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
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

主要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 与感染引起全身反应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a.卧床休息,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保持室内通风,室温在
18~22℃,湿度在50~70%。 b.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维
生素流质饮食。 c.鼓励病人多饮水。 d.体温超过39℃时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袋
性感染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 不退、白细胞总书记中性粒细胞明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 者 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 者
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急性炎症消退后, 应及时薄除病灶牙,避免感染复发。若有瘘管 长期不愈,则应考虑作瘘道或死骨刮治术
入院诊断: 右侧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2
疾病相关知识介
绍 颌面间隙感染概念
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 治疗方案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颌面间隙感染概念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
定义 颌周及口咽区软组织肿
大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正化常脓颌性面部炎各症层弥组织散之时间称存在为潜在的筋膜间隙,当
诊断标准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
相关疾病知识介绍
脓肿切开引流
的目的
使脓液、坏死感染物 迅速排出,减少毒素 减吸轻收局部肿胀、疼痛及 张力,缓解对呼吸道和 咽腔的压迫,避免发生 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 窒息 蔓延,防止向颅内、纵 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 可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 重并发症 炎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与护理【概念】在正常的颌面部解剖结构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筋膜间隙,为疏松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和腺体等占据。
当感染发生时可在这些间隙中形成蜂窝组织炎并沿间隙扩散。
此类感染多为牙源性和腺源性,常进展迅速,并可能引起颅内并发症、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特点】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根据感染的性质、途径、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
一般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重者高热、寒战。
因感染部位不同,可有其他特殊表现。
如咀嚼肌受累,可出现张口受限,进食困难。
炎症侵及喉头、咽旁、口底可引起局部水肿,使咽腔缩小或压迫气管,或致舌体抬高后退,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和吞咽困难。
腐败坏死性感染局部红、热体征不明显,但软组织有广泛性水肿,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浅层间隙感染炎症局限时可扣及波动感;深层间隙感染则局部有凹陷性水肿及压痛点。
穿刺抽脓检查:化脓性感染脓液呈黄或粉红色;腐败坏死性感染脓稀薄、污黑且常有恶臭。
蜂窝组织炎所致局部及全身症状严重时,患者感到紧张及焦虑,表现出烦躁不安、失眠、沉默或多语,对疾病的预后十分担忧。
【护理评估】1、一般情况:评估发病前是否有牙痛史,一般多为牙源性感染。
如有呼吸道感染或涎腺肿痛史,则为腺源性感染;评估是否出现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2、专科情况(1)评估口腔颌面部的肿胀、疼痛、压痛情况,是否有皮肤发红、张力增大、边界不清,形成脓肿后可在局部扣及波动感。
(2)专科检查:评估是否出现鼻唇沟变浅、眼睑水肿、睑裂变窄,当眶下间隙脓肿形成后,可在眶下触及波动感。
颊间隙感染脓肿破溃时可形成颊痰。
评估是否有张口受限、口腔卫生较差,出现头痛、高热、呕吐甚至昏迷的患者,应考虑海绵窦静脉炎的可能。
咽旁间隙感染如伴有喉头水肿,则可出现声嘶、呼吸困难和进食呛咳。
口底多间隙感染则是腐败坏死性病原菌引起的口底蜂窝组织炎,软组织的副水肿广泛,肿胀范围弥散,严重者甚至可达胸前部。
下颌下隙感染患者的护理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有哪些? 局部护理
定期进行伤口清洁和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如有脓肿,需及时引流。
护理措施有哪些? 饮食指导
建议患者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恢复。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感染和缓解症 状。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何时进行护理?
康复期护理
在康复期,护理应关注患者的饮食和口腔卫生。
定期复查,确保感染不复发。
何时进行护理?
长期护理
对于慢性患者,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是关键。
护理措施有哪些?
护理措施有哪些? 药物治疗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情况及发热情况 。
症状明显改善说明护理效果良好。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监测生命体征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 况。
如有异常,需及时采取措施。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患者反馈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对护理的感受和意见。
患者的反馈对于调整护理方案非常重要。
谢谢观看
什么是下颌下隙感染?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下颌部肿胀、疼痛、发热、吞咽困 难等症状。
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 症。
什么是下颌下隙感染? 病因
下颌下隙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牙髓炎、牙周病 或口腔手术后的感染。
预防口腔感染是护理的重点之一。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患者识别
所有被诊断为下颌下隙感染的患者都需要专 业护理。
包括急性和慢性患者,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 的人群。
谁需要护理? 护理团队
下颌下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

护理中需要注意什么?
