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音乐公开课教案:一条鱼水里游

合集下载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音乐《小鱼游》教案(2)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音乐《小鱼游》教案(2)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音乐《小鱼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水边的乐趣》,详细内容为歌曲《小鱼游》。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学会唱歌曲《小鱼游》,并能准确地唱出歌词和旋律。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节奏感和协调性。

3. 培养幼儿对水生生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和旋律较难掌握。

重点:学会唱《小鱼游》,并能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鱼玩具、钢琴、录音机、歌词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手持小鱼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鱼游动的样子。

(2)邀请幼儿模仿小鱼游动的动作,感受音乐的韵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小鱼游》,让幼儿聆听。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并引导幼儿模仿唱歌。

(3)教师用钢琴伴奏,让幼儿跟随音乐唱歌曲。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分组,让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鱼游》伴奏。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唱歌,其他幼儿为其伴舞。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歌曲《小鱼游》。

(2)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小鱼的生活习性,拓展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小鱼游》2. 歌词卡片:歌词分句展示3. 旋律简谱:展示歌曲简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唱《小鱼游》,并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歌曲《小鱼游》。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其他水生生物,学习与之相关的歌曲,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一条小鱼水里游手指律动教案

一条小鱼水里游手指律动教案

一条小鱼水里游手指律动教案小鱼水里游手指律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小鱼的生活习性和游动方式,了解手指律动的节奏和动作。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灵活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小鱼的生活习性和游动方式,手指律动的节奏和动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小鱼的游动方式,如何让学生掌握手指律动的节奏和动作。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小鱼的图片、小鱼模型、手指律动的节奏音乐。

2. 素材准备,小鱼的相关知识和图片资料,手指律动的节奏音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小鱼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讨论小鱼的生活习性和游动方式,激发学生对小鱼的兴趣。

2. 学习小鱼的游动方式。

教师播放小鱼游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小鱼的游动姿势和节奏,引导学生模仿小鱼的游动方式。

3. 学习手指律动的节奏和动作。

教师播放手指律动的节奏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手指律动的动作,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律动。

4. 综合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合练习,让学生结合小鱼的游动方式和手指律动的节奏,进行游动表演。

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小鱼的生活习性和手指律动的意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小鱼的游动方式和感受手指律动的节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灵活性。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意识。

六、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小鱼或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游动方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同时让学生练习手指律动的节奏和动作,准备下节课的表演。

七、板书设计。

小鱼的游动方式。

手指律动的节奏和动作。

八、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的表演和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的进步。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音乐《小鱼游》教案2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音乐《小鱼游》教案2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音乐《小鱼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水边的乐趣》,具体内容为歌曲《小鱼游》。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水族世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唱出歌曲《小鱼游》,并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2. 通过模仿小鱼的游动,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快乐,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肢体动作的协调。

2. 教学重点:学会唱《小鱼游》并能够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鱼挂图、音乐播放器、小鱼道具。

2. 学具:小鼓、沙锤、彩色纸小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成渔夫,在教室里“捕鱼”,幼儿帮忙捉住“小鱼”。

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小鱼游动的快乐。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小鱼游》,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肢体动作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小鱼游动的动作,让幼儿模仿。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注意动作的协调。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彩色纸小鱼和小鼓、沙锤。

(2)幼儿用小鼓和沙锤为歌曲《小鱼游》伴奏,同时用彩色纸小鱼做动作。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所学成果,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鱼游》2. 歌曲节奏:× × × × | × × × × |3. 肢体动作:小鱼游、摆尾巴、水中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小鱼游》,并展示肢体动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小鱼游动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幼儿园音乐教案《鱼儿水中游》

幼儿园音乐教案《鱼儿水中游》

幼儿园音乐教案《鱼儿水中游》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歌曲《鱼儿水中游》并理解其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建立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了解水中生物和自然景观。

4.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幼儿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演唱:学唱歌曲《鱼儿水中游》,了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观察、表演:观察鱼的形态和特点,并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表演。

