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青山绿水间―――苏州科技城打造自然生态风景线解读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 第五章 景观生态规划

第五章景观生态规划5.1 中新生态城生态条件分析5.1.1 自然条件1. 地形地貌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处于滨湖堆积平原地区,地形较平坦。
地面高程一般在1.3m~2.6m左右(黄海高程,以下均同),局部低洼地区高程不足1.0m。
园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
2. 气候气象苏州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大,日照充分,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季风变化明显,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期。
3. 植被该地区自然植被基本已消失;次生植被分布面积极小;人工植被为园区的主要植物类群。
园区内次生植被主要为高度次生的野生灌草丛植物,一般分布在荒草地和田坎上。
灌丛高度为20-80cm,大小不等,覆盖率约为40%-50%。
常见的物种为紫花地丁、菟丝子、马鞭草、夏枯草、曼陀罗、车前草、蒲公英、艾蒿、结缕草等。
园区内人工植被大体分为园林绿化和农业作物两大类。
4. 动物园区的渔业生产历史十分悠久,目前以养殖为主,养殖水产种类繁多,主要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鳊、梅鲚鱼、白鱼、鳜鱼、鳗鲡、鳝鱼等;甲壳类有虾、蟹等;贝类有田螺、蚌等;爬行类有龟、甲鱼等。
两栖类有蛙等。
园区内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为后期人工建设的绿化林和景观观赏绿地。
由于原有生态系统的消失和长时间的开发建设,园区内的鸟类大多数已迁徙。
有一些林栖型的鸟类。
项目区所在位置是世界鸟类迁飞路线中,东亚与澳大利亚路线的一个环节。
目前,一些本区域内历史上有过记录的候鸟一般很难发现,这些鸟类包括:白鹭、白鹳、东方白鹳、白琵鹭、池鹭、凤头麦鸡、黑水鸡、花田鸡、环颈鸻、卷羽鹈鹕、流苏鹬、牛背鹭、水雉、夜鹭等等。
图5-1 世界候鸟迁飞路线图5.1.2 景观条件1. 园林绿化景观园林绿化种类包括四旁植物、道路绿化、湖堤及河道绿化、观赏树木等。
苏州的水乡风光如何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苏州的水乡风光如何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苏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水乡风光闻名于世。
那悠悠的河道、古朴的桥梁、依水而建的民居,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画卷。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将这宝贵的水乡风光更好地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水乡风光是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水,是苏州的灵魂所在。
纵横交错的河道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灵动之美,还在调节气候、蓄水防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那些古老的桥梁,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承载着苏州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依水而建的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些水乡元素共同构成了苏州独特的生态景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基础。
然而,当前苏州的水乡风光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河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质下降;部分古老的桥梁和民居因年久失修而破败,甚至面临拆除的危险;过度的旅游开发也给水乡生态带来了压力,游客数量的激增导致环境承载能力面临考验。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苏州水乡风光的可持续发展,也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将苏州的水乡风光更好地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保护是重中之重。
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加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确保河道水质得到改善。
同时,积极推进河道的疏浚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等方式,构建一个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其次,加大对古老桥梁和民居的保护力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
对于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随意拆除和破坏。
同时,可以通过发展文化旅游等方式,让这些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实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再者,合理规划旅游开发。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乡生态的承载能力,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苏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江南名城,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园林景致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苏州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如何保护好苏州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保护苏州的生态环境,首先得从治理水污染入手。
