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守卫祖国的南⼤门——西沙群岛。
⽤词准确、⽣动、形象,是本课表达⽅法上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的意图,⼀是让学⽣了解我国南海⽔域的⼴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是学习课⽂⾥的优美语⾔,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带海⽔颜⾊鲜艳、异常美丽,⼀般⼈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都缺乏感性认识。
所以描写海⽔⾊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来说,也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峡⾕、全⾝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第⼆、三、四⾃然段。
3、能读懂课⽂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摘抄课⽂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的积累。
三、教学建议 1、本课讲到的海产品较多,课前可组织学⽣参观有关展览或搜集有关图⽚、标本。
预习时要让学⽣查字典理解有关词语,通读课⽂,画出⾃⼰不懂的词句。
2、本课描写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语句,⽤词准确,写得⽣动形象,可引导学⽣在读中想象,体会意思。
(1)“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 “群岛”是⼀群岛屿的合称,岛屿只是许多⼩岛的合称。
“南海上”是说西沙群岛的位置在南海。
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会背诵第四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VCD光盘、录像机。
五、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七课(指课题,学生齐读),大家初读了课文,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给你整体的感觉是什么呢?(板书:美丽、富饶)2、交代任务那么,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层次分明、具体地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重点,以读为主,来理解课文二~七自然段。
(二)自能读书、主动发展。
快速自由读二——六自然段,想一想,你喜欢哪一个自然段?1、导学,自读感悟。
(学生自主定向,按多数同学意见)师:老师和多数同学一样,喜欢第四自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按照学习一个自然段的方法读这一自然段,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抓重点词语谈谈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理解。
①当学生谈到第二句话“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时,屏幕出示书中插图,找一生到前面指图说说分别说的是那些鱼,然后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图画,并充分展开想象,说说书中没有写到的鱼的样子是怎样奇特,姿态是怎样优美的。
②帮助学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B、从哪里可以看出鱼多?(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回答)C、看录象欣赏画面。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5篇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1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2学习12两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第2段,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难点:学习第1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三) 课前准备:录像录音收集西沙群岛的资料(四) 教学过程:一录像导入,理解课题1观看西沙群岛的风光录像,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西沙群岛。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西沙群岛看一看。
出示课题,齐读。
3对课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随机讲解,西沙群岛是由许多岛组成的,所以称为群岛。
他是我国四大群岛之一。
随机理解富饶:物产很多二整体感知课文1 听课文录音,思考:①听清生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参的读音②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③你最喜欢他什么地方?2 反馈①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海参(shen can) 参加(shen can) 人参(shen can) 参与(shen can)②后两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二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思考:①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划下来②本文从那几方面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2反馈:课文是围绕那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来写的。
本文从海水的颜色海底的水产海滩上的贝壳海龟岛上的海鸟这四个方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 齐读第一段。
2 提出不懂的问题看地图理解岛屿与群岛的区别西沙群岛为什么被称为海防前哨?(他是我国海上的边境线,人民海军驻守在那里,保卫祖国的安宁。
)3说话练习:西沙群岛是()。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1 仔细研究第二段,四人小组合作,画一画西沙群岛的海水2 展示作品,理解交错3 西沙群岛的海水真是()。
4 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会有不同的颜色?题空:深浅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海水就(),从海面看颜色就();海底有低陷的峡谷,海水就(),从海面看颜色就()。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优秀5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优秀5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西沙群岛的风光片。
师:(播放完)西沙群岛美吗?二、初读课文1、过渡: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
刚才我们在短片中观赏了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假如我们读了这篇课文,肯定会有更奇妙的感受的。
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⑴明确要求(多媒体课件出示)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思考:课文是按什么挨次来介绍西沙群岛的;③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⑵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师:谁来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挨次来介绍西沙群岛的?(点名说。
)(结论并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三、研读课文2~5自然段,交流感受1、海水(第二自然段):⑴自由读课文:师:下面,我们就根据课文的挨次,来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我们先来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⑵点名读课文:(先点一名学生读,问: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你能读得更好吗?再点一名学生读。
)⑶练习:①课文中描写海水颜色的词语有哪些?②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是五光十色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练习。
学生一起做练习。
点名学生回答。
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⑷讨论: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你想用什么词来说说?(引导学生回答,并相机板书:五光十色,瑰丽无比)⑸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水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吧。
⑹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水五光十色的缘由2、海底(3、4自然段):师: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了,我们现在来看看西沙群岛的海底有些什么生物。
请同学们读课文每三、四自然段。
⑴自由读课文,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思考:①海底都有哪些好玩的生物?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②课文中描述的鱼都有那些样子?⑵检查自读情况。
(点名回答阅读思考中的两个问题。
