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最新的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在企业并购整合中的应用有哪些

财务分析在企业并购整合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整合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
而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企业并购整合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评估并购目标的价值,还能为并购后的整合提供决策支持,降低并购风险,提高并购整合的成功率。
一、并购前的财务分析(一)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在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财务分析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如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和市场法。
资产基础法侧重于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净值,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收益法则通过预测目标企业未来的收益,并将其折现到当前,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市场法则是参考同行业类似企业的市场交易价格来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目标企业的行业特点、市场地位和发展前景等因素,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为制定合理的并购价格提供依据。
(二)财务状况分析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并购方了解目标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分析包括对目标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长期偿债能力(如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的评估。
营运能力分析则关注目标企业的资产周转效率,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考察目标企业的利润率、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财务指标的分析,并购方可以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为并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财务报表质量分析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但有时财务报表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问题。
因此,在并购前,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质量进行严格审查。
这包括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检查是否存在关联交易和非正常的财务事项,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进行分析。
并购财务分析

并购财务分析一、概述并购是指通过购买或者合并其他公司来扩大自身规模或者进入新的市场。
在进行并购决策时,财务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详细介绍并购财务分析的标准格式,包括财务指标分析、现金流分析、风险评估等内容。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一份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报表。
通过分析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评估其资产负债结构、流动性和财务稳定性。
关注以下指标:- 总资产和总负债:评估公司规模和债务水平。
-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评估公司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 长期负债比率:评估公司的长期债务承担能力。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
通过分析并购目标公司的利润表,可以评估其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
关注以下指标:- 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
- 毛利率和净利率: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 每股收益和股息:评估公司的股东回报率。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通过分析并购目标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可以评估其现金流量状况和经营稳定性。
关注以下指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评估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现金收入情况。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评估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资本支出情况。
- 融资活动现金流量:评估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债务偿还情况。
三、现金流分析并购交易通常涉及大量的现金流。
在进行并购财务分析时,需要对现金流进行详细的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现金流分析方法:1. 自由现金流量估算:通过预测并购后的自由现金流量,评估并购交易的潜在回报。
2. 现金流量折现: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值,以评估并购交易的净现值和内部回报率。
3. 现金流量敏感性分析:通过对不同情景下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评估并购交易的风险和回报。
四、风险评估并购交易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等。
在进行并购财务分析时,需要评估并购交易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如何进行并购和重组的财务分析

企业如何进行并购和重组的财务分析企业并购和重组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环。
进行并购和重组时,财务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就企业如何进行并购和重组的财务分析进行探讨。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
