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大总结

合集下载

新版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1

新版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1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二增长速度(增速)二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 ,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白^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二2 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 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二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刷题资料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刷题资料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刷题资料汇编第一部分文字材料一、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932. 2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 35%,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 4.02个百分点;注册资本(金)129. 23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27. 70%。

其中,企业1819. 28万户,个体工商户4984. 0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28. 88万户。

2020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 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60. 97 万户,注册资本(金)20. 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 66万亿元。

其中,企业365. 1万户,个体工商户896. 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0. 95万户。

2020年,新登记注册现代服务业企业114. 10万户,同比增长61. 41%。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67万户,同比增长97. 87乐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6. 26万户,同比增长70. 32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 59万户,同比增长83. 51%;教育业0. 68万户,同比增长86. 17%o2020年,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 3. 84万户,同比增长 5. 76%。

投资总额2763. 31亿美元,同比增长15. 05%;注册资本1796. 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 87%。

1.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户数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A. 6100 万B. 5500 万C. 5100 万D. 4500 万2.2020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所占比重约为()A.75%B.69%C.85%D.81%3.2020年,以下哪个现代服务业新登记注册企业的户数同比增速最快?()A.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B.教育业C.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2020年,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户均注册资本约比上年同期增长()A.17%B.12%C.8%D.4%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20年新登记注册现代服务业企业大部分属于教育行业B.2020年末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不满一年C.2019年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不足100万亿元D.2019年新登记注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不到20万户二、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引言概述:公务员是指在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中从事国家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

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以便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岗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和解析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正文内容:一、政治理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剩余价值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的关系3.党的建设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建设制度4.党和国家机构党的领导核心和核心领导机构国家权力机构和国家行政机构党和国家监督机构5.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法律法规知识点1.宪法和行政法律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行政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2.行政管理法规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奖励3.行政诉讼法律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行政诉讼的审判程序和结果4.司法制度和司法解释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原则司法解释的作用和效力司法审判的程序和结果5.公共财政法律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比例代表与总量代表的原则三、经济管理知识点1.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财务管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财务报告和财务管理的规范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选拔培训和发展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4.项目管理项目的立项和实施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项目的监督和验收5.经济法规与法律事物处理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制度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经济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的预防四、行政能力知识点1.决策分析信息收集和分析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决策的实施和评估2.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和权责清晰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组织文化和员工激励3.沟通协调沟通的目的和方式协调的原则和技巧沟通与协调的效果评估4.领导能力领导风格和能力评估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基于团队合作的领导方式5.创新与变革创新的动力和途径变革的目标和方法创新与变革的评估和绩效五、社会学知识点1.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过程社会结构和社会层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社会心理学个体内心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群体心理与社会互动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3.社会力量和社会问题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关系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维护4.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目标和方式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素质社会工作的机构和方法5.社会调查与研究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研究设计和报告撰写社会调查与研究的应用领域与意义总结:本文从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管理、行政能力和社会学等五个大点阐述了公务员资料分析的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大总结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大总结

资料分析公式及其术语: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现期量-增长量; 隔年量=现期量(1+上期增长率)(1+上上期增长率)增量表示大小,是绝对量;增幅表示快慢,是相对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 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年份差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现期量所占的权重大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增值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年份差−1<1年份差(现期量基期量−1)【实际值略小于估算值】 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年份差隔年增长率=(1+r1)(1+r2)(1+r3)(1+r4)-1同类事物增长量的增长率(已知基期增长率和现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1+基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 -1上时期倍数=a 1+x%b 1+y%⁄= a b ⨯1+y%1+x% =上时期比重=上时期平均量; a 比b 多几倍=a/b -1;a 是b 的几倍=a/b增长量的倍数=a 1+x%×x%b 1+y%⨯y%⁄ = ax%by%×1+y%1+x%比重的变化幅度:已知今年比重a/b ,去年比重a b ⨯1+y%1+x%。

(各部分比重之和等于一)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上升;当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下降。

同一整体中,各部分比重增长率加和等于零,即有的部分比重增加,有的部分比重必然减少。

今年比重比去年多几个百分点=a/b - a b ⨯1+y%1+x%。

= a b (x%−y%1+x%)翻番:a 翻n 番后 = a ⨯2n 拉动增长……百分点(单位:百分点): 部分增长量整体上期总量×100%贡献率(可正、可负、可零):部分和整体同时都在增长,部分的增长量占整体的增长量的多少 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100% (各部分贡献率之和等于一)指数(单位:无):指数大小不代表实际值大小。

