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四则

合集下载

四则材料作文写作导引

四则材料作文写作导引

四则材料作文写作导引作者:陈立军来源:《中学生百科·高中语数外》2009年第02期材料2008年9月7日晚,北京残奥会首日游泳比赛在“水立方”举行,25岁的杜剑平以1分35秒21的成绩,勇夺男子100米自由泳S3级别冠军,并将世界纪录一下提高了5秒多。

S3级残疾组比赛中,只有杜剑平一个人是独臂来对抗双臂健全的对手,非常吃亏。

但杜剑平不在乎这些,他只知道要像箭鱼一般勇往直前地飞驰。

最后冲刺时,眼看对手越来越逼近自己,从小因脑炎后遗症,导致半身偏瘫的浙江小伙子杜剑平豁出去了,为了抢时间,他在水中拼命憋气,赛后,他说:“我看到旁边泳道的乌克兰选手追了上来,很紧张,心想憋死就憋死了,一定要拼到底。

” 正是这种最后阶段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帮助杜剑平收获了中国残奥代表团首金。

请理解材料内容,不套作,不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杜剑平为什么能夺取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从材料叙述的主要内容来看,关键在于最后关头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

根据这一主旨,再打开思路。

或正面阐述:“狭路相逢勇者胜”,古今中外多少成功者就是在关键时刻勇敢追求,勇于拼搏;或反面论述:关键时刻往往是最难坚持的时刻,多少人因为在最难的时候没有挺住而功亏一篑,功败垂成;还可正反对比论证,在对比中强调不放弃、拼到底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保障。

材料某人有一大片引以为豪的草地,绿油油的草坪,非常美观,只可惜有许多蒲公英杂生其中,他用尽各种除草方法,还是无可奈何。

最后只好写信给园艺所求助,他在信上列举所用过的各种方法,信尾他问道:“现在我还需要做些什么吗?”园艺所回信道:“我们建议您学着去爱这些蒲公英花。

”请你全面理解上述故事的寓意,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巴尔扎克说:“世上没有不含些许心酸的欢乐。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万事万物我们总难求得十全十美。

面对我们无法避免的问题,可以一分为二地看:超越心灵底线的予以拒绝,无伤大雅的则试着接纳。

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四篇

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四篇

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四篇(1)材料作文“太阳”写作导引(2)材料作文“钝感力”写作导引(3)材料作文“风与蝶”导写(4)材料作文“嘲笑”导写(1)材料作文“太阳”写作导引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巴尔蒙特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对面的群山。

”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里。

这个世界的美丽与感动就像太阳一样,虽然有时候会被乌云遮住,但是她存在着,永远把我们的道路照亮。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材料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巴尔蒙特的话说明包括“太阳”在内的自然之物对人生的重要性;第二层,进一步阐释“太阳”的内涵,“美丽与感动就像太阳一样”,并说明它的永恒性。

这样看来,“太阳”应该是作文的话题。

在文中“太阳”既可实指,也可虚指。

分析“太阳”的特征——珍贵、纯净、明亮、多彩、温暖、导向、不停地散发光与热,可象征自由、圣洁纯粹、光明、希望(乐观、自信)、多彩的生活、爱、理想、奉献等美好的事物,从而表达赞颂之情。

写法指导:一、记叙文。

要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立意,提取生活中最触动心灵的故事。

如写母爱如温暖的阳光驱散我心底的阴霾,可突出我的心理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把我心理的变化过程与母亲的关怀写细腻,并结合“太阳”的景物描写,围绕话题,展现母爱的伟大力量;也可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对母亲严格要求的不理解,甚至反感,再写隔膜消除后的感动,使文章叙述有波澜;亦可写几件事,从不同方面,突出母爱的伟大。

如作文《享受母爱的阳光》(片断):“母爱是冬日的暖阳,是枯竭生命不自息的慰藉。

小时候,我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昂贵的医药费使贫穷的家庭不堪重负。

有人劝爸妈放弃治疗,爸爸动摇了,妈妈坚定地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给孩子治病。

”为了我,妈妈低声下气地向人借钱,遭到了多少白眼;为了我,妈妈跑遍了市里所有的医院,声声地哀求医生;为了我,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妈妈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眼泪滴滴落在温暖的襁褓上。