在进行并购和重组时,需要对参与并购或重组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其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
1. 资产分析:通过分析资产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构成和资产质量。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流动资产占比:流动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适合进行并购和重组。
- 长期投资占比:长期投资占比较高的企业可能存在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需谨慎评估后进行决策。
- 资产质量:关注坏账准备、存货减值等指标,了解企业资产的风险状况。
2. 负债分析:负债分析能够帮助判断企业的债务结构和偿债能力。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短期债务占比:短期债务占比较高的企业可能面临偿债风险,需注意债务结构是否合理。
- 长期债务占比:长期债务占比较高的企业可能承担较大的债务风险,需评估债务偿还能力。
- 负债结构:关注有无高利负债、展期债务等情况,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
二、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反映,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并购和重组时,需要对参与并购或重组的企业的利润表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其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1. 销售收入:关注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了解其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
2. 成本费用: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结构,重点关注高成本费用项目,以评估其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
3. 毛利率:毛利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毛利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水平。
4. 净利润: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需要关注其净利润增长率和稳定性。
5. 盈利质量:关注非经常性损益、资产减值准备等项目,判断企业盈利质量的稳定性。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企业并购并非简单的资产合并,其中涉及到复杂的财务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以评估并购的可行性、风险和潜在收益。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首先要关注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是确定并购价格的基础,常用的方法包括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和市场法。
资产基础法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来确定其价值,但这种方法往往忽略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未来盈利能力。
收益法则侧重于预测目标企业未来的收益,并将其折现到当前,能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价值,但对未来收益的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市场法是参考同行业类似企业的交易价格来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相对简单直观,但需要有活跃的市场和可比的交易案例。
在进行价值评估时,要充分考虑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
资产质量是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固定资产的成新率和无形资产的有效性等。
负债情况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或有负债和长期负债,可能会对并购后的企业带来潜在风险。
盈利能力分析是关键,要考察目标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了解其盈利水平和趋势。
此外,还要关注现金流量状况,因为稳定的现金流入是企业持续经营的保障。
并购成本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
直接成本包括支付给目标企业的收购价款、中介费用等。
间接成本则较为隐蔽,如整合成本、文化融合成本等。
在计算并购成本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支出,避免低估成本导致并购决策失误。
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环节。
财务整合包括财务制度的统一、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资金管理的优化等。
如果整合不当,可能会导致财务混乱、效率低下,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例如,在财务制度整合方面,要建立统一的财务政策和审批流程,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在资金管理上,要合理调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财务风险评估在企业并购中至关重要。
并购可能带来多种财务风险,如偿债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等。
公司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

公司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公司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或合并等方式,取得另一个公司的控制权并整合两个公司的资源和经营业务。
在并购过程中,财务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从财务角度对公司并购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并购方来说,一个重要的财务问题是确定合理的收购价格。
合理的收购价格是指合并后的公司总市值与合并前的公司市值之间的差值。
确定合理的收购价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目标公司的市场地位、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
为了确定合理的价格,可以进行财务尽职调查,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等进行全面评估,以准确估算公司的价值。
其次,并购还涉及到资金筹集的问题。