公务员考试 试题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 试题资料分析

1.2010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差额为多少亿美元?( )
A. 265 B. 1286 C. 1551 D. 1816
【解析】D。本题属于直接读数题。由2011年全年货 物进出口差额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5亿美元, 故2010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差额为1551+265=1816 (亿美元)。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B,5101-786-[786÷(1+67.2%)]=3845
2.2011年1-9月,新承接出口船舶订单在全国造船完 工总量中的比重约为多少?( ) A. 50.2% B. 15.5% C. 74.5% D. 42.4%
【解析】本题考核比重的计算。由第一、三段可知, 2011年1~9月,新承接出口船舶订单在全国造船完工 总量中的比重=2162÷5101
A、将接近255亿元 C、将接近300亿元 B、将接近280亿元 D、将突破300亿元
C、D两个选项无限接近,答案一定是在这 两项中产生。遵循“亲密原则”,最接近 的两个数字比较有可能是答案。
解题逻辑
例2:2004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约为? A、14.4% B、15.4 C、42.7% D、47.2%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之 资料分析模块
资料分析
一、大纲要求
主要测查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 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 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 字材料构成。
二、主要题型
(一)材料类型:文字材料类;图表材料类
(二)题目类型:
1 观察类(例如观察某一年的增长率为多少, 该数值已在材料中写明)
4.2011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 口交货值占全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工业总产值中的比 重与2010年该比重相比,下降了约几个百分点?( ) A. 3 B. 4 C. 5 D. 6 【解析】考核比重的计算。由第二、三段可知,2011 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 占全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 2394÷5734;2010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 完成出口交货值为2394÷(1+16%),2010年全国规模 以上船舶企业工业总产值为5734÷(1+24.6%),与 2010年相比,下降了约(2394÷5734)-{[2394÷ (1+16%)]÷[5734÷(1+24.6%)]}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全攻略一、申论中的分析技巧---------2二、小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72.1文字资料分析--------------- ---72.2统计图分析--------------------152.3统计表分析--------------------30三、模拟试题及强化训练------47一、申论中的分析技巧近年来,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题所占比重和难度都有增加的趋势。

与对策题、作文题相比,分析题的题材角度更为广泛。

一般情况,作文题与对策题都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一社会焦点问题写作文章或是提出对策。

换句话说,都是针对某一申论主题要求写作文章或是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任何一个申论主题都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要求考生进行分析。

所以无论从题材上还是类型上,分析题都要远比作文题、对策题在数量上大的多。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不要过分地看重按形式给分析题的题型分类。

因为分析题是题目类型和涉及内容都相当灵活的考题,如果强行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型如何作答再进行所谓的“模板套路式”的备考,往往会造成我们作答时被所谓题目的类型束缚住思路,影响作答的准确性、全面性、深刻性。

比如很多分析题的题干要求“请就***对我们的启示进行分析”。

这样的题目,很容易被统一归类为所谓的启示分析题。

事实上,启示分析题所要分析的内容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启示,这就决定了在答题思路上,也应该相应有很大区别。

强行将分析题类型归纳为观点类、启示类等类型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有时会起副作用。

分析题实际上是一种作答技巧性相当强的申论题目,很多技巧如果应用得当,会使作答分析透彻,条理清晰,阐述全面。

本节将首先对两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大家进行讲解。

判断分析的常用方法:“联系对比法”有一种常见的分析题类型——分析判断题,要求考生对某种做法或某种观点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这种类型的考题在近年来的国考和地方申论考试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总结(精华)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总结(精华)

资料分析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资料,或则是一组综合资料。

其中,统计表与统计图是现代行政管理中用来表达资料的数量关系的主要方式。

在资料之后相应的有1~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1.统计表1.1 举例如:1.2 统计表的解题思路与要点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与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

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关于统计表,他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字运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的能力。

这需要考生能够在日常就开始掌握。

一般来说,涉与到的计算涉与到几种:几种类型比例的相加,不同基数按比例增加的个数。

在计算的同时,还涉与到判断。

考生应该先从判断出发,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这样才会是高效率的。

另外,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同类运算中加法比减法更经济,乘法比除法更省事;不同类运算中,做3次加法可能比做1次乘法还要快。

这需要考生尽量注意,在日常的训练中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速度。

2.统计图2.1 介绍统计图资料与文字资料、统计表资料不同的是,其数据都蕴藏在图形之中,应试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才能获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从而解答后面的问题。

