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请用白话文解释每一计

合集下载

三十六计原文及白话文解释

三十六计原文及白话文解释

第一计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

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

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典】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第七计无中生有【原典】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度陈仓【原典】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典】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原典】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原典】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原指桃、李共患难。

比喻兄弟相爱相助。

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典】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原典】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

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三十六计原文 解释

三十六计原文 解释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注】太:大。

阳:公开的。

阴:秘密的。

译:防备周到就容易放松警惕,看惯了的就不再怀疑。

秘计隐藏在暴露的行动中,而不和暴露的行动相抵触。

非常公开的事物,往往蕴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注】阳:正。

阴:奇。

敌阳:正面击敌。

敌阴:奇兵制胜。

译:与其攻击兵力集中之强敌,不如设计分割敌方兵力,避实就虚,各个击破。

堂堂正正之阵,不如出奇制胜之兵。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攻击的目标已经确定,而友军犹豫不定,设计诱导友军攻击敌人,保存我方实力,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这个道理可以用损卦来推演。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设计迫使敌之兵势处于困顿无为之地,把握战局而不急于出击,坚壁清野,不给敌人反扑之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柔克刚。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注】刚:强势。

决:击。

柔:弱势。

译:敌人内忧外患、处境艰难,我方应抓住时机,乘机出击,以优势力量战胜弱势之敌。

第六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萃cuì:古同“悴”,憔悴。

不虞:没有预料。

译:敌人惊惶失措、斗志萎靡,无法应付和抵挡预料不到的攻击,这是《易经·萃卦》“坤下兑上”之卦象,有利于我方趁敌人不能自控之机,消灭它!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注】诳kuáng :欺骗,假的。

少阴:部分隐蔽,虚实之间。

太阴:非常隐蔽。

太阳:非常公开。

译:假象,未必就是假的,其实,那是利用假象掩盖着的真实的军事行动。

虚实莫测的军事行为蕴藏着非常隐秘的军事意图,非常隐蔽的军事行动悄悄进行着即将发起的公开的军事打击。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注】主:主见,主观。

益动:适时而动。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总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三十六计白话翻译

三十六计白话翻译

三十六计白话翻译三十六计胜战计01、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背着[隐瞒]大家,在一定的掩护下,不得不进行[经过]秘密阶段的活动。

泄露假情报,来反击间谍活动。

敌人准备周全,就使他斗志松懈;事物[事情]司空见惯,就让人不会怀疑。

诡计在公开明显的事物之中,但不能显露出来。

02、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后再打;攻打正面的强敌,不如攻打后方的弱敌。

出击战敌的原则:避强击弱,避实就虚。

消灭有生力量,蚕食敌方兵员。

03、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敌人的状况已经清楚,双方帮手的态度不确定,诱使第三方力量来消灭敌人,不用出动我方的力量。

用对敌人损害来推算事情发展的进程。

制造假证据,来陷害离间敌人。

04、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给敌人制造各种麻烦的局面,不是用战斗的方式;弱化敌人的战斗力,扩大敌人的弱点[转化敌人力量,使敌人由强变弱]。

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待机破敌,后发制人;掌控战场主动权。

05、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敌人的困境难关较多,依照这种情况,攻取得到敌人的资源。

我方[小的]速胜敌人。

趁他病,要他命。

是一种不道德的小人强盗行径。

不过用于战争也无可厚非。

06、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敌人的精神状态混乱多杂,不能预料战场的变化。

水淹没大地,指挥失当的征象。

利用敌人失去指挥控制的机会消灭他。

敌战计07、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骗人的谎话从实在的真话中得出来,一起说给敌人知道。

有真的有假的,让敌人摸不清情况。

由诳而真,由虚而实,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

08、暗度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把我方的行动明着做给敌人看,以此迷惑敌人不作为,然后出其不意完成我方的真正行动。

打战要讲究顺势而为。

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

三十六计文言原文与白话解释

三十六计文言原文与白话解释

三十六计文言原文与白话解释
《三十六计》是一部中国古代兵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战争策
略和智慧。