3. 制作鱼儿:利用指纹和画笔制作可爱的小鱼儿。

4. 游戏运动:进行水中游戏活动。

三、教学过程1. 歌曲演唱(15分钟)1)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歌曲《鱼儿水中游》,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歌曲中的画面。

2)再次播放歌曲,引领幼儿地跟唱,并边唱边做简单的动作动作。

3)随后,老师再次播放歌曲,请幼儿体验歌曲旋律的感觉。

2. 观察、表演(15分钟)1)老师出示鱼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其形态和特征。

2)再请幼儿模仿鱼的游动情况,进行身体动作表演,体验鱼儿在水中的奔腾和畅游。

3. 制作鱼儿(20分钟)1)向幼儿介绍指纹画,教授如何使用指纹画法来画出可爱的小鱼儿。

2)提供幼儿需要使用的材料,并在老师的示范下,让幼儿动手实践。

3)指导幼儿给小鱼儿画上鱼鳍、眼睛等细节,让小鱼儿更加生动可爱。

4. 游戏运动(25分钟)1)利用游戏模型模拟水中游戏,引导幼儿加入游戏中,体验船盘水、捞鱼、找宝藏等游戏项目。

2)老师和家长可参与进入游戏中,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好奇心。

4. 总结(5分钟)1)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2)邀请幼儿一起唱一遍歌曲《鱼儿水中游》,并请家长们协助跟唱。

3)鼓励幼儿将自己的鱼儿展示给家长观赏。

四、教学资源与作业1. 营造温馨愉悦的学习氛围。

2. 为幼儿提供音响设备、画布、颜料等相关材料。

3. 家长在一旁协助幼儿完成作品,并倾听孩子们的感受。

4. 课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听歌,回忆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和孩子进行互动。

小鱼在水里游音乐教案设计

小鱼在水里游音乐教案设计

小鱼在水里游音乐教案设计音乐教案设计,以小鱼在水里游。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鱼在水里游的形象,引发他们对水的联想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通过音乐表达对小鱼在水里游的情感和想象。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完成音乐表演。

二、教学重点:1. 带领学生感知音乐中的水的形象和情感。

2. 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对小鱼在水里游的情感和想象。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对水的情感和小鱼的形象。

2. 如何让学生合作完成音乐表演。

四、教学过程:1. 初步感知,播放一段描写水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小鱼在水里游,感受水的流动和清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他们的感受和想象。

2. 学习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首音乐,以小鱼在水里游为主题。

音乐中应包含对水的描绘和对小鱼的形象。

学生可以分组学习不同的乐器和声部,如打击乐、弦乐、管乐等。

3. 合作排练,学生分组,根据自己学习的乐器和声部,合作排练音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如何表现小鱼在水里游的情感。

4. 音乐表演,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展示他们对小鱼在水里游的情感和想象。

教师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和形象,让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2. 学生在合作排练中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完成音乐表演。

3.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合适的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通过以小鱼在水里游为主题的音乐教案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引发他们对水的情感和想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样的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鱼儿鱼儿水中游》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鱼儿鱼儿水中游》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鱼儿鱼儿水中游》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
2. 培养幼儿的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3. 让幼儿通过歌曲和动作产生联想,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器;
2. 音乐《鱼儿鱼儿水中游》;
3. 教具:鱼形手偶、蓝色地布。

教学过程:
第一步: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做自由舞动,活跃身体。

第二步:导入(3分钟)
教师拿出鱼形手偶,引导幼儿观察鱼的特点,并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鱼儿鱼儿水中游》。

第三步:学唱歌曲(10分钟)
1. 教师首先示范唱歌曲,并要求幼儿跟着唱;
2. 教师分段教唱,幼儿跟唱,并加入动作表演,如用双手做鱼嘴的动作、拍打水面的动作等。

第四步:互动游戏(15分钟)
1. 教师将蓝色地布摆在地上,模拟水面;
2. 教师把手偶放在水面上,引导幼儿模仿鱼儿在水中游动,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
3. 教师模仿鱼儿的声音与幼儿进行问答交流,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

