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85项纺织行业标准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12010-2001棉氨纶包芯本色纱Cotton covered spandex grey yarn前言本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参照GB/T 398~1993<(棉本色纱线》标准和1997乌斯特统计值制定。

本标准与1997乌斯特统计值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采用了其纱线质量普梳棉纱(环锭纺)、精梳棉纱(环锭纺)中下列统计值作为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相关质量指标制定的依据:a)成纱重量变异系数(CV%);b)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c)偶发纱疵(个/105m);d)断裂强度(cN/tex);e)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

本标准包含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检验内容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氨纶纤维含量(%)差异绝对数指标值为分等质量指标以及氨纶纤维含量定量化学、物理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氨纶纤维含量在5%~15%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

本标准的附录B纤维含量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内容参照FZ/T 73011—1998<(针织腹带》标准附录A制订。

本标准技术标准水平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接近国际一般水平。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氨纶包芯本色纱(棉纤维包氨纶长丝纺制)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氨纶纤维含量在5%~15%环锭纺机制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纺织品a类标准

纺织品a类标准

纺织品a类标准
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纺织品标准,其中a类标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纺织品a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首先,纺织品a类标准主要包括纺织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成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纺织品的原材料,a类标准通常会规定所使用的纤维原料的种类、质量、含量等要求,以确保纺织品的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无害。

同时,a类标准也会对纺织品的生产工艺进行详细规定,包括纺纱、织造、整理等环节,以确保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污染。

其次,纺织品a类标准还会对成品的质量进行严格要求。

这包括纺织品的色牢度、强力、手感、外观等方面的指标,以及对纺织品的安全性、卫生性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严格要求,a 类标准可以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纺织品符合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除此之外,纺织品a类标准还对纺织品的包装、标识等方面进
行了规定。

这包括纺织品包装的材质、标识的内容、位置、形式等方面的要求,以便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纺织品的相关信息,从而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总的来说,纺织品a类标准是保障纺织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为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纺织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应该认真遵守和了解纺织品a类标准,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标准调整为行业标准的编号及名称

项标准调整为行业标准的编号及名称
GB/T233-2000
74
YB/T5294-2006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GB/T343-1994
75
YB/T5295—2006
密封钢丝绳
GB/T352-2002
76
YB/T5296—2006
炼钢用生铁
GB/T717-1998
77
YB/T5297-2006
炭素材料水分的测定
GB/T1428—1978
78
445项国家标准调整为行业标准的编号及名称
序号
行业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原国家标准编号
轻工行业
1
QB/T2774—2006
铅笔
GB/T149-1995

QB/T2775-2006
自来水笔
GB/T6140-1995
3
QB/T2776-2006
圆珠笔和笔芯
GB/T4306-1992
4
QB/T2784-2006
GB/T7315。1-1987
109
YB/T5329—2006
五氧化二钒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量
GB/T7315.2-1987
110
YB/T5330-2006
五氧化二钒化学分析方法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量
GB/T7315.3-1987
111
YB/T5331-2006
五氧化二钒化学分析方法共沉淀—萃取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8360—1987
118
YB/T5338-2006
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8362—1987
119
YB/T5339-2006
磷铁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48号——关于行业标准修改单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48号——关于行业标准修改单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48号——关于行业标准修改单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9.11.11•【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48号•【施行日期】2019.11.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4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铬盐污染场地处理方法》等311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见附件1),其中化工行业标准11项、石化行业标准4项、冶金行业标准10项、建材行业标准7项、汽车行业标准39项、轻工行业标准24项、纺织行业标准30项、电子行业标准22项、通信行业标准164项;批准《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紧急切断阀》1项汽车行业标准修改单(见附件2);批准《普通V带(无扭矩)疲劳试验机校准规范》等88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技术规范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见附件3),其中石化行业计量技术规范14项、建材行业计量技术规范9项、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16项、轻工行业计量技术规范15项、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6项、电子行业计量技术规范17项、通信行业计量技术规范11项,现予公布。

行业标准修改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以上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标准(工程建设类)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冶金行业标准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纺织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通信行业标准(工程建设类)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

以上石化、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电子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出版。

纺织印染工业污染核算

纺织印染工业污染核算

环管G148班0郑豆花纺织印染工业污染核算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收集、整理分析1、《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及排放标准1.1使用范围本标准按照纺织染整企业的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排水量。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工业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洗毛、麻脱胶、煮茧和化纤原料蒸煮等工序所产生的废水。

1.2制定目的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纺织染整行业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防治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1.3主要污染物新标准中污染物项目选择为pH值、COD、BOD5、SS、色度、氨氮、总氮、总磷、硫化物、六价铬、苯胺类、二氧化氯共12项。

具体污染物排放规定如下。

表1现有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1) (2)当产品不同时,可按FZ/T 01002-2010进行换算。

1 .自2015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2 .自2013年1月1日起,新建企业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mg/L (pH )(1)(2)当产品不同时,可按FZ/T 01002-2010进行换算。

1.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在上述地区的企业执行表3规定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1)FZ/T 01002-20101.4特征污染物1.4.1退浆时的浆料、煮炼时溶出织物中胶质和半纤维素、染整过程中使用的助剂和残留水中的染料,而这些浆料、染料和助剂绝大部分是有机化合物。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纺织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多的矛盾日益显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已经向纺织印染行业频频发出警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22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中,与印染行业直接相关的约束性指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2006年10月1日起,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185-2006)正式执行,该标准从生产工艺和设备、原材料、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生态纺织品、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按纺织产品细分的印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紧锣密鼓编制之中;国家发改委组织于2008年2月4日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发改委2008年第14号公告)已经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节能减排已成为印染企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成为各级政府和行业的管理目标,印染行业面临空前的压力!一、“十五”以来我国印染工业资源消耗和污染状况1.1 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量大我国纺织工业特别是印染工业存在能耗、水耗高的问题,表1反映了我国目前棉印染单位产品的平均取水量和美国1990年代棉纺织品印染加工平均用水量以及我国和加拿大90年代代表性纺织印染加工企业的综合能耗水平。