但相对与文字资料和统计表来说,统计图资料的分析解答更简单多一些,但也需要考生注意看懂图形所代表的意义,不能似是而非。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题型,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常见的资料分析题型。

一、增长相关题型增长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概念。

1、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

计算增长量的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在题目中,可能会直接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让我们求增长量,也可能会给出增长率和基期量,通过公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来计算。

2、增长率增长率表示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长幅度。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 ;当已知增长量和基期量时,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

3、基期量基期量是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的量。

计算基期量的公式为: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

二、比重相关题型比重反映了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1、现期比重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100% 。

题目通常会给出部分量和整体量,让我们直接计算比重。

2、基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基期量÷整体量的基期量×100% 。

计算时需要先求出部分量和整体量的基期量,再进行比重的计算。

3、比重变化比重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判断比重上升还是下降的关键在于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

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反之,则比重下降。

三、平均数相关题型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1、现期平均数现期平均数=总量÷份数。

2、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总量的基期量÷份数的基期量。

3、平均数的增长率平均数的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100% 。

四、倍数相关题型倍数是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关系。

1、现期倍数现期倍数= A÷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 公式及其术语:基期量= 增增长长率量 1 现期量-增长量; 隔年量= (1+上期增长率现上上期增长率)增量表示大小,是绝对量;增幅表示快慢,是相对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 x 增长率;年均增长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现期量所占的权重大增长率:;增值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实际值略小于估算值】年份差 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隔年增长率=(1+r1)(1+r2)(1+r3)(1+r4)-1 同类事物增长量的增长率(已知基期增长率和现期增长率) 现期增长增长率)-1上时期倍数 期比重=上时期平均量;a 比b 多几倍=a/b-1;a 是b 的几倍=a/b增长量的倍数比重的变化幅度:已知今年比重a/b,去年比 (各部分比重之和等于一)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上升;当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下降。

同一整体中,各部分比重增长率加和等于零,即有的部分比重增加,有的部分比重必然减少。

今年比重比去年多几个百分点=i翻番:a 翻n 番后= ax 2”拉动增长 ……百分点(单位:百分点):贡献率(可正、可负、可零):部分和整体同时都在增长,部分的增长量占整体的增长量的多少 贡献率: (各部分贡献率之和等于一) 指数(单位:无):指数大小不代表实际值大小。

指数作差表示变化幅度,单位为百分点。

指数>100:说明相对基准值增加了;指数<100:说明相对基准值下降了;指数=100:说明相对基准值没有变化。

(基准值一般为上时期量)增长率=(指数-100)%;倍数关系(今年是去年的几倍)=指数/100。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比例越大越穷;比例越小越富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不平等程度越高,太小也不好。

0 .4为警戒线,一般0.2~0.3为最佳。

其他概念:同比、环比;逆差(进口大于出口)、顺差(出口大于进口)解题思路一 . 材料种类文字型:主要考查对一段文字的数据、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加工的能力,相对而言是查找数据最占用时间的材料类型。

