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LS精密度评价方案的实际应用
NCCLS EP9-A文件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评价中的应用

合作医院送检的新鲜病人标本 , 其浓度选择按照
E 9一A文 件 的要 求 , P 尽可 能覆 盖 检 测 范 围 , 别 特 注 意覆 盖 医学 决定 水 平 , 且有 足够 的量 利 于 重 并
复 性检 测 。
1 仪 器 、 本 和 方 法 样
1 1 仪器 、 本 . 样 德 国罗 氏 Moua 8 0全 自动 dl P0 r
作 者 单 位 :100杭 州迪 安 医 学 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 中心 303
1 h ym , etlo t rP, il c 1Anio yrs o s h 3 Ro a e J Disek et WegeB,ta. t d ep n et te e b o
动 生化分 析 仪 大 量 进 入 医 疗 单 位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 由于标本 量大 、 各种 技术 检 测项 目不 一 等原 因 , 在
一
些大 、 中型 实 验 室 里 特 别 是 标 本 量 很 大 的 独 立
医学实 验室 里 常 拥 有 多 台 生 化 分 析 系 统 , 本 中 如 心 除 了现使用 的德 国罗 氏 M dl 80全 自动 生 oua P0 r 化 分 析 仪 , 期 又 新 安 装 了德 国 罗 氏 C bs 00 近 oa 0 6 C0 5 1全 自动 生化 分 析仪 , 为保 证 检 测 结果 的一 致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 S 、 性 磷 酸 酶 ( L ) 总 A T) 碱 AP 、 蛋 白( P 、 蛋 白 ( L 、 胆 红 素 ( BL) 尿 T)白 A B) 总 TI 、
素 ( R A) 尿 酸 ( A) 肌 酐 ( R A) 肌 酸 激 酶 U E 、 u 、 CE 、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要求及实例解读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要求及实例解读体外诊断试剂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检测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指标和病理标志物,从而帮助医生进行诊断、预测和监测疾病。
为了确保体外诊断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其进行严格的临床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的要求和一些实例解读。
一、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的要求1.准确性:准确性是体外诊断试剂的核心要求,包括灵敏度和特异性。
灵敏度是指试剂对阳性样本的检测能力,特异性是指试剂对阴性样本的排除能力。
评价准确性需要收集大量样本进行比对分析,比较试剂结果与参考方法或金标准的一致性。
2.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同一实验室、使用同一试剂和仪器的条件下,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
通过反复测量同一样本,计算其变异系数或标准差,评估试剂的精密度。
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试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
常见的稳定性评价指标包括试剂在不同温度下的保存稳定性、冻结-解冻稳定性和长期储存稳定性等。
4.影响因素:评价试剂的性能时,还需要考虑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如干扰物质、样本处理方法和仪器漂移等。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干扰物质,检测试剂对其的耐受性,以及不同样本处理条件下试剂的可靠性。
5.临床应用价值:体外诊断试剂不仅需要具备准确性和精密度,还需要有明确的临床应用目的和价值。
对于预测疾病风险的试剂,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队列研究,统计分析试剂结果与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其预测价值。
二、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实例解读以心肌肌钙蛋白T试剂为例,介绍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的实例解读。
1.准确性评价:针对心肌肌钙蛋白T试剂的准确性评价,可以选择收集心肌梗死和非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使用该试剂和参考方法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心肌肌钙蛋白T试剂的灵敏度为95%(即能够检测到95%的心肌梗死患者),特异性为98%(即能够排除98%的非心肌梗死患者),与参考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良好。