由表1可见,我国印染加工过程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水耗与先进国家与地区90年代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据2008年初对有关印染厂的调查,目前印染产品加工过程的能耗情况见表2。

注:表中数据系2008年初对江苏、浙江15家典型工厂的调查数据。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台湾地区印染生产的能源消耗情况如表3所示:从调研结果来看,浸渍加工方式的水耗和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

1.2 纺织印染废水排放量大2000年以来,纺织印染工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也愈发突出。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比较分析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比较分析

第31卷㊀第4期2023年7月现代纺织技术AdvancedTextileTechnologyVol.31ꎬNo.4Jul.2023DOI:10.19398∕j.att.20220800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比较分析何承天1aꎬ1bꎬ董廷尉2ꎬ付晨昕1aꎬ余彤倩1aꎬ徐㊀雨1aꎬ叶翔宇3ꎬ王来力1aꎬ1bꎬ4(1.浙江理工大学ꎬa服装学院ꎻb.浙江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ꎬ杭州㊀310018ꎻ2.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ꎬ北京㊀100020ꎻ3.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ꎬ杭州㊀310018ꎻ4.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ꎬ浙江绍兴㊀312000)㊀㊀摘㊀要:为系统解析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标准ꎬ对现行的相关绿色标准进行了统计归类㊁绿色评价指标梳理和绿色指标限值比对ꎬ结果表明:现行的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包括3种限制类标准(取水定额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㊁能耗限额)和5种鼓励类标准(节水型企业评价㊁绿色工厂评价㊁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㊁绿色园区评价和绿色供应链评价)ꎻ前四类标准的评价指标只针对某一方面绿色性能设定要求ꎬ后四类标准则为取水量㊁能耗㊁污染物排放等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ꎻ在单位产品取水量限额㊁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限额方面ꎬ取水定额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要求最低ꎻ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方面ꎬ能耗限额标准㊁绿色工厂评价标准㊁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对于同类产品的限额值差距较小ꎮ关键词:纺织服装行业ꎻ绿色标准ꎻ水耗ꎻ能耗ꎻ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TS07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 ̄265X(2023)04 ̄0011 ̄09收稿日期:20220801㊀网络出版日期:20221101基金项目: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软科学项目(ZX2022002R)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03233)作者简介:何承天(1999 )ꎬ男ꎬ安徽亳州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纺织服装企和业产品低碳评价方面的研究ꎮ通信作者:王来力ꎬE ̄mail:wangll@zstu.edu.cn㊀㊀工业行业的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标准的支撑ꎬ« 十四五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ꎮ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ꎬ但也是较为典型的资源依赖型行业㊁污染排放较大的行业ꎮ为提升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ꎬ发挥标准在行业绿色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ꎬ中国陆续制定和发布实施了取水定额标准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㊁能耗限额标准㊁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㊁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和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等系列标准ꎮ本文对现行的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进行梳理㊁比较和分析ꎬ为纺织服装企业的绿色生产㊁绿色产品评价以及绿色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等提供参考ꎮ1㊀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概况纺织服装行业现行64项绿色标准ꎬ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可分为取水定额标准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㊁能耗限额标准㊁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㊁绿色工厂评价标准㊁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㊁绿色园区评价标准和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等八类ꎬ如图1所示ꎮ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有31项ꎬ数量最多ꎻ其次是取水定额标准和绿色工厂评价标准ꎬ分别有11项和10项ꎬ能耗限额标准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㊁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㊁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和绿色园区评价标准皆较少ꎮ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是指生产单位产量的工业产品时所规定的合理取用常规水资源的标准取水量[1]ꎬ纺织服装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在GB∕T188202011«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基础上规定了由棉㊁麻㊁丝㊁毛以及化学纤维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各类纺织产品时的常规水资源取用量限值ꎮ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对纺织服装行业水污染物排放做出限制性规定ꎬ该类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ꎮ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遵循 分区㊁分级㊁分类㊁分期 的管理思想ꎬ现行标准主要涉及麻纺工业㊁毛纺工业㊁缫丝工业和纺织染整工业等[3]ꎮ能图1㊀八类绿色标准数量与占比Fig.1㊀Quantityandproportionofeightcategoriesofgreenstandards耗限额标准是对纺织服装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管控ꎬ该类标准的实施目标有3个:一是通过限额管控将现有高耗能㊁高污染以及产能过剩企业淘汰ꎬ比例不低于20%ꎻ二是在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节能潜力分析基础上ꎬ以国内本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最低的一家或几家企业为 领跑者 ꎬ促进行业节能技术进步和能效水平提高ꎻ三是确定国际先进水平为行业标杆ꎬ促进现有企业提高先进技术使用[4]ꎮ节水型企业是指采用先进适用的管理措施和节水技术ꎬ经评价用水效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ꎮ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针对性评价企业的基本取用水要求情况㊁管理指标设置情况和技术指标达标情况ꎮ绿色工厂评价标准用于衡量纺织服装企业是否实现了用地集约化㊁原料无害化㊁生产洁净化㊁废物资源化㊁能源低碳化等要求ꎮ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包括生态纺织品标准㊁绿色纺织产品评价标准和绿色设计纺织产品评价标准ꎮ生态纺织品是指采用对环境和人体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并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产生较大损害乃至无害的纺织品[5]ꎬ中国在2002年发布了首个生态纺织品标准GB∕T18885 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ꎬ并先后于2009年㊁2020年进行两次修订ꎬ作为国内生态纺织品评价的依据ꎮ最新修订的标准GB∕T18885 