并购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购买股权的资金、整合业务的资金等。
不同的资金来源会带来不同的财务风险和成本。
一般来说,资金的筹集方式包括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
选择合适的资金筹集方式需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融资成本、还款能力等因素。
此外,在并购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合并后的整体财务状况。
合并后的公司可能面临着财务风险和挑战,如盈利能力的下降、现金流紧张等。
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可以通过财务整合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财务整合包括整合财务系统、合并重复的职能部门、优化业务流程等。
通过财务整合,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并购在会计层面的问题。
并购会涉及到合并会计原则、财务报表的合并等。
在会计准则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并购时,还需要解决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问题。
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合并各自的财务报表,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后,财务风险的管理也是并购中的重要问题。
并购可能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如财务杠杆的增加、流动性风险的增加等。
为了管理财务风险,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风险管理政策、购买适当的保险等。
综上所述,公司并购中存在着许多财务问题,如确定合理的收购价格、资金筹集、整合后的财务状况等。
并购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不仅可以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并购案例的财务分析,评估其经济效益和风险,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并购概述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1)并购方: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智能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2)被并购方:YY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Y电子”),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
2. 并购背景XX科技在智能设备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但产品线相对单一。
YY电子在电子产品领域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品牌影响力,但技术实力相对较弱。
为拓展产品线、增强市场竞争力,XX科技决定并购YY电子。
三、并购财务分析1. 并购成本分析(1)并购价格:XX科技以现金方式收购YY电子100%的股权,并购价格为5亿元。
(2)并购费用:包括律师费、审计费、评估费等,共计1000万元。
2. 并购收益分析(1)营业收入:并购后,XX科技的产品线得到丰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预计并购后第一年营业收入增长20%,第二年增长30%,第三年增长40%。
(2)净利润:并购后,XX科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预计净利润增长15%。
(3)投资回报率:根据并购后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预计投资回报率为20%。
3. 财务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并购后,XX科技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为应对市场风险,XX 科技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2)财务风险:并购后,XX科技负债率可能上升。
为降低财务风险,XX科技将优化财务结构,加强现金流管理。
(3)法律风险: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法律纠纷。
为降低法律风险,XX科技将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进行法律审查。
四、并购财务总结XX科技并购YY电子的财务分析结果表明,该并购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方法总结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方法总结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来扩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或实现战略目标的行为。
并购交易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变得越来越常见,但是其风险也不可忽视。
为了降低风险并做出明智的决策,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分析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以帮助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作出准确的决策。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方法之一是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可帮助企业评估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运营能力比率等。
偿债能力比率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衡量目标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状况。
盈利能力比率如净利润率和毛利率可评估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
运营能力比率如存货周转率和资产周转率可衡量目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资产利用效果。
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在并购交易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现金流量分析是企业并购中不可忽视的财务分析方法。
目标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对并购交易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通过对目标公司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企业可以评估其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净现金流量的来源和运用等。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关注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以判断目标公司的盈利是否仅仅来自于非现金项目的计算。
