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演唱《嘎达梅林》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音乐演唱《嘎达梅林》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演唱《嘎达梅林》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演唱《嘎达梅林》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蒙古族民歌和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豪放流畅的曲调,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2、通过聆听和音乐实践活动,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感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嘎达梅林》的不同特点。

3、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听辨男中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的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随音乐《嘎达梅林》表演蒙古族舞蹈。

在此过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师:听到这样优美的音乐,我非常想表演一段舞蹈,不知道大家欢不欢迎?*伴随背景音乐《嘎达梅林》大屏播放蒙古草原图片,教师舞蹈表演,表演后行蒙古礼用蒙语问大家好。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老师跳的这段舞蹈是哪个民族的?生回答:蒙古族2、聆听《嘎达梅林》主题音乐谈感受师:每当我听到蒙古族的音乐,都想跳一段蒙古族舞蹈。

但今天这段音乐的风格却截然不同,谁能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乐曲中透露着一些悲伤、难过、凄凉失落的感觉…… 3.介绍《嘎达梅林》背景资料师:蒙古族的音乐一般带给人辽阔的感觉,但今天的这段音乐确让我们觉得阵阵悲伤,因为这段音乐讲述的是一个真实、悲壮的英雄故事。

师:嘎达梅林是蒙古人心中的大英雄,嘎达是他的名字,梅林是他的官职。

在1929年军阀要对草原进行开垦,牧民们即将失去他们唯一的生活依靠,英勇的嘎达梅林勇敢的站了出来,带领草原的牧民们奋起抵抗,与军阀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他还是为草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的精神和他的故事被人们一代一代的传唱下去。

二、了解马头琴及其音色师:能让人感到凄凉、悲伤的除了这个悲壮感人的故事,主奏乐器马头琴更是把情绪渲染的沁人心扉。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嘎达梅林》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嘎达梅林》教案

《嘎达梅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民歌舒缓悠长的风格特点,嘎达梅林起义的历史背景,民歌嘎达梅林的相关音乐常识,民歌作曲手法,理解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的区别,认识马头琴。

能力目标:能够随琴有感情的演唱《嘎达梅林》,识别马头琴音色。

情感目标:喜欢民歌风格,愿意进一步学习蒙古民歌。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旋律,内涵。

教学难点:图形谱走入课堂,学生对旋律音高变化的感觉。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嘎达梅林》课前一歌。

①音乐问好:同学们好!你好,你好,老师你好!②唱音阶:结合科尔文手势分组唱单音,然后背手唱音阶。

③节奏练习:男女生分组各打一条节奏。

音乐课开始之前每个人都送老师一个最快乐的微笑好吗?打开音乐之门,唱响音乐之声,欢迎同学们走进我的音乐课堂。

刚刚过完十一,天气微凉,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同学们,⑴都看到了什么呢,⑵那能不能再想到些其他的事物呢,,蓝天白云,碧草牛羊,一派祥和的景象,这些不禁让老师想到了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的生活蒙古族人民,他们是一个豪放的民族,穿长袍马靴,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民族,使用历史悠久的蒙古语,蛊碗舞是他们的代表舞蹈。

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播放蒙古嘎达梅林器乐版),1929年,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为了自己的利益勾结东北军军阀,企图强行牧垦草地,致使人民流利失所,这一暴行引起了人民的强烈愤慨,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控告,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而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

出狱后的嘎达率众起义,很快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后来,嘎达梅林被奸细李守信陷害,在茫茫的辽河畔被敌人重重包围,战争中壮烈牺牲。

2.这就是嘎达梅林。

人们怀念英雄,就把这一动人的故事编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流传。

3.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这与人名同名的音乐作品,《嘎达梅林》(写板书)。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1嘎达梅林|人音(简谱)(2023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1嘎达梅林|人音(简谱)(2023秋)
-教师可通过讲解歌曲背景、故事情节,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情感。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简谱识读:部分学生对简谱识读存在困难,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可设计简谱识读练习,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卡片、游戏等,降低简谱识读的难度。
四、教学流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1嘎达梅林|人音(简谱)(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嘎达梅林》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听过蒙古族的音乐?”(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蒙古族音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谱的基本概念、在歌曲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简谱和音乐表达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嘎达梅林》这首歌曲,通过简谱教学,让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音乐教案《嘎达梅林》

