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重点总结要点

合集下载

简单电路知识点总结图

简单电路知识点总结图

简单电路知识点总结图电路的基本元件有电源、负载、开关、导线、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其中,电源是提供电压和电流的能源,负载是用电路的输出能量来输出功率的部分。

导线则是连接各个元件、传递电流的媒介。

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它的单位是欧姆(Ω)。

电容是用来存储电荷的元件,其单位是法拉(F)。

电感是储存电能的元件,其单位是亨利(H)。

二极管是具有一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的元件,可用于整流、开关和信号检测。

三极管则是由三个半导体层组成,可用于信号放大、开关和振荡。

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正电荷的运动方向则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压是指电子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其单位是伏特(V)。

电压是电路中的推动力,它使得电流能够流动。

而电压的存在也决定了电子在电路中的运动。

电路中的流动电子受到电阻力的阻碍,电流会产生损耗。

这种损耗可以用功率来表示,其单位是瓦特(W)。

功率是电路中能量转换和传输的指标,它决定了电路中的能量消耗和输出功率。

在电路中,Kirchhoff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原理,它包括了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指出,流入和流出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为零;电压定律则说明了一条路径上的电压之和等于零。

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方向保持不变,而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变化。

直流电路可用于供电、充电、放电等方面;而交流电路则可用于信号传输、变压、变频等方面。

在电子设备中,电路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绝缘板为基材,上面覆盖有导电性材料,用来连接各种电子元件。

电路板上则会有各种电路成分和连接线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实现各种电子应用。

总之,电路是电子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各种元件的连接实现了电流的流动、电压的变化和能量的转换。

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分析和优化,能够实现各种功能,满足各种电子应用的需求。

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对电路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主要重点难点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主要重点难点

《电路分析基础》申报国家精品课程材料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主要重点
难点
课程编号:33000245 学时:72 学分:4.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大学物理》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着重讨论集中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电阻电路分析、动态电路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一、第一部分的主要难点
1、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理解和应用
2、四种受控源的理解和认识,对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3、非线性电阻概念的理解
4、等效的概念,等效变换
5、含受控源电路的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
6、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认识和理解
7、替代定理的认识和理解
二、第二部分的主要难点
1、电容与电感元件记忆特性
2、电容与电感的储能特性
3、微分方程的建立
4、二阶电路不同情况响应的认识和理解
三、第三部分的主要难点
1、正弦函数对应相量表示的认识和理解
2、阻抗与导纳的关系
3、谐振电路认识和理解
4、滤波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特性认识
6、耦合电感同名端认识,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应用
7、多频稳态电路分析
8、功率因数补偿问题理解。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总结(重点)超详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总结(重点)超详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一种新型“水温感应龙头”。

自带水流发电电源。

当水流温度低于40℃。

感应开关S1闭合,只有绿灯照亮水流;当水温达40℃及以上,感应开关S2闭合,只有红灯照亮水流,以警示用水人。

下列电路设计能实现该功能的是()A.B.C.D.答案:B感应开关S1闭合,只有绿灯照亮水流,说明开关S1与绿灯串联;感应开关S2闭合,只有红灯照亮水流,说明开关S2与红灯串联。

且红灯和绿灯工作时互不影响,则红灯和绿灯并联。

符合以上要求的电路连接方式只有B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到校了,早读和第一节课后,物理老师登场啦!老师先出了一道辨别导体和绝缘体的题目,下列物品常温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板B.陶瓷碗C.橡胶鞋D.金属勺答案:DABCD.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玻璃、陶瓷、橡胶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A.0.3A,0.2AB.0.2A,0.3AC.0.5A,0.3AD.0.5A,0.2A答案:A由图中可知,小灯泡L1与L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流过灯泡L1的电流,由题意可知,电流表A的示数为I=0.5A,即干路电流为0.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0.3A,即流过灯泡L1的电流为0.3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流过灯泡L2的支路电流为I2=I-I1=0.5A-0.3A=0.2A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加湿的电风扇,风扇运行过程中,当空气湿度下降到一定时、湿度控制开关S1自动闭合,加湿系统自动运行;断开电源总开关S2,风扇和加湿系统同时停止工作。

