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小讲课.

普外科小讲课.
普外科小讲课.

麻醉科工作制度大全

麻醉科工作制度 1、麻醉质控制度 2、麻醉质量控制管理 3、麻醉科工作制度 4、手术室麻醉安全制度 5、手术麻醉审批制度 6、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 5、麻醉后随访、总结制度 6、会诊制度 7、岗位责任制 8、麻醉同意书签字制度 9、麻醉记录单管理 10、交接班制度 11、仪器设备保管制度 12、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13、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 14、业务学习制度 15、药品管理制度 16、麻醉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17、PACU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18、疼痛治疗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19、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20、麻醉科疼痛专科门诊管理制度 21、恶性高热处理对策 22、过敏反应处理对策 23、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对策 24、困难气道处理对策 25、术中心肌缺血防治对策 26、术中心跳骤停救治对策 27、术中大失血处理对策 28、术后自控镇痛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 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6、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7、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予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术中应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 麻醉科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本 科室麻醉科 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科室质控小组名单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小组职责 1、科主任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建立麻醉医师资质管理及评价制度及组织,按照评价方法及程序对麻醉医师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价,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有记录,科室每月进行抽查考核1次。 4、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水平和能力的项目,有临床工作统计资料,全员参与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过程。 5、有麻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能熟练运用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指导临床工作。 6、有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规范,有督察记录及处理措施。 8、有麻醉设备操作规程,员工能熟练操作麻醉设备,有使用记录,麻醉与术中生命监护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定期保养,有记录,手术药品和器材有适度储备。 9、医护人员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落实“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制定科室“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本”,对发生的医疗差错及事故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并登记、讨论。 10、有麻醉方案确定过程和实施流程,有麻醉医师分级管理制度,规定

各级麻醉医师分级管理制度,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临时改变麻醉方案时要按照“住院患者麻醉方案临时改变时决定的程序”进行,麻醉记录应在24h内完成。 11、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12、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制度”对科室难以处置的危重患者应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报告书”上报医务科。 13、建立“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及“新开展有创操作报批制度”。 14、履行各项告知程序,充分尊重患者权益,知情同意书由麻醉者或上级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发,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麻醉、处置、操作的必要性和目的及利害得失等告知内容,并记录在同意书中,术中意外处理或改变麻醉方式时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向患者家属告知;对新开展的麻醉方法及其他特定范围的手术麻醉方法及其他特定范围的手术麻醉由具备资质的上级 医师或科主任负责告知谈话。 15、处理危急重症患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定“科室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预案”,对预案内容进行模拟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反应迅速,有“人员紧急替代制度”并保证联系通讯工具畅通。以便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确保按时到位。 16、重要制度健全:具有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麻醉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要求科内员工了解并得到落实。 17、术前麻醉查房:接到手术通知单后,麻醉医师应按要求进行术前访视,通过充分的术前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决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并记录于

麻醉科表格.总结

麻醉方法变更记录表 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日期 拟定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含静脉麻醉) □椎管内麻醉 □神经阻滞(□颈丛□臂丛□闭孔□坐骨神经□腰丛□其他)□局部麻醉 更改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含静脉麻醉) □椎管内麻醉 □神经阻滞(□颈丛□臂丛□闭孔□坐骨神经□腰丛□其他)□局部麻醉 □手术和麻醉推迟 更改时间: □麻醉前更改□麻醉中更改 更改原因: 更改后麻醉效果评定:□满意□欠佳 麻醉医师 上级医师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申请表

麻醉医师资格再授权申请表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评价

麻醉效果评价表 抽检人:病人住院号: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诱导经过:平顺、兴奋、咳嗽、呕吐、呼吸道梗阻、其他气管插管:顺利、尚顺利、困难、失败 术中维持肌松效果:良好、一般、差 不良应激反应:有效控制、较难控制、不能控制 麻醉苏醒苏醒延迟:有无 肌张力恢复:满意、一般、欠佳、未恢复 循环系统:稳定、一般、较差、需辅助用药 呼吸系统:VT ________ RR ________ 缺氧、CO2蓄积、呼吸道梗阻:有无 麻醉并发症:严重、轻微、无 椎管内麻醉 精神情况:一般、安静、紧张、烦躁、淡漠 镇痛:无痛、轻度疼痛表现、疼痛明显、无镇痛效果 肌松效果:良好、一般、差 内脏牵拉反应:有无 血流动力学波动:有无 辅助用药:有无 麻醉并发症:严重、轻微、无 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有无 神经阻滞 精神情况:一般、安静、紧张、烦躁、淡漠 镇痛:无痛、轻度疼痛表现、疼痛明显、无镇痛效果 肌松效果:良好、一般、差 血流动力学波动:有无 辅助用药:有无 麻醉并发症:严重、轻微、无 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有无 麻醉效果评级:ⅠⅡⅢⅣ

