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档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习成绩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
思想品德
行为习惯
身体状况
自控能力
体育运动
干部情况
获奖情况
影响学生个人生活重大事 件
家庭成员死亡:
父母离异
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
生活条件改变
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
其它
(2)、困惑与烦恼
(3)、心理健康检测综合评价
心理咨询师:
年 月 日
学年度第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检测
(1)、自我评价
差 ( )
家庭气氛
好( )
一般 ( )
差 ( )
经济状况(年家庭经济收入金额)
3、学习经历
起止时间
在何校学习
担任职务
对当时所处集体的喜爱程度
喜欢
较
喜欢
一般
不太
喜欢
不
喜欢
学年度第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检测
(1)、自我评价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人际关系
学习成绩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
思想品德
行为习惯
身体状况
自控能力
体育运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
年级班
姓名:
时间:年月日
学生心理档案
1、基本情况
姓名
班级
性别
出生年月日
民族
籍贯
血型
健康状况
家庭住址
寄住住址
生理缺陷
兴趣与特长
个人病史
2、家庭情况
称谓
姓名
年龄
学历
职业
爱好与
特长
个性
特点
你对他(她)的喜爱程度
喜爱
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管理方案

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管理方案现代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心理辅导和心理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心理成长,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档案管理的必要性、档案建立的方法、档案内容的设置、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有效的帮助: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困惑和需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实现全面发展。
2. 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通过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分析,学校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合理调配心理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支持: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心理发展的规划和调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
二、档案的建立方法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的建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 信息收集: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测试、个别访谈、学生自述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包括性格特点、成长背景、心理问题等。
2. 测评分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学校可以利用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
3. 档案建立:基于测评结果,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包括档案编号、人口学信息、测评结果、心理辅导记录等内容。
三、档案内容的设置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信息:学生的基本信息是档案的基础,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
2. 学业信息:学生的学业信息将有助于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困难,包括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
3. 心理评估结果:心理测评结果是判断学生心理状态和需求的重要依据,包括性格特点、情绪状况、学习动机等。
4. 心理辅导记录:学校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记录可以帮助了解学生接受心理辅导的情况和效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学生心理档案资料

学生心理档案资料一、基本信息姓名:陈同学性别:女年龄:7岁年级:小学一年级班级:[201]档案编号:[170805]二、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父母(外地打工),爷爷,奶奶,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家庭条件:一般家庭教育方式:爷爷奶奶主要管教,以打骂为主,父母长期在外,缺乏直接教育三、心理状况概述1.性格特点性格较为倔强,情绪控制能力差,容易发脾气。
自理能力强,做事利索。
2.行为表现在校期间,表现出一定的暴力倾向,对同学和老师的批评不易接受。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说自话,喜欢捣乱。
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不稳定,时有拖欠。
3.情感状态内心渴望关爱和认可,但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在与老师、同学沟通时,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
四、辅导过程与策略1、初步评估识别出陈同学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辅导和关注。
2、辅导策略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耐心沟通,了解陈同学的家庭情况和内心世界,逐步建立信任关系。
家庭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引导他们改变教育方式,减少打骂,增加关爱和鼓励。
正面激励:在班级中给予陈同学正面激励,如让她担任卫生委员,增强她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行为矫正:针对陈同学的行为问题,制定具体的矫正措施,如课堂行为规范、作业完成要求等。
3、辅导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陈同学的行为和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善。
她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变得融洽,学习态度和成绩也有所提升。
4.后续建议持续关注:继续关注陈同学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及时调整辅导策略。
家庭支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陈同学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社交拓展:鼓励陈同学参与更多的集体活动,拓展社交圈子,增强社交能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档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记录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文件,它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心理测评结果、心理咨询记录等内容。
下面是一个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示例:
档案编号:XXX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
性别:X
年龄:XX岁
学校名称:XXX中学
联系方式:XXXXXXXXXXX
一、基本信息
1. 家庭情况: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情况等。
2. 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3. 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家人的关系等。
4. 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
5. 既往病史:是否有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等。
二、心理测评结果
1.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学生的焦虑程度。
2.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学生的抑郁程度。
3. 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学生的自信心。
4. 人际关系量表(IRI):评估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5. 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估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
三、心理咨询记录
1. 咨询日期:XXXX年XX月XX日。
2. 咨询师:XXX老师。
3. 咨询内容:学生遇到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4. 咨询效果:学生是否有所改善,是否需要进一步咨询等。
5. 备注: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四、建议与意见
根据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和心理咨询记录,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例如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改善人际关系等。
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跟踪,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学生心理档案

