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工艺设计一般流程2020
背胶模切流程说明

背胶模切流程说明
背胶模切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品、包装材料、广告标识等行业。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背胶模切的流程说明。
首先,背胶模切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准备好需要加工的背胶材料,以及模切机、模切模具等设备。
接着是设计制版阶段,根据产品的要求,设计制作相应的模切版,确定好模切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是模切加工阶段,将准备好的背胶材料放置在模切机上,根据制版的要求进行模切加工。
模切机通过模切模具对背胶材料进行切割,将其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加工速度和压力,确保模切的精度和质量。
接下来是质量检验阶段,对模切好的背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的要求和标准。
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
度、背胶粘合性能等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才能保证模切制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是包装存储阶段,将合格的模切制品进行包装,妥善存放。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制品受潮、受损,确保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影响。
在整个背胶模切的流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加工制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背胶模切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对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模切操作流程 PPT课件

2020/4/5
6
一:开机前操作规范 二:生产前操作规范 三:生产中操作规范 四:生产后操作规范
2.打连接点的位置需选择在成型后不明显的地方,需上糊 盒机生产的产品,上胶水通道两端不能有连接点,如需要 连接点一定选择上胶水位的两边。
2020/4/5
5
A海绵胶种类:蓝色(普通 一般弹性),红色(进口胶 弹性较好),白色(比较硬 可解决爆边)。
B根据生产机器(手动模切, 自动模切)选择不同海绵胶。
模切部 手动自动模切机
2020/;刀模板打连接点 四;刀模板粘海绵胶 五:模切机操作流程
2020/4/5
2
2020/4/5
3
1.木板材料选用 要求木板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柔韧性,可耐压力,使模切出来的纸张也能受力均匀,常用的木
板:一般产品用18MM厚,瓦楞纸用14-15MM厚,胶片和不干胶则用20MM厚,清废则用8— 12MM厚。 2.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数量以及使用频率选择刀和线材料 a钢线: 钢线在模切压痕加工中用做压痕线用,有圆口线和快口线两种,高度22.0—23.6MM,厚度 0.71MM b钢刀: 钢刀在模切压痕中用做模切线用,钢刀又分单面口和双面口等多种规格,一般高度23.8MM, 厚度0.71MM和1.0MM。 常用的刀,线为瑞典,奥地利,日本,韩国,上海。 钢刀的材质有硬性(耐磨性高但弹性小,成型弯曲性小,适应于加工量大,纸板厚的产品), 中硬性,软性(软性钢刀硬度低但弹性好,成型的弯曲度可大,适用于数量少,纸张薄,形 状复杂的产品),中硬度钢刀则介于两者 。 3.刀线的规格(MM) A普通卡纸;刀高23.8线高23.3厚0.71。 B磨光纸张:刀高23.8线高23.3厚1.05。 C瓦楞纸三层:刀高23.8线高23.1厚1.42(2条线),如是盒子,糊盒两条主线厚2.13(3条 线)。 瓦楞纸五层:刀高23.8线高22.9厚1.42(2条线),如是盒子,糊盒两条主线厚3.0(4条线)。 D胶片类:刀高23.8线高23.6厚1.05。
模切生产工艺

