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查对操作规范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操作规范

(1)患者在采血前不宜改变饮食习惯,24h内不宜饮酒。排在上午7:00~9:00采血。空腹期
(2)需要空腹采血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
间可少量饮水。
a.糖代谢: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
b.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载脂蛋白E、游离脂肪酸等;
柠檬酸钠抗凝采血管
血培养瓶
1
血清采血管,包括含有促 凝剂和/或分离胶
3 2
采集 顺序
含有或不含分离胶的肝素 抗凝采血管
4
含有或不含分离胶的 EDTA
抗凝采血管
5
葡萄糖酵解抑制采血管
6
13
试管选择
特殊注意事项
使用蝶翼针且仅采集柠檬酸钠抗凝标本时,宜弃去第一支采血管。被弃去的采血 管用于预充采血组件的管路,无需完全充满。
23
疑似动脉、神经损伤时的处理
在采血过程中,如穿刺部位快速形成 血肿或采血管快速充盈,怀疑穿刺到动脉 ,立即终止采血并拔出采血针,按压采血 部位5min~10min,直至出血停止。如需 要,可在其他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在采血过程中,如患者感到在穿刺部
位近端或远端有放射性的电击样疼痛、麻
刺感或麻木感,怀疑穿刺到神经,立即终
*
谢谢聆听!
02 输液
宜在输液结束3h后采血;对于输注成份代谢
缓慢且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如脂肪乳剂)的宜在
下次输注前采血。紧急情况必须在输液时采血时,
宜在输液的
或同侧肢体输液点的远端采
血,并告知检验人员。
第二部分
静脉穿刺的操作
Annual work summary
静脉穿刺的操作
血液标本采集规范

血液标本采集规范为了保证血液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采样时需严格遵守以下规范。
一、采集前准备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操作人员应事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采集工具和器材的完好无损,并进行消毒。
2. 确认采集位置,然后让受检者坐下或平躺。
3. 向受检者解释采集过程,消除其紧张或不安的情绪。
二、采集过程1. 受检者的外周静脉是最常见的采集位置。
操作人员应在洗手后佩戴手套,并确认针头和采血针座的有效性。
2. 寻找合适的采血位置时,应优先选择无明显静脉曲张、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前臂掌侧等。
选择针刺位置后,应进行局部消毒。
3. 采血时,操作人员应确保每次使用一次性针头和采血针,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手法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4. 确保有效的静脉压力,可以通过让受检者紧握拳头,或用热敷等方法帮助血管扩张,有助于采血。
5. 操作人员在采集完毕后,应轻轻拔出针头,迅速施加压力,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抚。
三、采集后处理1. 采集完成后,操作人员应检查采血部位是否有明显的血肿或渗血,并及时处理。
2. 废弃物和尾液应经过正确的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操作人员应妥善标注血液标本,并确保正确的采样信息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采集时间等。
血液标本采集规范对确保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严格遵守规范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感染风险,并提高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度。
因此,对于从事血液标本采集工作的操作人员来说,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以保证采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血液标本采集规范将继续积极拥护和推崇,以期能够得到更多相关人士的认可和采用,为人们的健康服务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静脉血标本(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 规范