苏州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但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部分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了改善水质,一方面需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废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农业污水流入河流湖泊。
同时,加强对河道的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让苏州的水重新变得清澈透明。
大气污染的防治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苏州的空气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改善大气质量的关键之一。
可以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系统、鼓励绿色出行等方式,降低机动车的使用频率和尾气排放量。
对于工业企业,要加强废气治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采用清洁能源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加强城市扬尘治理,加大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的管控,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也有助于净化空气。
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苏州需要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体系。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同时,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
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
保护苏州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苏州科技城2.4万m^2屋顶披上绿衣

“ 向屋 顶要 绿 地 , 借 屋 顶 来节 能” , 如今 , 苏州 高新
区科技 城 已为 2 4 0 0 0 m 的屋 顶披 上 了绿 衣 。 昨天 ,
记 者在 科技 城 青 山绿庭 住 宅楼 、 致远 大厦 商务楼 的停
车场 顶 、 屋 顶 看到 , 这 里 已种植 上 了各 色绿 化 植 物 与
师 丁月梅 向记 者介 绍 。有研 究表 明 , 采 用屋顶 绿化 的 建 筑 ,夏 天 室 内温度 要 比未 采 用屋 顶 绿 化 的 建 筑低
3 . 2 9℃; 冬 天 室 内温度 则要 比没 采用屋 顶 绿化 的 建 筑
和服 务 创 新 的 力度 , 走 精 细化 产 品路 线 , 并 不 断在 家
信息荟萃
险承 诺 一天 内完成赔 付 。
区域 生 态环境 。屋 顶 建绿 可 节省 空间 、 美化 环境 , 为
城 市开辟 绿化 新 阵地 。” 科技 城 规 划建设 部绿 化 , 时下房 屋 漏 水 已成 为居 民 日益 关 心 的 生活 问 题, 平安 产 险抓 住 社会 热 点和 客 户需 求不 断推 出创 新 产品 , 后 续公 司将 不 断 满足客 户 需 求 , 增 强产 品创 新
加、 可供绿化 面积增加有 困难情况下 , 大力发展屋顶 绿化 , 从 国外经验来看是一条有效途径 , 也有 利于促
进 科技 城 创 建成 为 国 家生 态示 范城 区。” 高新 区相 关
统计 , 美 国、 日本 的家财险十分普遍 , 投保 率分别达
9 5 %、 8 0 %, 如在 美 国最 受欢 迎 的标 准房 主保 险 , 当发 生 火 灾、 雷电 、 龙 卷风 等 自然 灾害 时 , 被 破 坏和 失 窃事
建一座青山绿水的城——苏州高新区建区20周年系列报道六

建一座青山绿水的城——苏州高新区建区20周年系列报道六裘潇(记者)
【期刊名称】《现代苏州》
【年(卷),期】2012(000)032
【摘要】多年来,高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方面取得了阶段性
成果。
特别是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来,苏州高新区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区内企业生产格局不断优化,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企业间共生关系不断增强、静脉产业有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启动。
开发建设20年来,苏州高新区始终沿着科学发展、生态发展、文明发展之路探索前进,并不断留下创新实践的绿色印记。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裘潇(记者)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二十年一座“城外”城——苏州高新区建区20周年系列报道一 [J], 杨江波
2.二十年科技蜕变从草根到太空——苏州高新区建区20周年系列报道二 [J], 易
水
3.高新区社保创新惠民乡下和城里一个样——苏州高新区建区20周年系列报道三[J], 易水
4.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居民生活幸福嬗变——苏州高新区建区20周年系列报道四[J], 易水
5.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 20年集聚蝶变——苏州高新区建区20周年系列报道五[J], 杨江波;宋丽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州环城森林公园:城市中的自然绿洲

苏州环城森林公园:城市中的自然绿洲苏州环城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占地面积广阔的城市公园。
作为苏州市的重要景点之一,环城森林公园以其自然的美景和独特的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
公园内融汇了山水、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的放松之地。
环城森林公园坐落于苏州市中部,距离市中心不远,交通便利。
其独特之处在于将自然景观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创造了一片城市中的自然绿洲。
公园内有着丰富的植被,长满了茂密的树木和郁郁葱葱的草地。
清新的空气和鸟语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原始的森林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压力。
公园内有多个景点和活动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吸引力。
如东山景区,拥有山峦叠嶂、回廊林立的美景,游客可以漫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还有漫游河道景区,沿着人工开辟的小溪畅游其中,跟随溪水潺潺的声音,欣赏沿途的植被和景观。
此外,公园内还有广阔的草坪和湖泊,供游客进行野餐、野外运动以及垂钓等活动。