2.精密度评价:在同一实验室,选取不同浓度的心肌肌钙蛋白T标准品进行多次测定,计算其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结果显示试剂的精密度良好(变异系数为3%)。
应用NCCLS EP5-A方案评价唾液酸试剂盒的精密度

2 O次 , 得均 数 、 准差 和 变异 系数 。结果 低值 血 清 求 标
【 献标识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0 4 2 0 )70 0 —2 0 874 (0 7 0— 5 70
【 键 词】 血 清 唾 液 酸 ; 密度 ; 5 关 精 EP 一 A 【 图 分 类 号】 R 4 . 中 461
Ap lc t n o p i a i f NCCL 5 A t o n t e e a u t n o r c so f S k t CHEN i ZH AN G n ( p r— o S EP 一 me h d i h v l a i f p e ii n o A i 1 o M n。 Ji . De a t
p e ii h r cson oft e SA t ki wa a u t d a c di o EP5 A s ue h to lCo m it e o i c lLa r t y s ev l a e c or ng t 一 is d by t e Na ina m te n Clnia bo a or
的批 内 C 为 1 9 , 间 C 为 1 7 , V . 批 A 0 V . 日间 C 为 A 0 V
1 8 , C 为 26 , .% 总 0 8 . /
见 表 1 。
的要求 , 用全 自动生 化分 析 仪对 S 采 A试 剂 盒 的精 密
维普资讯
《 海 医 医 》2 0 淮 0 7年 U 月 第 2 5卷 第 6 期
利用NCCLS方案评价改良香草醛法测定奶水牛血浆中总脂的精密度

3 2
中 国兽 医 杂志 2 0 1 3年 ( 第 4 9卷 ) 第 4 期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f ve t e r i n a r v Me d i c l n e
高值 血 浆 总 脂 的批 内 C V为 0 . 7 7 , 批间 C V
收稿 1 3 期: 2 0 1 2 — 0 4 — 0 9 基 金项 目 : 广 西科 学 研 究与 技 术 开 发 ( 桂科攻 1 0 1 0 0 0 1 4 — 3 ) ;广 西 教
改项 目( GX T S Z Y 1 4 1 ) ;2 0 1 0年 研究 生 创新 项 目( 1 0 5 9 3 1 0 0 3 0 1 8 )
mg / L, 见表 1 。
表 1 正 常血浆总脂含量数据 ( 1 0 ×mg / L )
1 . 1 材 料 制 备 具 有 医 学 决 定 水 平 的 正 常 ( 取
2 0 1 0年 3月 产犊 健 康水 牛 1 O头 的血 浆 ) 和 高值 ( 在 正 常基 础上 加 一定 量 的胆 , 低温 保存 ( 一2 0 ℃) 。
作者简介 : 蒋吴( 1 9 8 6 一 ) , 女, 硕 士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为 动 物 营 养 代
谢 疾病 , E - ma i l : 3 7 5 7 4 5 3 5 7 @q q . c o n r 通讯 作 者 : 何宝祥 , E — ma i l : h e b a o x @g x u . e d u . c n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3 统计学 方法 采用 P e i J . 等 报道 的统 计 学处 理 方法l l 4 ] 。计算 批 内精 密度 , 批 间精 密度和 总精 密度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方法和医学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对AFP 含量进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做出线性评价、精密度评价与回收实验,并进行对比,运用两种方法对60例患者血清标本的AFP含量进行平行检测,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重复率明显优于放射免疫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回收率明显优于放射免疫分析。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精确度与准确性都要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标签:电化学发光免疫;临床运用;放射免疫;检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出现于自20世纪90年代,是一类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集纳米微粒子技术、电子发光技术、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以及电磁场分离整合设计的自动化标记免疫分析系统,结合了电化学发光与免疫测定,具有化学发光与电化学两个过程,磁珠微球当做固相载体,发光物质为三氯联吡啶钌[Ru(bpy)3]2+,电极进行激发,三丙胺参与循环反应,稳定快速的发光,检测的结果可靠、稳定,具有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要高于酶联免疫法[1]。
发光检测灵敏度高,不具有人为操作误差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取60例患者血清标本,18份标本血清甲胎蛋白浓度正常,42份标本血清甲胎蛋白的浓度超出正常的范围。
