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3000吨每天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书

3000吨每天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书

3000吨每天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印染厂主要从事针织印染,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污水排放大户。

污水中主要含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油脂、盐类以及加工过程中附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酸碱等。

废水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深且多变,pH变化大,水量水质变化大,属难处理工业废水。

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的主要对象是不易生物降解或生物降解速度极慢的有机物、染料及有毒物质。

为了保护环境,公司决定新建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达到3000m3/d,处理后出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一级”标准。

2. 设计依据、原则及围2.1设计依据2.1.1主要规和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20015-2003)●《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GB50069-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7-2002)●《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GBJ.87-8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GB50187-9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GB50046-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GB50055-9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GB50062-9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36-98)●《构筑物抗震设计规》(GBJ50191-9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J108-9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GB50231-98)2.1.2主要政策法律●《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11月)●《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6年3月)●《建设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1987年3月●《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11月)●《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9年5月)2.2设计原则2.2.1、国家对环境保护及城市污水治理的有关规、标准和规定。

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排放量、水质参数、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因素,以及当地环保法规和标准,选取合适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 预处理: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沉淀物、油脂等杂质,需要通过格栅、砂池、调节池等设备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物和油脂等有机物。

2. 生化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投入到生化反应池中进行处理。

在反应池内加入适量的菌剂,使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去除COD等有机物的目的。

3. 净化处理: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中仍然残留着少量的有机物、无机盐等物质,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处理通常采用深度过滤、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技术。

4. 消毒处理:经过前三个步骤的处理,废水中的大多数有害物
质已经被去除。

但是,在排放之前仍需要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病原菌和细菌等有害微生物。

5. 排放: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处理,印染厂的废水可以达到当
地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并可以安全地排放至污水管道、河流或湖泊等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印染企业废水的水质参数和排放量均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废水处理工艺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处理效果最佳。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一、工艺概述印染厂水处理工艺设计旨在处理印染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

物理处理用于去除固体悬浮物和颜料等;化学处理用于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生物处理用于去除有机物。

二、工艺流程1.物理处理阶段首先,将废水通过格栅和沉砂池进行预处理,去除大的固体悬浮物。

接下来,将处理后的废水送入混凝池进行混凝沉淀。

在混凝池中加入适量的混凝剂,将固体悬浮物和颜料等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2.化学处理阶段经过物理处理后,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已经大幅度减少,但仍然存在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

因此,接下来的化学处理阶段主要针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处理。

在混凝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和pH调节剂,以进一步聚集和沉淀其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沉淀池中的废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废水中的污染物将沉淀到池底。

然后,采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处理。

3.生物处理阶段经过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后,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颜料等已经去除得较少,主要残留有机物。

因此,接下来的生物处理阶段重点是消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将化学处理后的废水送入生化池,通过添加适量的厌氧污泥和好氧污泥,分别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

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厌氧污泥分解为有机酸和氨氮等物质。

在好氧条件下,有机酸被好氧污泥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污泥等。

经过生物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被有效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厌氧池和好氧池中的混合液经过一定的澄清时间后,再经过沉淀池进行澄清,之后可以进行最后的消毒处理。

三、工艺设备1.物理处理设备:格栅、沉砂池、混凝池。

2.化学处理设备:絮凝剂加药装置、pH调节装置、沉淀池、过滤器或离心分离机。

3.生物处理设备:生化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装置。

四、工艺控制1.物理处理控制:格栅和沉砂池的清理和排泥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化学处理控制:絮凝剂和调节剂的投放量应根据废水水质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的效果。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印染厂废水是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难以降解的有害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针对某印染厂的废水处理进行方案设计,力求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废水性质分析某印染厂生产出的废水主要包括染料、助剂、染色废液、漂白废液、冲洗废水等。

经过初步分析,该厂废水特点如下:1.废水pH值偏酸,一般为2~4之间。

2.废水中含有COD、BOD、SS、TP、NH3-N等指标显著高于国家标准要求。

3.废水中有大量的油类物质、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氯化合物等有害物质。

三、处理工艺方案设计针对某印染厂废水特性,我们提出以下处理工艺方案:1.中和调节工艺。

采用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对废水进行酸碱中和处理,以提高废水pH值和减少vCOD等指标贡献。

2.生物膜反应器工艺。

采用好氧-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结合,对废水进行COD、BOD、SS等污染物的降解处理。