护生小讲课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护生小讲课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生小讲课在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54名护生,开展以护生为主讲的小讲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将护生对小讲课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100%护生认为提升了学习主动性,87.04%护生认为提升了自信心,87.24%护生认为提升了整体素质。结论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通过开展护生小讲课,对提升护生学习主动性、自信心、综合素质有促进作用。 标签:普外科护理;临床带教;小讲课 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对掌握情况的检验。姜芬等.研究说明护生对自己是否能应用所拥有的技能或能力去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不够,培养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其学习倦怠感[1]。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小讲课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能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及综合素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普外科实习的54名护生,均为大、中专学历。以团队协作,推荐出主讲者。听课对象为护士长,帶教老师,科内实习护士,低年资护士。 1.2方法 1.2.1内容本研究采取的小讲课内容坚持三个原则:①按普外科护理大纲结合实习生实习大纲要求制定;②贴近临床护理工作;③尊重护生意愿。安排小讲课主题有:胃肠减压护理,胆石症患者的护理,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其中涉及应急预案的应用及操作并发症。 1.2.2时间为了让护生有思想准备,入科时介绍科室实习计划、目标、小讲课时间安排。一般一个科室实习时间为6w,安排在入科后第4~6w开讲,前半周完成课件制作,后半周进行讲课。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 1.2.3授课方法按照拟定课题,多方面资料搜集,包括教科书、文献查找、前沿知识、行业标准指南等查询,运用微信、QQ、邮箱等组内探讨,制作PPT 课件交带教老师审阅。课堂是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每个主讲者以老师的身份讲解课程,小组内其他同学补充、提问,提升了小讲课效果,活跃了学习气氛。带教老师通过听课对护生进行仪表、讲课效果、是否抓住重点内容等点评。 1.2.4调查评价在普外科护理小讲课后,就护生对小讲课的体验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4份,回收54份,问卷回收率100%。

2012年麻醉科业务学习记录

2012年麻醉科业务学习记录 时间:2012-01-19下午4:00 地点:麻醉科示教室 题目:喉痉挛的处理 讲授者:何红 参加人员(签字): 主讲内容:喉痉挛的处理 喉痉挛指喉部肌肉反射性痉挛收缩,使声带内收,声门部分或完全关闭而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完全性的呼吸道梗阻。 喉痉挛的病因 1气道内操作:浅麻醉下吸痰,放臵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或拔管对咽喉部产生的刺激。 2气道内血液,分泌物或呕吐返流的胃内容物等的刺激诱发。3手术操作:浅全身麻醉下剥离骨膜,扩肛手术,扩张尿道,牵拉内脏等。 4搬动病人。 5药物:乙醚刺激及某些静脉麻醉药如:硫喷妥钠,氯胺酮等6缺氧,二氧化碳蓄积。 7麻醉环路故障 喉痉挛的临床征象 1吸气性喉鸣,呼吸道梗阻。 2吸气用力增加,气管拖曳。 3胸腹运动矛盾。 4分度 (1)轻度:吸气性喉鸣声调低,无明显通气障碍。 (2)中度:吸气性喉鸣声调高,粗糙,气道部分梗阻,呼吸“三凹症”

(3)重度:具有强烈的呼吸动作,但气道接近完全梗阻,无气体交换,发绀,意识散失,瞳孔散大,心跳微弱甚至骤停。 喉痉挛的预防 1术前给足量的抗胆碱药 2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 3避免浅全身麻醉下行口腔,咽喉和气道内操作。 喉痉挛的紧急处理 1面罩加压给氧。 2立即停止一切刺激和手术操作。 3立即请求他人协助处理。 4加深麻醉可缓解轻中度喉痉挛,常用的方法:静脉注射诱导剂量的20%或增加吸入麻醉药浓度。 5暴露并清除咽喉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重度喉痉挛,紧急情况下可采用16号以上粗针行环甲膜穿刺给氧或高频通气。 7重度喉痉挛亦可采用琥珀胆碱1.0-1.5mg/kg静脉注射或4.0mg /kg肌肉注射后行气管插管。 8面罩气道持续加压(CPAP)或间歇性正压通气(IPPV) 9伴有心动过缓者,用阿托品0.01mg/kg,静脉注射。 喉痉挛的后续处理 1访视病人。 2证实气道是否完全通畅。 3排除肺误吸。 4排除梗阻后肺水肿。 5向病人和家属做必要的解释,并告知以后的麻醉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