则下列电路符合上述特点的是()A.B.C.D.答案:B风扇运行过程中,当空气湿度下降到一定时、湿度控制开关S1自动闭合,加湿系统自动运行,说明开关S1与加湿系统串联,控制加湿系统,断开电源总开关S2,风扇和加湿系统同时停止工作,说明开关S2在干路中,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总结(重点)超详细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总结(重点)超详细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和材料相同、各自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a、b,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相等,横截面积之比为S a:S b=1:2。

已知5s内有5×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a的横截面,则()A.流经导线a的电流为0.32AB.流经导线b的电流为0.16AC.5s内有10×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b的横截面D.自由电子在导线a和b中移动的速率之比v a:v b=1:2答案:BA.流经导线a的电流为I=qt=5×1018×1.6×10−195A=0.16AA错误;B.因a、b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流经导线b的电流为0.16A,B正确;C.因a、b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相等,即5s内有5×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b的横截面,C错误;D.根据电流微观表达式I=neSv可得v=I neS由于导线a、b电流相等,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相等,则自由电子在导线a和b中移动的速率之比为v a v b =S bS a=21D错误。

故选B。

2、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其电流I随它两端的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上,如图乙所示,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

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仍然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和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D、P1、P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P1=4P2B.P D<P2C.P1>4P2D.P D>P2答案:BBD.在图乙中,三个电阻相等。

在图丙中,电阻器D的电压减小电阻增大R D>R1=R2根据P=U 2R得P D<P2 B正确,D错误;AC.根据欧姆定律I D<I2又因为I1=I2+I D所以I1<2I2根据P=I2R得P1<4P2AC错误。

邱关源电路教案设计(2次课)

邱关源电路教案设计(2次课)

复习要点:1.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重点) 2.理想电压源(重点) 3.理想电流源(重点)
复习思考 题,作业题
思考题: 1.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标准? 2.电压源和电流源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业: p25 练习题 1-1
实施情况 及分析
标准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教案
第 2 次课
当构成电路的器件以及电路本身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时 的电磁波的波长,或者说电磁波通过电路的时间可认为是瞬时 的,这种理想电路元件称为集总元件或集总参数元件。
2、集总电路:由集总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集总电路。
例 1:日光灯,50Hz 工频情况下,电磁波长为 6000 公里,日光 灯电路为集总电路,同样的波长对于远距离传输线来说,就是 非集总电路。 例 2:收音机收听北京音乐台 FM97.4MHz,取近似值 100MHz,电 磁波波长 λ =?
直流模型
第一节课完 8 分钟
较低频率模型
标准文案大全
较高频率模型
实用文档
注意:a.必须考虑工作条件,并按不同的精度要求把给定工作 情况下的主要物理功能反应出来。
b.不同的实际电路部件,只要具有相同的主要电磁性能,在 一定条件下可用同一个模型表示。 3.结论: a.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实际器件可能采用不同的模型; b.模型对电路的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模型取得复杂会造成 分析困难,取得简单不足以反映所求解的真实情况。 四、学习本课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电路一般是指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或电路模型, 而非实际电路; 2.理想电路元件简称为电路元件; 3.本书的“网络”(network)和“电路”(circuit)将不加区 别地被引用; 4.在本书中,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u(u(t))、i(i(t))、q(q(t))等。不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一般用 大写字母表示,如 U、I、Q 等。 5.本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电路分析,探讨电路的基础定律和 定理,讨论各种计算方法,为学习电气工程技术、电子和信息 工程技术等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