音乐教案《嘎达梅林》

音乐教案《嘎达梅林》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嘎达梅林》这首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嘎达梅林》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

2. 讲解歌曲中所表现的民族特色及情感。

教学方法:1. 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背景。

2. 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嘎达梅林》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

2. 讲解歌曲中所表现的民族特色及情感。

3.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二章:歌曲学唱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嘎达梅林》的旋律。

2. 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嘎达梅林》的旋律。

2. 指导学生进行歌唱练习。

1. 示范教学,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2. 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教学步骤:1. 教授《嘎达梅林》的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2.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3. 对学生的歌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歌曲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嘎达梅林》的曲调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深入解析《嘎达梅林》的曲调和歌词。

2. 分析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

教学方法:1. 音乐分析法,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曲调。

2. 歌词解析法,解读歌曲中的意义和情感。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聆听《嘎达梅林》,并感受歌曲的曲调。

2. 解读歌曲中的意义和情感,分析歌词的表达。

3. 对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讲解和示范。

第四章:歌曲表演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提高学生对《嘎达梅林》歌曲的演唱水平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

2.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和表情。

教学方法:1. 团队协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

2. 示范教学,让学生跟随老师学习歌唱技巧和表情。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表演练习。

2.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和表情,跟随老师学习。

五年级上册音乐演唱《嘎达梅林》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演唱《嘎达梅林》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演唱《嘎达梅林》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嘎达梅林》,感受音乐的悲壮的情绪,激起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演唱《嘎达梅林》,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知识与技能】感受歌曲《嘎达梅林》的情绪和音乐形象,了解男低音音色;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民歌与马头琴的《嘎达梅林》。

【难点】1.通过学习《嘎达梅林》,说出它们在民族、节拍、速度、节奏与情绪之间的不同特点2.创编表演形式演绎《嘎达梅林》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播放电影《嘎达梅林》片头,初步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

师:当时的王爷大片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不满。

嘎达梅林为了人民的利益多次到垦务局反对开垦,被免职,甚至还被投入监牢。

嘎达梅林被救出后便组织起义,抗垦队伍在今通辽北舍伯勒图附近新开河(今乌力吉木仁河)畔的红格尔敖包屯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时,被包围歼灭,嘎达梅林战死。

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

(二)初步感知1.播放男低音歌唱家赵鹏演唱《嘎达梅林》的音乐视频,感受音乐的情绪和男低音音色.老师设置问题:从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男低音音色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舒缓的节奏和缓慢的速度,我们不禁感受到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好似看到了在蒙古大草原上,我们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反抗封建王爷,最后壮烈牺牲的画面。

男低音音色特点:深沉、浑厚、粗放2.学唱歌曲,感受音乐情绪(1)在学唱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思考问题:音乐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来烘托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的?(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也来朗读一下《嘎达梅林》,体会一下嘎达梅林的英雄形象。

嘎达梅林教案(精选8篇)

嘎达梅林教案(精选8篇)

嘎达梅林教案嘎达梅林教案(精选8篇)嘎达梅林教案篇1一、导学提纲1、熟悉歌曲《嘎达梅林》,了解嘎达梅林的传说。

“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歌曲中为什么演唱鸿雁?“长江”指哪个地方?2、简单了解蒙古的民族风情。

提示:(1)搜集资料的过程是一个拓宽视野的过程,除了老师带给的导学提纲的问题,同学们能够查找和其相关的自我感兴趣的任何问题,提倡多思、多看、多想,不断丰富自我的知识储备。

(2)课堂上展示的时光有限,同学们必须要抓住重点,看我们所提的问题是什么,能够根据问题把自我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合并、概括,取其精华与大家分享,不要面面俱到,要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述。

(3)第一、二题要进行课堂小组展示,请小组长安排好发言顺序,能够搜集展示相关图片,将展示时光控制在2分钟左右,不提倡照着资料读。

3、用口风琴视吹蒙古民歌《嘎达梅林》的旋律。

4、请用铅笔为歌曲标注旋律线。

5、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了解“中速稍慢”是一个什么速度?提示:(四——六题)组长能够在下一节音乐课之前,合理安排时光段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和评价,作为评选“音乐之星”的依据。

