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内分泌系统包括人体内分泌腺及某些脏器中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在神经支配和物质代谢反馈调节基础上释放激素,从而调节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脏器功能、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多种生理活动和生命现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体内、外变化。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系由于内分泌及组织和(或)激素受体发生病理状态所致。

1、热情接待病人,安排床位,做入院介绍。

2、测量生命体征和体重,糖尿病病人还要测量身高和腹围,记录在病历上并通知医生。

3、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并遵医嘱做好饮食、药物宣教。

4、协助留取化验标本,做好各项检查前宣教。

5、经常巡视观察病人情况,发现异常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同时做好护理记录。

6、危重病人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7、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他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更有利于维护病人健康。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征表现为基础代谢增加、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1、体位与休息将病人安置于安静、无强光刺激的房间,保证充分休息。

合并甲亢心脏病或甲亢危象等重症病人应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三高一低”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碘饮食),鼓励多饮水,禁止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引起病人精神兴奋。

病人腹泻时应食用含纤维素少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3、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态度和蔼,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避免情绪激动。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测体重(一般每周1次),如发现病人有高热、心率增快、烦躁、大汗、腹泻、呕吐等症状加重时,提示可能有甲亢危象,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5、药物治疗护理遵医嘱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皮疹、发热、关节痛及肝功能损害等。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护理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护理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护理内分泌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和治疗涉及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的科室。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岛、性腺等。

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进行介绍。

1.糖尿病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影响。

护理重点包括:(1)饮食控制:建议患者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过度摄取高糖食物。

(2)药物治疗:监测患者血糖水平,按时给药。

同时,还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3)运动和体重管理: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促进体重管理。

(4)监测和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血压、胆固醇水平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甲状腺疾病护理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和甲减。

对于甲状腺疾病的护理措施包括:(1)药物治疗:按时给药,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2)饮食调理:甲亢患者应避免高碘饮食,甲减患者应适量摄入含碘食物。

(3)注意休息和减轻应激:甲亢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4)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3.垂体疾病护理垂体疾病常见的有垂体瘤和垂体功能减退。

常见的护理措施包括:(1)药物治疗:按时给药,监测患者的垂体激素水平。

(2)注意手术后护理:对于接受垂体瘤手术的患者,需注意术后休息、饮食和创面护理。

(3)调理情绪和心理:垂体疾病常伴有激素失衡导致的情绪波动,护士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4)定期复查垂体功能:监测垂体激素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性腺疾病护理性腺疾病常见的有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和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

护理措施包括:(1)饮食调理:男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量,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

(2)药物治疗:按时给药,监测患者的性腺激素水平。

(3)配合其他科室:对于男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需酌情配合泌尿科和心脑血管科等科室的护理措施。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五)垂体危象的抢救配合
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包括: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准确使用高渗糖和激素类药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低温者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循环 衰竭者,纠正低血容量状态;有感染、败血症者遵医嘱给 予抗感染治疗;高热者降温处理;水中毒病人在加强利尿 的同时给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治疗 ●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通畅排尿,防止尿感。慎用 麻醉剂、镇静剂、催眠药或降糖药等,防止诱发昏迷
❖ 适当的改变运动方式以减低能量消耗 ❖ 科学饮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
食 ❖ 合理用药,治疗原发病
效果评价 患者能下床活动
护理措施
1、垂体危象的抢救 &立即建立中心静脉通道
&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补充葡萄糖、电解质 &监测中心静脉压 &指导抗休克治疗 病人体温低,应予保暖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 体温不升----与继发性甲减有关 ❖ 自我形象紊乱----与身体改变有关 ❖ 活动无耐力----与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功能减
退有关 ❖ 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导尿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 服用药物的名称、计量、不良反应 ❖ 指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5p
moL/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6.6pmol/L,促甲 状腺激素(TSH)1.76μIU/mL
腺垂体功能减退、垂体危象
治疗经过:入科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维持血压,50%葡萄糖微泵输入纠正低血糖,应用哌拉西 林、奥硝唑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运用氢化可的松、 左甲状腺素治疗。病人肝肾功能不全,尿量576mL/d ,予利尿保肝护胃治疗。3d后病人意识转清,血压仍在9 0/58mmHg左右,氢化可的松逐渐减量。5d后血压 能维持在110/68mmHg左右,血糖稳定在8.9m mol/L左右,肝肾功能好转,尿量960mL/d,停 用血管活性药物和50%葡萄糖泵,氢化可的松口服量维持 量泼尼松。第6天拔出气管插管,第7天由ICU转至普通 病房治疗,第17天治愈出院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1.健康宣教2.药物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准确地给予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在给药前,护士应检查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禁忌,遵从用药原则和操作规范。

