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专题讲解与练习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表达方式训练(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表达方式训练(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表达方式训练第一篇范文:如何写好一篇说明文说明文是初中语文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准确、有条理地阐述事物的特征、原理或现象。

在写好一篇说明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好说明对象说明文的写作首先要选好说明对象。

我们要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对象,这样既能保证说明的准确性,又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介绍一种新的科技产品、一种独特的地理现象、一种传统的民俗等。

二、明确说明目的在写作说明文之前,我们要明确说明的目的。

是要介绍说明对象的原理、功能、特点,还是要阐述其意义、价值、影响。

明确说明目的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阐述。

三、合理组织结构说明文的结构要合理,有利于读者阅读理解。

一般而言,说明文的结构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说明对象的背景、意义等;正文部分是全文的核心,要对说明对象进行详细阐述;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强调说明对象的重要性或提出展望。

四、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文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加清晰、生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打比方等。

我们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灵活运用各种说明方法。

五、注意语言表达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

我们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冗长繁琐的表达,力求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阐述事物的特征。

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六、举例说明下面以一篇关于“太阳”的说明文为例,简要说明以上要点。

太阳是我们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关键因素,它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长、繁衍。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一、太阳的构成太阳主要由氢和氦两种元素组成,它的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氢原子不断发生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些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辐射到地球上,成为地球上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二、太阳的光照和热量太阳的光照和热量对地球上的生物至关重要。

表达方式专题讲解与练习

表达方式专题讲解与练习

表达方式专题讲解与练习及答案表达方式专题精讲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记叙:记述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叙述的作用主要有三点:第一、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

例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

例如:"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

家里并不富裕,对付对付地过活而已。

我父亲做着事,每天要到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也不多。

我有两个姐姐。

"(《我的叔叔于勒》)第三、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如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的第一段:"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例:1.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口子。

《羚羊木雕》2.第二天早上,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

《再塑生命的人》二、描写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例如.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描写)<风筝>(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表达方式专题训练(含答案)精选.

表达方式专题训练(含答案)精选.

表达方式专题训练(含答案)一、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2)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3)为什么要改名呢?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吧,这是值得深思的。

()二、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2)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3)做工好苦呀!()三、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1)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A.描写;议论、抒情;叙述;描写B.叙述;抒情、议论;说明;描写C.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述D.描写;议论、抒情;叙述;叙述四、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①我绕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③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④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岩层相互衬映。

()五、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2020年表达方式专题讲解与练习(含答案)

2020年表达方式专题讲解与练习(含答案)

作者:非成败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时间:2020.12.13表达方式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精讲】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记叙:记述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1.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口子。

《羚羊木雕》2.第二天早上,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

《再塑生命的人》(二)、说明: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

(解说的对象可以是实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道理)作用: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例: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例: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

《我的早年生活》(对人的评价)(四)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完整版)表达方式专题训练(含答案)

(完整版)表达方式专题训练(含答案)

表达方式专题训练(含答案)一、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2)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3)为什么要改名呢?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吧,这是值得深思的。

()二、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2)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3)做工好苦呀!()三、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1)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A.描写;议论、抒情;叙述;描写B.叙述;抒情、议论;说明;描写C.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述D.描写;议论、抒情;叙述;叙述四、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①我绕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③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④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岩层相互衬映。

()五、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表达方式专题讲练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表达方式专题讲练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表达方式专题讲练一、要点梳理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名称基本定义分类高频考点作用阐述顺叙:包括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①文章层次鲜明②叙事有头有尾③脉络清晰。

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①制造悬念;②增强文章的吸引力;③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一般出现在文章中段,且结构鲜明。

①对中心内容的补充;②解释或衬托作用;③使文章脉络清晰;④结构紧凑。

记叙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常考的知识点为叙述顺序及人称。

叙述顺序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

①使读者恍然大悟;②造成叙事的波澜;③使故事情节完整。

第一人称: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常用代词“我”“我们”等。

①便于直抒胸臆;②增加对人物和事件叙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③有利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

第二人称:与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常用代词“你”“你们”等。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被叙述的对象称作“你”;第二种是把读者称作“你”。

①形成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倾诉)的效果,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说服效果更明显;②便于抒情(强烈的表达了某种情感)。

叙述人称第三人称: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被称为“全知视角”。

常见表达手法及其经典例题

常见表达手法及其经典例题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偶、反问、设问、互文、反复、顶针、通感等;衬托、对比、象征、烘托、比兴、用典、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想象、渲染、白描等;描写(时空、虚实、动静、感官、点面、色彩等)、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抑扬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伏笔铺垫等。