静脉血标本(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1、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2、正确留取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验,为输血患者做好准备工作。
二、评估要点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 (1)是否空腹(有空腹要求的血标本);(2)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3)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三、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碘伏、棉签、止血带、采血针、试管架、采血试管及信息、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手套、弯盘、医嘱单;2、其他: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及试管信息。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及试管信息,确认一致。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采血部位。
6、穿刺部位下方垫一次性治疗巾。
7、选择适宜的静脉,在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约 6 厘米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8、戴手套,再次核对患者及试管条码信息。
9、嘱患者握拳,以一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
一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 15 -30 度角自静脉上方或者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滑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
10、酌情固定采血针,另一端插入试管,使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反折采血针针管,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按压。
11、轻轻摇匀试管,按压穿刺点至无出血。
12、再次核对,撤去治疗巾,脱手套。
1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将呼叫器置于易取处,询问病人需要,予相关知识宣教。
14、整理床单位。
15、处理用物。
16、洗手,取口罩,记录。
17、根据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
1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 10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1、采血的目的及送检的项目。
2、告知患者采血前的准备,如空腹及采血后的按压方法。
六、注意事项1、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2、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一、前言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检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对于确诊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保证标本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帮助大家正确地进行血液标本采集。
二、基础知识1. 血液分类:静脉血和动脉血。
2. 采样器材:针头、管子、注射器、消毒液等。
3. 采样部位:常用的有肘窝内侧静脉、桡侧动脉等。
三、准备工作1. 确定采样部位;2. 消毒:用70%乙醇或碘伏消毒皮肤;3. 准备器材:针头、管子、注射器等;4. 让患者放松心情,保持舒适。
四、操作步骤1. 静脉血标本采集:(1)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管子;(2)消毒皮肤,并用手指按压待采样的静脉,使其充血;(3)用针头穿刺静脉,注意角度和深度;(4)将管子插入针头连接口,等待血液自流进入管子中;(5)采完标本后,拔出针头,用棉球按压穿刺部位。
2. 动脉血标本采集:(1)选择合适的器材;(2)消毒皮肤,并用手指按压待采样的动脉,使其充血;(3)用针头穿刺动脉,注意角度和深度;(4)将注射器插入针头连接口,轻轻抽取血液;(5)采完标本后,拔出针头并用棉球按压穿刺部位。
五、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器材和部位;2. 消毒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流程;3. 术前告知患者操作过程及可能感受到的不适症状,并让患者保持舒适状态;4. 静脉血采集时注意角度和深度,防止损伤静脉壁;动脉血采集时要轻柔抽取避免破坏血细胞;5. 采集完毕后及时拔出针头并用棉球按压穿刺部位,避免出血和感染。
六、总结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可以保证标本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同时,还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医院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规范(2021版)

XXXX医院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规范(2021版)一、采血前患者的准备(一)饮食(空腹要求)(二)运动和情绪(三)采血时间(四)采血体位(五)输液二、静脉穿刺操作(一)采血部位的暴露(二)穿刺静脉的选择(三)绑扎止血带(四)消毒三、血液标本采集(一)不同采血管的采集顺序(二)真空负压采血及检测范围(三)特殊注意事项(四)无法正常采集时的处理(五)疑似动脉、神经损伤时的处理(六)患者晕厥的应急处理(七)预防标本溶血(八)拔针与穿刺点止血四、针刺伤职业暴露的处理(一)伤口处理(二)报告与预防性治疗(三)感染性指标监测一、采血前患者的准备(一)饮食(空腹要求)患者在采血前不宜改变饮食习惯,24 h 内不宜饮酒。
需要空腹采血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糖代谢: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 C 肽等;●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1、载脂蛋白 B、脂蛋白 a、载脂蛋白 E、游离脂肪酸等;●血液流变学(血粘度);●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I 型胶原羧基端肽β 特殊序列、骨碱性磷酸酶等;●血小板聚集率(比浊法)。
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 h,以12 h~14 h为宜,但不宜超过 16h。
宜安排在上午7:00~9:00采血。
空腹期间可少量饮水。
(二)运动和情绪采血前24h,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采血当天患者宜避免情绪激动,采血前宜静息至少5min。
若需运动后采血,则遵循医嘱,并告知检验人员。
(三)采血时间采血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血培养:寒战或发热初起时,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最佳,其他特殊要求见 WS/T 50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生理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常规采血时间点为8:00、16:00 和 24:00;●女性性激素: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有显著差异,采血日期需遵循医嘱,采血前与患者核对生理周期;●药物浓度监测:具体采血时间需遵循医嘱,采血前与患者核对末次给药时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前 3 d 正常饮食,试验日先空腹采血,随后将 75 g 无水葡萄糖(相当于 82.5 g 含一水葡萄糖)溶于 300 ml 温水中,在 5 min 内喝完。
检验标本采集规范标准