2020«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更新有:一是完善生态纺织品的定义描述ꎬ将生态纺织产品分为婴幼儿用品㊁直接接触皮肤用品㊁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和装饰用品四类ꎻ二是增加了铅㊁镉㊁镍等重金属排放限量ꎬ多环芳烃等新型污染物的禁限用要求ꎻ三是增加有害染料㊁有害化学物质的限量要求并修改其检测方法ꎬ同时提高标准中关于色牢度的指标要求[6 ̄7]ꎮ绿色纺织产品在生态纺织品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绿色属性要求ꎬ管控范围由产品成品延伸至产品生产过程[8]ꎮ例如ꎬ与GB∕T18885 2009的评价指标相比ꎬGB∕T35611 2017«绿色产品评价纺织产品»的评价指标增加了产品生产应满足的取水量要求ꎮ此外ꎬ绿色设计纺织产品评价标准引入生命周期评价理念ꎬ根据不同产品原料㊁生产工艺等针对性构建绿色评价指标体系ꎮ后续发布的各类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在资源属性㊁环境属性和品质属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能源属性的评价指标要求ꎬ各类属性的指标设置也根据产品不同而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ꎮ绿色工业园区由政府统一规划ꎬ土地集约利用ꎬ功能结构合理ꎻ基础设施和园区管理水平高ꎻ园区内企业绿色设计㊁清洁生产㊁污染预防㊁资源能源高效综合利用水平高ꎻ工人㊁园区及环境三者之间和谐统一㊁协调发展[9]ꎮ基于此ꎬ绿色园区评价标准从园区发展规划㊁空间布局㊁产业发展㊁能源利用㊁资源利用㊁基础设施㊁生态环境㊁运行管理等全方面㊁多层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ꎮ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要求整个供应链上各企业基于绿色理念ꎬ利用先进技术及管理手段ꎬ全面规划绿色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ꎬ并对资源流动过程进行计划㊁组织㊁协调与控制ꎬ以达到环境效益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化ꎮ八类绿色标准的适用对象可分为产品㊁企业㊁园区和供应链等四个层面ꎬ如图2所示ꎮ八类标准清单见表1ꎮ21 现代纺织技术第31卷图2㊀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适用对象分类Fig.2㊀Applicationscopesofgreenstandardsinthetextileandgarmentindustry表1㊀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清单Tab.1㊀Listofgreenstandardsinthetextileandgarmentindustry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号标准名称取水定额标准GB∕T18916.4 2012«取水定额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GB∕T18916.44 2019«取水定额第44部分:氨纶产品»GB∕T18916.14 2014«取水定额第14部分毛纺织产品»GB∕T18916.45 2019«取水定额第45部分:再生涤纶产品»GB∕T18916.20 2016«取水定额第20部分:化纤长丝织造产品»GB∕T18916.48 2020«取水定额第48部分:维纶产品»GB∕T18916.21 2016«取水定额第21部分:真丝绸产品»GB∕T18916.49 2020«取水定额第49部分:锦纶产品»GB∕T18916.24 2016«取水定额第24部分:麻纺织产品»GB∕T18916.50 2020«取水定额第50部分:聚酯涤纶产品»GB∕T18916.25 2016«取水定额第25部分:粘胶纤维产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GB4287 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937 2012«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936 2012«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938 2012«麻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能耗限额标准FZ∕T01002 2010«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GB36889 2018«聚酯涤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FZ∕T07019 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GB∕T35611 2017«绿色产品评价纺织产品»FZ∕T07011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山羊绒产品»GB∕T18885 2020«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FZ∕T07012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毛精纺产品»FZ∕T07014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酯涤纶»T∕CNTAC39 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毛精纺产品»31第4期何承天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比较分析续㊀表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号标准名称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FZ∕T07015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再生涤纶»T∕CNTAC79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T∕CNTAC33 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酯涤纶»T∕CAGP0024 2017«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丝绸(蚕丝)制品»T∕CNTAC52 2020«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再生涤纶»T∕CAGP0025 2017«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羊绒针织制品»FZ∕T07013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色纺纱»T∕CNTAC38 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羊绒产品»T∕CNTAC51 2020«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色纺纱»T∕CNTAC41 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布艺类产品»T∕CNTAC80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色纱»T∕CNTAC74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毛毯产品»T∕CAGP0030 2018«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涤纶磨毛印染布»T∕CNTAC75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床上用品»T∕CAGP0034 2018«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户外多用途面料»T∕CNTAC77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化纤长丝织造产品»T∕CNTAC34 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巾被织物»T∕CSTE0057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涂覆织物类防雨服»T∕CNTAC40 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针织印染布»T∕CSTE0136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职业鞋靴»T∕CNTAC78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牛仔面料»T∕HATSI0016 2022«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职业服装»FZ∕T07010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针织服装»T∕HATSI0012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校服»FZ∕T07003 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丝绸制品»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GB∕T37832 2019«节水型企业化纤长丝织造行业»GB∕T26923 2011«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FZ∕T07004 2019«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T∕CNTAC36 2019«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FZ∕T07006 