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型转换练习
四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

四年级下册句型转换一帆教育81592466〔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一〕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忧吗?一、反问句与陈述句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练习: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忧吗?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四年级上册句型转换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句型转换练习题班级姓名(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陈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对话与转述的互换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2)班,获得了冠军。
四年级上册语文 句型转换专项练习

四上句型转换专项练习一、扩写句子,至少扩写两处。
1.小船行驶。
2.蟋蟀弹琴。
3.盘古创造了世界。
4.草地上草儿摇曳。
5.天空下着雨。
6.奶奶思念故乡。
7.江面上笼罩着薄雾。
8.蝙蝠到处乱撞。
二、缩写句子。
1.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2.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3.那个满脸汗水的男孩迅速扶起了在他前面摔倒的同学。
4.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这个可怕的悬崖上。
三、修改病句1.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2.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3.听了老师的话,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4.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5.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6.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
7.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8.看了《精卫填海》这篇神话故事,深受教育。
9.这时候,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10.通过这些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11.科学家反复经过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四、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鸟的天堂不就是鸟的天堂吗?2.盘古的开创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4.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他们藏身呢?5、小猫是那么天真可爱,我会舍得责打它吗?(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6.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7.难道事实不是这样的吗?8.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9.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10.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五、把陈述句变成反问句。
1.要是你的手指不废一点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2.钱塘江大潮的确是天下奇观啊!3.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六、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
1.要不是你提醒,我将永远把春天赶走了。
(改为被字句)2.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
(改写为“被”字句或“把”字句)3.霞光照着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4.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补好。
四年级句型转换及答案

四年级句型转换及答案【篇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1】t>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注意:是作谓语的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删去“。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例1 把直述句变为转述句如: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直述)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转述)把直接引述句改写成间接转述的句子要做到三改一不改:1. 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如“我”“你”“我们”等)改成“他”或“他们”。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练习:(反问改陈述)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缩句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话包蕴着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小学四年级句型转换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句型转换练习题及答案一、陈述句与反问句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或没有”,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去掉。
4、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8、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10、你怎么能这样做?11、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12、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13、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14、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6、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型转换练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型转换练习句型转换练一、陈述句与反问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或没有”,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4、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XXX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XXX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XXX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练: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不好好研究,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喜的歌吗?8、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10、你怎么能这样做?111、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克不及办到吗?12、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13、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克不及办到吗?14、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研究怎会有知识?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谬误吗?16、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正确。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附答案】练习:(反问改陈述)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缩句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话包蕴着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型转换练习一、陈述句与反问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或没有”,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4、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8、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10、你怎么能这样做?11、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12、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13、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14、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6、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或没有”,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
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8、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0、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1、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3、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1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1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17、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18、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19、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转述句)把某个人说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个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叙述。
例如:1老师对我说:“教怎么写。
”改:2老师对我说,教怎么写。
3老师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改:4.老师叫我先回去,她还要批改作业。
例1和例3是直接叙述;例2和例4是间接叙述大体上有下面几个基本特征:①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②用直接叙述描写,更能表现说话人的浯气和感情,得更形象;而用间接叙述来写,虽然也能表达相同的意思,但语气、感情都淡些,也不那么形象。
③用直接叙述,说话人得用第一人称“我”来自称,听话人要用第二人称”你”;用间接叙述,所用的人称就不同了,它必须根据具体的叙述对象来定,绝对不能使用第二人称“你”。
④用直接叙述描写人物的语言,“说”的后边要用冒号,人物说的话要用引号;用间接叙述来写,“说”的后面得改用逗号,人物说的话不能加引号。
描写人物的语言,该用哪种叙述方式,要看表达的需要,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以及所说话的意思,就用间接叙述。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四点:一是改变标点,把冒号改为逗号。
二是改变人称代词,引号里的第一人称“我”改为他(她);其他人称,则指代谁就写谁的名称。
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可做改动,但不能改变意思。
四是将表示直接引用的引号删去。
练习: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我吃过了。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他吃过了。
(2)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要认真学习。
”(2)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要认真学习。
(3)小花对小丽说:“你可以拿我的小人书看。
”(3)小花对小丽说,小丽可以拿她的小人书看。
(4)老师对爸爸说:“文文的学习进步快,我很高兴。
”(4)老师对爸爸说,文文的学习进步快,老师很高兴。
(5)妈妈告诉女儿:“明天我和你去公园玩。
”(5)妈妈告诉女儿,明天她和女儿去公园玩。
(6)爸爸对小坚说:“我今天加班,你到舅舅家吃饭。
”(6)爸爸对小坚说,他今天加班,要小坚到舅舅家吃饭。
(7)老师说:“我去过桂林,那里真美。
你们有机会也去游览一番。
”(7)老师说,他去过桂林,那里真美。
你们有机会也去游览一番。
(8)我对他说:“你爸爸今天加班,今晚你到我家吃饭。
”(8)我对他说,他爸爸今天加班,今晚他到我家吃饭。
练习: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4、缩句方法及相关说明: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等。
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对谁做”。
5、缩句练习时要注意什么?a)保持句子完整,注意主语。
b)留住句子中的“着,了”。
c)不改变句子原意。
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6、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7、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8、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9、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0、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1、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12.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13、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14、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15、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16、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17、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18、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19、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20、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________________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四、扩句要将原来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限制成分,使句子更具体。
注意:要找到句子的各个部分(主谓宾),对各个部分加以扩充。
1.局部扩句法。
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