护理中需要注意什么?
无菌操作
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二 次感染。
手术部位的清洁和消毒至关重要。
护理中需要注意什么?
疼痛管理
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适时给予镇痛药物及其 他缓解措施。
疼痛控制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和心理舒缓。
护理中需要注意什么?
观察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发症。
患者在入院前,应进行初步评估,了解病史及症 状。
必要时应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认感染程度。
何时进行护理?
入院后
入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 、疼痛管理等。
确保患者情绪稳定,提供心理支持。
何时进行护理?
随访护理
出院后应定期随访,评估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 能的并发症。
患者需遵循医嘱,定期复诊。
如发现呼吸困难、肿胀加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感染预防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关于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定期 检查牙齿健康。
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的副作用。 确保患者理解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复诊安排
强调遵循医嘱进行定期复诊的重要性,监测病情 变化。
及时复诊有助于及早发现因
主要由牙齿感染、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细菌感染。 如牙周炎、智齿萌出等均可能成为感染源。
什么是下颌下间隙感染?
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会出现下颌部疼痛、肿胀、发热及吞咽 困难等症状。
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谁需要护理?
颌面部多间隙重症感染的护理

5 参 考 文 献 [] 1 邱蔚六 , 康 , 愿. 张震 张志 口腔颌 面科学 [ . 6 . 京 : 民卫 生 M] 版 北 第 人
出版社 , 0 : 3 2 81 . 0 3
[] 炜琪 , 立宏 . 颌 面部 间 隙感 染 患者 的 护理 [ . 学 杂 2史 李 口腔 J 护理 ]
3 护理 31 生 命 体征 的观 察 :口腔颌 面 部 重症 感 染 的患 者 发 展迅 速 , . 早 期 就 可 出现 呼吸 困 难或 窒息 ,迁 延不 愈 可 出现 中毒 性 休 克 或 昏迷 。炎 性 反 应 未 控 制前 ,应 高 度警 惕 严 密 观察 呼吸 、频 率 、 节律 ,每4 时观 察 患者 的体 温 、脉搏 、呼吸 、血 压 、意识 、尿 小
隙 内 的食 物残 渣 ,操 作时 动作要 轻柔 ,尽 量取 得 患者 的配合 ,亦 可 以用含 漱液 。长期应 用抗 生 素后 ,易 出现菌 群紊 乱 ,如果 发现
中单 侧颌 下 间隙 、咬肌 间 隙 、咽旁 间隙 和舌下 间隙 感染 为 主要 体
征 1/ ,双侧 多间 隙感染 2例 ,伴 有 纵隔 及肺脓 肿 5 。病程 6 1J # 3 例 —
志,0 4 l()1 3 2 0 ,3 1:2 .
并 嘱 多饮水 。பைடு நூலகம் 于 老年体 弱患 者 ,应与 床头 心 电及血 氧监 护 ,床
[ 收稿 日期 :2 1.52 编校 :郑 英善 ] 000.6
1 治疗 方 法 :2 例 重症 患 者 入 院 时行 急诊 手 术 ,行 脓 肿 切开 . 2 7 引 流术 ,放 置 硅胶 管 引流 ,4 孕 妇 于 人 院2d 保 守 治疗 效 果 例 后 不 明显 而手 术 切开 引流 ,3 老年 体 弱 患者 在全 身状 况 稳定 后 于 例 3 行 脓 肿 切 开 引流 术 。术 后 根据 诊 断 、感 染来 源 、临 床 表 ~5d 现 、脓 液性 状 和脓液 涂片 革兰 染色 等 ,初 步 估计 致病 菌后选 择抗
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几点护理体会

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几点护理体会目的:一步研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脓肿切开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
结果:上述34例患者均未出现败血症、脑血肿、海绵窦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平均住院18.5天,痊愈出院。
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无复发情况。
结论: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脓肿切开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痊愈,治疗治疗效果。
标签: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指的是包括颈上部、口腔颌面部潜在性筋膜间隙中发生的炎症总称【1】。
在感染初期,表现为坏死、脓肿。
随着疾病迅速发展【2】,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为了进一步研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意见,笔者收集了2012年4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了2012年4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17例男,18例女,患者年龄在1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岁。
病程在10天-35天之间,平均20.6天。
15例颌下间隙感染,9例舌下间隙感染,7例颊部间隙感染,4例咽部间隙感染。
29例患者接受脓肿切开引流手术,6例患者接受甲硝唑+抗生素联合治疗。
1.2方法心理护理:患者需要忍受张口受限、疼痛等干扰,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吞咽、进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积极心理护理,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赢得患者的尊重与信任。
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预防等知识,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障碍,及时疏解,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