模切生产工艺模切生产工艺是指利用一定的设备和工艺,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切割,制成所需的模切制品。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模切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模切制品可由各种材料制成,如纸板、塑料、金属等。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所需产品的特性和用途。
比如对于包装盒制品,一般选择纸板作为原材料。
其次,设计模切模具。
模切模具是模切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起到定型和切割的作用。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出合适的模切模具。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结构和精度,以及模具的耐用性。
然后,制作模切模具。
一般情况下,模具可以通过数控加工或电火花加工等方式制作。
对于一些简单的模具,可以直接使用数控切割机进行制作。
接下来,进行模切生产。
首先,将原材料放入模切机的送料部位,通过自动送料系统将原材料送入机器。
然后,机器会根据模具的形状和尺寸对原材料进行切割。
切割完成后,取出模切好的产品。
最后,对模切好的产品进行检验和包装。
对于模切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要求。
同时,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和用途,进行包装和标识。
包装目的是保护产品不受损害,并方便储运。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故障。
另外,还需要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和卫生。
总的来说,模切生产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于制作各种模切制品。
通过合理的选择原材料、设计模切模具和进行生产操作,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产品。
模切制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包装、印刷等。
模切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开发新产品发布日期:2014年04月04日|工程师是一个很累的职业,因为你要掏心掏肺,很晚都还不能睡;也是一个很轻松的职业,稳定量产后,天天休息,看你怎么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首先:产品开发阶段(打样)。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一个公司想要赚钱,想要进步,就必须不断的开发新产品,而新产品在早期会有不断的问题产生,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样品成本评估,因为后期的订单量大小和能否接到单的份额都是不确定的,那么合理评打样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1.打样可行性。
我们面对客户乱七八糟的图纸和天马行空方案,有时候心力憔悴,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成本去满足了客户的样品需求,结果他们开发个几个月后,将方案设变,一切都成了白费;或者很困难的完成了样品开发,但量产又存在问题,而且有永不断绝的隐患产品,这些都是属于开发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呢?去了解,客户的用途,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不可以用别的方式做,方便我们加工,同时方便客户使用。
因为,我们的图纸是客户方工程设计的,那么这时候可以去找工程沟通,为什么要这样做,千万别去找客户采购,他们什么都不懂,会要求你必须按图纸要,否则干嘛干嘛,遇到脾气不好的,你就悲剧了……我以前就遇到过一款,0.15mm厚的铝箔,方形,里面有需要切掉的部分,切掉0.5mm*4mm 的孔,怎么做效果都不理想,于是和客户工程沟通,了解了对方的使用方式,仅仅是为了折弯方便,于是我推荐了我的方案,直接将孔改成了直线,没有影响客户使用,却方便了我的工艺;2.报价。
当你觉得客户图纸可行时,就需要一个报价,报价就是心中设计一套预想量产方案,将你的方案所需要的成本核算出来,报给客户,因为未进行打样,很多问题都不清楚,所以需要把价格稍微抬高,比如增加损耗啊,材料加宽啊,增加几款辅料进去,这样若是客户能接受,那么在开发阶段你就有充分的成本调整空间了,千万别觉得自己很牛B,把什么工艺都想的很理想化,报的价格最低,竞争最有优势,一旦生产不出来,你就杯具了……;3.模具设计和材料的选择。
模切板制作过程

模切板制作过程模切压痕工艺是利用钢刀、钢线等排成的模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轧切成型的工艺。
其加工效果是印刷品表面既有变形(压痕),又有裂变(模切)。
模切版的制作,俗称排刀,是指将钢刀、钢线、衬空材料等按照规定的要求,拼组成模切版的工艺操作过程。
模切版制作的一般过程如下:绘制模切版轮廓图→切割底版→钢刀钢线裁切成型→组合拼版→开连接点→粘贴海绵胶条→试切垫版→制作压痕底摸→试模切、签样一、绘制模切版轮廓图首先应根据要求设计模切版版面,版面设计的任务包括:(1)确定版面的大小,应与所选用设备的规格和工作能力相匹配;(2)确定模切版的种类;(3)选择模切版所用材料及规格。
设计好的版面应满足以下要求,即模切版的格位应与印刷格位相符;工作部分应居于模切版的中央位置;线条、图形的移植要保证产品所要求的精度;版面刀线要对直,纵横刀线互成直角并与模切版侧边平行;断刀、断线要对齐等。
模切版轮廓图是整版产品的展开图,是模切版制作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如果印刷采用的是整页拼版系统,可以在印刷制版工序直接输出模切版轮廓图,可以有效保证印刷版和模切版的统一。
如果印刷采用的是手工软片拼版,就需要根据印样排版的实际尺寸绘制模切版轮廓图。
在绘制过程中,为了保证在制版过程中模切版不散版,要在大面积封闭图形部分留出若干处"过桥",过桥宽度对于小块版可设计成3~6毫米,对于大块版可留出8~9毫米。
为使模切版的钢刀、钢线具有较好的模切适性,产品设计和版面绘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开槽开孔的刀线应尽量采用整线,线条转弯处应带圆角,防止出现相互垂直的钢刀拼接。
2、两条线的接头处,应防止出现尖角现象。
3、避免多个相邻狭窄废边的联结,应增大连接部分,使其连成一块,便于清废。
模切版制作及工艺质量控制