2020«丝绸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T∕CAB2018 2019«涤纶长丝织物行业印染绿色工厂评价要求»FZ∕T07009 ̄2020«筒子纱智能染色绿色工厂评价要求»T∕CIC004 2021«化学纤维工业绿色工厂评价规范»FZ∕T07021 2021«毛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T∕CIC028 2021«印染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规范»FZ∕T07022 2021«色纺纱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T∕CNTAC85 2021«棉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绿色园区评价标准T∕ZFB0002 2019«绿色印染园区基本规范»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FZ∕T07005 2020«纺织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T∕CNTAC76 2021«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羊绒企业»41 现代纺织技术第31卷㊀㊀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中在产品层面的相关标准种类和数量最多ꎬ包括取水定额标准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㊁能耗限额标准和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ꎬ涵盖了纤维㊁纱线㊁面料和制成品4个阶段的产品类别ꎬ如图3所示ꎮ取水定额标准和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对纤维㊁纱线㊁面料和制成品均有管控ꎬ但侧重点各有不同ꎮ纤维产品所涉及到的取水定额标准数量较多ꎬ在制成品中仅有取水定额标准和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两类ꎬ且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占据绝大部分ꎮ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涵盖纤维㊁纱线㊁面料3个产品类别ꎬ能耗限额标准则重点应用于纤维和面料两类产品ꎮ图3㊀产品类别中各类绿色标准占比Fig.3㊀Proportionsofvariousgreenstandardsfordifferentproducts国内工业行业产品层面现行绿色标准752项(取水定额标准58项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35项㊁能耗限额标准206项㊁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453项)ꎬ其中纺织服装行业有50项ꎬ占比约为6 6%ꎮ工业行业企业层面现行绿色标准134项(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18项㊁绿色工厂评价标准116项)ꎬ其中纺织服装行业有12项ꎬ占比约为9.0%ꎮ工业行业园区层面的绿色标准有6项ꎬ供应链层面的绿色标准有8项ꎬ其中纺织服装行业分别有1项和2项ꎮ与国外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相比ꎬ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适用范围涉及棉㊁麻㊁丝㊁毛和化学纤维等多种产品类别和生产工艺链段ꎬ国外的相关标准多以洗毛㊁织造及染整等工序统一设定限值要求ꎬ且主要运用法规政策和市场手段进行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管理和调控ꎮ2 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评价指标分析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的评价指标分为限制类指标和鼓励类指标ꎬ取水定额㊁能耗限额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属于限制类指标ꎬ节水型企业评价指标㊁绿色工厂评价指标㊁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指标㊁绿色园区评价指标和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属于鼓励类指标ꎮ限制类指标旨在为行业确定产品生产中水资源㊁能源取用以及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底线ꎬ约束力包括推荐性要求和强制性要求ꎬ现行标准中的取水定额指标为推荐性要求ꎬ水污染物排放指标为强制性要求ꎬ能耗限额则既有推荐性要求ꎬ又有强制性要求ꎮ鼓励类指标旨在推动行业内绿色生产新技术使用ꎬ提高资源㊁能源利用效率ꎬ皆为推荐性要求ꎮ对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的评价指标进行归纳统计ꎬ结果见表2ꎮ各类标准的评价指标之间各有侧重ꎬ但评价体系之间亦有指标重叠ꎬ不同标准之间存在参考㊁引用情况ꎮ取水定额标准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㊁能耗限额标准和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针对水资源取用㊁废水排放㊁能耗当中的某一方面进行单独管控ꎬ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及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从更多维度的属性进行绿色管控ꎬ这两类标准多为近几年发布实施ꎬ旨在为行业树立标杆性的绿色工厂或是评选出行业内先进绿色设计产品ꎮ纺织服装企业进行绿色工厂评价需要多维度ꎬ涉及企业生产相应产品的取水量㊁能耗㊁各类污染物排放㊁碳排放量以及工厂基础设施等指标ꎮ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中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的指标包括取水量㊁能耗㊁污染物排放㊁产品安全性能等指标ꎮ纺织服装行业本身具有很强的水资源依赖性ꎬ典型耗水工序在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同时通常会排放大量废水ꎬ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ꎬ因此与水资源相关的取水量㊁废水污染物的排放相关指标一直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10 ̄11]ꎮ在绿色工厂和51 第4期何承天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比较分析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中ꎬ关于取水量和废水污染物的排放评价指标是企业必选评价项ꎮ印染链段是纺织行业内典型的耗能㊁耗水和废水排放的环节[12 ̄13]ꎬ亦是绿色标准重点关注的生产环节ꎬ结合各类绿色标准中评价指标各有侧重㊁互有重叠的特点ꎬ选择与印染相关的棉产品为例对六类标准中绿色评价指标异同进行分析[14]ꎬ见表3ꎮ表2㊀各类标准绿色指标统计Tab.2㊀Statisticsofvariousstandards'greenindicators标准类别绿色指标取水量能耗污染物排放固液气碳排放基础设施产品安全性能取水定额标准ɿ 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 ɿ 能耗限额标准 ɿ 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ɿ 绿色工厂评价标准ɿɿɿɿɿɿɿ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ɿɿɿɿɿ ɿ表3㊀棉类产品相关绿色标准限额值Tab.3㊀Limitvaluesingreenstandardsregardingcottonproducts单位产品取水定额∕(m3 t-1)现有新建先进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m3 t-1)现有新建先进单位产品能耗限额∕(kgce t-1)现有新建先进标准编号染色机织物32 GB∕T18916.4 2012染色针织物及纱线150100染色机织物 175140140 GB4287 2012染色针织物㊁纱线 1108585针织印染面料(中浅色) 130011001000FZ∕T07019 2021染色机织物2 GB∕T26923 2011染色针织物㊁纱线100染色筒子纱 90t t-155t t-1 85t t-152t t-1 1100800FZ∕T07009 2020纤维染色 90t t-150t t-1 75t t-145t t-1 630535FZ∕T07022 2021染色纤维纺纱 15t t-17t t-1 6t t-12t t-1 550467染色纱8060 FZ∕T07010 2021印染布90701110纤维染色90630染色纤维纺纱1575550FZ∕T07013 2021㊀㊀注:表中单位t t-1为t水∕t纱的缩写ꎮFZ∕T07022 2021«色纺纱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㊁FZ∕T07013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色纺纱»中将色纺纱按生产工序分别设置指标限额ꎮGB∕T18916.4 2012«取水定额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㊁GB∕T26923 2011«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中关于染色机织物的单位产品取水定额使用m3 (100m)-1为单位进行限额ꎮ61 现代纺织技术第31卷㊀㊀由表3可知ꎬ绿色标准的评价体系限额指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由低到高将其划分成现有㊁新建和先进3个等级ꎮ在棉类产品单位产品取水量限额指标方面ꎬ取水定额标准要求最低ꎬ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㊁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和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的单位产品取水定额值处于相近水平ꎮ例如ꎬGB∕T18916.4 