)①海底都有哪些好玩的生物?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点名回答,相机板书)珊瑚绽开、分枝花朵、鹿角海参懒洋洋蠕动大龙虾披甲划过来、划过去威猛(多媒体课件展示)②课文中描述的鱼都有那些样子?(点名回答,相机板书)全身布满彩色条纹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周身插着扇子眼睛(多媒体课件展示)⑶练习: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连一段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
三年级阅读教学上的要求,重点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在设计此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尤其注意这三个方面目标的训练,精心预设了由内容与词语归类双结合的词语教学;以“海水五光十色”为教学重点,铺开对句子的赏析,并指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句子写具体,力求使学生的语言有量的积累与质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饶、威、武”等10个生字;在语境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的意思。
2、能围绕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3、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及文字介绍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聊聊西沙群岛的概况1、课始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
2、(板书:西沙群岛)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两个部分,先看“群岛”,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了什么?对于西沙群岛你又了解些什么?3、朗读:“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交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度地拓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谈谈对西沙群岛的初步印象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反复地读上几遍。
2、集中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通用8篇)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通用8篇)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篇1一、教材简析《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二、学情简析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能有自己的主见,逐步学会积累语言,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诵读,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积累语言方法。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一般人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能把观察到的海底景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4、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想,读中悟,有自己的感受。
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六、设计理念: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出发,来安排教学过程。
突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合作伙伴。
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合作、相互的学习。
《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饶、优”等 10 个生字,会写“富、优”等 13 个字,会写“群岛、位于”等 27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
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语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从文中摘抄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难点(1)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关键语句把内容写清楚的。
(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并能仿写。
三、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通过自主预习,认读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感悟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探讨课文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
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3、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二)字词学习1、认读生字词饶(ráo)优(yōu)瑰(guī)参(shēn)武(wǔ)栖(qī)粪(fèn)辈(bèi)设(shè)2、书写生字词富优浅错岩虾挺鼓数厚宝贵 3、理解词语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瑰丽:异常美丽。
交错:交叉;错杂。
威武:威力强大,有气势。
(三)课文学习1、整体感知(1)课文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
(2)课文开头“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句话点明了西沙群岛的位置和特点。
2、海水(1)海水的特点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原因是“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从整篇布局来看,篇幅较长,但语句描写优美,富有感染力。
张老师的这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由于篇幅较长,他有选择、有重点地节选了海水和海底作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张老师以其特有的方式,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进西沙群岛,逐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理解定不会停留在华丽的言语间,那漂亮的珊瑚、蠕动的海参、成群结队的鱼都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在我看来,这堂课是一堂出色的课,它有这么几大亮点:一、平常中显露不寻常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对于语文课堂的导入,我们也力求新颖,独特。
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真。
在本堂课中,张老师的导入很简洁,却不得不让你拍手称赞。
张老师以一组与海水相关的词语作为见面礼,引出大海,继而在黑板上画出了海底、海面的简略图。
在解说的时候,张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
如果它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小块四面环海的陆地,这叫什么呀?大的就叫岛,小的就叫屿,总称叫“岛屿”。
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一群岛屿又叫什么呢?就叫“群岛。
”在此基础上,教师直接引出本课课题。
寥寥几语,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什么是岛屿,对西沙群岛的陌生感也会就此消弭。
二、标新立异学词语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教师在“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在词语教学上,张老师并没有依照传统的“把词语单独拎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而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后,交流自己对西沙群岛的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地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朗读、表演、想象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做到了“寓学于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像鹿角一样的珊瑚、懒洋洋的蠕动的海参,以及威武的龙虾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案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辅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抄写喜欢的语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小节。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西沙群岛的景物的。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准备中国地图挂图、课文挂图或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步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的叙述顺序。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叙述顺序。