模切版制作及工艺质量控制一、模切:模切压痕工艺是利用钢刀、钢线排列成模版,在压力作用下,将印刷品轧切成型的工艺,其加工效果是:印刷品表面既有形变,又有断裂。
二、模切版制作的流程:绘制模切版轮廓图→切割底版→钢刀钢线裁切成型→组合拼版→开连接点→粘贴海绵胶条→试切垫版→制作压痕底摸→试模切、签样三、模切版的制作1.制版底材a、模切一般产品用18mm厚的木板;b、模切瓦楞纸或海绵产品,则用15mm厚的木板;c、20mm木板用于制作胶片和不干胶产品的模切版;d、常用的清废版为12mm或8mm的木板。
2、选用刀、线①钢刀:钢刀在模切压痕中用做模切线用。
一般高23.8mm,厚0.7mm。
a 钢刀的材质有硬性、中硬性、软性三种。
b 硬性钢刀的硬度及耐磨性高,但弹性小,成型弯曲性小,故适于加工量大,纸板厚而形状较简单的产品的加工;c 软性钢刀硬度低,但弹性好,成型的弯曲度可大,故适于加工小批量,纸张薄、形状复杂的产品;d 中硬度钢刀则介于两者之间。
②钢线:钢线在模切压痕加工中用做压痕线用。
常用钢线高度为22~23.8mm,厚度为0.7mm、1.42mm、2.13mm.3、排刀a 卡纸类模切连点宽度一般为0.4mm;b 瓦楞纸板连点宽度为瓦楞纸板实际厚度加0.2mm,约1~3mm。
4、装版垫版a 一般来说,海绵胶条应高出模切刀3~5mm。
b 模切刀间的距离如果小于8mm,则应选硬度为HS600的海绵胶条。
c 模切刀之间的距离如果大于10mm,则应选择硬度为HS250(瓦楞纸板)或350(卡纸板)的海绵胶条。
d 模切刀与钢线的距离如果小于10mm,则应选择硬度为HS700的拱型海绵胶条;如果大于10mm,则应选择硬度为HS350的海绵胶条。
e 模切刀的打口位置使用硬度为HS700的拱型海绵胶条,用于保护连点不被拉断。
f 模切胶条距离刀线的理想距离为1~2mm。
5、粘贴压痕模a 压痕模主要由压痕底模、定位塑料条、强力底胶片、保扩胶贴构成。
模切工艺

模切工艺是包装印刷品最常用到的一道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板状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
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的作用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
通常模切压痕工艺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同一个模板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工艺,简称为模切。
工艺介绍模切压痕的主要工艺过程为:上版→调整压力→确定规矩→粘贴橡皮条→试压模切→正式模切压痕→清废→成品检查→点数包装。
上版首先,校对已经做好的模切版,大致观察是否符合设计稿的要求。
钢线(压线刀)和钢刀(模切刀)位置是否准确;开槽开孔的刀线是否采用整线,线条转弯处是否为园角;为了便于清废,相邻狭窄废边的联结是否增大了连接部分,使其连成一块;两线条的接头处是否出现尖角现象;是否存在尖角线截止于另一直线的中间段落的情况等问题。
模切版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应立即通知制版人员进行修正避免更多时间上的浪费。
然后,把制作好的模切版,安装固定在模切机的版框内,初步调整好版的位置。
调整压力、确定规矩和粘贴橡皮弹塞调整版面压力,先要调整钢刀的压力。
垫纸后,先开机压印几次,以便把钢刀碰平,然后用大于模切版版面的纸板进行试压,根据钢刀切在纸板上的切痕,采用局部或全部逐渐增加压或减少衬纸层数的方法,使版面各刀线压力达到均匀一致。
一般情况钢线比刀线低0.8mm (因为瓦楞纸板楞型的不同,纸板厚度差距较大,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使钢线和钢刀均获得理想压力,应根据所模切纸板的性质对钢线的压力进行调整。
通常根据所模切纸板的厚度来计算垫纸的厚度,即垫纸的厚度=钢刀高度—钢线高度—被模切纸板的厚度。
备注:在版面压力调整好后,将模切版固定好。
确定规矩位置时,一般是被模切的产品居中为最宜。
橡皮弹塞应放在模切版主要钢刀的两侧版基上,利用橡皮弹条良好恢复性的作用,将分离后的纸板从刃口推出。
简述模切生产工艺流程

