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的研究方法
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研究

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研究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贸易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农产品的竞争地位和能力。
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对于提升农产品贸易水平、拓展市场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成本、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国际贸易规则等。
首先,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生产成本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的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市场需求也是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政策环境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也会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二、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途径要提升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开拓多元化的市场渠道,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政策协调和合作,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提高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三、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及对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和消费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逐步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对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
此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WTO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WTO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WTO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贸易已经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农产品在WTO框架下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货物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投资壁垒等问题。
这些壁垒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影响了我国内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因此,本研究将重点研究WTO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介绍WTO及其与我国的关系。
2. 分析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3. 从政策和行业角度,提出解决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4. 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及分析。
本研究将以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利用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
研究预期成果:
1. 对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深入扣研,并从政策和行业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2. 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预测及分析,为规划农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3. 本次研究结果将以研究报告形式呈现,以期为政府、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科学参考。
农业市场调研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农业市场调研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农业市场调研是对农产品市场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过程,旨在了解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竞争态势等信息,帮助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本文将探讨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农业市场调研的实施过程。
一、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市场调研方法,通过向受访者提供特定问题来获取相关数据。
针对农产品市场调研,可以设计问卷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购买意向、价格敏感度等。
2.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直接到农产品市场或相关机构进行调查的方法。
可以通过观察市场交易情况、访谈农民、经纪人或其他相关人士,了解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波动原因、竞争态势等信息。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市场数据来揭示潜在规律和趋势。
可以利用统计软件、数据挖掘技术等工具,对历史交易数据、市场报表、价格指数等进行分析,了解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市场份额等。
二、调研工具1.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是对农产品市场进行综合分析的文档,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内容。
可以利用Word、PPT等软件制作,以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示调研结果。
2.市场调研软件市场调研软件是帮助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工具,可以辅助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示等工作。
常用的市场调研软件有SPSS、Excel、Tableau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来进行数据分析。
3.市场调研团队市场调研团队由专业人士组成,可以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服务。
团队成员具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技能,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工作。
三、调研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在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之前,需明确研究目标,确定所要调查和了解的问题。
例如,了解市场需求、分析价格波动、研究竞争态势等。
2.设计调研方案根据研究目标,设计调研方案,确定调研方法和工具,并确定样本规模和调研时间。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1.农产品进出口量不平衡的现状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
