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论文高一音乐鉴赏论文[专业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课赏析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课赏析论文概要: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筛选、整合、侧重,与学生实际认知基础、喜好、需求、接受能力紧密结合,还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对教学模式敢于探索、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动”起来,提高课堂效果、教学质量,教师还需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多与同行交流、学习、总结,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多姿多彩,让学生有所期待、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听觉体验是学习、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提高“听”的效果应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也只有增强学生听赏能力,才能在音乐的学习中产生相应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创作思维。
一、现阶段高中音乐鉴赏课存在的一些问题1.因高中音乐课没有升学率的要求,学校对音乐课重视不够,没有行之有效的对音乐课、音乐教师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造成老师对课堂教学可以随意自由安排。
2.高中音乐教材内容的编写是以大城市学生的音乐素养、知识水平为标准,程度偏于专业化,与乡镇学生的音乐素养、知识水平相差太大,学生接受不了,更谈不上理解,所以排斥音乐课本的内容,往往喜欢与他们的审美观、审美角度、审美情趣相接轨的流行音乐。
3.一些教师因学生不喜欢上课本的内容,难以开展教学,索性把音乐课变成了电影、小品课或自习课,使音乐课形同虚设;或投学生所好,只局限于让学生接触流行音乐。
二、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前期准备及前提1.音乐课成功的基础是建立师生之间友好互动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音乐课成功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首先要有友好信赖的关系,教师要懂得尊重、欣赏、理解、关怀学生。
每学期上课前先通过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尽快的了解学生的喜好、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形成友好、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让每位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都乐于对你畅所欲言,对你的每堂课都有所期待。
高中音乐鉴赏课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课之我见【摘要】文章主要研究和探讨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学据统计,现在的高中生喜欢音乐的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其喜爱的音乐作品多数是当下的流行歌曲。
当然,他们只能靠听音乐来缓解学习的压力。
高中生所接触的音乐多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而来。
可见,他们平日的音乐生活是很随意的,缺乏正确的引导。
因此,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音乐鉴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中的音乐课在音乐鉴赏之前先是音乐欣赏,而有这一字之差,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欣赏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聆听、品味,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而鉴赏是通过聆听音乐对其进行对照比较、评价判断和知识性的欣赏。
从定义上说,鉴赏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之上,鉴赏是欣赏的升华。
这样说来音乐鉴赏课是一门听觉艺术,而这种艺术就要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上。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鉴赏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过程中让感官感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让感性和理性完美地结合才是我们鉴赏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要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对音乐的欣赏停留在表面、感官上进行,而应深入到音乐作品的音响结构及各种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真正的听懂音乐。
音乐欣赏的步骤音乐的美分形式美和内容美,两者的结合便是音乐鉴赏。
鉴赏音乐的步骤可分三点:1. 知觉的欣赏,这是对音乐形式美的欣赏,这一点是欣赏的最基本的成分,即音乐作品能让我们觉得好听、优美,引起我们感官的快感。
2. 情感的欣赏,通过作曲家在作品的调性、节奏、曲式、和声,音的高低变化听出他们表达的情感,从而唤起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情感的欣赏。
音乐鉴赏论文3000字

音乐鉴赏论文3000字音乐鉴赏论文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功能,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音乐鉴赏的重要性、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和心灵。
第一部分:音乐鉴赏的重要性音乐鉴赏是我们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关键。
通过深入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音乐鉴赏可以增强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此外,音乐鉴赏也可以帮助我们扩展音乐的领域,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从而培养自己的独特的音乐品味。
第二部分: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1. 听力训练为了提高音乐鉴赏的水平,我们需要进行听力训练。
通过反复聆听经典音乐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同时,我们可以尝试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2.了解音乐历史与背景了解音乐的历史和背景也是进行音乐鉴赏的重要方法。
通过了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和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创作音乐作品的动机和意图。
此外,了解作曲家所处的艺术时代和音乐风格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3. 分析音乐结构与表达分析音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是音乐鉴赏的关键技巧之一。
通过分析作曲家在音乐中运用的和声、节奏、曲式等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象,通过细致入微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从而更好地进行鉴赏。
第三部分:通过音乐丰富生活和心灵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共鸣力,通过欣赏音乐,我们能够丰富生活和充实心灵。
1. 放松与舒缓情绪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和情绪。
根据个人的情感状态和需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宣泄和平静。
2. 激励与激发创造力音乐有时可以激励我们,并激发出内心深处的激情和创造力。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音乐鉴赏论文(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探讨音乐鉴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音乐鉴赏。
首先,我将介绍音乐鉴赏的定义和背景。
接下来,我将讨论音乐鉴赏的目的和方法。
最后,我将探讨音乐鉴赏对个体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音乐鉴赏的定义和背景音乐鉴赏是指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从而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
人类对音乐的鉴赏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时期,而如今,音乐鉴赏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
音乐作品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旋律和节奏等多种元素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创作者通过这些元素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而音乐鉴赏者则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理解和感受来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