病因与发病机理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多发生于 轻壮年,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 萄球菌及其他化脓菌,常见混合 感染。感染途径主要为牙源性感 染,约占化脓性颌骨骨髓炎90% 左右,多发生在下颌。
护理评估
(一)症状与体征 1.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1)急性期 2)慢性期 2.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二)社会及心理因素 (三)辅助检查
二. 冠 周 炎
冠周炎:又称智齿冠周炎,是指
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
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临床上以下颌智齿冠周炎多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
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变过程中,随着 食物种类的变化,带来咀嚼器官的退化, 造成下颌牙列的位置不适,致使第三磨 牙萌出受阻,而远中牙龈瓣未能及时退 缩,与覆盖龈下的牙冠间形成较深的盲 袋有利于食物残渣的潜藏和细菌的滋生, 加上咀嚼的机械性损伤,使龈瓣及附近 组织受感染。当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 毒力增强时,可引起智齿冠周炎发作。 主要发生在18~30岁的青年人。
(三)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
1. 局部治疗: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局 部刺激,对面部疖、痈应严禁挤压。 2. 手术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 2)消除病灶:由牙源性感染引起的 炎症治疗好转后,应拔除病灶牙, 否则容易发作。 3. 全身治疗
(四)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 注意休息 • 治疗护理 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者,留院 观察。 • 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 生素的流食或半流质饮食。 • 口腔护理 • 局部炎症的观察及处理 脓肿切开后, 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 局部保护 • 健康指导
护理诊断
• 疼痛 牙痛,与炎症被致密骨板 包围,不易向外扩散有关。 • 体温升高 与急性感染有关。 • 焦虑 与病程长、经久不愈,担 心预后不佳有关。 •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 感染造成机体消耗增加及摄入不 足有关。
颌面间隙感染个案护理

患者性别:男性 年龄:35岁 职业:-职员 婚姻状况:已婚 家庭状况:有一个女儿,家庭和睦
病情状况
患者年龄:25岁
性别:男
主诉:颌面部肿胀、 疼痛、张口受限
既往史:无特殊疾病 史
体格检查:颌面部肿 胀,皮肤红肿,压痛
明显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C反应蛋白、降钙素
原等指标升高
影像学检查:颌面部 CT显示软组织肿胀,
护理经验
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加强口腔卫生管 理,保持口腔清 洁
注重心理护理, 减轻患者心理压 力
加强营养支持, 提高患者免疫力
护理建议
保持口腔清洁,勤刷牙,使用漱 口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
添加标题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 水果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问 题并治疗
骨质破坏
诊断:颌面间隙感染
02
护理过程
护理目标
控制感染:通过药物治疗和护理 措施,控制感染扩散,减轻患者 痛苦。
维护生理功能:通过护理措施, 维护患者的生理功能,提高生活 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愈合:通过护理措施,促进 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心理支持:通过心理护理,减轻 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展望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自我护理能 力
优化护理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团队协作, 提高护理质量
关注患者心理需 求,提高患者满 意度
THANK YOU
汇报人:刀客特万
护理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漱口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适当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牙源性感 染
A
发病原因
腺源性感 染
B
其他因素
C
最常见的感染 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 炎、根尖周炎、颌骨 骨髓炎等
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 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 在婴幼儿中多见。
继发与创伤、面部疖 痈、口腔溃疡和血源 性感染者已少见。
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溶血性四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厌氧实菌用文所档 致的感染少见。
张发亮,呈暗红色,有捻发音
实用文档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治疗方案
根据感染的病因不同,在炎症的不同时期,注意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才能收到好效果
1、全身治疗 一般支持疗法与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
治疗。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和奎诺酮类也是首选药,病情严重者
需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用药的剂量应足够大,浆液期炎症多可控制、
应用清热解毒剂。
2、局部治疗 炎症早期可外敷药物、针灸、封闭理疗,有校验、效忠、
解毒、止痛的作用。常用外敷药有金黄散、六合丹,敷于患处皮肤表
面,可时炎症消散或局限。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