通过Roche Elecsys201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与SN-697型自动双探头放射免疫γ计数器进行检验。
1.2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运用甲胎蛋白宽范围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运用的检测试剂为Elecsys2010配套AFP定量检测试剂盒,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
2结果2.1 通过NCCLS精密度评价方案,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法对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的血清甲胎蛋白质控血清作重复性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法都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CV值对比放射免疫分析法相对较小。
运用NCCLSEP5-A评价CA-7000全自动血凝仪D-二聚体检测的精密度

NCCLS E P5 A- b a s e d Ev a l u a t i o n o f D- d i me r De t e c t i o n Pr e c i s i o n o f CA- 7 0 0 0 Au t o ma t i c Co a g u l a t i o n An a l y z e r
Ab s t r a c t O b j e e e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 d i m e r ( D - D ) d e t e c t i o n p r e c i s i o n o f C A - 7 0 0 0 A u t o m a t i c C o a g u l a t i o n A n l a y z e r . Me t h o d s
【 中 国 图书 资 料 分 类 号 】 R 3 1 8 . 6 ; T H 7 7 6 【 文献标志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 8 8 6 8 ( 2 0 1 4 ) 0 3 — 0 0 9 1 — 0 2
DOl : 1 0 . 7 6 8 7 / J . I S S N1 0 0 3 — 8 8 6 8 . 2 0 1 4 . 0 3 . 0 9 1
l y z e r we r e t e s t e d a n d e v a l u a t e d . R o m d l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wi t h i n — r u n i mp r e c i s i o n a n d t o t a l i mp r e c i s i o n w e r e l e s s t h a n t h e i n —
NCCLS精密度评价方案的实际应用

我们采 用 电子表格 软件 E C L对低 密度 剂 、 器 或 检 测 系 统测 定 结 果 的 可 重 复 2 X E 仪 0次 , 算 出均 值 , 准 差和 C 计 标 V。
脂蛋 白胆 固醇 (D ) I I 直接测 定法评 价 的 程 度 。 当实 验 室 更 换 了新 的仪 器 设 备 , 3 评价步骤 ( C直接法 鼢 I 金的 l 。 介 )
周 病 学 杂 志 ,9 77 3 :9 0 . 1 9 ,( ) 192 1 【】 黄 倩 , 立 弘 , 永 烈 . 2 何 巢 口腔焦 虑症 【] J. 国 外 医学 : 口腔 医 学 分 册 , 0 3 3 ( ) 2 0 , 05 :
4 54 . 0 . 07
【】 吴 新 , 建 √L 3 卓 童牙 病 治 疗 中 的心 理 治疗 探 讨 … . 腔医 学 ,0 4 2 ( )3 0. 口 2 0 ,4 6 :8
方案 。 检验 方法 的精 密度 评价是 临床 实验 鼠标就 可 进行 的操 作使 一 般 人可 以很 快 标 本 。 一般 选 择 2 或 2 以上 , 中一 个 个 其 室 的常做方 法 学评 价之 一 “ 应 的 掌 握基 本 的操 作 。 ,相 方便 的智 能 型 复 制 功 个 在正 常范 围或 在 医学决 定水 平附近 , 另 N C. 用精密 度评 价方 案 ( lA 。 能 , 大地 减 轻 了计 算 工 作量 , 使 大 部 CI S采 Ⅱ5 ) - 极 并
获取 ) 引起 的 畏惧 心理 。处 于 生 长 发 理 治 疗 ,使 部 分 患儿 D 而 F的 表 现 从 4级 【] 周曾同, 4 张志愿 , 张富强. 医学专题讲 口腔 育期的儿童, 有着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 和 5 级转化为 3 , 级 争取到患儿 的合作, 座[ . M】河南 : 州大 学出版 社 , 0 5 郑 20 : 征 , 口腔 治疗 的反 应 各 不相 同 , 此 , 顺 利 完 成 治疗 。总 之 , 理 治 疗 是 获得 对 对 心 医 生应 掌 握 儿 童心 理 , 有 分 析 和 处 理 儿 童 牙科 治疗 配 合 的 有 效手 段 , 具 临床 上 儿 童心 理 和 行 为 的 能力 。 。 要 有 意 识地 对 患 儿 运 用 心 理 治疗 。
生化检测系统精密度的性能评价