父亲
家庭成员 母亲
父母关系 1.和睦; □2.不和; □经济
情况 其他情况
起止时间
1.和谐; □2.普通; □3.欠和谐; □4.沉闷; □5.其他:
无 在何校学习
担任职务
学习经历 对当时所处集体的喜爱程度
喜欢 较喜欢 一般 不太喜欢
无
不喜欢
序号 1 2 3
时间
重大生活事件 事件经过
附表 1
学生心理档案
个人情况
姓名
班级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身高
体重
学习情况
兴趣特长
家庭住址 健康状况 过往病史
很好;良好;普通;较差;很差。 若差请具体描述: 无;□脑炎;癫痫;□心脏病;哮喘;□过敏症;□肺结核; □小儿麻痹;其他:
家庭情况
你对他(她)的喜爱程度 称谓 姓名 年龄 职业 个性特点
喜爱 较喜爱 无所谓 不喜爱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学习
心理辅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性心理教育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内容,多属矫治范畴。
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惧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如神经衰弱、失眠、神经性强迫症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
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体现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首先就应该是重视学生完善人格,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按照《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的要求,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心理教育研究。
为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努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个体品质与群体气质。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逐渐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档案管理的定义和目的、档案内容的设置、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展开,以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档案管理的定义和目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是指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收集、整理、记录、分析和管理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依据,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档案内容的设置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内容的设置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基本信息: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班级等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2.生理健康信息:学生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等。
3.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态,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等。
4.心理测评: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如性格特点、智力状况等。
5.心理问题记录:学生的心理问题记录,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问题等。
6.心理咨询记录: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的记录,包括咨询内容、咨询结果等。
三、档案管理的方法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与整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负责收集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2.记录与分析:通过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3.反馈与解决: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反馈给教师和家长,共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4.隐私保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四、档案管理的意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对学生和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1.为学校提供参考: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2.提供个性化教育:通过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填写内容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填写内容引言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是学校为了了解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制定的一种记录表格。
填写内容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心理健康评估、问题识别、干预措施等。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的填写有助于学校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
填写内容1. 个人信息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的第一部分是填写学生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级、班级、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并确保个人信息的准确性。
2. 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健康评估是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的重要部分。
在心理健康评估中,填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行为表现和心理问题等信息。
具体内容包括:•情绪状态:填写学生的情绪状态,例如开心、伤心、焦虑等。
•心理表现:填写学生的行为表现,例如注意力集中情况、社交能力等。
•人际关系:填写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例如与同学、老师和家庭的关系。
•学习情况:填写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等。
•生活习惯:填写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例如作息规律、饮食习惯等。
3. 问题识别问题识别是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系统记录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问题识别包括:•心理问题分类:填写学生的心理问题分类,例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问题描述:详细描述学生的心理问题,例如问题出现时间、症状表现等。
•影响程度:评估学生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
4. 干预措施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的最后一部分,填写学校针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的干预措施和支持方式。
干预措施包括:•咨询服务:填写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形式,例如个别咨询、小组咨询等。
•心理干预方案:填写学校为学生设计的心理干预方案,例如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等。
•家长参与:填写家长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中的参与方式,例如家长会、家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心理档案
学校:
班级:
学生姓名:
建档日期:
编号:目录
一、学生基本情况
二、智力状况分析
三、学习动力状况分析(KKT)
四、个性特征分析(EPQ)
五、职业能力倾向分析
六、学习认知因素分析(AAT)
七、学习社会因素分析(FAT)
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MHT)
九、说明
学生基本情况
智力状况分析
学习动力状况分析(KKT)
量具:学习动机因素量表
个性特征分析(EPQ)量具:艾森克要格问卷
职业能力倾向分析量具:职业能力自评量表
学习认知因素分析(AAT)
量具:学习认知因素测验
学习社会因素分析(FAT)量具:学习社会因素测验
心理健康状况分析(MHT)
量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
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