简述模切生产工艺流程
模切生产工艺流程
1、将原料(薄板、厚板或复合板)放入模切机架上
2、通过模切头前后推动装置,将原料放入模切头,然后开始模切,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规格
3、模切头会在原料表面以指定速度运动,使得原料经促式对刀器模切,裁出所需的零件
4、模切过程需要经常加入冷却剂,以防止刀具过热,保持高温状态
5、模切完成后,零件会被输送到输送带上进行连续或节奏性的检查,以确定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可根据客户需求做出相应的质量调整
6、最后,完成模切的零件会被包装和标记,交付给客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流程 WTY 2020.03.14
举例/说明
搞错了,还说个锤子,直接打死。 例如0.05以下的厚度双面胶,不容易溢胶,很多过程离型 膜和离型纸,都可以用。但是超过0.05以上,就开始容易溢 胶,越厚越难排废和容易溢胶、一般选用离型纸效果好一些; 如80g白格、95g黄硅纸;当然也可以在工艺上考虑,前步骤把 一些胶位先处理,让斩下一步的胶体少一些,减少拉撤位置也 是可以在的没。办法确认胶面图的情况下,不能做,得搞清楚才行,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可以通过业务和客户确认;不可私自确认 。
先难后易(难排废、废料多的步骤,要先做。一是为了不 影响后面工序,二是为了后工序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去
1、2考虑的问题点就不说了, 这3,一边比较明显的产品,是长条的产品,长条产品, 如果横版走料,最后出来的产品容易卷。而竖版就不会有这样 的问题,但是竖版很多时候如何排废是考虑的重要问题点。
冲切方向考虑; 一边是直径3,一边是直径4,这是为了防呆,避免套错用 。 不需要转移定位孔的步骤,可根据情况增加十字架对位用 。
序号
1
2
确认内容
确认产品料号
确认主材
3
确认胶面图的方向
4
确认产品公差
5
确认产品层次结构和外形结构
6
产品排版
工艺设计流程 W
7
产品以刀背图为准
8
定位孔定位柱的选择
9
十字架的选择
10
辅助线条的选择
11
刀线接头方式选择
12
刀模图过程演化
13
刀模图组合
14
刀模图名称
15
工艺设计流程 WTY 2020.03.14 确认原因
一、在对料不是居中的时候,增加辅助线条,可方便开机 师傅对料确认是否有贴偏。
二、在部分尺寸பைடு நூலகம்联不容易确定的情况下,可增加辅助线 条,方便品保用于测量尺寸用。
看图
可确认生产材料使用宽度是否有误。及其他等问题。
刀模图一般会有一定的缩放,与原图重合对比,可清楚看到产 品是否有问题。
料号-版本-T(刀模数)-时间-跳距 如:菜鸟-A-T(5)-2020.03.14-T=15
不同公司所使用的开模图标准不一样,我司以刀背图为 准。
一般选用2种定位孔定位柱一起用。直径3和直径4,且 切孔需要做破口,方便产品不容易飞孔废料。 避免套错、套偏。
辅助线条,可以用来辅助开机师傅对材料,和品质测量 尺寸用。
刀线接头方式及位置,直接影响排废效果。
演化确认生产过程是否有问题
确认产品刀线是否错位搞错等问题。 方便管控查找
避免拿错图纸,搞错产品。 对材质、性能、是否常用进行综合考虑,直接影响使用
工艺和过程辅料等的选择。 此内容决定产品是否做反做错。
为了更好的对产品进行缩放、和对产品工艺的选择。
不同层次的材料结构,直接影响材料下料的先后顺序; 外形结构的不同同样直接影响材料下料的先后顺序;
考虑此问题内容:1、排废难度;2、客户使用方便程 度;3、产品受影响程度;
不同的公差,选择的工艺是有差别的,公差大的,很多工 艺都可以;但是公差小的产品必须保证步骤的整体性;
一般遵循: 先大后小(先切大的产品,不容易变形移位,先切小的产
品的话,后面贴上大的产品的时候,小产品容易受影响移位变 形);
先薄后厚(先切薄的产品,不容易溢胶,先切厚的产品的 话,后面贴上薄的产品的时候,厚产品容易溢胶被拉走拉移 位);
图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