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开篇点题方法多样 结尾扣题达意_写作技巧_写作技巧

合集下载

考场作文扣题之法:篇首、篇中、篇末不忘点题

考场作文扣题之法:篇首、篇中、篇末不忘点题

考场作文扣题之法:篇首、篇中、篇末不忘点题作文必须扣题,才能突出中心。

而要扣题,最为便捷的方法就是在行文中不忘点题。

尤其是考场作文,能否恰当点题,得分差距不小。

因此,掌握作文点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点题,就是在文章的关键之处用一两句或者一段话点明题意。

常见的点题方式,有篇首、篇中、篇末三种——篇首点题。

亦即开门见山点题法。

如佳作《何处是归宿》的篇首点题:每个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归宿,每个人都渴望找准自己的归宿,可如意者常常是少数。

究其原因,多为无法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如果你是一粒尘埃,就应附着在大地上,土地便是你的归宿,也是你的价值所在地。

倘若你执意漂浮在空间里,你不仅卑微到肉眼难以看见,而且时常让人掩鼻诅咒。

技法点拨:文章开宗明义,首句点题:每个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归宿,每个人都渴望找准自己的归宿。

接着以一个假设句推论出,认清自己才能找准自己的归宿的论点。

篇首点题运用了比喻和比拟修辞,增强了论述的形象性。

此外还有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格可以用来点题。

从表达方式看,有议论点题和抒情点题等。

温馨提示:篇首点题一定要起到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要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下文要写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需要论述的论点或论述的范围。

篇中点题。

这是指文章在叙述或论说的过程中,以简洁精练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论点之间的联系。

请看佳作《你很重要》的篇中点题:你很重要,农民工兄弟。

我很不解,你为何总是埋着头,在夏日炎炎的骄阳下默默挥洒汗水?为何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一隅无声无息?是因为家不在这儿,心里感到陌生吗?是因为在城里人面前而自卑吗?不,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看到自己对这个城市的作用有多大:那平坦开阔的大道是你一铲一锄铺就的,那高耸入云的建筑是你一砖一瓦叠起来的。

那一个个温馨的小家,那一间间明亮的教室,还有那热闹美丽的公园都是你汗水的结晶,双手的杰作啊!农民工兄弟,请抬起头看看,这由你们创造的城市有多繁华,社会有多稳定,国家有多强盛。

高分作文技巧 常见写作手法

高分作文技巧  常见写作手法

备战中考语文作文打造高分作文开头6大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几乎一半的分值就表明了它的分量。

它的成败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的成败,而语文的成败又牵动着全局。

所以洞悉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成为众多学子的迫切愿望。

在此,结合历年月考及期中期末统考的考场作文中学生的优秀写作范例,就中考作文的开头,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技巧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例1:起点对于人生有一种神圣的美。

是这种美,给了人前进的动力,力量的源泉,进取的心灵,搏击的勇气。

一个个新的起点,如同缀连着的美丽的珍珠,延伸着生命的价值与辉煌。

(《起点之美》)例2:当小树从黝黑湿润的土地破壳而出的那一刻,它知道,是土地给予了它生命。

于是,它便跨过重重艰难险阻,想要长成参天大树,来报答他的土地母亲。

心存感激,我们就能像这棵小树一样,跨过生命中种种沟壑。

(《心存感激》)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统摄全文,有提纲挈领之功效。

在考场上,好的开头大多是言简意明的。

它的目的在于给人以清楚明白而又不同凡响的印象,激发阅卷人强烈的阅读欲望。

但是由于考场作文的写作,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所以一般以开门见山,落笔入题为好,让人一读开头,便能感受到你的观点、思想或者情感。

切忌故弄玄虚、兜圈子,有意让人捉摸不透,进入“迷魂阵”,不愿将意思直截了当地写出来。

仿佛这就是文章新颖巧妙的所在,见水平、见功力的地方。

其实这种故弄玄虚的作法,恰恰是写作的弊病。

就字数来讲,开头结尾不宜过长,一般说来,标准的考场作文纸,100字左右即足够,三四行左右为宜。

技巧二:文采斐然,引人入胜例3:从山川,到大河,从古诗,到俗语。

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语文的存在。

思壮阔,则有金戈铁马,虎峰烟举;想清新,则有小桥流水,江南红杏;说凄婉,则有泪洒潇湘,秦淮风月;论哲思,则有庐山真面,柳暗花明……语文,轻轻地来到我的身边,又轻轻地从我身边走过。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例4:大韵中华,浩浩五千年文明;大情华夏,荡荡九百万平方。