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及示例(全文已发表)

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及示例(全文已发表)

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及示例(全文已发表) 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及示例(全文已发表)荣耀河南河南语文放飞心灵收获辉煌——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及示例【文题亮相】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

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

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就问其妹苏小妹。

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

东坡有所悟。

阅读上面材料,把你从中得到启示,联系你的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写材料作文必须仔细的阅读材料,吃透材料的内涵和底蕴,把握住材料的主旨,再通过想象、联想、发散思维,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认识或所收到的启发。

分析这则材料:从苏东坡和惠崇谈话中知道,两人看人的结果迥然不同,那么原因何在?苏小妹道出其中原委——看待事物,关键是一个人的心境,心态不同,看人做事的结果就不同。

也正如苏小妹所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

心境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事业的成就。

智者,积极生活,勇于探索;仁者,宽以待人,心胸豁达;勇者,乐观面对,搏击拼杀。

他们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史铁生,我们心中的英雄。

每次读他的文章都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那些深沉的来自心灵深处的文字,是苦难层层淘洗的沉淀物,是他心灵旅程的真实写照,从迷茫、无助走向旷达,坦然面对生活,才使文坛之空升起这颗熠熠发光的独特之星。

海轮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不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残疾人心理路程、成长历程吗?心境的改变,唤起了他们挑战困难的信心。

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尺。

他们用自己的成长告诉我们:顺流而下,固然令人羡慕;逆流行舟,更令人佩服。

风雨并不可怕,以十倍的努力,百倍的信心向其进军,温暖阳光即刻到来。

是的,我们要积极生活,宽以待人,乐观面对。

只有放飞我们的心灵,才会有辉煌的收获!写作时可:1、围绕材料中的心存如来展开来写,心存如来并不是要我们信仰佛法,而是要我们以阔达的胸怀包容他人,尊重他人。

新材料作文基本类型思路导引相关作文

新材料作文基本类型思路导引相关作文

新材料作文基本类型思路导引相关作文一、题目再现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要求: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寓言和名言型材料作文导写“我贴在地面步行”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要沉稳务实,一步一个脚印。

“云端跳舞”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浮躁轻率,虚无缥缈,毫无依托。

两个分句连在一起可以看出哲学家的观点:赞同沉稳务实的人生追求,鄙弃浮躁轻率的人生选择。

二、思路点拨寓言和名言型材料,其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

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

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

故此,下面的立意可以推荐:其一,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

其二,虚无缥缈的“舞蹈”最可怕。

其三,没有脚踏实地,何来人生成功?其四,务“虚”注定人生一场空。

例文展示脚踏实地,贴地步行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立于云端,手舞足蹈,多么地欢快随意;贴地步行,踏实勤恳,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和耕耘。

前者往往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缺少的是后者的沉稳务实。

再美丽的鲜花也要有精心的护理者来呵护,瞬间的“云端跳舞”也要有脚踏实地,坚实稳健的努力步行来作为成功的基础。

虽然后者的过程是艰辛的,没有前者那般光鲜诱人,但却是真正的经营一个成功人生所需要的。

作为我们中国“骄傲”的刘翔和姚明,他们都创造了“云端跳舞”般的神话,他们成功的背后是否也是“贴地步行”呢?在辉煌的比赛场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刘翔在训练场上加紧做着肌肉锻炼,为每一次的比赛做着充分的准备,以最好的精神体魄来拼夺冠军;我们看到的是姚明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练习着投篮,与队友们团结一心,为每次的比赛创出最好的成绩。