需较强阅读能力和查找数据的能力。

1. 善于圈注,对材料尽量勾勒出清晰的结构体系。

2. 多利用辅助词帮助定位。

表格型:数据更加直观,但数据量更大,一般通读时优先忽略数字数据。

1. 关注大标题、横、纵标目、单位等。

2. 需要对多个数据进行比较时,结合选项并且借助直尺帮助查找,切忌盲目比较。

3. 往往需要大量计算,熟练掌握速算技巧。

图形型:运用几何图形来表示现象之间数量关系,通俗易懂,直观形象。

1. 结合选项和题目,熟练使用排除法。

2. 使用直尺、量角器等辅助工具。

3. 应用定性分析理论辅助判断。

混合型:主要考查在不同材料中建立数据联系的能力。

1. 明确材料由哪几种材料组成,关注标题,注意各主体及每个材料说明的对象。

2. 多关注图形和表格。

3. 注意文字材料和图形材料中单位不一致的陷阱。

二 . 解题方法和速算NB.做题前先查看选项差异大小,判断需要精算或估算并且标注出来。

在估算时,利用估算法产生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大小差异优先标注出来防止出错。

1/3=33.3%;2/3=66.7%;1/6=16.7%;5/6=83.3%;1/7=14.3%;2/7=28.6%;3/7=42.9%;4/7=57.1%;5/7=71.4%;6/7=85.7%;1/8=12.5%;3/8=37.5%;5/8=62.5%;7/8=87.5%;1/9=11.1%;2/9=22.2%;4/9=44.4%;5/9=55.6%;7/9=77.8%;8/9=88.9%;1/11=9.1%;1/12=8.3%;1/13=7.7%;1/14=7.1%;1/15=6.7%;1/16=6.25%;1/17=5.9%;1/18=5.6%;1/19=5.3%;1/20=5.0%速算法 ( 注意优先标注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大小关系)1. 直除法 ( 优先标注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大小关系)被除数 ( 分子) 不变,根据量级和选项需求精度来四舍五入除数 ( 分母) 保留前2 ~3 位。

2. 估算法 ( 选项中量级相同可以在运算过程中不考虑小数点)【例 1 】解析:由上推出可见前项接近 1 / 2 , 后项显然略大于 1 , 得出这个结果应该是个略大于 1 / 2 的数【例2 】( 选项中量级相同)解析:【例3】最后得出8开头的数【例4】数位截取:8434×56.7%≈8400×0.573. 分数交叉相乘(比较两较大分数,可与首数法搭配)“分数交叉相乘”顾名思义就是要把两个分数交叉相乘,交叉相乘的具体方法是:用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再用第二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一个分数分母相乘。

然后比较两次所得的积,则含有哪个分子的积大哪个分数就大。

【例】2/7与3/4比较大小,2乘4得8,3乘7得21。

而21>8,那么3/4>2/7。

再比如:3/5与7/10相比较,3*10=30,5*7=35,35>30,则7/10>3/5。

4. 分子分母求同法比较两个分数,利用放缩法使之有一近似或相同,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越大则分数越小。

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例】比较7/8与5/8大小,则7/8>5/85. 差分法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比较7/4和9/5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大分数小分数9/57/49-7/5-1=2/1(差分数)根据:差分数=2/1>7/4=小分数因此:大分数=9/5>7/4=小分数一分钟速算提示: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6. 首数法和尾数法(优先观察选项首数和尾数的区别)大分数相除多利用首数法相乘或者加减多利用尾数法7. 插值法:计算分数值,并且选项首位相同时,在观察选项如果比较接近特殊分数,可考虑用此法。

【例】968.5 1453.1A.66.65%B.68.91%C.72. 17%D.74.29%解析:利用数位截取法和首数法只能上6,上不到7,故排除C、D。

66.65%与68.91%都比较接近66.7%=2/3可以比轧,利用交叉相乘法可见结果,选B8. 公式法(标注估值和实际值大小关系)两期混合增长率公式:(1+r1)(1+r2)-1=r1+r2+r1×r2增长率化除为乘:当r≤10%时基期量:现期量×(1- r)且:现期量×(1-r)即估计值比实际值略小x增长率若增长率为1/n,则-增长率为正时:-增长率为负时:(1±X%)"≈1±nX%且估算值比实际值略小9. 乘除相抵法主要用于含有乘除运算中,是一种能够减少计算误差的近似计算方法。

在计算中,长数位的数据计算比较复杂,所以要将数位变短,但会产生误差问题,这种方法就是用来按一定规律放缩,从而确保计算精度。

除法中,分子扩大(或缩小),则分母相应的扩大(或缩小)。

【同向变化】乘法中,其中一项扩大(或缩小),则另一项相应的缩小(或扩大)。

【反向变化】10. 加减定位法适用于多个数值的加减运算,并且考察题目为精确运算。

选项在哪一个数位上出现不同,就重点观察该数位上的数字运算结果。

在进行定位数字加减时,需观察下一数位上的数字是否会产生进位或错位。

为减少出错,计算时一定要纵向列出各数字并依次对齐数位。

11. 增量分析法给出现期值A及增长率a,则增长量)。

如果选项结果要求不那么精确,因为增长率a 一般不大,所以分母 1 + a 一般可以直接忽略,直接计算Ax a来比较大小,从来分析变化幅度。

部分A及所在整体B,若部分A的增长率高于整体B的增长率,则部分A在整体B 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若部分A的增长率低于整体B的增长率,则部分A在整体B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12. 定性分析法在柱状图或者折线图中,若数据上升趋势为上扬趋势,则增长率相同或者不断加快。

若平缓上升,则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且前项增长率始终大于后面几项的增长率。

饼状图中,比重问题(化数为图)某一部分的增长率高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某一部分的增长率低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