3.疼痛缓解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常常伴有疼痛症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热敷、按摩、药物镇痛等。

4.饮食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对患者进行饮食宣教。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宣教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合理选择脂肪摄入、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定时进餐等。

5.情绪支持内分泌疾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护士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6.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内分泌系统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如血糖监测、甲状腺超声、抽血、注射等。

护士应做好检查和治疗前的准备工作,提醒患者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疑问,同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操作。

7.监测疾病进展和并发症护士应根据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期的生命体征检查、疾病指标监测和并发症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8.提供康复护理对于一些需要康复护理的内分泌疾病患者,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体育锻炼、心理疏导、营养补充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9.保持环境安全护士应保持内分泌科病房的环境整洁、安静、舒适,预防交叉感染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护士应做好消毒工作,保持病房空气新鲜,避免噪音和过度刺激。

10.持续教育和研究对于内分泌科护士来说,持续教育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护士应不断学习和更新内分泌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

总之,内分泌科护理要求护士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细致的护理工作。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全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全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按入院、出院护理要点执行。

2、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及其护理要点。

3、测量体温、呼吸、脉搏。

(1)一般新入院病人,4 次/ 天,连测3 天,如体温正常,则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2)高热病人,按高热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3)某些专科疾病病人须观察体温时,按有关疾病护理要点执行。

4、按医嘱测量血压。

5、测量体重,病人入院时测量1 次,以后每周测一次。

6、病人入院后24 小时内,应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并记录于护理病历上。

7、准确、及时留送各种标本。

新入院患者应在次晨留取尿与粪便标本送作常规检验。

8、严重观察病情和药物反应,如有异常变化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积极协助处理。

9、凡危重病人应填写护理记录单,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临时治疗与护理等内容,并按时作小结与总结。

每日的出入量应记录在体温单上。

10、了解本病区内常规用药、急救药物(含专科疾病急救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副作用,熟练掌握其用法及注意事项。

11、保持本病区一般器材、急救器材(含专科疾病急救器材)各种急救治疗包的性能良好,可供随时应急使用,并能掌握其使用或配合医生操作的方法。

1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了解其心理需要、给予心理支持。

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增强其治病与康复的信心。

13、针对病人的疾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本病的预防、症状、治疗、饮食、休息、身体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基本知识,以及出院后来院复查的时间等内容。

14、病区环境应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空气新鲜,室温18〜20° C、湿度50%〜60%为宜。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定时更换体位。

加强安全管理。

做好基础护理。

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尿道外口护理,根据级别护理认真巡视病房。

抽搐昏迷时应设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出入液体量及血压记录。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分泌系统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 卧床休息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注意安全防范,如加床栏,使用约束带。

2. 立即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1~2路,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先快后慢,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及中心静脉压调节速度,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

3. 加强血糖监测,血糖下降速度以每小时3.9~6.1mmol/L为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4.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 定期检测血糖、血气分析及电解质。

采血必须在非输液肢体侧进行。

6. 观察病人水电解质失衡及脱水现象。

7. 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昏迷者可鼻饲温开水,每日饮水量应达4000ml。

进清淡饮食,保证主食摄入量,暂禁脂肪类食物,直至酮症消失。

(二)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属避免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如感染、外伤、中断胰岛素治疗或应用胰岛量用量不足、暴饮暴食、精神过度紧张等二、糖尿病低血糖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 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推注,保持气道通畅,配合医生抢救;意识清楚者给予葡萄糖或其他无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 观察低血糖症状缓解情况,直至病人血糖正常、症状缓解,必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60ml。

3. 服用阿卡波糖的病人,出现低血糖时,需要服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

4. 低血糖症状缓解后给病人适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如一片面包或两块饼干。

(二)健康教育当发现有低血糖症状和体征时,有条件的应立即进行血糖监测来确认低血糖的诊断,防止病人跌倒、摔伤。

病人病情稳定后,与病人一起分析低血糖原因并进行低血糖自我管理教育。

第二节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按内分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轻者可下床活动。