他们的成功,都是*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得来的。

作文素材四则

作文素材四则

作文素材四则1、据报道,2018 年11月15日,安徽“滁新高速”颍上段发生一起连环撞交通事故。

颍上县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凌某在受损车辆前,微笑摆拍引发网友热议。

16日,凌某已被解聘。

玩自拍被解聘,处罚是否过重?了解详情便知,凌某纯属咎由自取。

在一场“已致18人死亡,21人受伤”的交通事故中,凌某以车辆残骸为背景,边比V字手边展示工作证,一脸笑容的自拍显得无比刺眼。

交通事故伤痛惨烈,这场新闻“事故”更是不该发生,凌某的不当行为喧宾夺主,令人遗憾,其行为恶劣在何处?其一,缺乏最基本的为人之道。

古人云“人皆有恻隐之心”,这场致18人遇难的事故,让闻者揪心,更让大家哀恸,凌某即便不表达伤悲之情,也不该抱以微笑,尽管自拍耗时很短,但恶果业已无法挽回。

其二,缺乏对生命的起码敬畏。

18人遇难,数十人受伤,这起事故牵动人心,无数人为之唏嘘不已,凌某的微笑背后,是麻木,乃至冷漠,是将数十人的生命视作值得夸耀的资本,哪有半点尊敬生命?其三,缺乏基本的新闻伦理。

凌某不是普通的路人,而是带着任务去现场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无论手持的证件还是外衣上的LOGO,都表明凌某是不折不扣的新闻工作者,在现场玩自拍尽管是个人行为,在外人看来,却是工作行为,这难免让人把它与单位联系起来,与新闻工作者的操守联系起来。

也许凌某确是无心之失,但其行为有消费灾难之嫌。

背弃了本职工作,把工作当成观光,甚至卖萌,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背弃了基本的行业规范。

面对苦难,记者即便不能解救万人于水火,至少应该尽到做人的本分,尊重死者,悼念苦难。

如何定义新闻伦理,见仁见智,但业界共识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坚决遵循生命至上、新闻真实、最小伤害等原则。

凌某的行为就有悖于相关原则,伤害了世道人心,挑战了新闻伦理,引发舆论质疑,被解聘实属难免。

第十八个记者节刚刚过去,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也是新闻工作者警醒自己不忘初心的日子。

领导人曾对新闻工作者提出很多希望,其中一点是,“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

材料作文思路点拨四则

材料作文思路点拨四则

材料作文思路点拨四则口樊彩霞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法国著名画家皮尔雷诺患关节炎.身体逐渐衰残.终于得靠轮椅代步.他的手指扭曲变形。

只能够用指尖握笔,却仍然继续作画.每画一笔就得忍受那椎心刺骨的痛苦。

一位朋友问他:“你既然要受这么大的痛苦.为什么还强要作画呢?”雷诺回答:“有一天痛苦会结束.然而羡的效果却永远长存。

那些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到底.努力奋进的人i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取得最后的成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春、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l这个小故事证明了斯托克代尔悖论: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

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是什么。

斯托克代尔悖论要求我们拥有一种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直面生活的勇气。

对于将要面对的困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不是简单的乐观.但坚持到底.我们最终将会胜利。

就我们个人来说.面对挫折.继续努力,实现人生的崇高价值。

便是生活的真谛。

沉着冷静,永不气馁,这是每一个人所应养成的品格。

并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

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

名垂青史的人.无一不是这样走出来的。

司马迁、徐霞客、马克思、爱迪生等无数杰出人物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永远长存”的“美的效果”.无一不是用。

痛苦”的拼搏换来的。

从。

直面困难.坚信成功”这个角度来立意,是不错的。

另外,还可以联想到我们的生命历程,就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美丽的光彩都是在阵痛和挣扎后绽放的。

生命的每一次蜕变.都是先痛而后快的。

从。

痛苦与美丽”这个角度来立论.也是可以的。

(二)草原上有对狮子.它们是母子。

有一天,小狮子向母狮子问道:。

妈妈.我老听到很多动物说什么幸福,到底幸福是什么?到底幸福在哪里?”母狮子说:。

幸福不是东西而且也捉不着.它就在你的尾巴上。

”小狮子听完妈妈的话.就不断地追着自己的尾巴跑……始终咬不到。

最新作文素材及运用指导四则

最新作文素材及运用指导四则

最新作文素材及运用指导四则作者:王志利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2年第11期一、改变:置之绝境,奋力求生一只小鹰被人放在家里与小鸡一块饲养。