3.A/O生物处理工艺。

采用A段好氧处理和O段厌氧处理相结合的A/O生物处理工艺,可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COD和BOD指标得到降低。

4.深度净化工艺。

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高级氧化剂,如紫外光、臭氧、过氧化氢等,达到对废水中有机和无机物的完全降解和消毒灭菌的作用。

四、设备及设施建设1.酸碱中和装置包括生石灰反应槽、中和塔、氢氧化钠反应槽等。

反应槽材质为FRP或不锈钢材质,设备按照实际处理能力进行选择和设计。

采用钢制或树脂工艺箱体,内置好氧反应器和厌氧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生物膜材料,实现对废水的降解处理。

包括进水泵、格栅、中和反应器、好氧池、厌氧池、二沉池等设备,设备材质应选用耐腐蚀、防锈、抗老化的材质。

采用UV紫外光反应器、臭氧反应器、过氧化氢反应器等。

反应器材质选择应优先考虑其耐腐蚀、防倒灌、透光等因素。

五、运营管理1.经营管理印染厂废水处理工程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停泵,设定液位自动下泵等等功能,科学管理。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书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书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书1.2水质水量基本情况某印染厂有职工2500人,该厂印花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9000万米,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印地可素、纳夫妥、硫化和少量分散染料等还原性染料。

所产生的主要废水是退浆漂炼废水、印花废水和料房冲洗水,分别由1#、2#、3#出水口排出,各出水口排水量逐时变化情况的实测结果列于表1,其混合废水经24小时的逐时取样混合后实测如表2所列。

目前,该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附近河道,对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此,该厂拟建造一废水处理站对该厂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一起进行处理(该厂位于老城区,下水道系统尚未完善)。

根据上述的情况,拟建9020m3/d污水处理设施,建后排放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1)拟建废水处理站西郊500米左右为河道,该河道95%保证率枯水量为195m3/h,流速为1.4m/s,夏季温度为17℃,水中溶解氧含量为7mg/l,BOD为52mg/l,最高洪水位(95%保证率)为189.89米。

上游1公里以无用水点,下游10公里处有分散饮用水源。

(2)该印染厂位于江南某镇,该地区的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废水处理站区地下水水位标高为190.50米(吴凇标高),站区地质情况符合施工要求。

(3)该厂可提供的用地面积为120×120米,场地基本平坦,其地面标高为192.00米(吴凇标高)。

混合废水自处理站区东南角进入,废水进水总管标高为188.00米(吴凇标高)。

(4)废水处理站建设用各类建材均有供应。

(5)废水处理站所需用电由该厂供应。

处理站设计中可不考虑机修车间,食堂和浴室等公共设施由厂方统一解决。

1.3污水处理方案的比选及确定目前,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1、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2、吸附-生物降解工艺;3、膜生物反应器1.3.1 A/O工艺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主要用于水处理方面 A就是厌氧段,主要用于脱氮除磷;O就是好氧段,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书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书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书1.2水质水量基本情况某印染厂有职工2500人,该厂印花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9000万米,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印地可素、纳夫妥、硫化和少量分散染料等还原性染料。

所产生的主要废水是退浆漂炼废水、印花废水和料房冲洗水,分别由1#、2#、3#出水口排出,各出水口排水量逐时变化情况的实测结果列于表1,其混合废水经24小时的逐时取样混合后实测如表2所列。

目前,该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附近河道,对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此,该厂拟建造一废水处理站对该厂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一起进行处理(该厂位于老城区,下水道系统尚未完善)。

根据上述的情况,拟建9020m3/d污水处理设施,建后排放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1)拟建废水处理站西郊500米左右为河道,该河道95%保证率枯水量为195m3/h,流速为1.4m/s,夏季温度为17℃,水中溶解氧含量为7mg/l,BOD为52mg/l,最高洪水位(95%保证率)为189.89米。

上游1公里以无用水点,下游10公里处有分散饮用水源。

(2)该印染厂位于江南某镇,该地区的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废水处理站区地下水水位标高为190.50米(吴凇标高),站区地质情况符合施工要求。