2012«取水定额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规定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每生产百米棉染色纱线分别不高于150m3和100m3ꎬ与之相比GB∕T26923 2011«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中规定染色纱线单位产品取水定额值为100m3∕tꎬFZ∕T07010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针织服装»要求生产染色纱单位产品取水定额值不超过80m3∕tꎬ取水定额标准的限额要求最低ꎮ在各类与取水量限额相关的绿色标准中ꎬ取水定额标准发布时间最早ꎬ随着行业内对绿色发展愈加重视ꎬ取水量限额要求也逐渐提高ꎮ在单位废水排放量限额方面ꎬ其指标限值要求亦表现出上述趋势ꎮ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在所有绿色标准中最早对产品废水排放量做出强制性限额要求ꎬ在近五年制定的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和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中对于废水排放量的要求更加严格ꎮ例如ꎬGB4287 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棉染色纱线的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现有㊁新建和先进值分别不能高于110m3∕t㊁85m3∕t和85m3∕tꎬFZ∕T07010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针织服装»则直接规定染色纱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不应超过60m3∕tꎬ较前者要求更高ꎮ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方面ꎬ能耗限额标准㊁绿色工厂评价标准㊁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值基本一致ꎮ这几类标准多为近五年内制定ꎬ标准之间存在规范性引用情况ꎬ故限额值一致性较高ꎮ例如ꎬFZ∕T07019 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规定标准品棉型针织印染面料(中浅色)单位产品能耗现有㊁新建㊁先进分别不高于1300kgce∕t㊁1100kgce∕t㊁1100kgce∕tꎬFZ∕T07010 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针织服装»则直接将单位产品印染布能耗规定在1100kgce∕t以下ꎮ3㊀结㊀论建立健全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体系有利于推动行业内各类绿色低碳技术创新㊁激发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㊁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绿色低碳竞争力ꎮ本文将纺织服装行业现行的绿色标准整理统计ꎬ并对各类标准进行分析比较ꎬ得到如下结论:a)现行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分为取水定额标准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㊁能耗限额标准㊁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㊁绿色工厂评价标准㊁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㊁绿色园区评价标准与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八类ꎮ取水定额标准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㊁能耗限额标准为限制类标准ꎬ其余几类为鼓励类标准ꎮb)取水定额标准㊁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㊁能耗限额标准和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构成针对性较强ꎬ只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管控ꎮ绿色工厂评价标准㊁绿色生态类产品评价标准㊁绿色园区评价标准与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为多维度绿色指标综合评价ꎮc)绿色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中ꎬ大部分评价指标限额分为现有㊁新建㊁先进三级ꎮ针对单位产品取水量限额指标和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指标ꎬ取水定额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在相关标准中要求最低ꎬ且两类指标均呈现随着行业绿色标准发展要求愈加严格的趋势ꎮ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方面ꎬ同类产品的相关标准之间限额值差距较小ꎮd)水污染物排放限额指标有待结合行业生产现状进行及时更新ꎻ能耗限额指标可按照细分行业类别进行细化ꎬ按产品类别制定强制性标准ꎬ设定能耗限额指标上限ꎬ在绿色工厂评价㊁绿色园区评价和绿色供应链评价等推荐性标准中设定细分产品类别的鼓励性限值ꎬ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节能低碳生产ꎮ参考文献:[1]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18820 2011ꎬ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ꎬ2011.IndustrialWaterConservation.GB∕T18820 2011ꎬGeneralprinciplesofstipulationofwaterintakenormforindustrialproduct[S].Beijing:StandardsPressofChinaꎬ2011.[2]CHENHꎬYUXꎬWANGXNꎬetal.DyeingandfinishingwastewatertreatmentinChina:Stateoftheartandperspective[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ꎬ2021ꎬ326:129353.71第4期何承天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比较分析[3]周羽化ꎬ武雪芳.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0余年发展与思考[J].环境污染与防治ꎬ2016ꎬ38(9):99 ̄104ꎬ110.ZHOUYuhuaꎬWUXuefang.DevelopmentofwaterpollutantdischargestandardsinChinaformorethan40years[J].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ꎬ2016ꎬ38(9):99 ̄104ꎬ110.[4]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12723 2013ꎬ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ꎬ2013.EnergyFundamentalsandManagement.GB∕T12723 2013ꎬGeneralprinciplesforestablishingallowanceofenergyconsumptionperunitthroughput[S].Beijing:StandardsPressofChinaꎬ2013.[5]潘璠.生态纺织服装材料的选择[J].棉纺织技术ꎬ2016ꎬ44(6):82 ̄84.PANFan.Selectionanddesignofecologicaltextilesandapparelsmaterial[J].CottonTextileTechnologyꎬ2016ꎬ44(6):82 ̄84.[6]柳永杰ꎬ李芳ꎬ官杰ꎬ等.«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新标准解读[J].纺织科学研究ꎬ2021ꎬ32(S1):90 ̄92.LIUYongjieꎬLIFangꎬGUANJieꎬetal.Interpretationofthenewstandard: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EcologicalTextiles[J].TextileScienceResearchꎬ2021ꎬ32(S1):90 ̄92.[7]陈珂ꎬ刘猛.«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新旧标准对比[J].中国纤检ꎬ2022(4):105 ̄107.CHENKeꎬLIUMeng.Comparisonofoldandnewstandardsof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EcologicalTextiles[J].ChinaFiberInspectionꎬ2022(4):105 ̄107. [8]张敢.我国绿色纺织品发展策略探讨[J].棉纺织技术ꎬ2013ꎬ41(8):65 ̄68.ZHANGGan.Discussionondomesticgreentextilesdeve ̄lopmentstrategy[J].CottonTextileTechnology.2013ꎬ41(8):65 ̄68.[9]HOUDYꎬLIGYꎬCHENDJꎬetal.EvaluationandanalysisonthegreendevelopmentofChina'sindustrialparksusingthelong ̄taileffectmodel[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ꎬ2019ꎬ248:109288. [10]王来力ꎬ吴雄英ꎬ丁雪梅ꎬ等.纺织品及服装的工业水足迹核算与评价[J].