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计算机应用基础类一等奖作品幼儿园
创新杯说课大赛计算机应用基础类一等奖作品:编辑演示文稿对象 上课课件

修一修 新增要求
使用以上知识点:特殊的 艺术字、图片与自选图形 二合一、独特的项目符号、 专业的LOGO处理方法。 进一步修改PPT, 可参考学案 20分钟修改时间,完成后 评一评,谁来做店长
评一评谁来做店长
肿么评
选择几位童鞋的PPT进行点 评,自愿呈现的童鞋加5分。
V S
每份PPT选择4位童鞋来点 评,2位各说一点好的方面, 2位各说一点需改进的方面。 点评后,大家童鞋选择谁 的PPT更好,评为店长,加 10分。
独特的 项目符号
1、
通过二合一 制作图片
Z
3、 2、
右键“另 存为图片” 导入项目 符号
注意:
不要改变 图片类型
3。图片与自选图形
处理 LOGO 想一想
1、
LOGO背景设 置为透明
2、
调整合适的 大小和位置
PPT中的LOGO应该怎样 放置和处理? 回忆一下你看到的 LOGO出现的地方有什 么共同特点?
——图片还是 什么? ——没见过的 项目符号? ——不是白色底 色的LOGO?
我也做了一份, 瞧瞧哪里不一样?
1。文字格 式
注意事项
1、
设置方法与 word一样
2、
标题、文 本的文字 格式统一
3、
颜色设置应 让文字清晰、 明了
2。艺术字
插入 艺术字
设置 格式 与WORD中操作一致 打开 选择 让每一页 的LOGO位 置相同
4。声音与影 片 3、
2、 1、
插入声音文 件(与插入 图片一样) 右键小喇叭, “编辑声音对象” 右键小喇叭,“自定义 动画”→“效果选项”
试一试
1、“开始播放”和“停 止播放”选择不同选项, 会是什么效果? 2、添加影片与添加声音 一样,你会操作吗?
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计算机应用基础类一等奖作品:《青春形象设计》说课稿

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计算机应用基础类一等奖作品:《青春形象设计》说课稿项目2《青春形象设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数码照片后期制作”之项目2《青春形象设计》。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是我校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方向性课程,是以培养平面设计中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针对该课程我们选用的教材是高教出版社出版的《Photoshop CS3案例应用教程》。
该教材以“理论+案例”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内容清晰明了,实用性强。
在保障原教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对原教材的“第4章影楼后期制作”进行了补充与重组,设计了项目《数码照片后期制作》,项目由层层递进的4个子项目展开教学。
二、说学情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对象是我校中职二年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
经过前序项目的学习,能对数码照片进行基本的调色与修片处理,为本项目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他们比较喜爱这类技能类的课程。
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较大,单纯的案例模仿已经限制了他们活用知识的能力,他们期望学习的案例能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三、说目标结合学情和课标要求,本次课的目标为:熟悉个人形象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完成青春形象设计;通过任务驱动和资源整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客观评价作品的能力。
其中,重点为:彩色半调图案的制作和人物效果的制作。
依据:两者皆是个人设计类作品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重要技能。
难点为:标题文字的艺术设计技巧。
依据:标题文字会做不难,做好不易。
职校生缺乏艺术美感的熏陶。
四、说方法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基于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及演示教学法。
指导学生采用:模仿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本项目综合运用了以下学习资源。
全国“创新杯”学前教育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幼儿园科学教学的方法