有心脏病并发症或出现甲亢危象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腺垂体功能减退护理常规

腺垂体功能减退护理常规

腺垂体功能减退护理常规护理问题/关键点1.垂体激素减退症群2.垂体危象3. 用药观察4. 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年龄、性别、体重2.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糖、意识情况3.病史:颅内肿瘤、颅内肿瘤手术史及放疗史、颅内感染史、女性生产史、营养不良史4.症状:儿童有无生长发育障碍,女性患者有无绝经,男性患者有无性功能障碍5.入院前用药情况及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6.心理状况,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家庭支持系统7.实验室检查:腺垂体激素、垂体靶腺激素测定等8.辅助检查:头颅CT和头颅MRI检查持续评估1.生命体征2.体重和营养状况,进食情况3.症状体征评估3.1儿童:有无生长发育障碍,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不全3.2女性:产后无乳、乳房萎陷、长期闭经、腋毛阴毛脱落、性欲减退3.3 男性:胡须减少、阳痿、性欲减退3.4促甲状腺激素不足症群:畏寒、皮肤干而粗、苍白少汗、甚至粘液性水肿3.5促肾上腺激素不足症群:极度疲乏、虚弱,畏食、体重减轻、脉搏细弱、血压偏低,重者可出现低血糖发作3.6垂体压迫症群:头痛、偏盲甚至失明4.心理状况1.对疾病的认知程度2.辅助检查:垂体及靶腺兴奋试验3.冶疗用药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干预措施1.体位/运动1.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

1.2保持身心健康,注意生活规律。

2.饮食2.1注意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2提供钠钾平衡饮食,避免过多饮水。

3.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4.药物治疗及护理激素替代治疗。

4.1肾上腺皮质激素:最为重要,首选强的松,剂量应个体化,,并观察强的松的副作用。

4.2甲状腺激素:从小剂量开始,以免增加代谢率而加重肾上腺皮质负担,诱发危象。

4.3性激素:女患者采用人工月经周期以维持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男患者用睾酮,改善性功能和性生活,增强体质。

5.病因治疗护理:垂体瘤可手术切除或放疗。

6.垂体危象的观察及护理6.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低血糖、低血压的症状,随时评估患者的神经意识状态。

内分泌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病情较轻者可多休息或卧床休息,病情危重或做特殊检查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各种治疗饮食,注意饮食是否符合规定,并嘱其严格遵守膳食制度。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型态、肢体活动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4.用药护理:熟悉内分泌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观察用药效果,并进行用药指导。

5.基础护理:依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进行ADL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生活自理缺陷的患者进行生活照顾。

6.专科护理:知晓内分泌疾病常用各种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并做好各种检查前的准备工作,遵医嘱按时收集各种化验标本。

加强患者宣教及健康指导,使患者知晓防病治病的常识,了解随访的意义,坚持定期复查。

7.安全护理: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进行高风险评估,加强健康教育,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做好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

8.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心状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1.向患者做好入院宣教,讲解内分泌科病区环境,治疗、查房、探视时间及病室管理制度等。

2.让患者了解入院须知,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3.让患者了解内分泌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告知患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并劝其严格遵守膳食制度。

5.让患者了解或掌握内分泌疾病常用各种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让其做好各种检查准备,遵医嘱按时正确收集各种化验标本。

6.向患者讲解内分泌疾病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7.向患者讲解内分泌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

8.做好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正确用药,按时复诊,避免情绪波动,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进行适当有规律的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制订(修订)者:护理部审批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定义: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由不同病因引起腺垂体全部或大部分受损,导致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并发症:感染、垂体危象及昏迷等。

护理要点:
1、生活有规律,防劳累,勿受凉。

2、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3、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4、密切观察病情,如意识、表情、T、P、R、BP、血糖等,及时发现垂体危象征兆:如高热、恶心、呕吐、头痛、循环衰竭、抽搐、昏迷等。

5、遵医嘱给予激素替代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6、出现危象时:①遵医嘱静推50%葡萄糖40~60ml,继以10%葡萄糖及生理盐水静滴,抢救低血糖和失水等;②遵医嘱给予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滴;
③低温度者给予保暖,高热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④水中毒者,可口服强的松10~25mg或者氢化可的松(HC)50~200mg加入50%葡萄糖40~60ml静推。

7、禁用或慎用吗啡、巴比妥、氯丙嗪等中枢神经抑制剂及各种降血糖药,防诱发昏迷。

8、健康教育:①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本病的基本知识及激素替代治疗的重要性。

②遵医给药,不得自行停药或减药。

③避免受凉、感染、外伤、劳累及精神刺激等诱发危象的相关因素。

④慎用镇静、安眠药和降糖药,如糖尿病患者应定时监测血糖,不宜将血糖控制过低。

⑤定期门诊复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