环城森林公园还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动物爱好者的天堂。
在公园中可以看到各种鸟类、鱼类、爬行动物等丰富多样的生物,有些甚至是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
游客可以在公园内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公园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设施和服务设备。
游客可以在公园内租借自行车或者散步,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上畅游自由。
还有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供游客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
此外,公园内还设有餐厅、咖啡馆和休息区,提供各种美食和便利设施,让游客能够尽情享受公园带来的舒适和便利。
除了作为一座城市公园外,苏州环城森林公园还承担着生态保护和环境绿化的重要责任。
公园通过植树造林,创建湖泊和湿地等方式,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生态系统。
公园内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得到了保护和管理,为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作出了贡献。
在公园内漫步时,可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妙。
春季,公园内桃花盛开,花香扑鼻;夏季,树荫覆盖下的公园清凉宜人;秋季,枫叶红遍整个公园;冬季,白雪皑皑,气氛宁静。
苏州生态科技园区规划方案

苏州生态科技园区规划方案概述苏州生态科技园区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是苏州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园区。
以生态环境优化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建设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园区,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一、园区规划框架1.1 总体规划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高标准建设绿色园区;-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引领产业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坚持开放包容,吸引优质企业入园发展,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圈;1.2 园区定位园区将聚焦生态科技创新领域,设立苏州生态科技研究院、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重点发展环保科技、新能源科技、生物科技等产业,并将这些产业与苏州现有的优势产业进行深度融合。
1.3 园区规划布局园区将总规划分为创新研发区、产业转化区、生态保护区三大功能区。
1.3.1 创新研发区创新研发区作为园区核心,将建设现代化的科研设施和创新平台。
主要功能包括苏州生态科技研究院、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生物科技实验室等,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研发合作等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3.2 产业转化区产业转化区将依托于创新研发区的科技成果,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园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具体产业项目,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园区将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技术转让、股权投资、孵化加速等,支持企业的创新创业。
1.3.3 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将围绕着园区的湿地、森林等自然景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园区将建设生态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中心等,通过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打造独特的生态科技园区。
二、主要举措2.1 建设绿色园区园区将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推行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措施,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方式,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
同时,园区将建设公共绿地和景观湖泊,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品质。
2.2 优化科研设施园区将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科研设施和人才,提升科研条件和水平。
苏州中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景观设计分析

浅析苏州中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景观设计分析摘要:景观设计是反映城市规划建设和房房地产开发业现代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景观设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日益重视生活环境品质提高的直接体现。