班长抽查组长的完成状况,做好记录,作为评选“音乐小组之星”的依据。

6、预习的过程中你遇到的问题或疑惑是:二、课堂教学实录(部分):1、教学铺垫:《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律动2、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简单预习了歌曲《嘎达梅林》,这天我们就来演唱这首歌曲(出示课题)。

一起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班长读一读。

(出示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演唱中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知识与潜力:1、学会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能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演唱歌曲。

2、初步尝试用口风琴有感情地吹奏歌曲《嘎达梅林》。

⊙过程与方法:借助于情景想象、歌曲的旋律线等方法表现歌曲。

师:首先请大家展示自主学习状况,只展示第一、二题。

哪个组来?生:(展示)我们的展示完毕,哪个组有补充?师:这个组准备的十分充分,展示得很好。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嘎达梅林》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属于人音版。

这首歌曲以嘎达梅林为主题,歌词描绘了嘎达梅林的英勇形象,旋律激昂,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基本技巧有一定了解。

然而,对于蒙古族音乐特色和嘎达梅林的故事,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背景,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2.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情感演唱《嘎达梅林》。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嘎达梅林》的旋律和节奏。

2.正确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激昂情感。

3.了解蒙古族音乐特色,感受嘎达梅林的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背景,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音乐欣赏法:欣赏蒙古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嘎达梅林》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准备蒙古族音乐的相关资料,如音频、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嘎达梅林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

同时,播放蒙古族音乐,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嘎达梅林》的乐谱和歌词,向学生介绍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然后,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单独演唱,教师评价学生的演唱效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欣赏蒙古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嘎达梅林》 ︳人音版 (五线谱) (1)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嘎达梅林》  ︳人音版 (五线谱)  (1)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掌握歌曲的特点。

2、学习演唱歌曲《嘎达梅林》,力求在演唱中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

3、欣赏不同风格的《嘎达梅林》,体会不同乐器在音乐教学中表现出的不同形式。

4、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活动,提高思考和鉴赏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感受。

5、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1、能熟练演唱《嘎达梅林》这首蒙古民歌。

2、演唱时表达出歌曲热烈奔放、豪迈、深沉悲壮的特点。

【教学难点】1、学生演唱中准确表达歌曲感情及乐谱中长音的保持。

2、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感受音乐文化。

教学准备钢琴、吉他、笛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出示课件《嘎达梅林》电影图片。

2、师:同学们,这部电影大家看过吗,影名的名字叫什么?这部电影的影名叫《嘎达梅林》,而且影视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就叫嘎达梅林,这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么我们先来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吧!二、《嘎达梅林》简介。

七十多年前,蒙古族封建王爷企图出卖土地,便勾结东北军阀强行开垦土地。

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力反抗。

嘎达梅林为了人民的土地,为了人民的利益率众起义,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斗争。

后来遭人陷害,被敌人包围,起义失败了,嘎达梅林壮烈牺牲。

后来,蒙古族人民为了纪念嘎达梅林这位民族英雄,就把这一动人的故事编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相传。

直到现在《嘎达梅林》这首歌曲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爱唱的民歌,而且全国都广为流传,它一种文化,而且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好听,现在已成为我国民歌艺术领域中的宝贵财富。

三、歌曲教学《嘎达梅林》。

1、了解相关的简谱知识。

①、音符低、中、高音的认识。

②、简介1=F、延音、小节、节拍等6 四分音符节拍一拍八分音符节拍半拍2·符点四分音符节拍一拍半6 - - - 全音符节拍四拍2、歌曲教学①、师范唱,学生跟唱。

师:演唱时注意蒙古歌曲特点,热烈奔放、豪迈、深沉悲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音乐演唱《嘎达梅林》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聆听男低音独唱《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情绪、男低音音色及旋律特点。

并能通过弹奏歌曲旋律进一步体验、表现作品。

(2)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了解马头琴,感受马头琴音色、乐曲段落结构、主题每次的不同变化,并能用电子琴随乐曲弹奏主题,进一步体验、表现乐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嘎达梅林的英雄壮举,不仅使学生了解嘎达梅林,更激发学生英雄情怀与学习热情。