和熊掌可以兼得。
比:对比分析、深化巩固
点评总结
评价项目
教学的效果 教学方法 的使用 教师的教态 课堂的创意与表现 小组合作
配分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20
30
20 20 10 100
得分
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自己组设计的科学教学存在的不足一目了然,通过对比分析,学生不但对科学 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使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体验到了小组合作的成功和喜悦。
的科学教学到我们学校的模拟幼儿园实 训室上课?
拓展型 :把我们自己的设计的科学教
学到幼儿园进行上课,看看小朋友喜欢 你的设计的科学教学吗?
设计意图:
这个作业的设计旨在升华学生对教学方法重要性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增加学生知识
与信息的积累
跬步千里—说收获
我的收获:
任务驱动: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究:尝试探究、学习新知
教学方法种类知多少?
观察法 演示法 操作法 发现法 讲解法 游戏法
复习一下……
讨论法。。。。。。
设计意图:
复习教学法的知识,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让教师了解学 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究:尝试探究、学习新知
方法一: 观察法运用 方法二:
实例演示
学习任务
操作法运用 方法三:
究:尝试探究、学习新知
点评总结
评价项目
教学的效果 教学方法 的使用
配分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20
17 25 15 15 7 79
16 27 14 16 7 80
18 26 17 18 8 87
15 25 15 13 7 75
全国“创新杯”计算机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灵动水墨—动画的设置教学设计方案

知识:通过之前的学习,已基本掌握ppt的操作技能。
认知:视觉记忆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力活跃。
但注意力不够集中。
素养:具有强烈的自主探究愿望,喜欢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能熟练运用智能手机、云存储等信息媒介,对信息元素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重点合理设置自定义动画顺序。
难点陀螺旋、跷跷板两种强调动画的合理使用。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资源微课视频教学课件3D电子书闯关游戏教学环境任务素材3D电子书提出问题在线答疑【设计意图】通过在线答疑,丰富师生沟通交流方式多样性,教师更好的发现学生的困惑,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
监控学生查看的资源一键提醒学生完成课前任务查看作业教师初评【设计意图】课前创作为课堂活动做准备,通过课前点评让学生提前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升课堂“吸收内化”的效率。
问题作业学生纠错分享秘笈1:选择窗格分享秘笈2:动画分解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纠错引导学生发现共性问题:动画效果顺序调整,并分享调整动画顺序的秘笈使重点提升。
让学生在作品对比游戏闯关合作讨论个性创作【设计意图】对比分析两组PPT内页,帮助学生发现动画效果合理使用才是关键;通过闯关游戏、小组探究、个性创作,既能寓教于乐又能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动画设置技巧;通过这一作品讲解提升素养作品展示模拟讲解学生点评积分奖励【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模拟景点推介会进行作品讲解展示,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在做中学中渗透情感目标;通过投教师进度跟踪学生分享心得拓展作业:以西湖景点《断桥残雪》为主题设计制作ppt【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通过拓展作业进一步提升技能,巩固知识运用效果。
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计算机应用基础类一等奖作品:处理图像说课课件

6.2 处理图像
教学过程
1
6.2 处理图像
突破重难点
浅
深
导 创提 入 设出 新 情问 课 境题
讲 授
基 础
分析演示
新 任 实践操作 知务
教 任务一
学 任务二
提 升
任务三
展 示 评 价
归 纳 总 结
技 能 拓 展
(5分钟)
(14分钟)
(14分钟)
共1课时
(9分钟) (2分钟)(1分钟)
计算机应用基础
6.2 处理图像
教材分析
1 教材选用
6.2 处理图像
计算机应用基础
章 节: 6.2 处理图像 主 编: 周南岳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选用
教材分析
2 课程定位
6.2 处理图像
计算机既取是内上容一的节延图伸像,获又 基本操与作其相互辉映
使学生形成合 理的知识链
建筑CAD绘图
办公应用 网络应用 多媒体应用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过程
2
6.2 处理图像
1. 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图片的修改; 2. 已经完成的同学请把图片上交到指定的文件夹,并利用本节课所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使学生产成要学的欲望;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使学生 掌握利用ACDSee对图像进行编辑的一般方法;能根据实际需要 采用合适的图像编辑操作加工处理图像 。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体验自主探究成功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 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依据学生层次差异 计算机应用基础
任 务 提 升
14’
计算机应用基础
6.2 处理图像
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计算机应用基础类优秀作品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课件