以下是《三十六计》的文言原文及白话解释:
1. 瞒天过海(文言原文),敌人未悟,我出奇制胜。

(白话解释),利用隐蔽和欺骗的手段,以出其不意,取得胜利。

2. 围魏救赵(文言原文),明正典刑,暗中救援。

(白话解释),表面上采取正面手段,实际上暗中采取救援行动。

3. 借刀杀人(文言原文),借势力以加害敌人。

(白话解释),利用他人的力量来打击敌人。

4. 以逸待劳(文言原文),坚守优势地形,等待敌人疲惫。

(白话解释),在有利地形上坚守,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

5. 趁火打劫(文言原文),趁敌人困境时加以掠夺。

(白话解释),在敌人陷入困境时加以进攻或掠夺。

6. 打草惊蛇(文言原文),利用小动作引起敌人警惕。

(白话
解释),采取小规模行动,使敌人产生警惕。

7. 借尸还魂(文言原文),利用他人名义行事,使敌人产生疑虑。

(白话解释),借用他人的名义或身份行事,制造敌人的疑虑。

8. 调虎离山(文言原文),以诱敌之物引诱敌人离开有利地形。

(白话解释),利用诱敌之物引诱敌人离开有利地形。

9.欲擒故纵(文言原文),假意示弱,引敌人深入陷阱。

(白
话解释),假装软弱,引诱敌人深入陷阱。

10.抛砖引玉(文言原文),用一点利益引出更大的利益。

(白
话解释),用一点小利来引出更大的利益。

以上是《三十六计》的部分内容,这些计策都是在战争中运用
的智慧和策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总说ﻫ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ﻫ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ﻫ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ﻫ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ﻫ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ﻫ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ﻫ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ﻫ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ﻫ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ﻫ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O总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 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翻译:作战的对彖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 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O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 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第一卷: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当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常见的事情,则往往不引起怀疑。

阴谋就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不和公开的事物相对立。

最公开的,往往蕴藏着最阴险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面对兵力强大、阵势稳固的敌人,如果集中兵力正面攻击,难以取胜。

可采取包围敌人侧翼或后方的战术,迫使敌人分兵应战,从而削弱其整体战斗力。

第二卷:敌战计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翻译:当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尚未确定时,可以诱导盟友去攻击敌人,自己不必出力,根据《损》卦的原理来推演。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当敌人处于困境时,不必急于进攻,而是应该消耗其力量,使其疲惫不堪,然后再乘机发动攻击。

第三卷:攻战计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当敌人遭遇重大灾难时,趁机利用这个机会获取利益,这是以刚克柔的策略。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

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当敌人意志混乱、没有防备时,可以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趁其不备而攻取之。

第四卷:混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先用虚假的信息欺骗敌人,然后再用真实的信息迷惑敌人,使敌人无法判断虚实。

这种方法包括少阴、太阴、太阳三种情况。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展示自己的行动,引诱敌人保持静止,然后趁机采取行动。

这种方法可以增益自己的行动力,使敌人无法应对。

第五卷:并战计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当敌人内部发生混乱时,应该静观其变,等待敌人自取灭亡。

顺应形势而动,就可以取得胜利。

第十计:笑里藏刀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六计请用白话文解释每一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是使用伪装的手段,利用机会,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行动,让人措手不及。

古时有名的有:薛仁贵瞒天过海、太史慈奇谋突围楚、楚庄王示弱灭敌、贺若弼施计渡江等。

◎第二计-围魏救赵◎
利用敌人的精锐去攻打别的国家,当二军相持不下时,趁隙攻占敌方的本土,待敌回国的时候,在途中予以迎头痛击,并把他们消灭掉,这是孙膑的做法。

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的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并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借孙权杀关羽、郑桓公借刀诛敌。

◎第四计-以逸待劳◎
乃占有利的形势,一面防止敌人的功击,一面养精蓄锐,等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再败魏军於马陵、陆逊以逸待刘备。

◎第五计-趁火打劫◎
趁著人家的家里失火时,闯入屋内掠夺财物,也就,是说趁著敌人处於危险混乱的时候加以攻击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刘邦毁约灭项羽、齐国趁虚攻燕、宋襄之仁。

◎第六计-声东击西◎
利用巧妙的方法诱敌,使敌人产生错觉,再乘机消灭敌人。

古时有名的有:官渡之战、周亚夫敉平七国之乱。

◎第七计-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是将没有假装成有,使出虚虚实实的手段,以混淆对方判断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张巡以稻草人借箭、淝水之战、张仪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
此计和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即假装要出兵攻击,诱使敌方注意,集中兵力防备,我方却从另一个方向予以突击。

这即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吕蒙巧夺荆州、邓文识破敌计。

◎第九计-隔岸观火◎
静观对岸火势,按兵不动,不论遇到任何事,就静静的观察变化。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表面上露出笑容,态度和善,使人疏於防备,而自己却秘密策划,准备充份后,一举打败对方,这是表面柔和,却暗藏杀机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机智除患、荆轲示好刺秦王、关羽大意失荆州。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就是舍弃李而获得桃的策略。

也就是用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胜利。

古时有名的有:孙膑以下驷敌上驷、程婴杀子报恩、公子寿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原来的意思是说,在路上看到一只羊,便顺手把它牵回去的意思,就是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把人家的东西拿走。

古时有名的有:满清顺手拿走大明江山、沿路撒财以保命。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以木棍挥打四周的草丛,使躲在草中的蛇惊惶奔走,进而加以捉捕。

当敌情不明时,应切实掌握情况后,再展开行动,如此才不会陷入敌人的埋伏中。

古时有名的有:打草惊县官。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原意是指,已失去的效用东西,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

古时有名的有:李铁拐借尸还魂、刘备掠蜀自立、田子春为主讨兵权。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老虎是山中之王,因此若想打虎,必须要先把老虎从山中引诱出来,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老虎离开了山区后,威风尽失。

这句话用在战略上,就是说当强敌一但离开其根据地,失去了优势后,再予以攻击。

古时有名的有:韩信背水之战、虞诩调虎离山脱困解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以退为进,却抑先与的策略。

