度不够的原因如下。
(1)锌液温度的影响。
当锌液的温度低于430℃时,锌铁扩散速度低,不易生成足够的铁锌合金层,整个镀层就薄;当温度在460℃时锌层增厚,当温度继续升高,锌液变稀,锌层又变薄。
热浸镀锌中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止

镀锌后再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2 2006 年 我 厂 因 镀 锌 质 3.2 镀件表面小黑点及漏镀
量问题需处理的情况( 如表 1)
漏镀是热镀锌上较为严重的质量 缺 陷 , 应 予 避 免 。 GB/T13912 - 2002
由表 1 可以看出, 镀锌中的质量缺 陷 给 企 业 造 成 了 不 少 经 济 损 失 。下 面 就 造成镀锌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
3.2.6.5 锌液不洁净 等 原 因 , 会 将 碳 黑 、烧 焦 的 溶 剂 残 渣 、锌 灰 、锌 渣 等 夹 杂物在纯锌层中间及表面上形成黑点 及灰斑等, 应尽可能地减少杂质带入锌 锅, 定期对锌液进行净化、捞渣。
3.2.6.6 镀锌工具将 溶 剂 擦 去 及 烧 掉, 使该处镀不上或镀锌工具与镀件碰 撞受力擦掉镀锌层。
铁合金层, 从而产生漏镀点( 块) 。对欠 ( 即降低表面张力) , 使锌液能很好地附
酸洗应采取延长酸洗时间, 酸洗时经常 着于钢件基体上, 顺利进行合金化过程。
翻动工件, 对锈蚀层厚的工件用机械铲
3.2.3.5 涂上溶剂的钢 件 在 遇 到 锌
除方法进行预处理等, 以保证工件酸洗 液时, 溶剂气化而产生的气浪起到了清
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缺陷分析及防措施11

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缺陷分析及防措施1、外观缺陷:外观缺陷(表面缺陷)是指不用借助于仪器,从工件表面可以发现的缺陷。
常见的外观缺陷有咬边、焊瘤、凹陷及焊接变形等,有时还有表面气孔和表面裂纹。
单面焊的根部未焊透等。
A、咬边是指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 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
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即电流太大,运条速度太小所造成的。
焊条与工件间角度不正确,摆动不合理,电弧过长,焊接次序不合理等都会造成咬边。
直流焊时电弧的磁偏吹也是产生咬边的一个原因。
某些焊接位臵(立、横、仰)会加剧咬边。
咬边减小了母材的有效截面积,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还会造成应力集中,发展为裂纹源。
矫正操作姿势,选用合理的规范,采用良好的运条方式都会有利于消除咬边。
焊角焊缝时,用交流焊代替直流焊也能有效地防止咬边。
B、焊瘤焊缝中的液态金属流到加热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从焊缝根部溢出,冷却后形成的未与母材熔合的金属瘤即为焊瘤。
焊接规范过强、焊条熔化过快、焊条质量欠佳(如偏芯),焊接电源特性不稳定及操作姿势不当等都容易带来焊瘤。
在横、立、仰位臵更易形成焊瘤。
焊瘤常伴有未熔合、夹渣缺陷,易导致裂纹。
同时,焊瘤改变了焊缝的实际尺寸,会带来应力集中。
管子内部的焊瘤减小了它的内径,可能造成流动物堵塞。
防止焊瘤的措施:使焊缝处于平焊位臵,正确选用规范,选用无偏芯焊条,合理操作。
C、凹坑凹坑指焊缝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于母材的部分。
凹坑多是由于收弧时焊条(焊丝)未作短时间停留造成的(此时的凹坑称为弧坑),仰立、横焊时,常在焊缝背面根部产生内凹。
凹坑减小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弧坑常带有弧坑裂纹和弧坑缩孔。
防止凹坑的措施:选用有电流衰减系统的焊机,尽量选用平焊位臵,选用合适的焊接规范,收弧时让焊条在熔池内短时间停留或环形摆动,填满弧坑。
D、未焊满未焊满是指焊缝表面上连续的或断续的沟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热浸锌中常见表面缺陷及防止措施
摘要:为了提高钢结构的耐腐蚀性能,热浸锌是最为常用的处理方法。
为了提高产品表面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在热镀锌过程中常见的镀锌层缺陷,并对出现的质量缺陷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热浸锌表面质量镀层缺陷
1、引言
热浸锌钢材以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洁净外观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和空冷器等行业。
热浸锌钢材的表面缺陷主要由于镀锌原材表面夹杂、裂纹、划伤和氧化铁皮等缺陷以及在镀锌过程中由于锌液成分、温度等工艺因素造成的。
随着对热浸锌钢结构的需求量的增大,研究和改进热浸锌方法对提高镀锌产品质量,降低锌耗,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热浸锌层常见缺陷与防止
从炼钢、热轧、酸洗、冷轧开始,一直到镀锌工序本身,每个生产工序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镀锌板的表面质量。
因此,要分析明确镀层中产生的缺陷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避免可能出现的工件表面质量问题,对于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消耗,减少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原料表面裂纹、皱皮、结疤
由于国内各钢厂生产的钢材表面都还存在表面裂纹、皱皮、结疤、麻面等现象,严重的影响到钢材的受力,表面微裂纹、皱皮、结疤、麻面可经过打磨、补焊等方式修复后再使用。
为防止存在表面质量问题的材料流入到生产中,应从原材料采购、检验过程把好质量关。