第五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分享体验中取长补短
4
1 5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后思考 如何选购一台微型计算机?选购
时需要注意的硬件参数有哪些?
4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一、硬件组成探索(主机、外部设备)
二、软件分类探索(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件)
三、硬件与软件关系确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很好的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启发诱导法 直观
任务驱动法 生动
3
案例分析法
启发诱导法 层层质疑
师生共同解惑
任务驱动法
3
案例分析法
启发诱导法 各部件 对号入座
任务驱动法 软件连连看
理解与感受
4
1课时 案例分析 导入新课 1. 教材分析 逐步突破 完成任务
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 教学过程
4.
2. 学情分析
5. 教学反思
总结梳理 巩固提升
大家好。。。
走入计算机世界
——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A03 号 王爱文
1. 学情分析
4. 教学过程 5. 教学反思
2. 教材分析 3. 教学策略
1 泼好动 4. 教学过程
1. 学情分析
思维 汽车电器维修专业一年级 2. 教材分析 5. 教学反思 实践
3. 教学策略
合作研究
2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4. 教学过程
职业 素养
汽车专业 领域
基本 知识
5. 教学反思
基本 技能
3. 教学策略
2
任务内容
任务地位
所需能力
全国“创新杯”计算机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图像色相及饱和度调整》说课稿

《图像色相及饱和度调整》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图像色相及饱和度调整。
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创新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是教学分析:教材:《图像色相及饱和度调整》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photoshop CS5 经典案例与项目实训》项目4任务4.3,本节课是图像色彩调整的延续、是进一步学习图像色彩调整知识以及色彩调整的实际操作的重要基础和能力培养。
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第一学期的新生,作为一门新接触的软件,在授课时一直遵循循序渐进,避免枯燥。
本节课为学期中阶段课程,因此学生已经认识了photoshop软件的工作界面,学习了基础色彩知识,基本掌握色彩模式以及转变方法。
此外学生操作能力强,具备一定素养,班级学生较为活跃,人数适中,便于分组,为开展合作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有了操作的可能性。
目标:以下是我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色相/饱和度】命令的调整要点,学会该命令在图片案例中的应用,并且通过两个任务的制作,掌握【色相/饱和度】命令的调整方法以及三个子命令的参数调整(即色相、饱和度、明度)。
通过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从而得到情感与技能的提升。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并且教会学生会学习、能探究,同时作品评价可以提高鉴赏能力与审美水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色相/饱和度】命令的概念和调整方法以及所包含的子命令。
教学难点是:理解【色相/饱和度】三个子命令的调整方法(即色相、饱和度、明度)二、教学策略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混合式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微课视频、网络教学平台、3D仿真视频、Colour Schemer 、论坛、APP等。
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应于教师采取的教法,学生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六个环节,其中第一环节为教师课前完成,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保证教学教师提前录制视频,发布试题,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
创新杯说课大赛计算机应用基础类一等奖作品: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教学设计方案(正文)

【教学内容】健康梦·中国梦——健康体检中的数据处理:制作数据图表【授课班级】13级护理2班(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人数】49人【授课形式】理论实践相结合【授课时间】2课时(90分钟)【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 XP+Office 2003)》(第2版)(总主编:黄国兴周南岳主编:周南岳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 XP+Office 2003)》(第2版)教材。
该书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 XP操作系统、因特尔(Internet)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制作数据图表是课本第5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中第五节的内容。
重点介绍了Office 2003办公软件之一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是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好数据表格制作既是学好本书的重点,也是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因此,掌握制作数据图表的知识与操作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一年级护理专业学生,该班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兴趣浓烈,经过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能够掌握诸如《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护理学基础》等医学基础课程,可以依据疾病常见症状与临床表现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具备一定的护理操作技能。
但是,她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不够重视,更多的是对医学专业课程感兴趣。
因此,课程设计着重突出计算机与医学的结合,联系现代信息化医院护士工作站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要求,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与医学的密切联系,从而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同时,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思维敏捷、灵活、大胆想象、富有创造力和激情、敢于实践,对多媒体一体化教学、主题活动、操作技能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