中考作文高分开头结尾技巧

中考作文高分开头结尾技巧

中考作文高分开头结尾技巧引言在中考作文中,开头和结尾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不仅能够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力,还能够为文章增色添彩。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考作文高分开头结尾的技巧,帮助大家在中考作文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开头技巧1. 引人入胜的导入:- 故事导入: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作为开头,既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又能自然引出文章的主题。

- 问题导入: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

2. 简洁明了的介绍:- 直接点题:在开头直接陈述文章的主题,让读者一开始就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简洁描述: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一个场景或现象,引出文章的主题。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引用名言:引用一句名言作为开头,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同时也能引出文章的主题。

-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巧妙的比喻或拟人,为文章增色添彩。

结尾技巧1. 总结全文的结尾:- 重复开头:用与开头相似的语言或观点,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 归纳总结: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使文章更加严谨。

2. 深刻见解的结尾:- 提出观点:在结尾部分提出一个深刻的见解或观点,使文章具有启发性。

- 反思感悟:通过对文章主题的反思和感悟,得出一个有深度的结论。

3. 意犹未尽的结尾:- 留下悬念:在结尾部分留下一个悬念,使读者对文章的内容产生进一步的思考。

- 想象拓展: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想象和拓展,给出一个开放性的结尾。

结语开头和结尾是中考作文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运用各种技巧,可以使文章更加吸引人,也能够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并在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从而在中考作文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就是中考作文高分开头结尾技巧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览中考作文的开篇与结束技巧

一览中考作文的开篇与结束技巧

一览中考作文的开篇与结束技巧一、引言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篇优秀的作文能够帮助考生获得更高的分数。

作文的开篇与结束是作文的两扇窗户,决定了读者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和整体感受。

本文将探讨中考作文的开篇与结束技巧,帮助考生创作出引人入胜、令人难忘的作文。

二、开篇技巧1. 引人入胜的开头一个好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创作引人入胜的开头:(1)设置悬念:通过设置疑问、冲突、意外等元素,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

(2)引用名言:引用名言名句,可以展示考生的知识面和修养,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3)生动描绘: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读者的共鸣。

2. 明确主题的开头在开头部分,考生应明确作文的主题,让读者了解作文的核心内容。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直接点题:直接阐述作文的主题,让读者一目了然。

(2)间接点题:通过描绘、叙述等手法,自然而然地引出作文的主题。

(3)开头呼应:开头部分与作文标题相互呼应,强化主题。

三、结束技巧1. 回味无穷的结尾一个好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无穷。

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创作回味无穷的结尾:(1)总结全文:通过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使文章结构完整。

(2)深化主题:在结尾部分对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升作文的思想高度。

(3)预留想象空间:结尾部分留下一些悬念,让读者发挥想象力,思考更多可能性。

2. 圆满完成的结尾一个圆满完成的结尾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文的完整性,给人以满足感。

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创作圆满完成的结尾:(1)回应开头:结尾部分与开头相互呼应,使作文结构紧凑。

(2)强化结尾:通过强有力的语言,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使读者印象深刻。

(3)自然结束:故事或论述在结尾部分自然结束,不拖泥带水。

四、结语作文的开篇与结束是作文创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掌握一定的技巧能够提升作文的整体质量。

全面的中考作文开篇与结尾集锦

全面的中考作文开篇与结尾集锦

全面的中考作文开篇与结尾集锦前言作文是中考语文科目中分值较高的一道题目,其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对于作文得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开头和结尾能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力,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本文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些优秀的中考作文开篇与结尾技巧,以便考生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一、中考作文开篇技巧1.1 悬念式开头悬念式开头是通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这种开头方式能使文章更具吸引力,为后文的叙述和论述打下基础。

例如:> 那天,我独自一人走在林间小道,突然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花,它的花瓣呈紫色,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我不禁想知道,这株花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1.2 引言式开头引言式开头是借助名人名言、古诗文、歌词等来引出文章主题,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内涵。

例如:> “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

”这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愿景,也是我努力追求的生活态度。

1.3 叙述式开头叙述式开头是通过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描绘一幅画面或回忆一段往事来引出文章主题。