企业还可以分析现金流量的组成,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等,来衡量目标公司的经营和投资行为。
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为并购交易的决策提供依据。
资产负债表分析也是企业并购过程中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之一。
资产负债表提供了关于目标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详细信息,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企业可以评估目标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产质量。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关注目标公司的资产组成,如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以评估其资产的流动性和价值。
企业还可以关注目标公司的负债结构,如短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等,以评估其债务水平和财务稳定性。
公司并购重组的财务分析

公司并购重组的财务分析公司并购重组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司为了实现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合并或合作。
这种行为既可以发生在同行业企业之间,也可以跨行业进行。
而财务分析则是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评价。
本文将从目标选择、合并方式、财务分析指标以及风险和解决措施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公司并购重组的财务分析。
一、目标选择在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目标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选择适合的目标公司能够帮助实现合并后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目标选择过程中,可以通过财务分析来评估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例如,通过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合并要求。
二、合并方式公司并购重组有多种不同的合并方式,包括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资合作等。
在选择合并方式时,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比较,考虑到财务状况、企业文化等因素。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估出不同合并方式的优劣势,并为后续的整合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财务分析指标财务分析指标是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包括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和成长能力指标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判断其是否适合进行并购重组。
1. 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净利润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强弱,并帮助判断公司在未来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利润。
2. 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公司的债务风险和偿债能力,了解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债务。
3. 运营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衡量公司运营效率的高低,了解公司资产的利用效率和运营效果。
4. 成长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主要包括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企业并购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其目标是寻求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所以企业的一项并购活动不仅要考虑操作上的可行性,更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
因此,在进行企业并购时,除首先要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按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估外,应按并购的方式进行财务分析。
本文即就企业并购中以现金和股票两种方式收购作一分析。
一、现金收购的财务分析假定企业甲拟收购企业乙。
设V甲为甲企业的市场价值,V乙为乙企业的市场价值,V甲乙为并购后联合企业的市场价值。
成功的并购前提条件是:V甲乙>V甲十V乙这就是说,并购后联合企业的现金流量现值应大于并购前两个企业现金流量现值之和,并购才应进行。
就甲企业而言,并购后带来的收益应该高于并购所支付的成本,否则,并购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现金收购是一种由收购者以支付现金取得目标企业所有权的收购行为。
收购是否经济合理的判定条件为:(V甲乙-V甲)-P乙>0式中:P乙为企业甲为收购企业己所支付的成本,由于收购行为常会引起企业乙股票价格上升,所以P乙主要包括企业乙的原市场价值v乙和溢价部分△V乙。
如果企业乙被收购后,不组成新的联合企业,而是在企业甲的控制下独立经营,那么收购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是:V''乙>V乙十△V乙=V乙×(1+V)式中:V''乙为企业已在企业甲控制下的市场价值;V乙为企业乙在被收购前的市场价值;△V乙为企业乙因被收购而引起的溢价;V为因收购而引起的企业乙的溢价率。
显然,对企业甲而言,也存在收购后的市场价值大于其收购前的市场价值V''甲。
企业甲收购企业己的最低和最高的价格标准应是:(1)最低收购价——指在既定的投资报酬率i的条件下,目标企业(企业乙)可包含溢价的市场价值,即:式中:Ft为目标企业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n为目标企业的预测期限;i为既定的投资报酬率;g为目标企业预测期限后每年现金净流量的固定增长率;L为目标企业目前的负债。
在预测期后,假定目标企业每年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率固定为g,上式才成立。
(2)最高收购价——指目标企业(企业乙)在收购企业(企业甲)的控制下,产生协同效应后所能形成的新的市场价值,即:式中:F''t表示目标企业在收购企业控制下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