后来,人们怀疑这只鹰偷吃鸡,强烈要求主人将这只鹰处死。

这家主人舍不得,决定将这只鹰放生。

但是,不管主人将它放到什么地方,它总能回到村里来。

有个人将鹰带到了一个悬崖边上,他将鹰向深沟里扔去,那只鹰一开始,就像是一块石头掉下悬崖,直直地向下坠落,眼看就要到崖底了,鹰突然张开了翅膀,竟然奇迹般地了飞起来,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再也没有回来。

【适用话题】舍弃才能改变、激发潜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运用指导】鹰本来是有翅膀的,能飞很高很远,但是,在一群鸡的世界里,它已经被同化了。

没有经过锻炼,又贪恋温暖舒适的鸡窝,渐渐地,也就失去了翱翔蓝天的勇气和信心。

要是没有人将它扔下悬崖,它永远不可能飞上蓝天,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人总是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平稳的生活恋恋不舍。

但是,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就必须明白,在关键的时刻,应该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边上,在看似深渊的边缘,才有可能获得另一片蓝天。

二、责任:环境保护,从我做起日本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实行垃圾分类。

一般一周两次由市政的垃圾车来收分类垃圾。

市民需要提前在家把垃圾清理好,并完成十几种分类。

比如瓶子,瓶与盖是分开的,上面的塑料包装纸也要分离开来,之后,他们带着不同的垃圾来到收垃圾的地点,一会儿,好多辆收集不同垃圾的分类垃圾车开来,将垃圾收走。

如果装垃圾的分类车已开走,那只好把这类垃圾带回家中存放,直到下周垃圾车再来时才能回收。

也就是说,为遵守规则,市民要让垃圾在家中再放几天,而类似的事情,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这样处理。

现在,垃圾分类回收已经成为日本百姓很自然并自觉接受的生活方式。

【适用话题】义务与责任、环保需要每个人的自觉、习惯成自然【运用指导】目前在中国,多个城市上演了反对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公民行动,人们担心在垃圾焚烧的时候,由于分类管理不严而产生有害气体会损坏人们的健康。

作文导写 (4)

作文导写 (4)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亲人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许多人,许多事,一转身,已难以再转回来。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体验或感受?请结合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写好这篇作文,首要的是审清题意。

文题中材料的基本寓意是,时光虽然转瞬即逝,但飞逝的岁月中,许多人和许多事,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回忆和怅惘,引发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感悟。

这是这则材料作文的基本方向。

“一转身”在材料中不是指一个动作,而是指时间的流逝。

当然,它既可以指很短的一瞬间,也可以指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是一辈子。

作为中学生来说,不可能有太多丰富的人生阅历,但总可以从有限的生活经历中掬取生活的浪花,关键要善于选择合适的素材,引发联想、感悟和思考。

构思角度一:选择生活中打动人心的画面或片断,采取画面组合的形式结构成篇。

要注意的是,所选画面或片断要求有相似点,即经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磨砺仍然比较深刻地印在你的脑海里,且能够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人性中的真善美等。

构思角度二:选择叙事类文体包括小小说,叙写一个人或一件事,也应该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但要注意充分发挥出此类文体写人叙事注重情节铺垫和细节刻画的特长,以事件叙述和情节发展凸现文体特征,以人物形象和细节刻画取胜。

构思角度三:以时间流逝引发感悟和思考为内容,融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于一体的散文化写法也比较容易把握。

但要注意不能凭空生发议论抒情,写景叙事是基础,而且要善于从常见的景与事中引发关于生活的哲理感悟。

●例文一●那已悄悄溜走的父爱蔡思雨屋里张灯结彩,人来人往,却都是陌生的面孔,他无声地站在角落里,冷冷地看着这一切。

门上,墙上,全都贴着大红的“囍”字,那红色生硬地刺进他的眼里,刺在他的心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自上海教育新闻网
张华中:材料作文写作导引四则