例如:> 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偶遇了一位卖糖葫芦的老爷爷。

他那微笑的脸庞、慈祥的眼神,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

1.4 设问式开头设问式开头是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发读者思考,从而引出文章主题。

例如:> 你是否曾经想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紧密相连?二、中考作文结尾技巧2.1 总结式结尾总结式结尾是对文章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例如:> 总之,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2.2 启发式结尾启发式结尾是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展望未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使文章更具内涵。

例如:> 未来的路上,还有无数个挑战等待着我们。

让我们带着信念和勇气,继续前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2.3 感悟式结尾感悟式结尾是通过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的感悟和启示,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中考写作中的开头与结尾写作技巧

中考写作中的开头与结尾写作技巧

中考写作中的开头与结尾写作技巧中考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任务,考生们往往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恰当地开篇和收尾。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中考写作中的开头与结尾写作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写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开头写作技巧1. 引用名言或事实:可以通过引用名言或事实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展示自己对于写作主题的深刻理解。

例如,写作题目为“如何保护环境”,可以引用一句与环境相关的名人名言,或者列举目前环境问题的事实。

2. 提出问题: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导他们进入文章的主题。

例如,写作题目为“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开头段落中提问:“你有没有发现,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而其他人却总是成绩不理想呢?”3. 描述场景或背景:通过生动地描绘一个场景或者背景,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兴趣。

例如,写作题目为“我心中的家乡”,可以在开头段落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家乡的美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家乡的魅力。

二、结尾写作技巧1. 总结观点:在结尾部分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总结,并表达出自己对于这个主题的深刻认识。

通过总结观点,使整篇文章呼应起来,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

2. 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在结尾部分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或者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对于问题解决的观点。

例如,写作题目为“如何减少交通拥堵”,可以在结尾段落中提出一些建议,如鼓励公共交通等。

3. 反问或引发思考:通过反问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思考问题,带着问题离开文章,让他们对于文章的主题保持一种思考和探索的态度。

例如,写作题目为“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可以在结尾段落中反问:“难道成为一个好朋友只需要关心自己的需求吗?”总结:中考写作的开头与结尾是整篇文章的亮点,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通过巧妙地运用引用、问题、描述、总结、建议、展望和反问等技巧,我们可以写出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的开头与结尾部分。

中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及其方法技巧

中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及其方法技巧

中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及其方法技巧一、开头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

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

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选自陕西省中考满分文《感受生活之美》)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

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这时却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

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打下了基础。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泪水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

家,真好!(选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

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

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技巧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忆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

中考作文指导:开头结尾技巧

中考作文指导:开头结尾技巧

中考作文指导:开头结尾技巧中考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整篇文章的关键,它们对文章的整体印象和分数评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写出一个恰当而生动的开头和结尾,成为了许多中学生思考的问题。

下面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些技巧和实用范例,希望对中学生的中考作文有所帮助。

一、开头技巧1. 引用名言:引用名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开头方式。

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选取相关的名言来作为开头,以突出主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例如:《家风与家教》名言:家教一词单纯一点讲就是家里的教育,复杂一点就是家庭价值观、家规家纪这样一套管理文化体系。

——《红楼梦》2. 描述场景: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引入文章的主题或背景,引起读者的共鸣。

场景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品、一个地方等。

例如:《美丽的石头》<开头>研究美学的人认为,美是一种感官经验,它可以从很多事物中得到提炼。

今天我要谈的,是那些看似普通却蕴含红尘世事的石头。

3. 问答式开头:通过提出问题或对话的方式来引入文章,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兴趣。

例如:《我叫周恩来》记得你小时候看的少先队队歌吗?里面唱道:“要强健,要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

”可是,你知道在中国,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周恩来吗?二、结尾技巧1. 给出建议或总结:在写文章结尾时,可以对文章所探讨的问题作一个总结或给出建议,让读者产生一些思考。

例如:《环保从我做起》<结尾>人类即便是走遍了全球,却也没有离开地球;人类也即便是再有钱再有势,但没有一个健康的地球,又何用之有?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后代子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认认真真做环保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2. 引用名言或谚语:结尾最好不要流于平凡,可以用名言或谚语加深文章印象。

例如:《青春的味道》正如法国诗人拉毕耶(Alphonse de Lamartine)所说:“生命是短暂的,爱情是永恒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爱情,好好享受青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青春的路上,每天都享受新鲜的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开篇点题方法多样结尾扣题达意
_写作技巧_写作技巧
赵毅,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大连理工附属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曾获得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省、市、区级优秀课。

