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经过联合脱氨基作用再脱氨基,放出的氨用于合成尿素;生成的丙酮酸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后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肌肉重新分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

丙氨酸和葡萄糖反复地在肌肉和肝之间进行氨的转运,股将这一循环过程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2.光合磷酸化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是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光合细菌的载色体在光下催化腺二磷(ADP)与磷酸(Pi)形成腺三磷(ATP)的反应。

3.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 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4.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某些酶蛋白肽链上的侧链基团在另一酶的催化下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共价结合或解离,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调节酶的活性的方式成为酶的共价修饰调节5.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

进食糖类物质也不会导致酮体增多。

6.P/O比值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克原子氧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或ATP摩尔数),即生成ATP的克分子数7.脂肪酸的β-氧化脂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入β氧化要经过四步反应,即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个少两个碳的新的脂酰CoA。

8.暗反应暗反应是激发分子的热力学的缓和过程,是电荷的分离、电子的传递、磷酸化或短命的中间体形成等多种基本过程。

9.光反应光反应又称为光系统电子传递反应(photosythenic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

在反应过程中,来自于太阳的光能使绿色生物的叶绿素产生高能电子从而将光能转变成电能。

10.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

近代史: 名词解释(1)

近代史: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中体西用: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

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最初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

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要被新的形势所替代。

资政新篇: 是1859年洪仁玕颁布的社会改革方案,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政治上:依法治国;文化:学习西方文化;外交:独立自主。

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是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但没有提到人民关心的土地的问题,而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不可能实现这个方案。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思想解放运动。

始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但是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没有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全盘否定或肯定中方、西方文化。

管理科学名词解释 (1)

管理科学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管理者运用各种资源达到某即定目标的过程。

2,可行解:满足全部约束条件的决策变量。

3,最优解:使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可行解4,大M法:若系数矩阵不含单位矩阵,通过加人工变量M,构成一个系数矩阵含有单位矩阵的新的线性规划,然后用单纯形法求出最优解。

5,影子价格:规划中各资源分别增加一个单位时总利润增加多少6,灵敏度分析:就是分析系数A,b,C的变化对已得到的最优解有何影响。

7,非线性规划问题:目标或约束中含有非线性函数的优化问题称为非线性规划问题。

8,梯度:若f(X)在X0的邻域内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则称f(X)在X0点对n个变元的偏导数组成的向量为f(X)在X0的梯度,记为▽f(X0)9,海赛阵:若f(X)在X0的邻域内有连续的二阶偏导数,则称f(X)在X0点对n个变元两两组合的二阶偏导数组成的向量为f(X)在X0的海赛阵,记为Hf(X0),或简记为H(X0)10,凸规划:在非线性规划模型(NLP)中,若目标函数f(X)是凸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gj(X), 等式约束函数hi(X)为仿射函数,则称(NLP)为一个凸规划。

11,罚函数法:基本思想是将约束与目标组合在一起,化为无约束极值问题求解。

分为外点法和内点法。

12,目标排序法:把目标按重要性排序。

设给出的重要性序列为f1(X),f2(X).........fp(X),然后按这种排序逐步进行一系列单目标优化,最后求出满意解。

13,两点之间不带箭头的联线称为边,带箭头的联线称为弧。

若一个图有点和边构成称为无向图,由点和弧构成成为有向图。

14,连通图:若任何两个点之间有一条链,称为连通图。

15,赋权图:对于一个无向图G的每一条边,或对于有向图D的每一条弧,相应有一个权数Wij(或Cij),则称这样的图为赋权图。

16,网络:一般是指一个弧上有某种所谓“流转物”流动的有向图。

17,树:一个无圈的连通图。

18,支撑树:设图T是图G的支撑自图,若图T是一个树兔,则称T是G的一个支撑树。

中微名词解释 (1)

中微名词解释 (1)
良态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即对于正常商品的无差异曲线而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 偏好的单调性,即多多益善。2.偏好的凸性,即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中性商品:是消费者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不在乎的商品,其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简单地 讲,消费者增加 1 单位的中性商品,对他是没有任何影响,其效用水平不会增加,也不会减 少。
预算线:恰好能够用完所有收入m的消费束的集合,即: ������1������1 + ������2������2 = ������
计价物:当某种商品的价格限定为 1,其他商品价格和收入相应地变化时,我们就将这种商 品称为计价物。当有计价物时,消费者的预算集和预算线不会发生改变。
从量税:依据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数量而课征的税种。此时消费者需对他所购买的每单位商 品都支付一定的税收,即p + t。

������(������1,
������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最优选择的内点解: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如果这是一个内点解,那么其特征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此时的最优是 内部最优。
最优选择的边界解: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如果这是一个边界解,那么最优解位于坐标轴上,因而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不相切。此时的 最优是边界最优。
市场均衡:所谓经济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所有有关的经济主体都选择了对他而言最 佳可能的行为,并且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之间具有一致性。
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有效密切相关,市场均衡必须是帕累托有效的,即再也没有一种方法 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同时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得更好。
稀缺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相对于人们多种多样且无限的需求而言,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 是有限的。稀缺性的存在要求人们以相对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化的效益(如效用或利润)。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1)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1、木僵:一种以缄默、随意运动明显减低或丧失,以及精神活动缺乏反应为特征的状态;可有意识紊乱(主要依病因而定)。

木僵可见于器质性脑病、分裂症(特别是紧张型)、抑郁症、癔症性精神病和急性应激反应。

1、强迫: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

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

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

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2、虚构:意识清晰背景下出现对既往4事件或个人经历的错误叙述。