本文通过实例,从设计理念出发,总体介绍了本项目的整体布局构思和园区中的景观设计,从而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绿为主,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关键字:景观设计整体布局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dustry modern level. the landscape desig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attention, i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direct embodiment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design concept, the overall introduction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ideas and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park in project, so as to achieve a “people-oriented, dominated by green design principle,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overall layout中图分类号: x32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项目概况本工程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用地面积问97598m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在青山绿水间———苏州科技城打造自然生态风景线
作为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高地,转型升级的主战场,苏州科技城在规划建设之初,就要求入驻企业100%高科技的同时,也要求100%的零污染,以让这个科技新城无愧于“绿色生态新城”的称号,以求科技、山水、人文的完美和谐共生。
从自身的建设来讲,科技城遵循“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的建设理念。
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设有融合山水特色的生态休闲区这一特色功能区,旨在实现“城区园林化、开发园区化、产业生态化、环境自然化”景象,别具匠心的打造,建设了独具苏州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城、山水生态城和科技文化城。
在环境上,苏州科技城作为青山掩映下的科技新城名副其实。
东临“城市绿肺”之称的巍峨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接素称“花果山”的玉屏山生态园,西面太湖,山水相映,郁郁葱葱,花鸟虫鱼,宛若世外桃源。
另外,科技城更在城市内的环境建设上投入了巨资,建设40万平方米诺贝尔湖休闲景观区、彩石湖景区、5公里绿色生态文化走廊,区域内生态绿地、水域及自然山体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去过科技城的人都知道,一条太湖大道将科技城与苏州市区和太湖连为一体,除了不可多得的太湖资源,科技城本身的山水环境也非常好,东面有大阳山、科技城内部有青山、五龙山各种山体;浒光运河从南到北穿过科技城。
另外,太湖大道北侧,科技城中央配套区,还有一个总占地600多亩的人工湖———诺贝尔湖。
真山真水赋予了这里极佳的生态环境。
太湖大道景观长廊
东起建林路、西至纵四路,总投资约4亿元的太湖大道景观绿化已基本成形。
在全长约11.5公里的道路两边,既有现代气息浓郁的高科技企业,也有芦苇荡、水体、山体、苗圃等自然景致,景观绿化部门依据不同路段的区域特色,制定了因地制宜的布景规划。
通过将乔、灌、草不同植物交错种植,落叶及常绿树种的有机结合,有色植物的艺术穿插,植物季相、色相的变化,营造密林、疏林、草坡、缀花草坪等
多种植物配置的景观结构,凸显了道路绿化的节奏和层次感,形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景观长廊。
此外,在规划中,太湖大道苏州科技城段将凸显的是现代时尚元素,把太湖石、帆船、雕花窗等传统文化元素,再用雕塑小品景观的形式重组这些文化元素。
散布于太湖大道沿线的众多小游园,则将沿袭古典园林的园艺风格,通过景观墙、苗木的搭配组合,让漫步在路边人行道上的行人们觅到苏州园林的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各种苗木花卉将实现太湖大道沿线四季有花,月月有景———春天,樱花、海棠花、桃花、白碧桃笑迎春光;夏天,桂花、栀子花、紫薇吐露芬芳;秋天,乌桕、木芙蓉、葱兰竞相斗艳;冬天,腊梅、茶梅傲雪凌霜。
浒光运河风光带
浒光运河是苏州西部水系中通往太湖的重要水道,全长16公里,贯穿苏州科技城段长约5.5公里。
主要景观由工业水岸、生态水岸、科技水岸、人文水岸四个景区组成。
四大水岸景区以“展科技新城风貌,创都市休闲水岸”为规划定位,展现不同的景观特色。
工业水岸利用工业邻里的沙、砾、石堆到码头吊机,使之联想到最具记忆价值的水岸劳动场景;沿河连续的林荫空间也为游客提供了天然庇护地。
生态水岸柔和的水岸湿地景观、湿地净化系统将人们带入一个漂浮的生态水上林地。
科技水岸新颖的景观设计将科技城内企业的技术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新颖的科技主题水岸广场为人们的好奇之心提供了绝佳的徜徉地。
人文水岸透过旧建筑新设计,使人联想起江南的水、江南的水乡村落,用现代的“景”,体现旧时的“忆”。
浒光运河景观设计为我们展现科技城繁华、文化之音,体现充满城市、滨水、阳光的水岸风情,创造出科技产业,文化创新的双动力。
宕口现美景
“科技、山水、人文”是苏州科技城的规划理念,“山水”指的就是科技城坐落于高新区西部优美的自然山水之间,其周边山地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这里被12座山包围,如今,苏州科技城因地制宜,依托宕口复绿工程,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景观。
南望穹隆山的玉屏山风光怡人,这里山水相映,郁郁葱葱,花鸟虫鱼,生机盎然,宛若世外桃源。
作为城中花果山,玉屏山生态园也为休闲旅游一个好去处,每年三四月份,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樱花、玉兰花争相开放,六七月份瓜果溢香,九月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你可以真真切切做一回“茶花女”,实实在在当一回“乡村农夫”,体验采摘乐趣,沉醉自然氧吧。
乌龙山宕口西侧区域整治改造成为“彩石湖公园”也是宕口整治的绝佳代表。
作为科技城生态景观轴的南端点,彩石湖公园拥有19514平方米水面,65219平方米绿化面积。
公园里500多米长的人行栈桥、5126平方米的硬质道路铺装及乳白色张拉膜等设施,既为公园增添了景观,又方便了行人亲近自然。
诺贝尔湖
方圆600亩的诺贝尔湖像一颗璀璨美丽的明珠,镶嵌在科技城这座“魔力”十足的新城之中。
诺贝尔湖是利用天然水域整治、美化而成的苏州科技城内又一新兴景观,之所以命名为“诺贝尔湖”,为的是让人想起世界科学最高奖诺贝尔奖,其寓意正好和苏州科技城这座研发新城的气质吻合。
诺贝尔湖的建成为苏州科技城又新增了一个兼具现代感和地方特色的休闲、娱乐、观光好去处。
景观区位于龙山路东、
阳宝山路南、锦峰路西以及科研路北围合区域,总面积120万平方米,借助地形地貌和自然山体水系,在原有水体、洼地和废弃鱼塘基础上改造、美化而成,与北部绿色生态走廊形成了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城市开放式休闲景观空间,为绿色智慧之城增添了人文与生态之趣。
(苍梧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