清人李渔《闲情偶寄》中言:“场中作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这里的“开卷之初”即开篇,这里的“奇句”,就近些年中考[微博]阅卷经验来看,考场作文开篇大抵有两种方式能够方便快捷入佳境。

一是要做到“三点题”法,所谓三点题即点题目(或话题)、点题材、点题旨;二是可采用“直抒胸臆”法,所谓直抒胸臆即用题目真正触动心灵,抒写那一瞬间题目或写作内容震撼下的内心最强音。

在中考批卷中,阅卷教师承担着繁重的阅卷任务,老师都希望尽快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

倘若在开头处拐弯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题外转悠,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会让人有偏题之感。

所以,在文章的开头进行点题,使阅卷人明白你写的作文是在题目范围之内的,从而有助于你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这里先要明确两点:一是文无定法,文章开篇可以千变万化;二是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点题千万不要机械,以2012年中考命题作文《我的心灵
憩所》为例,就“点题目”而言就有三种方法:
①直白式:山水画,修我心养我性,我的心灵憩所。

②变化式:山水画呀,滤去烦忧徒剩清凉,心之憩所,我的家园。

③间接式:那一刻,沉浸在水墨丹青之中,仿佛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从上述几例不难看出开篇要开凤头,要精而美,切不可开猪头,甚至开大象头,拿来吓人。

“三点题”法开篇
1.题记式
什么是题记?题记是中心的诗意表达。

题记的两种表达格式是:
①(空两格)题记:题记内容
②(空两格)题记内容——题记
题记的四种形式:
(1)现代诗:题记:工笔细描,仕女频频笑。

一花一鸟,摇曳婉转在纤毫。

写意挥毫,神似却比形似妙。

哦,心在丹青中,才明白何为陶陶。

(2)填诗词:红尘里,平添许多愁。

细嗅书香全不问,管它冬夏与春秋。

心憩梦红楼。

——题记(仿《望江南》)
(3)文言文:凡古仁人,皆有寂寞之乐,自得之欢。

南阳诸葛,西蜀子云,元亮采菊,敦颐赏莲,莫不如是。

余则晚生
后辈,独喜执《论语》一卷,颔首吟哦,此乃吾心之憩所。

(4)征引式: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

——迟子建(引用名家名句。

)
其实,删去“题记”二字,以上四种形式也可以作为开篇直接使用。

2.描写式
可以以“我”为主,描写文题写作内容之下的“我”的状态。

如:无论朝晖夕阳,不管冬雪夏雨,总有孑然身影独立阳台,手执银光闪闪的指挥棒,沉浸在贝多芬的“交响乐”,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之中,那一刻,我已非我,那一刻叫作“乐活”。

哦,我的指挥,我的憩所!
也可以做一小段景物、场景描写,以情境创设带入“三点题”。

如:茂林修竹,清泉石上,风将竹叶声与清泉声融合,反衬出一片宁静来,其间琴音袅袅,此刻我独坐幽篁,享受着心灵休憩之乐。

3.哲理式:
用文题牵动,让自己深沉起来,深刻起来。

如:在繁杂喧嚷的都市中,不累不烦超然若仙,多乎哉?不多也!我本庸人,却不自扰,常常身背“单反”,纵情山水,乐以忘忧!让自己从羁绊中脱身,囚而不囚,我称它“心灵的
憩所”。

采用哲理式开篇通常围绕着“人生”、“人性”“生命”、“生活”、“命运”、“理想”等核心词展开,如此开篇,想不深刻也难。

直抒胸臆式开篇
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同样强调了开篇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

直抒胸臆式开篇简洁有力,恰可达到此种效果。

直抒胸臆式有如下几种方法:
呼告式如:丑橘,何其美哉!丑橘,何其智哉!(《丑橘之美》直接对下文写作内容丑橘呼告,抒发强烈情感。

)
引领式如:啊,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邂逅》用内心的惊喜带出行动的变化,引领出下文要写的内容。