二、音乐鉴赏的目的和方法音乐鉴赏的目的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对音乐的鉴赏,个体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并且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鉴赏的方法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主动的音乐鉴赏包括主动去观看音乐演出、参与音乐创作和参与音乐会等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被动的音乐鉴赏则是通过听音乐录音、阅读音乐评论和研究音乐理论等方式来进行,通过理性思考和学习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音乐鉴赏对个体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意义音乐鉴赏对个体发展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音乐鉴赏可以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鉴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个体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培养对美的敏感性,使自己更加灵敏地捕捉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音乐鉴赏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调节个体的情绪和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最后,音乐鉴赏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种文化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情感。
通过对音乐的鉴赏,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自己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
高中音乐鉴赏课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课论文你是不是在找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论文?我这里有几篇相应的文章,下面是!让我来帮助你整理相关的资料,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高中音乐鉴赏课论文篇一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学习,让我对音乐鉴赏这门课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让我在音乐方面的知识以及对音乐的品味乃至对生活的态度都有部分提高。
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此门课程存在着一些小小的问题。
音乐鉴赏是培养大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的一门重要课程。
高校开设公共音乐欣赏课程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内心,补充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
故此,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要妥当。
首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音乐鉴赏老师要能够活跃课堂。
课堂上,教师起着控制场面、调动气氛的作用,一堂形式新颖、充满热情的欣赏课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教师还应有意识的根据当前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方式方法,实验新的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对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多思考,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加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精彩,更受学生的喜爱,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也才能完成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初衷。
同时希望老师能多一些互动的活动,这样能让同学们更好的参入课堂。
其次,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且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音乐,而我们去品味音乐的同时就是去品味生活。
音乐欣赏课的内容设置也应做到“与时俱进”。
传统的音乐专业欣赏课程内容都是一些经典的世界名作,掌握对于这些作品的分析、理解、再度创作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多元化的音乐正在大量的充斥、丰富着我们的音乐活动。
而音乐专业培养的是要能够完成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音乐专业工作者,他们将来要面对的是一批可能相对于古典音乐更喜欢多元化音乐的学生,由此,不得不担心继续用传统音乐教材培养的当代音乐教师,能否较好的、全面的扮演好音乐教师的角色。
所以,建议在传统的音乐欣赏内容基础上,增添关于流行音乐、爵士音乐、舞剧、音乐剧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欣赏内容。
歌曲鉴赏高中作文

歌曲鉴赏高中作文Music has been a powerful form of art that has the ability to evoke emotions, tell stories, and connect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音乐一直是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有能力唤起情感,讲述故事,并连接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
From classical masterpieces to modern pop songs,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genres that cater to different tastes and preferences. 从古典名曲到现代流行歌曲,有各种风格适合不同的口味和偏好。
One aspect of music appreciation in high school involves analyzing the lyrics, melodies, and rhythms of songs to understand the deeper meaning behind them. 高中音乐鉴赏的一个方面是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以了解它们背后的更深层含义。
By delving into the themes and emotions portrayed in song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better appreciation for the art of songwriting and storytelling through music. 通过深入探究歌曲中描绘的主题和情感,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欣赏通过音乐创作和讲故事展现的艺术。
One of the key skills in music appreciation is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interpret symbols and metaphors used in songs to convey deeper messages. 音乐鉴赏中的一个关键技能是辨认和解释歌曲中使用的象征和隐喻,以传达更深层次的讯息。
鉴赏教学高中音乐论文

鉴赏教学高中音乐论文•相关推荐鉴赏教学高中音乐论文一、从音乐欣赏启始课入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鉴赏单元的教学中,也要利用单元的启始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
如湘版的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第一节《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竞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虽然本课内容非常好听,但学生也会对本节内容会有点不喜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目标不能定的`太高,重点就是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并熟悉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并对它产生兴趣。
涉及到欣赏的音乐专业术语较多,要真正的理解音乐、说出作品在节奏、调式、和声等方面特点还有一点的难度,势必会影响高一新生系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选取《八音和鸣》《酒狂》《阳关三叠》《黄莺吟》等作品进行鉴赏教学。
二、体验校园音乐文化,提升学生音乐鉴赏的品位在通俗歌曲泛滥成灾,学生鉴赏能力和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的今天,学校应支持良性的发展导向,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构建绿色音乐生活氛围,渗透中国民族音乐和经典的西洋音乐,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品位。
如中国作品《茉莉花》《小白菜》《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江河水》《梁祝》《二泉映月》,西洋作品《命运》《邀舞》《梦幻曲》《卡门序曲》《饮洒歌》《1812序曲》《水中倒影》《故乡的亲人》《我的太阳》等等。
坚持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具有分辨美丑良莠的鉴赏能力。
“以美辅德”,在高尚的音乐艺术中潜移墨化地善化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美化其行为、语言、仪表,用音乐陶冶心灵。