成功的收购应有〔例〕假定目标企业乙目前的年销售额50亿,以后第一、二年的销售额增长率为10%,第三、四、五年的销售额增长率为12%,预测期限为五年,其销售利润率为8%,所得税率30%,销售额每增长1元所需追加的固定资本投资扣除折旧后为0.12元,销售额每增长至元所需追加的流动资本投资为0.08元。
预测期后的每年税后利润与第五年相等,且每年需追加的固定资本投资与流动资本投资之和与每年折旧之差均为1.76亿元,即企业乙在预测期后的现金净流量为一个常量,g=0。
企业乙目前的负债为9.5亿元。
(一)确定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Ft=St-1(1+g1)×Pt×(1-Tt)-(St-S1-1)×(ft-Wt)式中:St为第t年销售额;P为第t年的销售利润率;Tt为第t年的所得税率;ft为第t 年的销售额每增长1元所需追加固定资本投资(全部固定资本投资扣除拆旧);Wt为第t 年的销售额每增长1元所需追加流动资本投资。
计算预测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F1=50×(1+0.1)×0.08×(1-0.3)-(55-50)×(0.12+0.08)=2.08(亿元)F2=55×(1+0.1)×0.08×(1-0.3)-5.5×(0.12+0.08)=2288(亿元)F3=60.5×(1+0.12)×0.08×(1-0.3)-7.26×(0.12+0.08)=2. 343(亿元)F4=67.76×(1+0.12)×O.08×(1-0.3)-8.13l×(0.12+0.08)=2.624(亿元)F5=75.891×(l+0.12)×O.08×(1-0.3)-9.107×(0.12+0.08)=2.939(亿元)预测期后每年税后利润=75.891×(1+0.12)×0.08×(1-0.3)=4.76(亿元)预测期后每年现金净流量=4.76-1.76=3(亿元)二)估计收购企业乙可接受的报酬率,即资本成本。
假定国库券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为8%,市场平均风险的补偿率为5%。
(1)企业甲的风险系数β为1.1,则其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计的权益资本成本(Ke)为:RF+β·(Rm-RF)=8%+1.1×5%=13.5%。
企业甲税前债务利率为9%,所得税率为40%,所以企业甲的税后债务资本成本Kb为:K·(1-T)=9%×(1-0.4)=5.4%。
企业甲的全部资本中,股东权益资本占57%,债务资本占43%,则企业甲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甲)为:13.5%×57%+5.4%×43%=10%。
(2)企业乙的风险系数β为1.25,则其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计的权益资本成本(Ke)为:8%+1.25×5%=14.25%。
企业乙税前债务利率为10%,所得税率40%,所以企业乙的税后债务资本成本(Kb)为:10%×(1-0.4)=6%。
企业己的全部资本中,股东权益资本占36%,债务资本占64%,企业乙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乙)为:14.25%×36%+6%×64%=9%。
(三)计算可以接受的现金收购价。
以企业甲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0%为贴现率,计算收购企业乙的现金价格:P乙=2.08×(P/S,10%,1)+2.288 ×(P/S,10%,2)+2.343×(P/S,10%,3)+2.624×(P/S,10%,4)+2.939×(P/S,10%,5)+3/10%×(P/S,10%,5)-9.5=2.08×0.9091+2.288×0.8264+2.343×0.7513+2.642×O.6830+2.939×0.6209+30×0.6209-9.5=18.286(亿元)以企业乙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9%为贴现率,计算收购企业乙的现金价格:P乙=2.08×(P/S,9%,1)+2.288×(P/S,9%,2)+2.343×(P/S,9%,3)+2.624×(P/S,9%,4)+2.939×(P/S,9%,5)+3/9%×(P/S,10,5)-9.5=2.08×O.9174+2.288×0.8415+2.343×0.7722+2.624×0.7084+2.939×0.6499+33.33×0.6499-9.5=21.593(亿元)所以,企业甲用现金收购企业乙的价格一般可在18-21亿元间进行协商。
二、股票收购的财务分析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的长期财富。
因此采用股票收购方式进行企业并购时,必须兼顾并购双方股东的利益。
其衡量的标准是:企业股票的市价是否超过其并购前的水平。
因此,在确定调换比率时,并购双方通常关注的是并购对每股收益(EPS)的影响。
股东都希望并购使其每股收益得到增加,而不希望被稀释。
并购价格AP对EPS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显然,并购后的每股收益(EPSm)随并购价格(AP)的提高而不断下降。
当AP<AP*时,EPSm>EPSa(并购前每股收益);当AP>AP*时,EPSm<EPSa;当AP=AP*时,EPSm=EPSa。
那末,临界并购价AP*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设:Em为并购后的收益总额;Sa为并购企业并购前所发股票数;Pa为并购企业的股票市价;AP为协商的并购价格;Sb为被并购企业(目标企业)并购前所发股票数;AP/Pa为并购企业为实行并购而必须增发的股票数。
则并购后每股收益为:EPSm=Em/[Sa+(AP/Pa)]其中:并购价格AP=X×Sb×Pa,X为股票交换率,X×Sb为并购企业为并购目标企业所需增发的股票数。
假定:Ea(并购企业并购前的收益)十Eb(目标企业并购前的收益)=Em则:EPSm=(Ea+Eb)/[Sa+(AP/Pa)]=(Ea+Eb)/(Sa+X×Sb)令X=(Eb/Sb)/(Ea/Sa)则有:EPSm=(Ea+Eb)/{[Sa+(Eb×Sa)/(Sb×Ea)]×Sb)]}=(Ea+Eb)/{Sa×[1+Eb/Ea)]=Ea/Sa 所以,当股票交换率X=EPSb/EPSa时,则有EPSm=EPSa,此时并购价格即为临界并购价格AP*,即AP*=任EPSb/EPSa)×Sb×Pa。
此时的股票交换率也就是临界股票交换率。
假设有两家上市公司A和B。
A公司是并购企业,B公司是目标企业,两家公司并购前的有关资料见下表。
A公司拟通过一定的股票交换比例换取B公司的所有股份。
假定并购后企业盈利水平与并购前相同。
则不同的换股比例,将会影响并购后的每股收益。
下面分三种情况加以分析比较。
第一种情况:设换股比例X=EPSb/EPSa=0.5/0.6=0.833,即B公司的1股股票换成A公司的0.83股。
A公司必须新发行股票416.667万股,换取B公司的500万股。
EPS=(600+250) /(1000+416.667)=0.90(元/股)由于换股比例为临界换股比例,所以有EPSm=EPSa。
临界并购价格为AP*=(EPSb/EPSa)×Sb×Pa=(0.5/0.6)×500×6=2,500万元。
此时,原B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为0.6×(0.5/0.6)=0.5元,与并购前的每股收益相等。
第二种情况:设换股比例X=1,即B公司的1股股票换成A公司的1股。
A公司必须新发行500万股换取B公司的500万股。
EPSm=(600+250)/(1000+500)=0.567(元/股)由于换股比例X=1,大于临界换股比率,所以有EPSm <EPSa。
其并购价格为AP=1×500×6=3,000万元。
原B公司每股收益为0.567×1=0.567,大于并购前的每股收益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