检验标本采集规一、常规标本采集规〔一〕静脉血标本采集规1.真空采血标本对应真空管2.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00~8∶00。
3.采血部位和数量成人首选肘部血管: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婴幼儿可采用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等。
4.采血顺序为血培养管→凝血项目管〔蓝帽〕→血沉管〔黑帽〕→促凝剂管〔黄帽〕→无添加剂管〔红帽〕→EDTA管〔紫帽〕5.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缺乏,血培养优先考虑需氧瓶,其他管应首先考虑凝血〔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2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6.检验申请条码贴在采血管上时,请注意不要将采血管完全包裹,应留出空白,以便观察液面高和血液状态,假设未打印条码,请将采血管上的数字条码撕下贴于检验申请单上,并同时标写、床号等关键信息。
7.同种颜色采血管采血时,请按上述要求采足血量和管数,不要只采一管。
8.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顶峰期采血。
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对已用药而不能终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血。
9.禁止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采集血标本。
〔二〕末梢血采集规1.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与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常用选择无名指,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轻拭去第一滴后,将血液收集在试管。
3.用干棉球压住穿刺部位,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三〕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规1.使用清洁枯燥容器,住院病人以清晨第一次尿为主,门、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约20ml送检。
2.尿标本应防止经血、白带、粪便等混入。
3.标本留取后与时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以免细菌在尿中生长繁殖。
(四〕24小时尿标本1、准备清洁枯燥带盖的广口容器,容量为3000~5000mL。
2、病人于晨7时将尿全部排尽弃去,然后开场留尿,将24小时历次所排尿液均留于容器中,包括次日晨7时所排最后一次尿。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质控环节一、检验申请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
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
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及疑问;二、病人准备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
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一)控制饮食(1) 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
(2) 肝功、血脂、凝血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 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3天以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
(二)避免药物影响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的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
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三)避免运动影响(1) 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份发生改变,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应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然后再抽血。
(2) 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
(四)注意生理差异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予必要指导。
(五)注意体位要求(1) 许多血浆生化成份在站、坐、卧三种不同体位时有明显的浓度差异。
(2) 静坐5~10分钟后以坐位(从肘静脉)采血为最佳。
(3) 卧床患者可卧位采血。
三、器材选择(1) 一般采血可采用质量合格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从动脉采集血气标本,以采用玻璃注射器为佳,可以减少血液中氧气的弥散。
血标本采集方法

血标本采集方法血标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采集方法对于后续的检验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采集前准备。
在进行血标本采集前,首先需要检查所使用的采血针和采血管是否完好无损,确认采血针的封套是否完整,采血管的标签是否清晰可辨。
同时,需要准备好适量的消毒酒精棉球、止血带、手套等工具。
2.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常见的采血部位包括肘窝内侧的前臂静脉、手背的掌背静脉等。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尽量选择较为粗大、表浅的静脉。
3. 采血前消毒。
在采血前,需要先用消毒酒精棉球对采血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避免在采血过程中引入细菌,造成感染。
4. 采血操作。
戴好手套后,用止血带对患者的上臂进行一定的压迫,使静脉充盈。
然后使用采血针刺入静脉,将采血管连接到针头上,并逐渐放松止血带,让血液顺利进入采血管中。
采血完成后,拔出针头,用干净的棉球进行止血,并贴上胶布固定。
5. 采血后处理。
采血完成后,需要将采血管上的标签填写清楚,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采血时间等信息。
然后将采血管妥善保存,送至检验科室进行后续的检验。
在进行血标本采集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采血过程中要确保操作的无菌,避免引入细菌造成感染。
采血后要及时进行止血处理,避免出血过多导致患者不适。
采血完成后要及时填写标本信息,并妥善保存,以免标本混乱或丢失。
总之,正确的血标本采集方法对于临床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才能确保采集到的血标本质量良好,为后续的检验提供可靠的结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