自己对叙述内容只保持松散记忆并需提示(有时可以是自发而持久的),且有夸张倾向。

虚构一般见于有器质性基础的遗忘综合征,如Korsakov综合征。

也可由医源性诱发,但不应与分裂症所涉及的记忆性幻觉或幻想性谎言相混淆。

3、错构:错构(paramnesia)错构症是指患者在回忆往事时,常混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张冠李戴,如把过去可能在生活过程中确曾经历过、然而在他所指的那段时间里却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错误地当作该时发生的真实事件来诉说,并且不自觉地固执地加以歪曲和渲染。

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智力落后、脑器质性精神病和外伤性痴呆等患者常有这种记忆障碍。

4、自知力:自知力是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

5、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

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语词杂拌。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6、思维迟缓: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

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

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 (1)

4、美术片:电影四大片种之一。美术片: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的总称。。它以绘画或其他造型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段,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美术电影一般采用逐格拍摄方法把一系列分解为若干环节的动作一次拍摄下来,连续放映时时便在银幕上产生活动的影像。区别于故事片、纪录片的电影形式:1.影片中的形象和背景使用绘画、雕塑等美术手段创造出来的。2.这类影片使用逐格方式摄制的。
26、电影思维:已设思维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银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对未来影片放映效果的预见性,支配者正常思维过程,最大限制发挥电影特性的要求,制约着整个地位过程,这种思维是参与整个影片时机制作的全体人员—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师、美术设计师、音乐录音设计师、剪辑设计师等,协同进行的一场复杂的精神活动。
24、赛璐珞片:塑料的一种,透明,课染成各种颜色,在动画片制作中式很重要的素材,为作品本身着色。将铅笔画稿描绘道透明的赛璐珞胶片上,并着以颜色,然后与彩色背景丢放在一起用摄影机一张一张拍摄,从而形成连续的图像、就是动画片的基本原理。
25、色指定:根据色彩设定来指定具体用色。这类工具是在动画上进行标注,还要指定赛璐珞片着色所需的阴影,层次色以及所使用的颜色边旁。
11、先期录音:是指先录音后绘制画片,后期录音指先设置画
面后录音
12、个性动画片:一般是指这样的影片,它与以创造商业价值为目的的影院片和系列片相对应,篇幅较短不强调故事结构完整;从编剧、导演制作往往是有个人包揽或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参与;在动画技巧上进行有目的探索,在动画语言有鲜明的个性;主题,内涵最求某种耐人寻味的思考。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1)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1)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一.多孔动物门1.两囊幼虫:动物极一端为具有鞭毛向外的小分裂球,植物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分裂球(动物极小细胞向囊胚内生出鞭毛,植物极大细胞中间形成一开口,接着动物极小细胞从植物极大细胞开口处翻出,小细胞上的鞭毛翻到囊胚表面)2.芽球:是由海绵动物无性生殖,中胶层生成,由若干个原细胞(变形细胞)聚成堆,外包几丁质膜或骨针。

是海绵动物在条件恶劣下产生。

3.领细胞:具有一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领的中央有一鞭毛,将水中的食物与蛋白质送入细胞内的营细胞中。

二.假体腔动物门1.假体腔:它是指体壁内侧中胚层和肠壁外侧内胚层之间的空腔,是囊胚腔剩余部分。

2.孤雌生殖:成熟的雌体产的卵不经受精,就能发育成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3.周期性孤雌生殖: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交替进行的生殖方式。

4.完全消化系统:口—食道—中肠—直肠—肛门三.软体动物门1.外套膜:软体动物特有的结构。

胚胎发育中,躯体背侧皮肤褶皱向外延伸而成的膜状外套,常覆盖在内脏团的背部或侧面,或包裹整个内脏团和鳃。

由内外表皮和结缔组织以及少数肌肉纤维组成。

2.贝壳:一般包被于躯体外,有的位于体内,有的缺。

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特点。

形态有瓣状、管状、覆瓦状、螺旋状等千姿百态。

随着动物生长而增大加厚。

3.能流进细胞间隙的循环方式。

4.血窦;代表初生体腔的微血管和部分动脉、静脉的腔扩大,且无血管壁包围,成为器官组织之间的空腔,称为血窦四、环节动物门1.身体分节:是身体前后分为许多相似而又重复排列的部分,称为体节。

2.同律分节:动物体由形态和机能相似的体节构成(外形分节,内部器官如神经系统、排泄系统、循环系统、也按节分布)3.异律分节:躯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形态和机能不同。

4.真体腔:体壁体腔膜和脏壁体腔膜之间的大空隙五、节肢动物门1. 几丁质外骨骼:包被节肢动物身体的角质膜,坚硬厚实而发达几丁质:是一种含氮的多糖类化合物2. 气管:由体壁内陷形成分支的管状结构,为陆生节肢动物昆虫、马陆、蜈蚣等的呼吸器官。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指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国家之间的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对外贸易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贸易自由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反映,它是各国通过单边、双边区域和多边等途径,根据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在国际贸易中消除歧视性待遇,大量降低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了确立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最惠国待遇原则:MFN,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国对方。

电子商务:是企业运用各种电子化手段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

出口导向;是扶植和鼓励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过去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采用现代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生产与生活的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跨国公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着某种经营活动,在一个传统的决策系统中来实现其全球化经验战略目标的公司。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的协议。

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国家制定的海关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应税及免税商品进行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