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共22页PPT资料22页PPT

合集下载

近代史PPT课件4.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近代史PPT课件4.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以“四行二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 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为邮政储金汇业局和 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垄断体系,不仅完全 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 济。 •发行“法币” •发行内债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商业投机
蒋 介 石
宋 子 文
孔 详 熙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
起义失败后大批革命者被杀害。 武装反抗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三大起义,失败后选择了深入农村、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国民党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削制 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 进行掠夺。——征收田赋 ;是征收盐税 ;征收 各种杂税 ;强迫农民服劳役(如修筑公路、碉堡 等)和服兵役(即抓壮丁)。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中原大战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 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把土地出租给无地或少地 的农民,借以收取地租、剥削农民的剩余劳动 。 除地租外,农民还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 剥削。
陈 果 夫
陈 立 夫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 第三、革命形势——城乡不平衡

32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到1930年初,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 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 约10万人。重要的根据地有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闽浙赣、 湘鄂赣、湘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 • 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 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
11/6/2014
7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时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在 处理“济南惨案”中已露出端倪。 而日军在以后 全面侵华中的残暴野蛮行径在“济南惨案”中也已暴露无遗。
11/6/2014
8
2.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月 日 凌 晨 , 张 学 良 等 联 名 通 电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政权及其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 土地革命 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 关键词:十年内战 • 关键人物:蒋介石(第一节),毛泽东(第二节)
3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本章聚焦:国民党 蒋介石
1927-1937 官僚资本形成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陈果夫
15
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南京国民政府所代表的,既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 利益,也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大资产 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国民党所实行的就是代 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 军事独裁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 “改订新约”运动
• 编遣全国军队 • 国民党“三大”(1929.3)
– 外交部提出重订新约的三原则:期满废除另订;未满解除重 订;临时办法 – 改订新约的内容主要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
– 国民党“三大”彻底抛弃了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精神,抽 掉了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革命灵魂,放弃了反帝旗帜,使 国民党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政党。 – “三大”导致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系矛盾的总爆发,反蒋运动 由政治倒蒋打主向军事倒蒋,连年不断的新军阀混战,又把 中国人民推进了兵祸战乱的苦难深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主讲:柴 渭 (chaiwei@)
本章主要内容
一、国民党政府“统一”全国 二、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三、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
“清党” 中共和国民党左派、革命派
“北伐” 奉张(旧军阀)
“外交” 改订新约(对外政策)
• 政权性质
“训政” 确定一党专政的政体(内政) “统一”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军事“围剿” 工农红军
宁派→蒋介石、胡汉民为代表的南京派 汉派→汪精卫、唐生智为代表的武汉派


沪派→张继、许崇智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
双方在反 共问题上 却是一致 的。因此, 国民革命 失败后, 很快就在 反共的基 础上趋于 合流

1927年9月,宁汉沪三方在上海召开谈话会,在桂系调停下,经孙 科提议成立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特委会)作为中央临时机构;特 委会的成立,形式上使国民党“统一”。它是在“继续清共”的共同 目的下拼凑成立的,它既是宁汉实现合流的标志,也是各派系纷争的 起点。
• 第三节 中共为挽救中国革命探索新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22页PPT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22页PPT资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Ø1922年7月中共二大决定实行“党外合作”。
Ø1923年6月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正式 决定。 Ø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共 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Your Logo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黄埔军校的建立
而 且 要 知 道 要 向 什 么 人 放 。 ”
彭湃
赤山约农会旧址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 国共合作的形成 2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3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4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 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林祥谦
施洋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Ø 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 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Ø 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 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Ø 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 必要的条件。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出新面貌.
第一,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 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 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29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29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 面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3.能力培养方面: • 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 • 学会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艰苦历程; • 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 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 造。
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阅读文献: •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 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2.教学难点 • (1)端正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 (2)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
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_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近代史纲要_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义的压迫,统一中国喂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 革命性质: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民
主主义革命。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中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 展现出了新的面貌:
• 第一,中国中产党一经成立,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 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正式确 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 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主持下 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 成。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实现合作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 开
• 大会的召开时间:1924年 广州 孙中山。 • 中心议题: 改组国民党,审议通过了《中国国民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主要成果:新三民主义,成为两党合作的基础。
(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纽 带。) • 大会的意义:①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国民革命兴起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1. 民族主义:新的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 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旧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满清 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
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后 由周恩来继任),军事总教官何应钦。 • 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 黄埔军校学生是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力量。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北伐战争
1. 北伐的目的: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
革命推向全国。 2. 北伐的主要对象: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 了革命前进的步伐。 • 1924年工人运动、农 民运动开始复兴,创 办了黄埔军校。 • 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 为起点掀起了大革命 的高潮。进行了胜利 的广州战争,1926年 开始了胜利的北伐战 争。
黄埔军校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黄埔军校
• 黄埔军校1924年5月创立。 • 孙中山自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后 由周恩来继任),军事总教官何应钦。 • 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 黄埔军校学生是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力量。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北伐战争
1. 北伐的目的: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 革命推向全国。 2. 北伐的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大革命是又一次席卷全国
的革命运动。
这次革命声势之 浩大、发动群众 之广泛、斗争之 激烈,在中国近 代历史上是前所 未有的。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一个高潮。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艺术设计八班 王雪丽
第一次武装起义 失败 第二次武装起义 失败 第三次武装起义 胜利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 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这场大革命: 第一,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 治口号下进行,这个口号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第二,大革命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 组织形式下进行的。 第三,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广泛 的群众运动。 第四,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
第三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