第五步:总结(2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绘画或制作鱼的手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幼儿一起编创其他与鱼相关的动作歌曲,扩展幼儿的音乐体验和动作表
达能力。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音乐《小鱼游》精品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音乐《小鱼游》精品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音乐《小鱼游》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水世界》,详细内容为歌曲《小鱼游》。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水生动物,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会唱歌曲《小鱼游》,并能正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2. 了解水生动物的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水生动物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小鱼游》,并能正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鱼游图片、水生动物道具、钢琴。

2. 学具:小鼓、沙锤、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一个虚拟的水族馆,让幼儿观察水族馆中的小鱼,引导幼儿关注小鱼的游动。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通过钢琴伴奏,教唱歌曲《小鱼游》。

在教唱过程中,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引导幼儿正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用水生动物道具进行表演,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幼儿用小鼓、沙锤等学具为歌曲《小鱼游》伴奏,其他幼儿唱歌。

5. 表演展示(10分钟)每组选出代表进行表演,将所学的歌曲和动作展示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鱼游》2. 歌曲歌词及节奏3. 水生动物图片及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最喜欢的水生动物,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海豚,它是一种哺乳动物,善于跳跃和游泳。

2. 作业题目:回家后,教爸爸妈妈唱歌曲《小鱼游》。

答案示例: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的歌曲,并一起唱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动物园或水族馆实地观察水生动物,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条小鱼水里游教案幼儿园

一条小鱼水里游教案幼儿园

一条小鱼水里游教案幼儿园课程目标通过本次水生动物主题课,让幼儿们了解不同的水生动物,掌握一些基本的水中技能,如呼吸、浮力等,同时加强幼儿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

教学准备1.水池、水枪、气球、游戏道具等;2.幼儿园老师一名;3.活动场地准备一系列的水生动物的相关素材等;4.一些小零食,如饼干、水果、饮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引入1.老师先向幼儿们介绍本次课的主题,即“一条小鱼水里游”;2.老师出示一些关于水生动物的图片,问幼儿们自己知道哪些,引导幼儿们开启关于水生动物的话题;3.通过观察这些图片,让幼儿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心中描述这些水生动物的性格、外貌和其他特点。

第二阶段:活动时间1.老师带领幼儿们到水池旁,让幼儿们了解水中浮力的原理;2.老师先向幼儿们示范如何游泳,让他们对于水中的基本动作有所了解;3.幼儿们开始轮流进行游泳,每次游完后会有其他幼儿员工给予赞美或建议;4.在游泳的过程中,老师会用不同的方式示范如何使用一些水枪和气球等道具进行游戏互动;5.在小组活动中,老师会让小组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如探测水中不同物体、捕捉鱼儿等任务,这样不仅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对水中生物的理解更加深入。

第三阶段:超级游戏1.最后,老师与幼儿们进行一次超级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们需快速游向不同旗子的位置,并返程回到出发点。

在比赛结束后,老师会宣布结果,并给予获胜组一些小奖品。

教育反思通过这次水生动物主题课,不仅让幼儿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水的轻松和欢乐,而且还在游戏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将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贯彻水生动物主题,帮助幼儿们进一步了解水生生物及其环境。

同时,我还会关注幼儿游泳技能的提高,例如在比赛中提供一些技术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班音乐公开课教案:一条鱼水里游
教学目标
让幼儿懂得歌词大意。

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教师先给幼儿边弹边唱
师:我们来学一首关于鱼的儿歌,老师先唱一遍,请你们来欣赏!来源: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这首歌的意思是不是朋友多在一起玩开心啊。

2、先教幼儿熟读记住歌词
师:这首儿歌是不是很好听啊!咱们先来学歌词,歌词记住了才能流利的唱。

3、学演唱儿歌
师:老师边弹边唱一句,小朋友也学老师唱一句。

师:小朋友们学会后,我们在整体演唱。

4、小结
在幼儿学习中,要提醒歌词的先后顺序,教学中多次重复演唱。

在歌唱时要及时纠正错误,多表扬幼儿,让孩子更有积极性。

活动延伸
1、学习这首儿歌的舞蹈
2、让幼儿边唱边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