生化检测系统精密度的性能评价目的对生化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进行评价分析,评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5-A2文件,对稳定的实验样本选择常规生化项目22项,用Microsoft Excel分析数据,计算出各个项目批内、批间、天间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
按照EP5-A2文件规定,1/4允许误差范围为批内不精密度的判断限,1/3允许误差范围为天间不精密度的判断限,1/2允许误差范围为总不精密度的判断限。
结果总胆汁酸的批内、天间和总不精密度均超过了规定的参考标准;肌酐的天间不精密度超出了1/3允许误差范围。
其余20个项目批内、天间和总不精密度均在要求范围之内。
结论临床实验室应定期监测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合格的精密度是检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标签:生化检测系统;总不精密度;判断限美国临床实验室管理法规CLIA-88颁布后,临床实验室定量检测的分析性能被确定为六个内容:精密度、正确度、分析范围、检出限、分析干扰和参考区间[1]。
应该重视的是,这六个基本性能的第一个为精密度。
这是临床实验室基本操作特性确定的。
临床实验室的检测也应该分析精密度。
可是,不知何故,自从有了专门为临床服务的临床实验室,临床实验室对每个标本(样品)需要检测的各个项目,都只做单次检测就发出报告。
单次检测引入的随机误差的变异很大。
因此,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1检测系统1.1仪器TBA-120FR(YZB/JAP 4665-2008)1.2校准品朗道CAL2350--828UN复合校准血清1.3质控品朗道HE1532-507UN 3(高浓度)朗道HN1530-795UN 2(中浓度)1.4试剂ALT、AST、ALP、GGT选用英科新创(生产许第20100068),TP、ALB、GLU、BUN、CR、UA、CHE选用宁波美康(生产许第20130042),CK、CK-MB、LDH、HBDH选用北京九强生物(生产许第20020023),TC、TG、HDL、LDL选用浙江东欧(生产许第20080022),TBIL、DBIL选用浙江伊利康(生产许第20130007)2资料与方法2.1对象收集正常体检人血清40ml混匀后分装50支,每支800ul,-20℃冷冻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宁海县中医医院高振革
临床检验方法学一般提倡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订的方案。
检验方法的精密度评价是临床实验室的常做方法学评价之一[1],相应的NCCLS采用精密度评价方案(EP5-A)[2]。
采用EP5-A方案对实验室的一些试验项目作精密度评价时发现,其对实验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处理有严格的要求,人工计算相当繁杂,尤其当需要复验时更是如此。
我们采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直接测定法评价的进行了研究。
报告如下。
1、EXCEL
EXCEL 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的办公软件,更新版本兼容性很好。
我们采用EXCEL 2003中文版。
EXCEL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卓越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
它预装的各种函数多达245个,单是统计函数就有80个,用户还可以自行编辑各种公式,或将各个函数组合使用,各种图标化的提示与仅用鼠标就可进行的操作使一般人可以很快掌握基本的操作。
方便的智能型复制功能,极大地减轻了计算工作量,并使人部分结果可以自动生成。
2、EP5-A
2.1 EP5-A用于评价某种分析方法、试剂、仪器或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重复程度。
当实验室更换了新的仪器设备,或更换了新的试剂品牌、测定方法、标准品及操作程序等,都应当根据本方案的指导重做实验确定精密度。
一般以变异系数(CV)作为反映(不)精密度的指标,以前习惯批内CV、批间(天间)CV反映。
NCCLS的方案是计算出批内、批间、日间和总CV,其中批内CV和总CV 最重要,它代表整个分析体系的可重复程度。
2.2 实验要求(1)熟悉欲评价的对象。
如测定方法、试剂或仪器等,仔细订出评价方案,可在EXCEL 上设计好原始数据采集表格。
(2)实验用的试剂应是同次配制,商品试剂盒和参考物应为同一批号,仪器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一直处于质量控制之下。
(3)实验用的标本。
一般选择2个或2个以上,其中一个在正常范围或在医学决定水平附近,另一个为异常值。
实验标本的介质应与临床标本一致,最好用混合血清,标本应有足够的数量,并应妥善保存,以保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稳定。
(4)先作一个初步的批内精密度测定,即一个标本重复测定20次,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CV。
3、评价步骤(LDL-C直接法试剂盒的评价)
3.1 实验方案评价3种试验盒,采用2个混合血清标本,每天上、下午各用3种试剂测定1次,每个标本每次测定均作双份,每次测定至少做一个质控,共测定20 d。
前5 d 属熟悉阶段,应能检出测定中如有的明显问题:后15 d是主要的实验阶段,每隔5 d要重
新检查质控数据,检验所有数据的可接受性。
每天检测时标本随机放置,不用相同的次序。