通过聆听、划旋律线感受作品,并以电子琴弹奏歌曲旋律、乐曲主题的方式更深一步体验、表现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深刻了解、聆听感受、弹奏表现嘎达梅林的英雄形象,激发学生的英雄情怀与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聆听两首不同表现形式的《嘎达梅林》,感受作品情绪、表现特点,并能电子琴弹奏歌曲旋律、乐曲主题。

教学难点:听辩器乐作品中主题每次的变化,并用电子琴分声部弹奏。

教学地点:电子琴教室。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学生用具:电子琴、歌(乐)谱片。

教学过程:
一、聆听故事《嘎达梅林》,激发英雄情感与学习热情。

(播放课件)师:“这里是我国北部蒙古族地区著名的科尔沁草原。

截至在80多年前,这里的牧民一直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幸福而平静的生活着。

可是当时这里的达尔罕王公勾结腐朽的民国政府以“放垦”为由,出卖牧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蒙古族传奇英雄嘎达梅林勇敢的进行武装起义。

1931年4月5日,也是清明节这一天,嘎达梅林率领的仅存30余人抗肯队伍在洪格尔河北岸准备渡河南去。

此时,正值冰雪融化,大大小小的冰块顺流翻滚,后边又有敌军追击,嘎达梅林下令强行渡河,他本人和两位首领担任掩护任务,战士有的被冰块撞倒在水中,有的中弹身亡,登上对岸的仅有20余人。

突出重围后,嘎达梅林发现还有一部分战友未来得及突围,于是他再次单枪匹马杀进重围营救战友,这时敌军以占领了洪格尔河南北两岸,起义军受到两面夹击,在激战中,敌人的一发子弹击中了嘎达梅林,英雄就这样倒在水中,鲜血染红了整个洪格尔河,献出了年仅38岁的年轻生命而英勇牺牲。

多少年过去了,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依然被嘎达梅林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着,于是创作了一首民歌就叫做《嘎达梅林》,深沉而悲壮的旋律流传在科尔沁草原上,后来人们又根据这首民歌改编成许多器乐曲或其它各种版本的声乐曲,让后人永远记住、怀念这名为了保卫蒙古族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揭竿起义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

二、聆听两首不同表现形式的《嘎达梅林》
(一)聆听男低音独唱《嘎达梅林》 1.带着如下问题聆听歌曲《嘎达梅林》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男低音”的音色特点是怎样的?
2.边划旋律线边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并划分乐句。

(1)歌曲旋律特点是怎样的?
(2)歌曲旋律可分为几个乐句?
3.指名弹奏歌曲旋律。

4、全体随歌曲弹奏旋律。

(二)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简介马头琴
(播放课件)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

因琴头雕刻成马头状而得名。

其音色悠扬、深沉、宽广,充分体现蒙古族的性格与内涵。

2. 提问预习内容:
(1)乐曲可分为几个段落?
(2)主题出现了几次?
(3)每次主题在音区、音色、速度、伴奏乐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3.边听乐曲边板书总结记录如上问题。

(播放课件)师:首先出现的是引子部分,马头琴激越的演奏立刻波动人的心弦,定音鼓的有力敲击,引出马头琴低沉
哀婉的旋律,把人们带入遥远的回忆......
低音弦乐引出主题第1次,进入A段。

弦乐顿促的节奏引出主题第2次,进入B段。

弦乐急促的号角声引出主题第3次,进入C段。

这是尾声,鼓乐齐鸣,节奏有力,速度加快,仿佛号召战士们勇往直前。

马头琴悠扬的琴声预示着胜利的到来,最后乐曲在马头琴模仿疾驰的马蹄声中结束。

4.找三组同学,每组两人,一个弹旋律声部,一个弹伴奏声部,分别弹奏三次主题。

5.全体学生分主旋和伴奏两个声部连起来弹奏三次主题(中间格8拍)
6.最后完整聆听、表现音乐,在出现主题时随音乐分声部弹奏主题。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嘎达梅林是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这节课我们聆听英雄、歌唱英雄、演奏英雄,不仅提高了我们的音乐技能,更激发了我们的家国情怀、英雄情怀。

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是由许多其他像嘎达梅林这样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和锻炼,为家邦的昌盛、为民族的复兴,做一名像嘎达梅林一样的真正民族英雄!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