【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批珍贵的康倍尼花瓶在炉中烘烤;一座家神蜡像不经心被放在炉旁,开始融化。

它向炉火使劲抱怨,说道:“瞧,你待我多么无情!你使这些东西加固,却让我融消。


炉火回答道:“这只能怨你自己的本性。

至于我,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都是火。


根据材料,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能脱离现实,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能抄袭、套作。

【写作导引】
面对寓言性质的材料,最重的是根据寓言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含义,从而依据这种含义抽离出可作为写作的核心论点。

根据这则寓言,首先我们可知道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本性影响自身的结果:火的本性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发热发光,康倍尼花瓶本性实在,在炉火中煅烧后更加坚固,蜡像华而不实,遇火融化。

其次我们还知道事物的表现往往和“位置”(环境)有关,靠近炉火而融化的蜡像的抱怨固然显得有些可怜,但炉火自负得忘乎所以的夸口更显出它的可笑,试想若把炉火放到水中,它的高傲就顿然消失了,同样,康倍尼花瓶的胚胎若不放到炉火中经过烘烤,也只不过是一堆泥巴罢了,可见位置的重要性。

通过上面对寓言的解读,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一是把炉火理解为考验、磨练,在考验和磨练中检验出人们真实的本性,本性坚强的人(康倍尼花瓶)获得锻炼,增长技能,磨砺了品性;本性懦弱的人(家神蜡像)也照出了真实自我,要么改变自我,浴火重生,要么自我堕落,万劫不复。

二是正确认识自我,材料中蜡像的抱怨以及炉火的自负都是没有正确认识自我的表征,“认识你自己”这一永恒的命题也是我们立足社会、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正确估量自己,评价自己,只有如此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作对正确的事情。

三是找准自己的位置,炉火之所以保持着火的秉性,蜡像有着美好的形态,康倍尼花瓶得到很好地烘焙,都是因为他们位得其所,否则就不可想象,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找好、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在自己的位置上做精彩的自己,展示出最美好的一面。


【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得主之一英国教授约翰·戈登回忆,他15岁在伊顿公学读书时,每门科学课程的考试成绩都排在最后。

当他得到诺贝尔生理·医学诺贝尔奖的时候,戈登把当年他的科学老师的评语公开了:我相信戈登有当科学家的想法。

但是,根据他目前的表现,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他连起码的生物原理都没有搞明白,想当一名专家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不仅对他,还有那些将来必须教他的老师们,都是一种时间的莫大浪费。

戈登说,他老是拿这位老师的评价来鼓励自己要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根据材料,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能脱离现实,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能抄袭、套作。

【写作导引】
本则材料可围绕戈登科学老师对他的的评价和戈登如何看待老师的评价两方面展开立意。

围绕前者,我们可谈人才培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种情况:一种是“捧杀”,一种是“棒杀”,两种形式虽然不同——“捧”和“棒”,但最终指向都是对人才的摧残——“杀”。

戈登的科学老师在戈登的科学潜质还没有展露出来时,他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给予戈登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而不是作为教育结果的最终裁判者妄下断语,如果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或者只相信老师的权威而不是内心的方向,估计戈登会对这门学科彻底放弃,并在内心深处留下症结。

这是典型的“棒杀”,往往还以“负责”的名义。

相比于明火执仗的批评否定的“棒杀”,“捧杀”就显得隐蔽得多了。

它往往是以鼓励、表扬、赞美的方式呈现。

但这种呈现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都有些失当,使被鼓励、表扬、赞美的对象失去了内心的平衡,感觉飘飘然,一切都是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样子潜在的人才于是偏离了原有的轨道,距离人才的成长越来越远。

围绕后者,可以谈同样面对挫折、逆境、困难,不同的态度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风景。