3.2 数据采集与整理 EP5-A提供几个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样表,便于说明对数据的操作。
我们将这些数据表格直接建立在EXCEL的工作表上,表1为EXCEL工作表的原样,仅是第一行(标有A、B、C、D…)和第一列(标有1、2、3…)是为了代替原工作表中的坐标显示而特地增添上去的。
表格中的每一小格称为单元格,以列的座标A、B、C…和行的坐标1、2、3…组合表示任意单元格如A1、B6、H18等。
单元格中可以输入文字、数字、符号及公式等各种内容,还可进行各种运算、函数和统计分析,而且还有各种智能化的自动操作功能。
表中上午与下午都有结果1和结果2,表示平行测定的结果,在各列中依次将每天上下午的4个测定数据如实填入,20 d实验完成后开始整理数据。
“上午平均”这一列中是将上午测定的2个结果求平均,方法为:选中F8单元格(即上午平均的下一格),用EXCEL 的菜单命令或函数按钮输入求单元格B8和C8平均值的函数(AVERAGE):“=AVERAGE(B4:C4)”,(引号为说明输入内容而加的,实际操作中不要输入,括弧与冒号不能以中文伞角的方式。
下同。
),这里不必输入具体的数值,回车确认后在F8中自动出现2.925这个平均值。
同样在G8格中输入“=AVERAGE(D4:E4)”,回车确认。
在H8格中输入“=AVERAGE(B8:E8)”,求从B8至E8连续四个单元格即当天4个结果的平均值。
然后鼠标选中F8、G8和H8,使这3个单元格反白,在菜单中选“复制”命令,再以鼠标选中F9~F27,再选“粘贴”命令(或直接回车),则20个上、下午的平均值和同平均值立刻自动出现。
3.3 离群点的检查如每次双份测定的差值超过初步精密度测定时±标准差的5.5倍(是99.99%的上限值),这时数据为“离群点”,应弃去或重做。
3.4 数据的计算求日间、批内、批间和总CV的公式均为CV=标准差/平均值,因此还需要计算各个标准差和平均值,计算的公式和EXCEL上的操作如下。
3.4.1 A:总的日平均,在B29格中输入平均值函数及其范围:“=AVERAGE(H8:H27)”,自动出现2.9508 即为H列20个日平均值的平均值。
B:日间标准差(S日间),在D29格中输入标准差函数(STDEV)及其数据范围:
“=S TDEV(H8:H27)”求得“U平均”列中20个数据的标准差。
CV日间=S日间/总日平均,在F29格中输入公式:“=D29/B29*100"得到CV日间为4.00(%)。
3.4.2 C:上午2个结果差值的平方和,在B30格中输入平方和函数(SUMSQ),其数据来源用公式求得,两者结合求得差值的平方和:“=SUMSQ(B8—C8,
B9—C9,??B26—C26,B27—C27)”求得。
出现的数值是0.0060。
D:下午2个结果差值的平方和,函数与公式的格式与求C(上午2个结果差值的平方和)相似,仅数据的来源不同,利用EXCEL 的智能复制功能,简单地用“复制”和“粘贴”操作将B30格内容复制到D30格中即自动得出。
此时D30单元格出现的数值是0.0153,其函
数的算式已自动改为“=SUMSQ(D8—E8,D9—E9,…D26—E26,D27—E27)”。
计算这两个平方和是由于下面计算批内标准差的需要。
3.4.3 批内标准差(S WT)的计算式为S WT=式中i 为第几天,j
为上午或下午,n为实验天数。
即S WT=
=0.0163。
在EXCEL表中B31格输入平方根函数与数据来源公式:“=SQRT((B30+D30)/80)”自动得到批内标准差S WT。
在求得S WT后,即可求批内CV,CV批内=S WT/日平均,在F31格中输入
公式:“=B31/B29*100”得CV批内=0.55(%)。
3.4.4 E:上、下午2个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和,同上操作将B30单元格内容复制到F30格中即自动得出。
此时F30单元格出现的数值是0.1289,其函数的算式是
“=SUMSQ(F8—G8,F9—G9,…F26—G26,F27—G27)”。
批间变异的估计值(F),F 的计算公式为:F=
操作:在B32格中输入“=SQRT(F30/40)”,F
为0.0568。
由F值再计算批间标准差(S批间),S批间操作:在D32格中输入函数和公式“=SQRT(B32*B32—(B31*B31/2))”,D32格中出现数值0.0795。
CV批间=S批间/总日平均。
在F32格中输入“=D32/B29*100 “求得CV批间为2.69%)。
3.4.5 总标准差(S总)是按方差和的方式将批内、批间和日间标准差结合起来计算,计算公式为:操作:在B33格中输入函数和公式
“=SQRT((2*D29*D29+B31*B31+D32*D32)/2)”,得到。
S总=0.1311。
上述3个标准差求出后即可计算各自的CV。
CV总=S总日平均,在F33格中输入“=B33/B29*100”求得CV总为4.44(%)。
3.4.6 从上面的实例与操作说明,除了在单元格B8~E27中输入实验得到的数据外,所有的计算与统计都不输入具体的数值,输入的仅是单元格的“地址”,这样既可避免输入数值出错,又可充分发挥EXCEL 的智能复制功能,避免大量的重复输入。
如果实验数据有补充或修改等情况时,所有的计算参数均自动同步更新,完全不用重新计算,节约了大量的计算时间。
4 讨论
将整个工作表保存为一个模板,在作其他项目的精密度评价时,仅需更换表头的名称、分析物及仪器、试剂等相应内容,保存所有原来的与公式的格式,清除单元格B8~E27的数据后重新输入新的评价试验的实验数据,即可完成一个新的评价试验的数据处理工作,极为方便和实用。
参考文献:
【1】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摹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8-30.
【2】刘钢.Excel 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