2、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
教学难点通过初步朗读课文,在头脑中再现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学生指出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
教师简介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
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
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
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
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海参、海龟等。
每到渔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
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读读课文,你一定会爱上西沙群岛。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并自学生字新词。
2、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有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
3、仔细读课文,认真想,在头脑中再现西沙群岛的美
丽风景。
三、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并说说每一小节的节意。
第1段:讲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第2段:讲西沙群岛的海面景色。
第3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
第4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
第5段:讲西沙群岛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
第6段: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
第7段:讲祖国的英雄儿女守卫着西沙群岛,要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3、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第一段:(1)讲西沙群岛的位置。
第二段:(2-6)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风光和物产。
第三段:(7)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南大门。
4、西沙群岛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并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的特点。
四、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辅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抄写喜欢的语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西沙群岛的景物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目标
、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的特点。
2、说学习要求。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请你能根据两句话的内容各提一个问题吗。
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
第一句讲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
第二句讲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学习第二小节
、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西沙群岛美丽的海面。
2、请你说一说你眼前的景象有什么特点,用上书中的词语。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为什么说海水五光十色?海水怎样五光十色呢?请你找出书中的话回答。
你认为这里的海水美吗?
作者也认为它很美,并用了一个词,你能找出来吗?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西沙群岛海面的美来。
你知道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吗?用书中的话来回答我。
3、指出本小节句子间的关系。
像这样,先讲了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结果,后讲了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
这样的关系叫因果关系。
4、再次感情朗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第三小节
、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介绍了哪些物产?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如下板书:
珊瑚--像……像……
海底海参--懒洋洋地
大龙虾--全身披甲
2、结合图片或投影片认识三种海产。
看图,观察,启发学生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的美丽、多种多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说一说这里的什么最吸引你。
并感情朗读,结合课文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它。
找出它的特点感情朗读,看谁读得最精彩。
4、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指读:请你认真听,仔细想,想象作者描写的海底的鱼,并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海水中的鱼的特点?(多、姿态各异)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鱼的数量多?哪些词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引导学生抓住“成群接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体会。
3、学生再读第二句,体味鱼的特点。
4、总结:这一自然段那一句概括了整段的内容?
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
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
(四)学生自学第五小节,了解课文是怎样写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的。
(1)自学提纲:
A、以“写贝壳”和“写海龟”为依据把第5自然段分为两层,并朗读。
B、哪些词写出了贝壳的特点,哪些词写出了海龟的特点,你对哪些词感兴趣,请你划出来?
(2)学生分层朗读。
(3)交流画出的词语,教师板书:
贝壳: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
海龟:有趣、庞大
(五)学习第六小节
、西沙群岛不仅是鱼的乐园,是贝壳、海龟的家,他还是鸟的天下,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看一看其余4句话围绕中心句分别讲了什么?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四句话之间的联系。
几句话的思路是从总述到分述,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
“鸟的天下”。
具体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这是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必然鸟多)--→鸟蛋多(鸟多必然鸟蛋也多)--→鸟粪多。
(3)指导感情朗读。
(六)请你谈一谈西沙群岛给你的印象。
四、学习第三部分
分别朗读第一和第七小节,理解“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南大门”这句话的意思。
体会第七小节与第一小节相呼应。
因为西沙群岛在祖国的南端,是“海防前哨”,所以把它比作祖国的“南大门”。
岛上的军民日夜守卫着西沙群岛,不让敌人侵犯,保卫着祖国的安全。
六、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海面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珊瑚--各种各样海底海参--到处都是英雄儿女
大龙虾--样子挺威武守卫建设
物产丰富鱼--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抄写喜欢的语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小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填空:(幻灯)(全体学生做)
西沙群岛(),(),是个()的地方。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二--四小节
、指导学生说一说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它们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想一想作者围绕这句话讲了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读练习背诵。
4、学生背诵比赛。
5、指名学生背诵。
6、小结背诵课文的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先记清作者叙述的顺序,再正确背诵课文。
四、作业
把你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并把它记在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