1修辞手法2表现手法3表达方式4构思技巧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题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①对偶构成: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

上联主语“剪纸灯谜”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神”。

•②表达效果: 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更凝炼,句式更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

•2、(2021年新高考I卷)小说题: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分)•(1)反复手法,在形式上使故事的发展有起伏,可渲染紧张的氛围,可抓住村民的注意力,引导听众的思绪,让听众跟着讲述者的节奏走,比如:“干咳了一声”“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2)反复手法,在内容上人心弦,引人入胜,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

石头门。

石头门。

”•(3)反复手法,可以表现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特点。

表达方式及例题讲解

表达方式及例题讲解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

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

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延用至今。

表达方式,由“表达”和“方式”合成。

表达是动词,意思就是“表示思想和情感”。

方式,是名词,意思是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1]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

但是,生活中,“表达”的范围很广,例如绘画、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文章的表达方式就不同,体育更是与众不同,它用身体的运动直接表达锻炼和竞赛的文化含义。

因此,综合起来看,所谓“表达方式”是人类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方式:1、记叙2、描写3、抒情4、说明5、议论。

其中,记叙,说明,议论是文学的三大文体。

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详情可参考词条记叙文。

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方式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精讲】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记叙:记述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1.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口子。

《羚羊木雕》2.第二天早上,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

《再塑生命的人》(二)、说明: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

(解说的对象可以是实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道理)作用: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例: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例: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

《我的早年生活》(对人的评价)(四)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等。

3、场面描写:同一时间、地点、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

要有特定的场合气氛。

4、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小的景物片断的描写。

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也叫直接描写)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件更鲜明突出。

(也叫间接描写)(五)、抒情: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

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我的老师》对老师的喜爱。

寓情于景: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对春天的喜爱)寓情于理:“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对只付出不讲回报行为的赞颂)总结:叙述重过程,议论重观点,描写重细微,说明重介绍,抒情重情感。

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

1.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

有一天,被先生看到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

(记叙)2.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议论)3.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议论)4.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赤,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描写)5.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描写)【专题训练】1、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2)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3)为什么要改名呢?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吧,这是值得深思的。

()2、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2)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3)做工好苦呀!()3、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 1)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A.描写;议论、抒情;叙述;描写B.叙述;抒情、议论;说明;描写C.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述D.描写;议论、抒情;叙述;叙述4、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①我绕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③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④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岩层相互衬映。

()5、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2)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3)那只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

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

()(4)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6、说说下面各段话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那是春天的一个早晨,我独自坐在凉亭里看书,一股淡淡的香气迎面扑来,仿佛“春之神”穿亭而过。

我分得出那是含羞树的花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常,有听力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习语言。

别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了解与学习,并且模仿着说出口。

但是,耳聋的孩子却必须经历无数的痛苦煎熬,才能慢慢学会。

但无论怎样艰辛,结果总是无比美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表达方式上的要求,是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种表达方式来扩展语句。

按下列要求分别描述“枫叶红了。

”(1)用描写的方式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抒情的方式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2)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3)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过我不认字,只认画。

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

()9、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①我绕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③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④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岩层相互衬映。

()10、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2)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11、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2)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3)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4)为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

()12、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

()(2)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抱里永安她的魂灵!()一、(1)描写(2)叙述(3)议论二、(1)议论(2)记叙(3)抒情三、C四、①记叙②说明③议论④描写五、(1)描写(2)议论(3)记叙4)记叙,描写六、(1)记叙、描写。

表现大自然的美好给我带来的宁静和喜悦。

(2)议论。

表现“我”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及获得知识之后的美妙感受。

(3)抒情。

表达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七、(1)爽飒的秋风从山那边漫过来,把她少女一般的羞涩红晕轻轻地涂抹在掌形的枫叶面上,那种如血一样的情愫渗进叶脉,流淌成秋天里最浪漫的风景。

(2)是谁,偷偷儿把千年相思的颜色写成秋天最美的枫叶,我多想捧起一片藏进日记,留在梦里!(意思对即可)(1)议论(2)描写(3)记叙九、①记叙②说明③议论④描写十、(1)描写(2)抒情十一、(1)议论(2)抒惰(3)记叙、描写(4)记叙、议论十二、(1)描写(2)叙述(3)议论(4)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