《电路分析》重点难点

《电路分析》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重点:1)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2)元件的特性3)基尔霍夫定律(2)难点:1)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联系和差别2)理想电路元件与实际电路器件的联系和差别3)独立电源与受控电源的联系和差别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重点:1)电路等效的概念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难点:1) 等效变换的条件和等效变换的目的2)含有受控源的一端口电阻网络的输入电阻的求解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重点:1)KCL 和 KVL 独立方程数的概念2)结点电压法3)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2)难点:1)独立回路的确定2)正确理解每一种方法的依据3)含独立电流源和受控电流源的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的列写4)含独立电压源和受控电压源的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的列写第四章电路定理(1)重点:1)叠加定理2)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3)特勒根定理(2)难点:1)各电路定理应用的条件2)电路定理应用中受控源的处理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1)重点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和外部特性2)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3)熟悉一些含有运算放大器的典型电路(2)难点1)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以及虚断路和虚短路的概念2)应用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分析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第六章一阶电路(1)重点1)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和动态电路初始值得确定2)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概念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4)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方法5)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暂态分量和稳态分量的概念(2)难点1)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和电感、电容的元件特性建立动态电路方程2)电路初始条件的概念和确定方法3)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强制分量、自由分量、稳态分量、暂态分量的概念和求解第七章二阶电路(1)重点1)二阶电路特征方程和特征根2)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的概念3)二阶电路过渡过程的过阻尼、欠阻尼及临界阻尼响应的分析方法和物理量(2)难点1)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和电感、电容的元件特性建立动态电路方程2)二阶电路过阻尼、欠阻尼及临界阻尼响应的分析方法和物理概念第八章相量法(1)重点1)正弦量和相量之间的关系2)正弦量的相位差和有效值的概念3)R、L、C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4)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及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2)难点1)正弦量和相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元件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的关系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重点1)复阻抗、复导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等效变换2)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3)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4)最大功率传输5)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概念(2)难点1)复阻抗、复导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等效变换2)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定理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3)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与能量关系,如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4)应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5)谐振的概念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1)重点1)互感和互感电压的概念及同名端的含意2)含有互感电路的计算3)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模型(2)难点1)耦合电感的同名端及互感电压的极性的确定2)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的方程3)含有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电路的分析第十一章三相电路(1)重点1)三相电路的概念2)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下的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3)对称三相电路归结为一相电路的计算方法4)三相电路的功率分析5)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2)难点1)三相电路的计算及相量图的应用2)三线三相制电路功率测量的二瓦特计法第十二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1)重点1)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平均值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方法(2)难点1)叠加定理在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中的应用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功率的计算第十三章拉普拉斯变换(1)重点1)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2)基尔霍夫定律的运算形式、运算阻抗和运算导纳、运算电路3)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电路的方法和步骤(2)难点1)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2)电路分析方法及定理在拉普拉斯变换法中的应用第十四章网络函数(1)重点1)网络函数的定义和极点、零点的概念2)网络函数的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的关系3)网络函数的极点、零点与频率响应的关系第十五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1)重点1)关联矩阵2)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3)状态方程(2)难点1)电路状态方程列写的直观法和系统法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1)重点1)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的求解(2)难点1)二端口的参数的求解第十七章非线性电路简介(1)重点1)非线性元件的特性2)非线性电路的小信号分析法(2)难点非线性电阻电路方程的列写。

电路基本原理

电路基本原理

电路基本原理电路基本原理是电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涉及到电流、电压和电阻等重要参数。

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等组成的完整路径,电流沿着路径流动,形成闭合回路。

下面将介绍一些电路基本原理。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总量。

它的单位是安培(A),用I表示。

根据电流的方向,可以分为直流和交流电流。

直流电流的方向保持不变,而交流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变化。

2. 电压:电压是电场的力作用下,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它的单位是伏特(V),用U表示。

电压差也称为电势差,用ΔU表示。

电压决定了电荷在电路中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3. 电阻:电阻是电流在电路中受到的阻碍程度。