术。
实用文档
相关疾病知识介绍
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
使脓液、坏死感染物迅速排出,减少 毒素吸收
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力,缓解对呼吸 道和咽腔的压迫,避免发生窒息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临床表现
轻者无明显全身症状,重者高热、
1 寒战、脱水、白细胞增高、食欲
不振、周身不适
3
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压痛
局部表现为发红、肿胀、皮温高、 疼痛,涉及咀嚼肌的间隙感染,有
2
张口受限,位于舌、口底、咽旁者
则出现进食、吞咽或呼吸困难
腐败坏死性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状
4 严重;局部为弥散性肿胀、皮肤紧
患儿欧某,男,5岁,因“右侧颌面部肿痛6+天”于2018-08-15 入院。
入院查体:
T40.2℃,P148次/分,R2028次/分,神清,急性病容,右侧下 颌下区、右面颊部、颞部区广泛肿胀伴疼痛、肿胀区皮肤紧张, 按压痛明显,右颞部可扪及凹陷性水肿,右磨牙后区颊粘膜可见 大量黄白色脓液溢出,自发性疼痛明显,双下肢膝盖以下可见对 称性非凹陷性水肿。
其他
C
康复新漱口 口腔冲洗 普米克雾化
主要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 与感染引起全身反应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a.卧床休息,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保持室内通风,室温在18~22℃,湿度在
50~70%。 b.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维生素流质饮食。 c.鼓励病人多饮水。 d.体温超过39℃时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袋外敷,温水擦浴等降
消散。由于目前对青霉素产生乃要得菌株增多,因此在用药1-2天
后,病情未见好转者应及时更换抗生素,或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
实验来调整抗生素。对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如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
可加用甲硝唑类药,先由静脉滴注给药,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此
药与其他抗生素无配伍禁忌,不诱发双重感染和菌群失调症。中药可
2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颌面间隙感染概念 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 治疗方案
实用文档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颌面间隙感染概念
定义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软组 织肿大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化脓性炎症弥散 时称为蜂窝织炎,局限时称为脓肿。
诊断标准
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 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 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 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感染,如口底
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急性炎症消退后,应及时薄除病 灶牙,避免感染复发。若有瘘管长期不愈,则应考虑作瘘道或 死骨刮治术
实用文档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疾病知识介绍
实用文档
相关疾病知识介绍
实用文档
相关疾病知识介绍
实用文档
相关疾病知识介绍
实用文档
相关疾病知识介绍
实用文档
3
护理诊断、目标
及措施、效果评价
实用文档
治疗
手术治疗
A
8-5急诊在全麻下行右 侧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切 开引流术,术后予吸氧, 持续心电监护及血氧饱 和度监测,病危,一级 护理,记录24小时出入 量,口内置橡皮引流管 一根
药物治疗
B
头孢美唑及甲硝唑抗炎 静脉补钾及补钙 卡洛磺止血 维生素C消肿 补液 布洛芬解热止痛
实用文档
既往史、家族史:
既往身体健康,父母健在。
实用文档
病例资料介绍
辅助检查
8.5血常规显示:
血小板计数86*10*9/L↓ 血红蛋白81g/L↓
血生化显示:
肌酐23.3umol/L↓ 钾2.45mmol/L↓ 钠130mmol/L↓ 钙1.78mmol/L↓ 白蛋白23.8g/L↓ 超敏C反应蛋144.6mg/L↑ 降钙素原10.71ng/ml↑
8.6血常规显示:
血小板计数67*10*9/L↓ 血红蛋白73g/L↓
血生化显示:
肌酐23.7umol/L↓ 钾3.66mmol/L 钠137.4mmol/L 钙1.9mmol/L↓ 白蛋白21.1g/L↓ 超敏C反应蛋146.2mg/L↑ 降钙素原59.97ng/ml↑
8.10血常规显示:
血小板计数409*10*9/L↑ 血红蛋白78g/L↓
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防止向颅内、 纵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
可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实用文档
相关疾病知识介绍
切开引流的指征
发病时间一般是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 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书记中性粒细胞 明显增高者
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者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 护理查房
颌面外科 护理查房 段春霞 2018.08.13
实用文档
目 录 Contents
病例资料介绍
疾病相关知识介 绍
护理诊断、目标 及措施、效果评 价
健康指导
实用文档
出院指导
1
病例资料介绍
现病史 入院查体 既往史 家族史 过敏史 辅助检查 入院诊断
实用文档
病例资料介绍
现病史:
血生化显示:
肌酐24umol/L↓ 钾4.16mmol/L 钠136.5mmol/L 钙2.1mmol/L↓ 白蛋白26g/L↓ 超敏C反应蛋144.6mg/L↑ 降钙素原3.47ng/ml↑
实用文档
病例资料介绍
过敏史:
鱼虾海鲜无过敏,无药物过敏史
生活嗜好:
良好
入院诊断:
右侧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