(3)该厂可提供的用地面积为120×120米,场地基本平坦,其地面标高为192.00米(吴凇标高)。

混合废水自处理站区东南角进入,废水进水总管标高为188.00米(吴凇标高)。

(4)废水处理站建设用各类建材均有供应。

(5)废水处理站所需用电由该厂供应。

处理站设计中可不考虑机修车间,食堂和浴室等公共设施由厂方统一解决。

1.3污水处理方案的比选及确定目前,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1、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2、吸附-生物降解工艺;3、膜生物反应器1.3.1 A/O工艺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主要用于水处理方面 A就是厌氧段,主要用于脱氮除磷;O就是好氧段,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某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工程(3000m3/D)设计方案某保工程有限公司二○○八年四月某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方案简述一、工程设计规模某纺织印染发展有限公司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拟新建一套污水处理设施。

设计污水物化处理规模为3000m3/d。

污水排放标准达到要求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二、工艺设计:✧废水处理工艺流程:(3000m3/d)原水筛网调节池竖流沉淀池水解酸化池达标排放出水池二沉池接触氧化池废水处理选用物化和生化组合工艺,强化预处理,确保后续生化处理稳定运行。

✧厌氧选用水解酸化工艺,采用高效的STCI布水系统,保证厌氧处理效果。

在好氧工艺中采用高效节能的曝气系统,提高曝气效率,节约能耗。

二、经济技术指标1.工程处理设计规模:3000 m3/d2.总投资:373.32万元3.吨水投资:1244.4元/ m34.运行费用:电费E1=0.254元/m3药剂费E2=0.260元/m3工资福利费E3=0.089元/m3污水处理最大直接运行费用∑E:∑E= E1+ E2 + E3 = 0.254+0.260+0.089=0.603元/m3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设计单位概况 (1)1.3 设计依据、原则和内容 (2)1.4 相关环境标准 (3)第二章工艺设计 (4)2.1 工程设计规模及排放要求 (4)2.2 工程分析 (4)2.3 工艺说明 (6)2.4 废水处理系统设计 (12)第三章建筑和结构设计 (17)3.1 建筑设计 (17)3.2 结构设计 (18)3.3 防渗设计 (18)3.4 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18)第四章电气控制及过程控制 (20)4.1 设计依据 (20)4.2 设计范围 (20)4.3 供、配电系统 (20)4.4 照明设计 (21)4.5 自控系统与在线测量仪表 (21)第五章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和安全卫生设计 (22)5.1 节能设计 (22)5.2 消防设计 (22)5.3 环境保护 (22)5.4 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 (23)第六章管理机构与劳动定员 (25)6.1 管理机构 (25)6.2 劳动定员 (25)第七章工程概算 (27)7.1 工程内容 (27)7.2 工期 (27)7.3 编制依据 (27)7.4 建构<建>筑物一览表 (28)7.5 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 (29)7.6 投资预算表 (30)7.7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30)第八章培训及调试计划 (33)8.1 人员的培训 (33)8.2 工程的调试 (33)8.3 废水处理生化系统调试 (35)第九章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 (39)9.1 质量保证 (39)9.2 售后服务 (39)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某纺织印染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产针织内衣,包括织布、染整、制衣的生产加工厂,每天排出近3000m3生产废水。

某染织企业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某染织企业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water reaches
the Standard of Pollutant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rom Weaving,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DB
321670--2004)complete—