它的单位是欧姆(Ω),用R表示。

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通过电路的难易程度。

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的越慢。

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它表明电流通过一个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 = 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5.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是指将多个电器元件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起来,电流依次流过每个元件。

并联连接是指将多个电器元件同时连接到同一个节点上,电流在每个元件中分流。

6. 简单电路:简单电路是由一种或多种电器元件组成的基本电路。

例如,电阻、电源和导线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通过简单电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基本原理。

这些电路基本原理是电学领域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理解电路的运行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掌握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电路故障排查、电路设计和电路优化等工作。

因此,深入理解和应用电路基本原理对于电学工程师和爱好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电路知识点总结8篇

电路知识点总结8篇

电路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相互连接的电子元件组成的电流通路。

它包括电源、负载、导线、开关和保护装置等。

电路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控制和转换电能。

二、电路的基本原理1. 欧姆定律:在常温下,导体的电阻R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

即R=U/I。

2. 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中,任何节点的电流代数和等于零,任何回路的电压代数和等于零。

这是分析电路的基本工具。

3.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从而形成电磁波。

这是无线通信和电磁兼容性研究的基础。

三、电路的分析方法1. 节点分析法:通过分析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和电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来确定整个电路的工作状态。

2. 网孔分析法:将电路分解为若干个网孔,然后分别分析每个网孔内的电流和电压,从而确定整个电路的工作状态。

3. 叠加定理:在电路中,任一电压或电流都可以看作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点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

这是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的有效工具。

四、电路的应用领域1.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将电能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过来的装置。

它包括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和用户等部分。

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安全、可靠、经济地输送和分配电能。

2.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由各种通信设备组成的,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的网络系统。

它包括电话网、互联网、电视广播网和移动通信网等。

通信网络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和调节过程参数,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的系统。

它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计算机等部分。

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五、电路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路系统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电路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优化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5个主要的电系统(1)通信系统(2)计算机系统(3)控制系统(4)电力系统(5)信号处理系统二、如果满足三个基本假设,就可以利用电路理论而不是电磁理论研究电路系统。

尽管电磁理论似乎是研究电信号的出发点,但是其应用不仅麻烦,而且需要使用高深的数学。

这三个基本假设如下:(1)电效应在瞬间贯穿整个系统,把这种系统称为集总参数系统。

(2)系统里所有元件的净电荷总为零。

(3)系统里的元件之间没有磁耦合。

三、电压是由分离引起的每单位电荷的能量。

电荷流动的速率通称为电流。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路模型中的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有的未知,有的随时间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而在应用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模型时要求电路模型中的电流、电压的方向必须是明确的。

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引入了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这一概念。

在应用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时,对应的电流、电压的方向指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只要元件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关联参考方向),则在电压与电流相关的表达式中使用正号,否则使用负号。

2、电功率和能量当元件中电流、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功率为正,元件吸收功率当元件中电流、电压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功率表为负,元件发出功率。

四、电路元件1、电阻元件:电阻是阻碍电流(或电荷)流动的物质能力,模拟这种行为的电路元件称为电阻。

单位:欧姆(另外电导为电阻倒数单位:西)2、电容元件(动态元件):电容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式表明电容的电流与电容的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

电容元件有隔断直流(简称隔直)的作用,其原因是传导电流不能在电容的绝缘材料中建立。

只有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才能产生位移电流。

电容电压不能跃变,电容元件是一种有“记忆”的元件。

3、电感元件(动态元件):电感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式表明与电感的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

电感的电流的变化率为0时电感的电压也为0,相当于短路。

电感中电流不能跃变,电感元件也是一种有“记忆”的元件。

4、独立电压源:独立电压源是一种电路元件,无论流过其两端的电流大小如何,都将保持端电压为规定值。

独立电压源的电流不是由独立电压源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外电路决定的。

5、独立电流源:独立电流源也是一种电路元件,无论端电压的大小如何,都将保持端电流为规定值。

独立电流源的电压不是由独立电流源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外电路决定的。

6、受控电源:受控电源也是一种电源,但其源电压或源电流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受电路中另一处的电压或电流控制,这类电源称为受控电源。