尽管东盟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量逐年增加,但云南省对东盟国家出口的农产品仍占较小比例,而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农产品比云南省向东盟出口的农产品还要多。
2.农产品贸易产业链深度不足的现状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产业链深度不足,产业利润空间较小。
云南省出口给东盟国家的许多农产品主要是原材料,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加工、深加工贸易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发展。
3.农产品贸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账务处理、贸易模式、质量验货等方面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这也是当前双方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
4.云南地缘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东盟国家接壤,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然而,云南的产能与贸易服务体系发展没有跟上,导致这种地理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5.农产品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为云南与东盟国家开展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这是云南发展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给云南和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二、对策研究1.加强产业链深度针对云南省出口给东盟国家的许多农产品主要是原材料的现状,需要在加强产业链深度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贸易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的利润空间。
具体做法包括:加快农产品加工、深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加品牌附加值。
2.提升贸易规范化程度在农产品贸易账务处理、贸易模式、质量验货等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防范贸易风险,提高农产品贸易的规范化水平。
3.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在农产品贸易中,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东盟国家与云南省间的农产品贸易。
建立更多直接贸易渠道,扩大合作商圈,并积极探索开发新兴市场,将云南省打造成“面对东盟、服务整个世界的农产品进出口大通道”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更多的农业技术和人才,提高云南省的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市场调研方案

农产品市场调研方案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农产品市场作为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需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制定更科学、有效的农产品推广和营销策略。
二、目的本调研方案旨在全面了解农产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依据,优化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和市场推广策略。
三、调研内容1.农产品市场现状调研–调研目标:了解当前农产品市场的主要特点、规模、结构和布局。
–调研方法:收集与农产品市场相关的报告、研究论文和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调研内容:•市场规模:农产品市场的总体规模。
•市场结构:农产品市场的主要参与方、生产地和销售渠道的结构。
•市场布局:农产品市场在不同地区的布局情况。
2.农产品消费者调研–调研目标:了解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农产品生产和市场推广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对农产品消费者进行调研。
–调研内容:•消费习惯:农产品消费者的购买频率、购买渠道等。
•消费偏好:农产品消费者对不同品种、产地和价格的偏好。
•产品需求:农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的需求。
3.农产品竞争对手调研–调研目标:了解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调研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行业报告,分析农产品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调研内容:•竞争对手情况:竞争对手的规模、产品种类和市场份额等。
•竞争对手优势: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
•竞争对手劣势:竞争对手在产品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劣势。
四、调研方法1.数据收集方法–收集农产品市场相关的报告、研究论文和统计数据,如农业部公开数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报告、企业年报等。
–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有关农产品市场的资料。
2.问卷调查方法–设计问卷:根据农产品消费者调研目标,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消费习惯、消费偏好和产品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结构研究

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结构研究1. 引言农产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韩贸易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韩两国都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本文将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结构进行研究,以期洞察双方贸易合作的特点和问题,为进一步深化中韩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参考。
2. 中韩农产品贸易概况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农产品贸易一直是双方贸易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根据数据统计,中韩农产品贸易额逐年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双方贸易合作的主要农产品包括粮食、食用油、肉类、水产品、果蔬等。
3. 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3.1 中韩农产品贸易额增长趋势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双方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政策的积极推动。
中韩两国分别在农产品出口和进口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双方合作的农产品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3.2 中韩农产品贸易主要产品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产品包括粮食、食用油、肉类、水产品和果蔬等。
中方主要出口粮食和食用油等传统农产品,而韩方则主要出口肉类、水产品和果蔬等新兴农产品。
双方通过互补合作实现了良好的贸易平衡。
3.3 中韩农产品贸易结构特点中韩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特点在于互补性强。
由于中韩两国的气候和土地条件存在差异,两国农产品的种类和生产能力也各有特点。