良好的校园音乐氛围,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学习,课堂上所学曲目在课外也能再次听赏,使其产生内外共鸣。
三、搭建校园音乐践平台,实现课堂内外联动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为了实现课堂内外联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就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搭建校园音乐生活的实践鉴赏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展现其才能,增强求知欲。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的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的论文记得中国顶级的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讲过:比尔盖茨之所以会成为世界首富,答案是他具有非凡的眼光,选择了最具前景的软件行业,如果他选择卖烧饼,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由此可见“选择”的重要性。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收获颇少,平凡依旧,原因是没有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是与方法。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根据大纲、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
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
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
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
那么,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
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
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
经过笔者教学实践发现: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
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
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并作出了调整,我将“学堂乐歌’和“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
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浪漫意境美,是他们放飞心情的需求。
在钢琴音乐单元,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
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一些诸如《神秘园》、《神话》等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鉴赏论文高一音乐鉴赏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质量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课前多准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赋予音乐鉴赏教学新的任务和要求。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因此,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前要精心准备
1.教师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用相关的
音乐作品及资料引发学生对题材的关心,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导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准备相应的材料。
2.提高备课质量。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的音乐教学活动,需要音乐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其中包括音乐理论方面的素养、鉴
赏音乐作品的素养等。
高中音乐鉴赏课涉及大量的中西音乐史知识,教师必须做到所有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这些是备课的基础,加强了备课,才能驾驭教材,才能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安排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各个教学环节能顺利的进行,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备课很重要,我们可以充分积累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和教学素材。
不备课会造成教师课堂术语表达不准确,提问方式不恰当,教师讲课的随意性。
这种不严谨的教学是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的。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备课,不要凭经验去上课。
二、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的好坏,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顺利的实现。
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内容和义务教育阶段都不同。
因此,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指导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创设有新意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前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音乐教学新课的导入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表演导入法、律动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谈话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电影导入法等。
2.多种鉴赏法的合理运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是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关键。
普通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智力发展程度较高,在音乐鉴赏中如果一味的为鉴赏而鉴赏,容易使其感觉乏味而失去兴趣。
因此,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应选择合理的鉴赏法。
常用的鉴赏法有:比较法、体验法、演示法、探索法、表达法、强化法、联想法等。
3.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涉及的知识面宽而广。
需要大量声像资料,这个特点就使得音乐鉴赏的教学,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学,需要更多的多媒体电脑课件来辅助教学。
如果一节课让学生听书上的曲子,教师捧着书本在讲、在介绍作品,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听得昏昏欲睡。
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在提高,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用课件上课基本上取代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老式课堂教学。
一件准备充分、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让学生目不暇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让课堂效率有所提高,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书上没有的作品内容,让学生有新鲜感。
从而让上好音乐鉴赏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
我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中学,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对“音乐”概念还停留在“音乐就是唱歌”的水平上。
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上,音乐课就是随便唱几首歌就行了。
到了初中阶段由于作业多,文化课压力较大,音乐课开设的也不充足,学生对许多基本的音乐理论概念、术语、作品都不了解。
这样会让教学难度增加,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对此,我采取让熟悉作品的同学先介绍作品再由我补充。
再欣赏一些学生都陌生的作品,让学生聆听、讨论、评述、判断进而达到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
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让教学效果显著。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特点,不断去钻研、探讨、思考,主动大胆地开展音乐鉴赏教学,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启发学生的真实感受,
而且还要善于动脑,善于总结,一定会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鉴赏方法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豪泽尔.《艺术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