纺织学报ꎬ2017ꎬ38(9):162 ̄167.WANGLailiꎬWUXiongyingꎬDINGXuemeiꎬetal.Calculationandassessmentofindustrialwaterfootprintoftextilesandapparel[J].JournalofTextileResearchꎬ2017ꎬ38(9):162 ̄167.[11]王克ꎬ田泽君ꎬ王来力.浙江省纺织工业水足迹核算与评价[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0ꎬ43(6):737 ̄742.WANGKeꎬTIANZejunꎬWANGLaili.CalculationandassessmentofwaterfootprintoftextileindustryinZhejiangProvince[J].JournalofZhejiangSci ̄Tech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ꎬ2020ꎬ43(6):737 ̄742. [12]赵朝.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建议[J].印染助剂ꎬ2021ꎬ38(5):7 ̄10.ZHAOZhao.Environmentalprotectionproblemsandsuggestionsinthedevelopmentoftextileandclothingindustry[J].TextileAuxiliariesꎬ2021ꎬ38(5):7 ̄10. [13]李一ꎬ牟金莹ꎬ骆艳ꎬ等.纺织印染工业生态毒性足迹核算与评价示范[J].现代纺织技术ꎬ2019ꎬ27(4):65 ̄70.LIYiꎬMOUJinyingꎬLUOYanꎬetal.Ecotoxicityfootprintaccountingandassessmentdemonstrationoftextiledyeingindustry[J].AdvancedTextileTechnologyꎬ2019ꎬ27(4):65 ̄70.[14]李红彪ꎬ李中全ꎬ陈建琼.棉织物的节能生态染整短流程工艺[J].现代纺织技术ꎬ2019ꎬ27(6):96 ̄101.LIHongbiaoꎬLIZhongquanꎬCHENJianqiong.Abbre ̄viatedenergy ̄savingecologicaldyeingandfinishingprocessofcottonfabrics[J].AdvancedTextileTechnologyꎬ2019ꎬ27(6):96 ̄101.81 现代纺织技术第31卷AnalysisofgreenstandardsofChina'stextileandgarmentindustryHEChengtian1aꎬ1bꎬDONGTingwei2ꎬFUChenxin1aꎬYUTongqian1aꎬXUYu1aꎬYEXiangyu3ꎬWANGLaili1aꎬ1bꎬ4(1a.SchoolofFashionDesign&Engineeringꎻ1b.ZhejiangProvincialResearchCenterofClothingEngineeringTechnologyꎬZhejiangSci ̄TechUniversityꎬHangzhou310018ꎬChinaꎻ2.ChinaTextileEconomicResearchCenterꎬBeijing100020ꎬChinaꎻ3.ZhejiangLightIndustrialProductsInspectionandResearchInstituteꎬHangzhou310018ꎬChinaꎻ4.ZhejiangProvincialInnovationCenterofAdvancedTextileTechnologyꎬShaoxing312000ꎬChina)Abstract:Inordertoenhancethegreendevelopmentofthetextileandgarmentindustryandplayaleadingandstandardizingroleinthegreendevelopmentoftheindustry Chinahassuccessivelyformulated issuedandimplementedaseriesofstandardssuchasnormsofwaterintake dischargestandardsofwaterpollutants normsofenergyconsumption water ̄savingenterpriseevaluationstandards thegreenfactoryevaluationstandardsandgreen ̄ecologicalproductevaluationstandards.InordertosystematicallyanalyzethegreenstandardsofChina'stextileandgarmentindustry westatisticallycategorizedtheexistingrelevantgreenstandards sortedoutthegreenevaluationindexesandcomparedthegreenindexlimitsbytheideaofclassificationanalysis.Thegreenstandardsoftextileandgarmentindustryaredividedintofourlevelswhichareproductlevel enterpriselevel parklevelandsupplychainlevel.Thefourlevelsincludeeighttypesofstandards thenormofwaterintake thedischargestandardofwaterpollutants thenormofenergyconsumption thewater ̄savingenterpriseevaluationstandard thegreenfactoryevaluationstandard thegreen ̄ecologicalproductevaluationstandard thegreenindustrialparkevaluationstandardandthegreensupplychainevaluationstandard.Wesystematicallysortedandcomparedtheeightcategoriesofgreenstandardsfromtheaspectsoftheirscopeofapplication quantitydistributionand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greenquota whichprovidesreferenceforgreenproduction greenproductevaluation formulationandrevisionofgreenstandardsoftextileandgarmententerprises.Theresultsshowthatthecurrentgreenstandardsofthetextileandgarmentindustryaredividedintorestrictedstandards normsofwaterintake dischargestandardsofwaterpollutants normsofenergyconsumption andencouragingstandards water ̄savingenterpriseevaluationstandards greenfactoryevaluationstandards green ̄ecologicalproductevaluationstandards greenindustrialparkstandardsandgreensupplychainevaluationstandards .Theevaluationindexesinthefirstfourcategoriesofstandardsonlysetrequirementsforacertainaspectofgreenperformance whilethelatterfourcategoriesofstandardsarebasedonthemulti ̄dimensional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waterwithdrawal energyconsumption pollutantemissionandotherindicators.Intermsofthenormofwaterintakeandwastewaterdischargelimitperunitofproduct thestandardsforthenormofwaterintakeanddischargestandardsofwaterpollutantshavetheminimumrequirementsinrelevantstandards.Intermsofenergyconsumptionlimitperunitproduct thereisasmallgapinthelimitvalueamongthenormsofenergyconsumption greenfactoryevaluationstandardsandgreen ̄ecologicalproductevaluationstandardsforsimilarproducts.Inordertobetterplaythesupportingroleofgreenstandardsforthegreenandhigh ̄qualitydevelopmentofthetextileandgarmentindustry weshouldupdatetheemissionquotaofwaterpollutantsinthecurrentgreenstandardsinatimelymannertakingintoaccountthecurrentstateofindustryproduction.Theenergyconsumptionquotaindicatorscanberefinedaccordingtotheindustrycategory andthemandatorystandardsandupperlimitofenergyconsumptionquotaindicatorscanbesetaccordingtotheproductcategory.Encouraginglimitsforproductcategoriesaresetintherecommendedstandardssuchasgreenfactoryevaluationstandards greenparkevaluationstandardsandgreensupplychainevaluationstandardstoguidetextileandgarmententerprisestoconductgreenandlow ̄carbonproduction.Keywords:textileandgarmentindustry greenstandards waterconsumption energyconsumption evaluationindex91 第4期何承天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标准比较分析。