中韩两国通过农产品贸易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满足了各自国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3.4 中韩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中韩农产品贸易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一个挑战是质量和安全问题。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增加,中韩两国在贸易中需要加强相关标准和检验机构的合作,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另一个挑战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增加,中韩两国需要不断调整贸易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
4.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前景和建议4.1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前景中韩农产品贸易在未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浅析河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在全球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同时,全球的市场都在实现整体格局的迅速转变,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并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之后,全球的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势头。
位于中原的河南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省份之一,在以往的发展中河南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作为现代农业经营的大省,河南的农业产品的生产数量与创造的产值在全国范围内都位居前列,在农业经营方面、出口贸易方面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为全国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贡献。
最近几年,河南不断制定并实施一些政策和措施,最突出的要属“三不”举措。
即河南农业的发展应该做到不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不以农作物的牺牲为代价、不以粮食的牺牲为代价。
“三不”举措凸显了发展路径的科学性,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又极具战略意义的。
而从这些方面看,已经充分体现了河南对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大环境中地位有着清晰认知,同时能够准确把握其比较优势。
然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数量又相对较小,也已经形成了新的现实状况。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农产品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全速发展的状态。
但是,河南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事业仍然发展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此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业的调查研究,整合多种因素分析如何促进河南省外贸领域内农业产品的出口。
二、河南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业省之一河南的农业产量是第一位的,最近一些年来,河南在农业的发展上虽然也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是在农业产品的对外出口上排名并不靠前。
就这一点而言,与其作为全国著名的农业大省来讲显然多少有些不相称。
现在的全球在贸易保护层面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打着各种生态、环保等旗号,以不同的方式设置壁垒。
河南的农业产品在科技含量上相对较低,这是不争的事实。
河南在对农业产品的质量实施的监管方面,机制不健全,这些因素,都使得外贸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与河南全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
中越农产品贸易研究

摘
要: 中越 两 国地 域 相 邻 , 中国是农业大国, 同 时越 南也 是 以农 业 为 主 的 国家 。 文 章在 总 结 前人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运 用 贸 易互补 性 指 数 、
相对外贸依存度指数、 贸 易 结合 度指 数 对 中越 农 产 品 贸 易进 行 了 实证 分 析 。研 究 发 现 , 中越 双 方在 贸 易互 补 性 、 相 对 外 贸依 存 度及 贸 易
内 蒙 古农 业 科技 2 0 1 3 ( 2 ) : 5 1 ~ 5 3
I n n e r Mo ng o l i a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n d Te c h n o l o g y
中越农产品贸易研究
陈 果 果 。. 陈 ( 1 . 云南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云南 昆明 俭 8 3 0 0 0 9 ) 6 5 0 0 91 ; 2 . 新 疆 农 业 大 学 经 济 与 贸易 学 院 , 新 疆 乌鲁 木 齐
CHEN Gu o - g u o
( E c o n o m i c C o l l e g e o f Y u n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K u n m i n g 6 5 0 0 9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V i e t n a m i s a d j a c e n t t o C h i n a , C h i n a i s a l a r g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n a t i o n , a t t h e s a m e t i me , V i e t n a m i s a l s o d e p e n d o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难题:
1.如何界定农产品的范围 2.如何使得SITC和HS的数据得到有效转化 3.时间、地区、产品的整合
受到WTO《农业协议》约束的农产品
WTO农业协议书附录1说明了农业贸易的产品范 围。 HS编码0-24章中除去鱼类的所有产品(即减去第 3章和第16章中的鱼类产品)。再加上若干其它有 关产品,如HS2905.43(甘露糖醇)、2905.44 (山梨醇)、33.01 (精油)、35.01-35.05 (蛋白类物质、改性淀粉、胶)、3809.10(整 理剂)、3823.06(2905.44以外的山梨醇)、 41.01-41.03(生皮)、43.01(生毛皮)、 50.01-50.03(生丝和废丝)、51.01-51.03 (羊毛和动物毛)、52.01-52.03(原棉、废棉 和已梳棉)、53.01(生亚麻)、53.02(生大
第三大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
15: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
第四大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
16: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制品 17:糖及糖食 18:可可及可可制品 19: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制品;糕饼点心
20: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
21:混杂的可食用原料 22:饮料、酒及醋 23:食品工业残渣废料、动物饲料 24: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二)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HS
• “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体系” ,自1988年以来世界
各国开始广泛采用HS分类制度。我国海关于1992年也 正式采用此制度。 • 产品的加工程度越高、越复杂,商品的品目号排得越 靠后。从章来看,基本上按商品的自然属性或用途 (功能)来划分的。 • 关税税目就是建立在HS分类基础之上的.以HS为基础 的分类体系更偏重于贸易口径。 • 共21类、97章。第1至第4位称为税(品)目,第5位开 始称为子目]。
(二)代表性的农产品分类方法
• 中国商务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 分类方法 • 农业部贸易统计分类方法