在求解含有受控电源的电路时,可以把受控电源当作独立电源处理。

独立电源是电路的“输入”(信号或能量)。

受控电源反映的是电路中某处的电压或电流能够控制另一处的电压或电流的现象,或表示电路中的耦合关系。

晶体管、电子管、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中要用到受控电源。

7、基尔霍夫定律(1845年)分为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一、各种电路类型(1)线性电路:由线性无源元件、线性受控源和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称为线性电路。

(2)电阻电路:如果构成电路的线性无源元件均为线性电阻,电路则称为线性电阻性电路(简称电阻电路)。

(3)直流电路:当电路中的独立电源都是直流电源时,这类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电容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二、等效变换(1)等效的条件:如果两个一端口网络的伏安特性完全相同,则这两个一端口网络等效。

(2)等效变换的特点:对外等效。

电压源并联和电流源串联需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3)两种电源电路模型进行等效变换的方法步骤:(A)画出对应的电源电路模型,注意参考方向(B)确定电阻值(C)根据公式确定电源电路模型中独立源的源电压、源电流。

三、输入电阻:输入电阻不是一种电阻,而是一种数学关系。

它是无源一端口(不含任何独立源,只含有电阻、受控源的一端口)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的比例。

(1)求解一端口的输入电阻的方法说明:一端口的输入电阻也就是一端口的等效电阻,但两者的含义有区别。

求一端口等效电阻的一般方法称为外加电压源、电流源法,即在端口加一独立电源(电压源、电流源均可),然后求出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的比例。

也就是说在求解一端口的输入电阻时,端口处是接有独立电源的。

(2)求解一端口的输入电阻的方法步骤首先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对无源一端口中的某一节点或某一回路列KCL方程或KVL方程(选择节点、回路列方程时,要使不是端口电压、端口电流的其它电压、电流尽可能的少),然后将所列方程中的不是端口电压、端口电流的其它电压、电流转化为端口电压、端口电流(有时需要多次转化),最后整理方程求出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的比例,这一比例既是一端口的输入电阻。

(列方程、找比例)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A)KCL的独立方程数:对具有n个节点的电路,在任意(n-1)个节点上可以得出(n-1)个独立的KCL方程。

(B)KVL的独立方程数:利用“树”的概念确定独立回路组,对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可以得出(b-n+1)个独立的KVL方程。

一、电路的求解(1)树的定义:一个连通图G的树T包含G的全部节点和部分支路,而树T本身是连通的且不包含回路。

(2)电路的网孔是一组最简单的独立回路。

(3)2b法:对于一个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如以支路电压、支路电流为变量,则未知量为2b个,这就需要列2b个独立方程,其中VCR方程b个,KCL方程(n-1)个,KVL方程(b-n+1)个。

通过这2b个独立方程可以解出全部的支路电压、支路电流,这种方法称为2b法。

(4)支路法(支路电流法、支路电压法)1、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1)引入网孔电流:网孔电流是一组完备的独立电流变量。

网孔电流是假想的沿着网孔流动的电流,一个平面电路有(b-n+1)个网孔,因此也应设(b-n+1)个网孔电流。

(2)网孔电流法仅适用于平面电路,回路电流法则无此限制。

网孔电流法是回路电流法的一种情况。

(3)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做为电路的独立变量。

由于在引入网孔电流的概念时,把各支路电流当作有关网孔电流的代数和,所以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自动满足,KCL方程可以省略。

把各支路的VCR方程(其中的支路电流用网孔电流表示)代入到网孔的KVL方程,整理后就形成了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的网孔电流方程。