纺织行业的纺织品质量标准

纺织行业的纺织品质量标准

纺织行业的纺织品质量标准纺织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它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纺织品的质量,纺织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从纺织材料、纺织工艺、纺织品测试、纺织品标志等几个方面介绍纺织行业的纺织品质量标准。

一、纺织材料纺织品的质量首先取决于所使用的纺织材料的品质。

纺织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纺织材料的质量标准,包括纤维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质和外观要求等。

比如,棉纤维的质量标准规定了其长度、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参数;毛纤维的质量标准规定了其长度、细度、韧性等参数;化纤的质量标准规定了其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融点等参数。

制定这些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纺织品所使用的纺织材料的品质稳定,以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的要求。

二、纺织工艺纺织工艺是指将纺织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最终的纺织品的过程。

各种不同的纺织工艺对纺织品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纺织品的质量稳定,纺织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纺织工艺的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纺纱工艺、织造工艺、印染工艺等。

比如,对于纺纱工艺,标准规定了纱线的捻度、均匀度、强力等指标;对于织造工艺,标准规定了织物的密度、断裂强力、撕裂强力等指标;对于印染工艺,标准规定了颜色的牢度、印花图案的清晰度等指标。

通过遵循这些工艺规范,可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三、纺织品测试纺织品的质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来进行评估。

纺织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纺织品测试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符合规定。