巴尔扎克说:“挫折是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戈登的做法正是强者的明智态度。

还可结合目前人才成长中,培养抗压能力一环的缺失导致一些人选择极端方式了此一生的社会现状。


【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优秀的人宁愿取一件东西而不要其他的一切,这就是:宁取永恒的光荣而不要变灭的事物。

可是多数人却在那里像牲畜一样狼吞虎咽。


根据材料,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能脱离现实,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能抄袭、套作。

【写作导引】
从赫拉克利特的这句格言,可以看到两类人:一类是宁取一件永恒的光荣而不要一切变灭的事物的最优秀的人;一类是无意于永恒的光荣却对一切变灭的事物狼吞虎咽的多数人。

字里行间流露出赫拉克利特对前者的褒奖,对后者的蔑视。

在正式落笔之前,我们要明白“永恒的光荣”和“变灭的事物”分别意味什么,因为正是这两者使得人进了一次区分。

根据文意,联系现实,我们可以把“永恒的光荣”理解为舍己救人的担当、杀身取义的绝决、尽忠保国的付出等等,与较为宏大的事物相联系的一类;“变灭的事物”指的应是短暂的快乐,既可指高官达贵们拥有美貌青春,锦衣玉食的生活,奢靡豪华的排场,也可指平民百姓顾及眼前的衣食住行、家庭琐事等等,通常与较为琐碎、较为贴己的事物相联系的一类。

由此,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立意:一是要高瞻远瞩,有宏大的抱负,有高远的追求,应把自己的有限生命投入到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业当中,在“小我”与“大我”的拥抱融合中实现生命的升华;二是对“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过度追求享受,贪图一己之利益的芸芸众生予以应有的批判,应明白目前社会上“官二代”、“富二代”屡屡曝出丑闻,高官因贪污受贿、权色交易等频频落马,正是执意追求“变灭事物”的恶果;三是要对那些生活中的大多数,即或自食其力,津津有味享受安逸生活,或为谋生活疲于奔命,无暇谈及略显迂阔的“永恒”的人们抱以同情的理解,我们不能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对他们进行全盘否定;四是即便那些志在“永恒”的最优秀的人,也不是时刻都在追求“永恒”,他们也需要平凡人的衣食住行,也具有平凡人的情感情怀,对此,我们不必刻意遮蔽,过度拔高,使最优秀的人物成为脱离人间烟火的天外来客。


【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根据材料,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能脱离现实,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能抄袭、套作。

【写作导引】
从这句名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辛涅科尔的两层意思,他一方面指出在浩渺时空中人的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他更重点强调对于自身而言,“我”的独一无二性,我的无限可能性。

就此而言,大体可以从如下两大方面、三个层次来立意。

首先,正确看待人在历史天空中的位置。

我们要承认面对浩瀚的时空,个人确实属于沙漠一粒,沧海一滴,在历史的天平上,个人再伟大的功绩也显不出多大的斤两,对此,我们应虚心,有敬畏,切忌目空一切,唯我独尊;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宜妄自菲薄,自我贬低,应相信固然是沙漠一粒,沧海一滴,但一粒、一滴都是坚实的存在,若失去了一粒、一滴的累积,必定没有了沙漠的浩瀚,沧海的雄阔,对此每个个体都应自信,敢自强,有所作为,勇于担当,由无数个体形成的合力,才最终绘就波澜壮阔的历史宏图。

其次,辩证看待材料的观点。

写材料作文时,容易出现的偏差是,把材料中的观点当成不证自明的真理,加以接受,以此作为推理论证的基点,完全被材料牵引着走,而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和思考。

现实生活中,像法国作家辛涅科尔如此进行个体价值定位的实属少数。

我们应清楚这种定位严重割裂了自我与宇宙的关联,一方面我可以完全脱离了芸芸众生,生活在宇宙之外;另一方面宇宙又不是由无数活生生的个体、无数具体而微的时间有机合成的。

由此,我们可以从对这则名言的批判思考处出发,论证个体和整体、微小和宏大的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