在生产的各工序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材料,未经处理好的不能使用,经过层层把关,减少热浸锌后再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2.2 镀层表面出现漏镀和小黑点
漏镀是热镀锌上较为严重的质量缺陷,在实际生产中应予避免。
根据GB/T139l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要求:漏镀面的总面积不应超过制件总面积的0.5%,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l0cm2,否则应予重镀。
裸露斑点单个面积小于l0cm2,则可以采用热喷涂锌、涂敷富锌涂料或融敷锌合金等方法对漏镀面进行修复,富锌修复涂层能在钢的使用过程中给予钢材以牺牲阳极保护。
产生小黑点及漏镀现象要从原材料、酸洗、镀锌等工序进行分析。
1)原材料表面有油污、漆斑未处理干净。
针对原材料表面有油污、漆斑应在镀锌进料前对其进行预处理干净,面积不大的油污、漆斑可采取专用除油剂或涂抹碱液、火烧的方法进行处理。
欠酸洗就是工件在酸洗时不完全,表面还残留锈斑,未被除掉,这样工件进入融熔的锌液时锈斑阻碍钢基体表面与锌反应生成锌铁合金层,从而产生漏镀点。
2)工件在酸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处现欠酸洗和过酸洗的显现对欠酸洗应采取延长酸洗时间,酸洗时经常翻动工件,对锈蚀层厚的工件用机械铲除方法进行预处理等,以保证工件酸洗干净后镀锌。
过酸洗就是工件长时间浸泡在高浓度酸液中造成酸腐蚀钢基体,从而在钢基体内贮存的氢气在锌液中受热释放破坏了镀锌层的结晶而产生灰斑,过酸洗时产生了粘附性很强的泥渣,在钢表面很难冲洗掉,这样就无法镀上溶剂。
措施是控制好酸洗时间或在酸液中添加缓蚀剂,避免过酸洗现象发生。
3)在热浸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锌液温度范围。
如果锌液温度太低,在工艺时间内锌液不能与钢基体形成铁-锌合金层;锌温太高时,溶剂与之接触
后被烧去,无法镀上,且锌温过高加速铁质锌锅的腐蚀,产生大量的锌渣。
控制镀锌温度是保证镀锌质量的关键因素一般钢构件镀锌温度应控制在440℃-465℃。
4)含碳量愈高,酸洗后粘附于钢结构表面的碳黑微粒就愈多,若被带人溶剂或锌液中容易造成小黑点,同时,在热镀锌时Si能取代C而使碳呈石墨状游离出来,附着于镀锌层表面。
此情况在温水水洗干净,溶剂浓度、温度控制比较好的情况下不易出现漏镀。
5)焊接镀件如存在气孔,在高温镀锌时,气孔中喷出的气体阻止镀件与锌液的反应造成漏镀;焊渣或焊接飞溅物未清除干净阻止锌与钢基体的反应而造成漏镀;这就要求在焊接时确保焊接质量,处理好焊渣及焊接飞溅物。
6)锌液不洁净等原因,会将碳黑、烧焦的溶剂残渣、锌灰、锌渣等夹杂物在纯锌层中问及表面上形成黑点及灰斑等,应尽可能地减少杂质带人锌锅,定期对锌液进行净化、捞渣。
2.3 浸锌层的厚度不足
钢材热浸锌层厚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将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厚度不够工件需重镀。
镀锌层厚度不够产生的原因有:1)锌液温度的影响。
当锌温低于430℃,锌铁扩散速度低,不易生成足够的铁锌合金层,整个镀层就薄。
当温度高于465℃时锌层增加,锌铁扩散速度加快,当温度继续升高,锌液变稀,锌层又变薄,所以必须严格控制锌液温度以保证镀件质量的稳定,一般镀锌温度控制在440℃-465℃。
2)工件在锌液中浸锌时间的影响。
浸锌时间是根据镀件表面铁基体与锌液充分反应生成完整锌层所需的时间来确定,一般情况是在温度相同情况时,镀件厚度越厚,浸锌时间越长,随着浸锌时间的延长,镀层增厚,但过分延长浸锌时间又会使锌层变脆,反而影响镀层质量。
3)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影响。
在锌温、浸锌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表面光洁度高的工件锌层薄,这时需要在锌温低一些,浸锌时间稍延长一些来保证锌层的厚度。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镀层过厚,镀层厚度超过标准要求,虽然满足了钢结构的防腐要求,但是这样既增加了整体结构的重量,也造成了锌消耗增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4 浸锌层表面锌瘤、锌刺
工件从锌锅中出来的表面上有多余的锌液,锌瘤、锌刺是工件在出锌锅后锌液未能滴尽就进行水冷且后工序处理不完全造成,工件需经后续工序打磨处理干净,不影响工件的组装,达到使用的要求。
3、结语
热浸锌是金属镀层表面防护技术工业化最早的工艺。
至今,它在钢铁制品防腐蚀方面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钢结构的热浸锌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属于长流程过程,任何一个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对镀锌钢件的表面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要生产高表面质量的镀锌层,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人员密切配合,从工艺优化、设备维护、现场操作、科学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好工作。
仅仅依靠浸锌工序,只能克服该环节自身带来的表面质量问题,而无法克服上游遗传带来的表面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戴毅刚.热镀锌钢板镀层缺陷的研究.世界钢铁,2002,6.
[2]张召恩,刘力.热镀锌板表面控制技术.表面技术,2009,5.
[3]刘万中.镀锌产品亮点缺陷研究.金属世界,2010,2.
[4]李林,高毅.镀锌板表面锌渣缺陷的控制.上海金属,2007.9.
[5]王琰姣.热浸镀锌中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止.广西电力,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