• WTO《世界贸易发展报告》分类方法
1.中国商务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 统计报告》分类方法
• 将农产品分为27大类。商务部每个月报告这27类 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该分类方法与HS前24章 对农产品的划分标准相似。 • 该分类遵循HS体系的分类标准,贴近于贸易口径, 在参照HS分类的基础上充分地考虑农产品的生产 口径。 • 一种适合中国农产品分类需求的分类方法。
1 -饮料和烟草
11 -饮料11 12 -烟草及烟草制品
2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21 22 23 26 29 -皮,表皮和毛皮,原料 -石油种子和含油果实 -天然橡胶(包括合成和再生) -纺织纤维(毛条除外和其他精梳羊毛)及其废料 —天然动植物材料
4 -动植物油、脂及蜡
41 -动物油脂 42 –植物油脂 43 –合成动物或植物油脂
SITC的农产品范围
类型 0类(00—09章) 1类(11—12章) 2类(21、22、23、26、 29章) 4类(41—43章) 产品 食品及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动植物油、脂及蜡
对应数据时间长,但统计口径偏大。
0 -食品和活畜
00 -活的动物 01 -肉及肉制品 02 -乳制品和蛋 03 -鱼(非海洋哺乳动物),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无 脊椎动物 04 -谷物和谷物制品 05 -蔬菜和水果 06 -糖,糖制品及蜂蜜 07 -咖啡,茶,可可,香料 08 –饲料(不包括没有碾磨的谷物) 09 -杂项食品及预制品
3.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库
提供了分流向、分国家的贸易数据,双边贸易的 总体数据比较容易获得。网址: /
4.WTO下属的国际贸易中心(ITC)建立的在线数据 库(ITC DATABASE) 采用HS分类方法。 /tradstat/
3.WTO《世界贸易发展报告》分类
• WTO《世界贸易发展报告》将农产品分为13类: 水产品;蔬菜和水果;咖啡及茶与可可及其制品; 糖及糖果;香料及谷类与其他制作食品;谷物; 动物及动物食品;含油种子及油脂及制品;花卉 及植物;饮料及含酒精饮料;乳品;烟草;其他 农产品。 • 这种分类方法涵盖了HS体系下的全部农产品,缺 陷是分类不够细致,每个类别包含的农产品属性 差异较大。
标准国际贸易分类(货物贸易)
0类 1类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食品及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矿物燃料、润滑剂及相关材料 动植物油脂及蜡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机械及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 未分类的商品及交易品
/db/mr/rfCommoditiesList.aspx
(一)Standard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SITC
• SITC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制定的,经过四次修订, 目前使用的是REV.2、REV.3、 REV.4版本。 • 2006版的SITC REV.4把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 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 每一个货物编号的设计是由第一位数字的「类」、 第二位数字的「章」、第三位数字的「组」及最后 两位数字的「条目」所组成。 • 该体系进行的产品分类反映产品的专业部门来源, 因此SITC更倾向于反映产品和产业特征,属于生产 口径。
HS的农产品范围
类型 1类(1—5章) 2类(6—14章) 3类(15章) 4类(16—24章) 植物产品 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 用油脂 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 及制品 产品 活动物、动物产品
再加上若干其它有关产品,如HS2905.43(甘露糖醇)、2905.44 (山梨醇)、33.01 (精油)、35.01-35.05(蛋白类物质、改性淀粉、 胶)、3809.10(整理剂)、3823.06(2905.44以外的山梨醇)、 41.01-41.03(生皮)、43.01(生毛皮)、50.01-50.03(生丝和废 丝)、51.01-51.03(羊毛和动物毛)、52.01-52.03(原棉、废棉 和已梳棉)、53.01(生亚麻)、53.02(生大麻)。
/article/zt_ncp/table/2015_12.pdf+水产品)
• 将农产品分为粮食、棉花、食用油籽、植物油、 食糖、蔬菜、水果、坚果、茶叶、花卉、干豆、 饼粕、畜产品、水产品和其他农产品共15类。 • 第十五大类“其他农产品”,包括烟草、酒类、 可可、食品与饮料等。 • 该分类方法对农产品的划分贴近于生产口径,从 中可以看到部分生产型农产品的贸易情况。
SITC与HS的转换
• 在SITC与HS 两种分类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但它们之间的转换只能是单向的。由于HS的基本 分类数目高于SITC分类制度,因此可以把按HS分 类的商品数据转换成 SITC数据,反过来, SITC 数据就无法转换成HS数据。 •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曾发布了SITC与HS的转换表。 • 对于时间序列的分析来说,这两种体系之间的转 换是相当必要的。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
1.FAO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库
时间长,部分从1950年代开始 SITC分类数据 中国数据包括了中国台湾地区 双边贸易数据取得较难
/ 2.UN,COMTRADE商品贸易数据库
部分1962年以后 可以选择SITC、HS不同分类方式 比较容易得到双边贸易数据 /unsd/comtrade/
举例
代码 07011000 07019000 07020000 07031010 07031020 07032010 07032020 07032090 07039010 07039020 07039090 商品名称 种用马铃薯 鲜或冷藏的马铃薯,种用除外 鲜或冷藏的番茄 鲜或冷藏的洋葱 鲜或冷藏的青葱 鲜或冷藏的蒜头 鲜或冷藏的蒜苔及蒜苗(青蒜) 其他鲜或冷藏的大蒜 鲜或冷藏的韭葱 鲜或冷藏的大葱 鲜或冷藏的其他葱属蔬菜
(四)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
• 我国海关统计指标体系经历了多次变更调整。 • 新中国成立以前就有的“中国海关统计年报”在 50 年代经历了多次变动;文革时期一度中断,直至 1981年才得以恢复出版印行,改名为“中国海关统 计年鉴”。 • 过去20年间最大变化发生在1992年:此前我国海关 商品统计目录依据SITC制订;从1992年起转而以HS 为基础设计。 • 近年网上数据 农产品出口速报 (商务部网站)
第一大类:活动物、动物产品
01:活动物 02:肉及食用杂碎 03: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04: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 05:其他动物产品
第二大类:植物产品
06:活树及其他活植物、鳞茎、根及类似品、插花 及装饰用簇叶 07:食用蔬菜、根及块茎 08: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 09: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 10:谷物 11: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 12:油子仁及果实、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用或药 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 13: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 14:编制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
第7章 农产品贸易的研究方法
一、国际贸易的农产品范围 二、产品分类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 四、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
一、国际贸易的农产品范围
贸易数据所采用的统计分类制度主要有两类: 一是由联合国经济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贸易标 准分类》( Standard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SITC)。 二是由世界海关组织(其前身为海关合作理事 会)推行的《协调商品名称及编码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