这些测试包括纤维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环保性能测试等。

比如,对于纤维成分分析,标准规定了通过燃烧法、溶解法等方法来确定纺织品所使用纤维的种类和含量;对于物理性能测试,标准规定了通过拉伸试验、磨损试验等方法来评估纺织品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对于化学性能测试,标准规定了通过pH值测定、甲醛含量测定等方法来评估纺织品的安全性。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FZ/T 64026-2011 针刺絮片衬
23
FZ/T 24015-2011 精梳丝毛织品
24
FZ/T 32008-2011 针织用亚麻纱
25
FZ/T 32013-2011 大麻棉混纺本色纱
第 2 页,共 5 页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等85项纺织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准名称及 主要内容等见下表)。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1年9月20日。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本标准适用于经烧毛的双股筒装桑蚕绢丝。 本标准规定了色织大提花桑蚕丝织物的术语与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 30 FZ/T 43020-2011 色织大提花桑蚕丝织物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纯桑蚕丝、桑蚕丝与其它纱线交织色织大提花织物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柞蚕莨绸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评定以纯柞蚕丝织物为原料加工而 成的原色或彩色柞蚕莨绸。 本标准不适用于评定以特种柞蚕丝织物加工的柞蚕莨绸。 本标准规定了丝织被面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 32 FZ/T 43007-2011 丝织被面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桑蚕丝、再生纤维素长丝、合成纤维长丝纯织及其交织被面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丝针织服装的规格号型、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桑蚕丝针织服装的品质,桑蚕丝与其它纤维混纺、交织的针织服装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桑蚕紬丝针织服 。 本标准规定了莨绸工艺饰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莨绸为主要面料制作的工艺饰品。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的试验方法。 35 FZ/T 50004-2011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的测定,其他短纤维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切片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精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酯切片的出厂检验、用户验收及仲裁检验 等。其它PBT切片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芳砜纶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线密度为1.67 dtex~6.67 dtex的芳砜纶短纤维。 本标准规定了聚苯硫醚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产品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38 FZ/T 52017-2011 聚苯硫醚短纤维 本标准适用于线密度为1.56 dtex~6.67dtex、本色、圆形截面的聚苯硫醚短纤维。其它类型的聚苯硫醚短纤维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有色涤纶短纤维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 FZ/T 52018-2011 有色涤纶短纤维 本标准适用于线密度为1.11 dtex~3.32 dtex的半消光、有光、圆形截面有色涤纶短纤维,其它类型的有色涤纶短纤维可参照使用 。 本标准规定了莱赛尔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FZ/T 52019-2011 莱赛尔短纤维 本标准适用于以纤维级木浆粕为原料生产的,线密度在 1.10 dtex~6.70 dtex的莱赛尔短纤维。其它规格的莱赛尔短纤维可参考 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弹力丝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弹 运输、贮存的要求。 FZ/T 54040-2011 力丝 本标准适用于总线密度为22 dtex~340 dtex,单丝线密度1.0 dtex~5.6 dtex的圆形截面的本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弹力丝。 其它类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弹力丝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PET)复合弹力丝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FZ/T 54041-2011 甲酸乙二醇酯(PTT/PET)复合弹 本标准适用于总线密度为55dtex~333dtex、单丝线密度2dtex~5dtex的有光、半消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力丝 酯(PTT/PET)复合弹力丝。 FZ/T 54042-2011 导电涤纶牵伸丝 本标准规定了导电涤纶牵伸丝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标准主要内容
14
FZ/T 01111-2011
15
FZ/T 60031-2011
服装用衬经蒸汽熨烫后尺寸变化 试验方法
16
FZ/T 64001-2011 机织树脂黑炭衬
18
FZ/T 64022-2011 成衣免烫用机织粘合衬
19
FZ/T 64023-2011 耐酵素洗非织造粘合衬
21
FZ/T 64025-2011 涂层面料用机织粘合衬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等85项纺织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准名称及 主要内容等见下表)。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1年9月20日。
85项纺织行业标准名名称主要内容
序号 标准编号 纺织行业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的术语和定义、回用水的应用和水质控制要求、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1 FZ/T 01107-2011 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企业的废水处理后用于部分工艺的回用水和杂用水水质。 本标准规定从纺织染整行业回收利用的对苯二甲酸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 2 FZ/T 01108-2011 回收利用的对苯二甲酸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行业碱减量工艺废水中回收的对苯二甲酸。 本标准规定了棉纺企业生产的纯棉纱产品折标准品单位产量用电的术语和定义、环锭纺纯棉本色纱生产工序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棉纺企业以环锭纺生产的纯棉本色纱产品折标准品单位产量用电的计算,其计算结果可作为衡量企业之间产品用电水 平和分析比较的依据。不适用其它新型纺纱生产的产品。 本标准未作统一规定的产品品种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规定。 本标准规定了温度与回潮率对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并给出了不同温度和回潮率条件下的断裂强力修正 系数。 本标准适用于棉与化纤混纺印染布和化纤混纺印染布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或在平衡时间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对所测得的断裂 强力的修正。 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原料制成的印染布。 本标准规定了芳纶1313本色纱线产品的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5 FZ/T 12023-2011 芳纶1313本色纱线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芳纶1313(棉型、中长型)本色纱线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靛蓝染色棉纱线产品的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6 FZ/T 12024-2011 靛蓝染色棉纱线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牛仔布用靛蓝染色棉纱线品质,牛仔布用黑色、黑灰等染色棉纱线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毛经用低捻棉本色纱的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7 FZ/T 12025-2011 毛经用低捻棉本色纱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捻系数范围为240~320的环锭纺毛经用低捻棉纱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粘锦复合丝线的分类、标识,分等规定,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总线密度不超过41.7tex(24Nm)的针织用粘锦复合本色丝线及锦粘复合染色丝线的品质。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 特种用途粘锦复合丝线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芳纶1313本色布的分类、要求、布面疵点的评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机织生产的芳纶1313本色布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棉涤混纺印染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和包装。 10 FZ/T 14007-2011 棉涤混纺印染布 本标准适用于服饰、家纺用含聚酯(涤纶)短纤维50%以下与棉混纺的各类漂白、染色和印花布。 本标准规定了水洗服装用涂料染色面料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1 FZ/T 14020-2011 水洗服装用涂料染色面料 本标准适用于水洗服装用含涂料染色面料。 本标准规定了防水、防油、易去污、免烫印染布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包装。 12 防水、防油、易去污、免烫印染 FZ/T 14021-2011 布 本标准适用于经防水、防油、易去污、免烫整理的纯棉及棉涤混纺(棉含量不低于75%)印染布。 本标准为防水、防油、易去污、免烫印染布的产品标准,仅检验相关性能的符合性,本标准未涉及的其他性能按同类非防水、防油 、易去污、免烫产品的有关标准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粘合衬与面料粘合后热熔胶渗胶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各种材质的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为基布的热熔粘合衬粘合压烫后渗胶的测定。 标准名称 标准主要内容
3
FZ/T 01109-2011 环锭纺纯棉纱生产用电计算方法
4
FZ/T 10013.32011
温度与回潮率对棉及化纤纯纺、 混纺制品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 印染布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
8
FZ/T 12026-2011 粘锦复合丝线
9
FZ/T 13024-2011 芳纶1313本色布
13
FZ/T 011验方 法
第 1 页,共 5 页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等85项纺织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准名称及 主要内容等见下表)。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1年9月20日。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粘合衬酵素洗后的外观及尺寸变 化试验方法 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粘合衬与面料粘合的组合试样,经酵素洗后外观变化评定和尺寸变化测定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材质的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为基布的各类粘合衬经酵素洗后外观变化和尺寸变化的测定。不适用于非粘合 衬酵素洗后外观变化和尺寸变化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服装用衬在服装制作过程中,经蒸汽熨烫后尺寸变化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材质的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为基布的各类粘合衬、黑炭衬和树脂衬在服装制作过程中,经蒸汽熨烫后尺寸 变化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机织树脂黑炭衬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机织树脂黑炭衬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非织造粘合衬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 17 FZ/T 64021-2011 彩色非织造粘合衬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服装用、经染色工艺加工的彩色非织造粘合衬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成衣免烫用机织粘合衬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纯棉的本白、漂白和有色成衣免烫用机织粘合衬的品质。棉混纺、交织的本白、漂白和有色成衣免烫用机织粘合 衬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耐酵素洗非织造粘合衬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服装用的各类本白、漂白、原色耐酵素洗非织造粘合衬的品质。有色耐酵素洗非织造粘合衬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水溶性机织粘合衬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和保质期。 20 FZ/T 64024-2011 水溶性机织粘合衬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种材质的本白、漂白和有色水溶性机织粘合衬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涂层面料用机织粘合衬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涤纶长丝为原料,本白、漂白和有色涂层面料用机织粘合衬的品质。其他原料为基布的本白、漂白和有色涂层面 料用机织粘合衬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针刺絮片衬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以涤纶短纤维为主要原料、服装用针刺絮片衬的品质。 标准规定了精梳丝毛织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机织服用精梳丝毛织品(羊毛及其他动物纤维含量30%及以上且蚕丝含量不低于5%(装饰线除外)的混纺或 交织产品)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针织用亚麻纱的规格、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和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湿纺针织用亚麻纱的品质和作为交接验收的统一规定。 本标准规定了环锭纺细纱机生产的大麻与棉混纺本色纱的产品品种、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大麻纤维含量在50%及以上的大麻棉混纺本色纱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大麻棉混纺本色布的产品品种、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26 FZ/T 33013-2011 大麻棉混纺本色布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大麻棉混纺(大麻含量在50%及以上)本色布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亚麻床上用品的产品品种、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27 FZ/T 34003-2011 亚麻床上用品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纯亚麻、亚麻含量50%及以上的机织亚麻床上用品(床单、床罩、被罩、枕套、垫等)的品质。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捻线丝含油率的试验方法。 28 29 FZ/T 40006-2011 桑蚕捻线丝含油率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试桑蚕捻线丝的含油率。 FZ/T 42003-2011 筒装桑蚕绢丝 本标准规定了筒装桑蚕绢丝的术语与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