m。有效水深3.7m,有效容积580m3,
HRT为6.7
h。 14.2 m×
(3)调节池。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D
日5.1 6.5 h。
4工程总结
m,有效水深3.4 m,有效容积580 m3,HRT为
(1)采用高温厌氧一水解酸化一生物接触氧化 法工艺处理该公司的印染废水可行,其工艺流程具 有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强,容积负荷高,不 进行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处理效果好,耐冲 击负荷,出水水质稳定的优点。本方案设计合理,对 印染废水能够彻底处理。达标排放,从而达到环境效 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工程设计中采用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可靠的 先进处理工艺,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水质、水量的特 点,处理设施具有较大适应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兼 顾,以满足水量水质变化要求,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3)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 可调节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同时设置事故应 急排放管道,供紧急、特殊情况下使用。 (4)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污水处理站内的噪声和 臭气污染.尽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以免对周同环境 造成不良影响。工程设计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过程 尽量简单,便于维护管理。
理较为先进和成熟的工艺——厌氧、兼氧水解酸化、
好氧生物处理再加物化混凝沉淀工艺对该废水进行 了处理。本工艺的主体单元好氧生物处理采用生物 接触氧化法。这种处理方法是在池内设置填料作为 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废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 流速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了生物膜,废水和生物 膜相接触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净化。生物接触 氧化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单位体积的微生物浓度. 克服了活性污泥法需要回流、易污泥膨胀等弊端,而 且具有负荷高、占地小、运行稳定等优点,应用其处 理废水时.不仅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有机物去除率 (COD去除率60%~70%,BOD,去除率>90%。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去除率>96%),而且日常运转费较低。本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设计说明书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目的与任务 (1)1.2.1目的 (1)1.2.2任务 (1)1.3设计原始资料 (1)1.4设计依据 (2)1.5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 (3)1.5.1确定处理程度 (3)1.5.2工艺流程确定 (3)1.6污水处理构筑物各单项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说明 (4)1.7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5)1.7.1平面布置 (5)1.7.2高程布置 (6)2 设计计算书 (7)2.1污水处理站规模计算 (7)2.2污水处理程度计算 (7)2.3各单项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及草图 (9)2.3.1格栅 (9)2.3.2均化池 (10)2.3.3配水井 (14)2.3.4混合池 (15)2.3.5反应池 (16)2.3.6沉淀池 (19)2.3.7集泥井 (22)2.3.8浓缩池 (22)2.3.9计量设备 (24)2.3.10其它 (24)2.4高程设计计算 (25)2.5其它相关说明 (27)3 总结 (28)1 设计说明书1.1设计题目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1.2设计目的与任务1.2.1目的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予的原始资料,对某针织印染厂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工艺设计。

灵活运用所学水污染控制工程(1)有关污水处理物化方法的设计计算的专业知识、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根据所给予的设计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污水处理方案,完成污水处理站的工艺设计。

本设计属初步设计(方案)性质的设计工作。

1.2.2任务(1) 根据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所需的处理程度,并选择处理方案;(2) 根据污水处理程度结合污水站的地形条件,确定污水处理流程和处理构筑物;(3) 对所选定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其形式和主要尺寸;(4) 进行污水处理站的高程计算;(5) 绘制污水站的总体布置图(包括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6) 编写说明书、计算书。

1.3设计原始资料(1)某厂污水站及排放口附近地形图一张。

(2)工厂排水水量资料:=1.2,工厂生产污水流量日变化数据见表1;污水流量按生产污水流量日变化曲线计算,KdK=1.3;h(3)工厂排水水质资料:该厂是一个综合性针织印染厂,所排出的生产污水用化学混凝法处理,采用碱式氯化铝作混凝剂,原水水质(取均和3小时后的水样,经24小时逐时取样混合)试验资料如下:色度:380倍(稀释倍数法);PH=6.0;COD=860mg/l;BOD5=250mg/l;DO=2.5mg/l。

其它资料如下:混凝剂投量:400 mg/l(污水),碱式氯化铝中含Al2O36~8%;产生的化学污泥量(脱水后):0.17kg/d﹒m3污水(含水率85%);处理出水受纳水体为污水站附近某河流。

(4)水文地质资料:污水站附近河流最高洪水位为266m,该河流95%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10m3/s,河水流速为0.5m/s,夏季河水水温为17℃,河水中原有DO=7.0mg/L,河水中原有BOD5=3mg/L。

废水处理厂(站)址的地质钻孔柱状图,地基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包括流沙)与地震等资料齐全;污水站地下水位距地表20m左右;土壤为沙质粘土,抗震强度在1.5kg/cm2以上。

(5)气象特征资料:包括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降雨量、蒸发量、土壤冰冻和风向资料等。

当地气象条件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气压为730.2mmHg,每年平均气温为15.1℃,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

(6)其它资料: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拟由省建筑公司施工,各种建筑材料均能供应;电力供应充足。

1.4设计依据(一)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4、《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6-87)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1993)6、《城市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1989)7、《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77号) (三)设计手册:1、《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2——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5册 城镇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3、《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水工业设计手册-废水处理及再用[M]. 许泽美编.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5、《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四)其他:1、课程设计指导书提供的相关原始资料和设计基本参数2、《水污染物化控制原理与技术》,罗固源主编,化工出版社,2002年3、《水污染控制工程》,罗固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排水工程(第四版)》上册,孙慧修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5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1.5.1确定处理程度污水设计处理程度:BOD5的处理程度90%5=BOD E ;COD 的处理程度88.37%=COD E ;ss 的处理程度65%=ss E 。