所以,本质上网孔电流方程体现的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4)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法分析电路比较有两个优点,一、方程数、变量数较少。

二、可以应用观察法对电路直接列方程。

注意:把电路中的受控电源当作独立电源来处理,然后加一个附加方程,附加方程的形式是将受控电源的控制量用网孔电流表示。

(5)电路中如果含有无伴电流源,则需对其进行处理2、结点电压法(1)引入结点电压:结点电压是一组完备的独立电压变量。

一个电路有n个结点,其中独立结点n-1个,参考结点1个,在电路中任选一个结点为参考结点,其余的每一个独立结点与参考结点的电压降称为此独立结点的结点电压,因此电路中应设n-1个结点电压。

(2)结点电压法是以结点电压作为电路的独立变量。

由于引入了结点电压的概念,电路中的支路电压可以由结点电压表示,这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体现。

由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已自动满足,所以结点电压法中不必再列KVL方程。

把各支路的VCR方程(其中的支路电压用结点电压表示)代入到电路的KCL方程,整理后就可以得到以结点电压为变量的结点电压方程。

所以,本质上结点电压方程体现的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3)应用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与应用2b法分析电路比较有两个优点,一、方程数、变量数较少。

二、可以应用观察法对电路直接列方程。

注意;把电路中的受控电源当作独立电源来处理,然后加一个附加方程,附加方程的形式是将受控电源的控制量用结点电压表示。

(4)电路中如果含有无伴电压源,则需对其进行处理3、网孔法、结点法的两点补充(1)在应用网孔法、结点法分析电路时,电路中有的元件既是受控电源又是无伴电源,对于这样的元件,两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

(2)在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时,如遇到与电流源串联的特殊电阻,特殊电阻可以省略,也可以不省略。

在应用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时,如遇到与电流源串联的特殊电阻,特殊电阻必须省略第四章电路定理一、叠加定理:线性电阻电路中,任一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1)叠加定理是体现线性电路本质的最重要的定理。

2、应用叠加定理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叠加定理研究的对象是独立电源。

在研究某一个或某一组独立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响应时,要将其余的独立电源置零,得到相应的分电路。

分电路中所有电阻和受控电源的联结方式,电阻的参数和受控电源的控制系数与原电路一致。

(2)受控电源的控制量是受控电源所在电路的元件上的电压或电流。

(3)在各分电路中,将不作用的独立电压源置零,要在独立电压源处用短路代替;将不作用的独立电流源置零,要在独立电流源处用开路代替。

(4)原电路的功率不等于按各分电路计算所得功率的叠加。

(5)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二、戴维宁定理(1)戴维宁等效是电路简化方法,戴维宁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

(2)戴维宁定理可表述为: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电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此电压源的源电压等于该一端口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把该一端口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三、诺顿定理(1)诺顿等效是电路简化方法,诺顿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

(2)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可以简单地从戴维宁等效电路得到诺顿等效电路。

(3)诺顿定理可表述为: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电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电导的并联组合等效置换,电流源的源电流等于该一端口的短路电流,电导等于把该一端口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导(对于同一个一端口,其戴维宁等效电路的输入电阻与诺顿等效电路的输入电导相同)。

(4)最大功率传输:含源一端口外接可调电阻 (负载),当满足 负载电阻等于一端口的输入电阻的条件时,电阻 将获得最大功率,此时称电阻与一端口的输入电阻匹配。

四、特勒根定理1:“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和b 条支路的电路,假设各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取关联参考方向,并令),...,,,(),...,,,(321,321n b u u u u i i i i 分别为b 条支路的电流和n 个结点的电压,则对于任何时间t ,有01=∑=bk kk iu 。

(实际上为功率守恒)2、特勒根定理2(特勒根似功率定理)(1)特勒根定理2可表述为:如果有两个具有n 个结点,和b 条支路的电路,它们具有相同的图,但由内容不同的支路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