)
引用式如: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做一匹靠自己的黑马》引用郑板桥名言。

)
当然考场作文最终确定的文体不同,开篇的方法也可以灵活多变。

以上主要谈一般记叙文、记叙性散文写作,若写作议论文,开篇方法亦是灵活多样的。

可以“拨乱反正,拨云见日”,对生活中的错误看法加以纠正;可以“泰山压顶,观点强现”,如“目前,校园攀比之风肆虐,我认为这种风气确实需要刹一刹。

”可以“比喻小例,生动牵引”;可以“说文解字,论点出场”;可以“设置疑问,破题引论”等等。

谈结尾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

人们称好文章的结尾为“豹尾”,指的就是结尾要求简练、生动、恰到好处。

结尾议论是考场作文点题的重要环节,一篇文章总该有它的意义和价值,写一篇记叙文就应该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那就应该以议论让读者和你一起品味点什么,明白点什么,收获点什么。

对中学生而言“文以载道”,或许拔得太高;“传情达意”,恰如其分。

纵观近几年本市中考命题,强调“感悟”、“收获”、“启迪”,议论的作用就更是不可小视。

如何传情达意?议论、抒情是比较直接且必要的手段。

开篇议、抒,为点题;文中议、抒,为联题;结尾议、抒,为扣题。

开篇是否议、抒,由文题、素材决定,并且即便使用,还是要少而精;中间部分,务必做到自己的情、感不藏不掖,追求水到渠成。

结尾的议、抒还是要有一点“庄重感”,需要一种“端起来”的感觉。

如此,立意鲜明、中心突出,避免跑、偏。

因为情动,所以选择,感情当发即发,爱恨情仇、快意人生,这里不做特别的指导,只说结尾扣题。

其实结尾扣题方法无穷尽,这里只说几个小技巧。

1.语言牵引。

以一个短促的句子引出重要的议论,就像放信号弹,提醒阅卷老师重点阅读。

“哦,是啊……”类,“于是我恍然,我懂
得……”类;“其实人生、生命、人性就是……”类,太多了,自己要有意识地到名家作品中找一找,悟一悟,仿一仿。

2.借力打力。

以相关联想激发,有点用“艺术”点亮“生命”的味道。

方法有二,其一,名人事例,事实论据支撑。

比如,以某一位或几位名人成功的事实证明文章主体表达情理的正确性;其二,名句佐证。

比如:我不禁想到了作家作品的哪句话、语录、儒释道经典语句等等,在他人智慧的基础上加以推进。

如:就想起了张晓风、王安忆、龙应台、张抗抗女士(平凹、阿来、张承志、周国平先生)在《……》文章中的句子“……”,真的,生活就是……
又如:释(儒、道)家说:“……”,虽是很有“禅”的玄妙,但是反观我们的生活,却是需要好好的参悟一番啊,正如母爱……
再如:就想起了一条短信:“……”,多经典!多深刻!生活就是如此,只要品味,原本深刻。

3.横纵思考。

所谓横向就是以自己为原点向旁边想,由物及人、推己及人、由个人到社会,发散思考。

所谓纵向就是以自己为原点拷问生命,即现象本质、以小见大,思考生活、人生与人性。

如:物亦如此,人何以堪?人之所以为人不正是……(由物
及人、思考生活、人生与人性)
如:由你我之间竟想到了你们我们,你是一个弱势群体,卑微的只是世俗的冷眼,而你以及你们却恰恰向我们彰显了什么叫做高尚。

(推己及人、思考生活、人生与人性)
如:在这个步履匆匆的社会,这个时代,何不让我们的心灵慢下来?……(由个人到社会、思考生活、人生与人性) 如:这何止是一个眼神,那是蕴含其中的深深的母爱,那是母爱“为了子女忘了自己”的最最自然的流露……(现象本质、以小见大、思考生活、人生与人性)
4.自创段子。

微博、短信里有很多这样的靓句。

如:最后,我想用一首小诗来收束我这篇考场作文——在唐诗的天空中/我愿做你昂首仰望的明月/在宋词的世界里/我欲成为你端在手中的酒杯/从古到今的歌谣/我只读了几句/自少变老的岁月/有了你的相伴/何等逍遥……(《我与诗歌的亲密接触》)
5.诗词点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咱不可妄自菲薄,试着在吟的基础上作一作。

如:人生几多风雨,相守少却彷徨,细数曾经萧瑟,莲叶擎雨碎风霜。

——后记(《我心中的荷叶》)
议论文的结尾部分可以观照论点的反面,可以将论点推到
极致,也可以退一步说,当然最终还应该是联系当下结合现实,提出自己的号召或倡议。

所有这些开头和结尾的技巧方法,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在这些“死法”中求变,从实际出发,真正进入文章“无法”的自由境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