1.5.2工艺流程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首先保证处理水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其次应对其工程造价与运行费用,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建设实施的条件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以优选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应考虑处理规模、进水水质特性、出水水质要求、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考虑气候等自然条件,北方地区应考虑低温条件下稳定运行。

(2) 工艺流程选择应考虑的技术经济因素:节省电耗;减小占地面积,考虑批准的占地面积,征地价格;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

(3) 在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处理效果稳定,技术成熟可靠、先进适用的技术,使运行管理方便,运转灵活,自动化水平高,操作容易。

;适应当地运行管理能力的具体情况;可积极稳妥地选用污水处理新技术。

因此,根据所要求的处理程度,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处理方法和处理流程,并决定处理所需的处理构筑物。

本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化学混凝处理法)。

图1 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流程图1.6污水处理构筑物各单项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说明=7488 m3/d。

(1) 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Q=5760 m3/d,污水处理站最大设计流量:Qmax(2) 各单项构筑物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见表2。

表2 各单项构筑物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1.7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1.7.1平面布置(1) 污水站的平面布置须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各项条款进行设计。

(2) 平面布置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有条件时,可按远景规划水量布置,将处理构筑物分为若干系列,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

(3) 应以节约用地为原则,根据污水处理站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和工艺流程要求,结合厂址地形、气象和地质条件等因素,使总平面布置合理、经济、节约能源,并应便于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

(4) 生产行政管理和生活设施宜集中布置,其位置和朝向应力求适用、合理,并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一定的防护距离。

经常有人工作的建筑物如办公、化验等用房应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在北方地区并应考虑朝阳。

(5) 污水和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宜分别集中布置。

各构筑物间的布置应尽量紧凑,节约用地并便于管理。

同时应考虑管线敷设、构筑物施工开槽相互影响,以及今后运行、操作、检修距离,构筑物应符合留有一定的施工间距(5~8m)的要求。

(6) 废水与污泥处理的流向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尽可能考虑重力流。

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渠应尽量简单而便捷,避免迂回曲折,减少水力损失,降低能耗。

(7) 各单元处理构筑物的座(池)数根据污水处理站规模、处理站的平面尺寸、各处理设施的相对位置与关系、池型等因素来确定,同时考虑到运行、管理机动灵活,在维修检修时不影响正常运行。

各处理构筑物的连接管渠应使尽可能采用盖板明渠;除正常工作管渠和闸阀外,平面布置图考虑了超越管、事故排放管、放空管、半放空管,当某一处理构筑物因故停止运行时,不致影响其它单元构筑物的正常运行,以及发生事故或停运检修时,能使废水跨越后续处理构筑物而进入其它池子或直接排入水体;还要考虑给水管、投药管、站内污水管、站区内雨水管等。

(8) 平面布置时,除考虑主体构筑物外,还考虑了主要附属构、建筑物。

各处理构筑物与附属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应根据安全、运行管理方便与节能的原则来确定。

由于本设计是某工厂的污水站,所以如机修车间、食堂等均不考虑,但考虑了污水站办公室及化验室等。

(9) 污水处理站内应设置联通各构筑物和建筑物的道路,站内道路车行道宽5m,人行道宽2m。

站内应有一定得绿化面积,其比例应不小于全站总面积的30% 。

(10) 平面布置图可根据污水站的规模,采用1:200~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常用的比例尺为1:200。

本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采用比例为1:200。

1.7.2高程布置(1) 应在完成各构筑物计算及平面布置草图后进行。

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采用重力流,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并适当留有一定的富余水头,以防止淤积时水头不够而造成涌水现象,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各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查表估算,但各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通过计算确定。

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 计算水头损失时,原则上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

(3) 为了降低运行费用,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以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流动不在此例)。

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可直接查表,但各构筑物间的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则需计算确定,计算详见教材和相关设计手册。

高程布置时还应考虑管内淤积,阻力增大的可能,因此需留有充分余地。

(4) 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

在决定污泥处理构筑物的高程时,应注意使污泥水(包括上清液、滤后液等)能自动排入厂内污水干管。

(5) 站区的竖向高程设计,应尽量做到填挖方量少,土石方基本平衡,并考虑有利排水。

出水管渠高程,须不受水体洪水顶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