在包围攻击时,故意放纵敌人,并不是任意的放纵敌人,而是先放松一下,不把敌人逼的太紧,所谓的逼则兵反,纵则灭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古时有名的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郑武公巧计灭胡邦、王邑围攻昆阳。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其意是指:利用没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珍贵而有价值的策略。

有以小易大、以贱易贵的意思。

古时有名的有:常健求诗、刘邦轻率受困、魏王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挽弓当自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先俘虏其领导人,就可以瓦解敌人的战力。

古时有名的有:张巡计擒子奇、曹操机智解危。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就是抽薪止沸,彻底根除的意思。

换句话说,当敌人势力强大,我方无法以实力与其相对抗时,就要运用策略以削弱敌方的气势,进而屈服对方,出其不意的打击对方的弱点。

古时有名的有:吴汉冷静退敌、薛长儒勇挫敌人士气、曹操火烧乌巢。

◎第廿计-混水摸鱼◎
原意是指搅混池水,使鱼儿昏头转向,然后加以捕捉。

利用敌人内部混乱,失去
主体性时再予以攻击,即可以轻易击溃对方。

古时有名的有:益二州之计。

◎第廿一计-金蝉脱壳◎
在千钧一发之际,设法留下伪装的假像,以掩人耳目,然后暗中逃走,这种巧妙的脱身方法就是金蝉脱壳。

古时有名的有:刘邦金蝉脱壳、王守仁脱身之计、齐景公换装脱困。

补充回答:第廿二计-关门捉贼◎
当贼跑到屋内时,将门窗关紧,让其无路可退,再加以捕捉,有瓮中捉鳖的味道。

也就是说紧紧的包围对方予以一网打尽。

古时有名的有:秦赵长平之战、夫差未断祸根。

第廿三计-远交近攻◎
照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与远方的国家缔交联盟,以攻击邻国。

古时有名的有:秦始皇远交近攻统一天下。

◎第廿四计-假途伐虢◎
就是趁小国有危难的时候,藉著救援之名而加以并吞。

古时有名的有:赵燕唇亡齿寒、晋献公假途伐虢。

◎第廿五计-偷梁换柱◎
就是暗中将对方的主力调换,削弱战力的策略。

和偷天换日、偷龙转凤的意义相同的。

古时有名的有:秦始皇以谋略灭齐、赵高矫诏立胡亥。

◎第廿六计-指桑骂槐◎
势力强大者要使弱小者屈服,应不露痕迹,委婉的提出警告,是一种间接的指责方法。

古时有名的有:优孟辞相谏庄王、司马穰苴统驭人心之法。

◎第廿七计-假痴不颠◎
便是装成痴呆状,让对方消除戒心,其实内心非常的冷静,等最佳的时机就立刻行动,和扮猪吃老虎是同义的。

古时有名的有:司马懿诈病欺曹爽、狄青掷钱振军心、燕王假痴不颠。

◎第廿八计-上楼抽梯◎
以利益诱使对方深入困境后,再彻底的予以消灭,不留后路。

和过桥拆板和过河拆桥意思是一样的。

古时有名的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项羽破釜沉舟之计。

◎第廿九计-虚张声势◎
当己方处於劣势的时候,隐瞒自己的实力,明明乏力却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让敌方摸不清相,以便能出奇致胜,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

古时有名的有:李世民计救隋炀帝。

◎第卅计-反客为主◎
由被动的状态转为主动,进而掌握到控制权,与喧宾夺主意义相同,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一有机会就立刻把握住,进而掌握主导权。

古时有名的有:刘邦忍辱负重、司马氏反客为主、郭子仪化被动为主动。

◎第卅一计-美人计◎
兵强攻其将,将智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以利御寇,顺而相保。

美人计
就是用美女来迷惑对方,使其耽溺於享乐,失去战斗的意志。

古时有名的有:西施绝色媚夫差、纣王女色亡国、孙权贴了夫人又拆兵。

◎第卅二计-空城计◎
这是一种心理战,让敌人心生疑虑,以为我方有埋伏,而不敢贸然出击,以佯装来扰乱敌人的判断力,使其嶨动退兵而解除危机,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若被敌方识破的话,可能会全军覆没。

古时有名的有:诸葛亮设空城计、张守珪空城退敌。

补充回答:第卅三计-反间计◎
利用间谍传播假情报,以达到离间分化的目的。

古时有名的有:陈平离间范增遭贬、岳飞反间破贼兵。

◎第卅四计-苦肉计◎
故意伤害自己,利用血泪换取敌人的信任,再行反间颠覆敌人。

古时有名的有:黄盖的苦肉计、王佐断臂说文龙、要离刺庆忌。

◎第卅五计-连环计◎
就是计上计,先用一个计谋混淆敌人的判断力,再以另一个计谋加以攻击,如此计中生计,使敌人内部互相矛盾,以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

古时有名的有:王允施连环计、张仪巧计纵横天下。

◎第卅六计-走为上策◎
走为上策不是三十六计中最明智的计策,而是说当情况非常危险的时候,走到恰到好处,走到让人觉得聪明的做法。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的鸡肋战术、檀道济走避魏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