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总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2019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2019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2019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第1课古代埃及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XXX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开端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XXX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树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能够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法典中的划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泼。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

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

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

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

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

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文明1—3课】1.古代埃及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最高统治者称法老。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位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3.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建立的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海洋文明4—6课】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2.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3.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4.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5.罗马城邦兴起于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6.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7.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文学:《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

(2)雕塑:《掷铁饼者》、宙斯像。

(3)建筑: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万神庙等。

(4)哲学:德谟克利特(原子论)、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5)法律: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6)历法:罗马的儒略历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8.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1)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

(2)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长处。

(3)不同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4)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一切文明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都要珍惜。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1.基督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九年级上册【初三】历史人教版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初三】历史人教版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时间: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人类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

2、四个社会:A、原始社会:特点是时间漫长,社会发展缓慢,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低。

人类社会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基础上的。

B、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引起人类社会关系的变化,氏族瓦解,阶级产生,国家出现,人类步入奴隶社会。

奴隶主和奴隶是社会的主要阶级,奴隶承担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劳动,而奴隶主占有全部的劳动成果。

世界东西方国家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封建社会: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确定了政治上欧洲封建国家的长期的分裂性和不统一性的特点;基督教会在思想上控制着整个欧洲。

D、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生产资料高度集中,资产阶级无偿榨取工人的劳动果实,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大批垄断集团,他们不但控制了国家主要的经济领域,也把触角伸向国家政治生活,要求瓜分世界。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内容标准】史前文明:(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知识框架】第1课:人类的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内容标准】上古人类文明:(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内容标准】(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复习考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复习考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1、《人类的形成》人类的出现:现代人类可能由非洲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直立的姿势在进化过程有决定意义。

“完全形成的人”分早期猿人(“能人”)、晚期猿人(爪哇人、北京人、元谋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农人、山顶洞人)。

根据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氏族社会: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和父系氏族社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在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奴隶制→统治阶级→国家。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金字塔的国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国王的陵墓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是权利的象征,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狮身人面像)。

新月沃土孕育的古国:亚洲西部“新月沃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内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希腊城邦1〕希腊半岛〔古希腊主体〕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影响希腊统一;平原小耕地少,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2〕希腊最早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之后,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3〕城邦建立:公元前8世纪,以城市或市镇为中心。

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

最大的城邦:斯巴达。

4〕希腊城邦居民权力: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含外邦人和奴隶〕。

公民有土地,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非公民中的外邦人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没有土地;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

2、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使雅典到达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开展到顶峰,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创立人物:伯里克利。

改革后,把雅典变成了“全希腊的学校〞。

他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3、雅典民主政治的利与弊:利:1〕它是古希腊城邦制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

2〕它扩大了公民权利,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促进雅典繁荣。

弊:1〕它是少数人的民主。

雅典的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它是直接的民主。

容易造成民主决策失误,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暴民政治。

4、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

人物: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帝国建立后,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5、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1〕具有侵略性质,掠夺了东方世界的财富,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2〕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城邦:地理位置——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形成时间:公元前1000年。

2、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权力分配:元老院〔300名贵族组成〕——2名,权力相等〕—主持政务;公民大会—2名,平民自己选出〕—3、?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的成文法,刻在12块青铜板上〕影响〔意义〕:1〕本质上维护贵族利益,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历史复习纲要(整理)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历史复习纲要(整理)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2、南方古猿经过长期劳动,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学会了制造工具,成为完全形成的人。

3、“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主要代表见教材第3页表格。

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开始出现现代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人)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4、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原始社会出现了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氏族,它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阶段。

5、母系氏族社会特点:①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②妇女在劳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6、父系氏族社会特点:①出现了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②婚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③男子以梨耕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④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7、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出现家庭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为了生产更多剩余产品,人们把战俘变为奴隶,出现私有制——军事、行政和宗教贵族首领成为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标志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产生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古埃及1、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2、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国王权利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是规模最大的,狮身人面像矗立在哈佛拉金字塔前二、新月沃地的古国3、两河流域,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地区;4、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开始出现苏美尔人建立的奴隶制小国;5、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仑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6、汉谟拉比为维护奴隶主利益(目的),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历史地位)。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非洲南方古猿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印度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③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④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那时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居于主导地位的状况。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厄瑞斯忒的传说表明重视父权的思想在同维护母权传统的较量中已经占据上风。

)2、国家的产生:在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_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3.☆奥林匹亚神庙中的_宙斯像_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_掷铁饼者_》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4.☆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它的典型代表是_雅典帕特农神庙_。
5.☆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有_大竞技场_、_引水道工程_、_凯旋门_、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
3.古巴比伦王国的统一: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汉谟拉比_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4.☆☆☆《汉谟拉比法典》的评价: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石柱上),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地理位置:最早诞生于印度河流域。
2.出现国家时间:前1500年。孔雀王朝_统治时期达到鼎盛,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3.☆☆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_婆罗门_,掌管祭祀(神职人员);第二等级是_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国王将军官员);第三等级是吠舍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平民);第四等级是_首陀罗_,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奴隶)。
4.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东征,经过10年征战,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5.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具有侵略性质_,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_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精品】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1课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代埃及国家的兴亡:前3500年出现小国;新王国时代_图特摩斯三世_统治时,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后相继被他国占领,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文明成就: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4.☆查理曼帝国:800年查理加冕,被称为“_查理大帝_”或“_查理曼_”,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_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德意志_、_法兰西_和_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1.庄园从9世纪开始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2.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在领主统治下,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_和_缺少自由的农奴_。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的“_直领地_”,和佃户的“份地”。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_爱琴海_地区。这一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出现的时间:前8世纪;突出特点:“小国寡民_”;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3.☆☆☆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_公民大会(由成年男性公民参与;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4.法老的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_,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_”,具有无上的权威。胡夫金字塔(最大)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西亚。
2.建国:前3500年起产生小国。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4.☆释迦牟尼创立佛教:①时间:前6世纪;②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③教义:提出“众生平等_”,宣扬“_忍耐顺从_”。④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单元小结: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均为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地区。古代亚非文明的主要成果有: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梵文、佛教、种姓制度、创造从0到9的计数法;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等。
4.☆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屋大维_,他首创了“_元首制_”。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5.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兴起时间、地点及创始人:时间:1世纪_;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巴勒斯坦地区_;创始人:耶稣_。教义:宣传“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_国教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481年_克洛维建立。
3.封君与封臣(封建制度的确立):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_等级性_,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6.☆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_德谟克里特_提出了“原子论”;_苏格拉底_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7.☆亚里士多德_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8.☆公历的起源: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_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后来儒略历成为人们今天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