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悲惨世界论文精选文档
音乐剧《悲惨世界》作品分析

音乐剧《悲惨世界》作品分析作者:高杨宏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20期【摘要】音乐剧《悲惨世界》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音乐剧经典作品之一。
本文主要从思想内涵、剧情发展与音乐表现、人物特征与形象塑造等方面对该部作品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音乐剧;《悲惨世界》;音乐表现音乐剧《悲惨世界》由法国剧作家鲍伯利、伯勋格根据雨果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创作,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音乐剧经典作品。
本文将从思想内涵、剧情发展与音乐表现、人物特征与形象塑造等方面对本剧进行简要分析。
一、《悲惨世界》的思想内涵《悲惨世界》这部音乐剧的改编和创作都对原著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性格等做到了极为严格的尊重。
法国政府与社会的时代现象是其主要架构,并有机融合戏剧、音乐、歌舞等为一体,从而将法国大革命背景之中的诸多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比较形象地描写出来,人性的挣扎、遗憾、无奈则通过演唱和表演演绎出来,充分展现出平等、自由、博爱这一思想主题,在文学之外将别样的意境呈献给观众,并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思想内涵的深邃。
可以说,这部音乐剧对悲惨时代的诸多悲剧人物形象进行了浓缩,并予以突出表现。
比如,劳苦大众以冉阿让、芳汀等作为典型代表,共和青年人物群体则选取了马吕斯、安灼拉作为代表等等。
在表现对于普通民众生活及其命运的关注时,采用了形象描写刻画其超常行为及传奇色彩的方式,并基于此对传达了作品中对这些人物的同情与关注。
此外,这部音乐剧的思想内涵也极为深邃,音乐极富史诗色彩和恢弘的气势就是最明显的表现。
当然,本剧在对人物性格进行塑造、人物情感进行抒发时不仅将音乐作为主要载体,而且把其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向高潮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了音乐与歌词、言语的有机融合,最终使得主题鲜明而又深刻地展现出来[1]。
二、《悲惨世界》的剧情发展和戏剧冲突(一)剧情发展方面《悲惨世界》区别于其他音乐剧的显著特色就是结构严谨和情节感人。
冉阿让的坎坷经历是本剧的主要线索,他与其他任务的关系则作为辅线,而音乐在这两条线索的发生、发展及其拓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叙事功能不可或缺。
浅析音乐剧《悲惨世界》中歌曲《I Dreamed A Dream》论文

浅析音乐剧《悲惨世界》中歌曲《I Dreamed A Dream》摘要:《悲惨世界》是现今是国际各国之间最卖座的优质音乐剧之一。
将文学转变为音乐剧,让音乐成为核心,将文学形象转变为音乐形象,并且借助一些独特的表演方式来让其更加丰富,例如舞蹈、舞美、喜剧等等。
接下来笔者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音乐剧的创作艺术特点。
关键词:音乐剧;《悲惨世界》;舞蹈;舞美The musical "les miserables" art featuresAbstract:"Les miserables" is the most popular one is high quality musical international between countries. The literature into a musical, let the music as the core, the literature image into the image of music, and with the aid of some unique performance to make it more rich, such as dance, dance, comedy etc.. The brief analysis of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music.Key words: The musical "les miserables"; dance; dance目录引言 (1)一、《悲惨世界》剧情介绍 (4)二、《悲惨世界》歌曲特点 (4)(一)传统歌剧式的情节结构 (4)(二)音乐语言——主题交织的运用 (5)(三)舞台美术之美 (7)三、《I dreamed a dream》的演唱风格 (8)结论 (8)参考文献 (8)致谢 (10)参考文献 (11)引言音乐剧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它之所以这么成功,就是将多门艺术适当的融合在一起,囊括舞蹈、音乐、剧本、舞美、剧诗等元素。
用音乐诠释人物——《悲惨世界》音乐剧艺术元素分析

分析音乐剧 《 悲惨世界》的人物剧情发展。
[ 关键 词 ]舞 台 恢宏 巨作 《 悲惨世界》 剧景发展
《 悲 惨 世 界 》整 剧 讲 述 的 是 冉 ・ 阿 让 的故 事 。 在 法 国 大 革 命 时 期 ,风 雨 欲 来 ,社 会 矛 盾 的 加 剧 , 让 贫
困 人 民 的 生 活 是 雪 上 加 霜 。 主 人 公 冉 ・阿 让 由 于 偷 了 一 小 块 面 包 被 判 刑 5年 , 因 为 不 甘 于 牢 狱 生 活 ,他
47
唱 起 了 这 段 空 灵 般 的 歌 曲 。 舞 台 留 白更 加 突 出人 物 的 处 境 ,无 需 太 多 的 表 述 , 珂 赛 特 窘 迫 不 如 意 ,想 寻
找 又 寻 找 不 到 的 心 理 路 程 ,通 过 音 乐 与 人 物 形 象 的 展 示 而 跃 然 于 观 众 眼 前 。
想逃 跑 而加 刑 至 1 9年 后 才 被 假 释 。 这 些 悲 惨 的 遭 遇 使 他 对 社 会 充 满 仇 恨 ,但 在 主 教 的 仁 慈 感 召 下 ,冉 ・
阿 让 决 定 重 新 做 人 。 几 年 后 ,逃 脱 假 释 的 冉 ・阿 让 改 名 为 马 德 兰 。 ,还 成 为 一 个 正 义 的 工 场 主 和 市 长 ,在 这 里 遇 到 了 女 工 芳 汀 ,芳 汀 从 美 丽 纯 真 的 少 女 随 落 为 风 尘 的 妓 女 ,她 苦 难 的 经 历 打 动 着 冉 ・阿 让 ,并 承 诺 为 芳 汀 的 女 儿 珂 赛 特 找 到 幸 福 , 但 警 官 沙 威 的 追 捕 导 致 冉 ・阿 让 历 尽 艰 难 险 阻 才 找 到 珂 赛 特 , 过 上 一
用 音 乐 片 段 来 讲 述 各 人 物 的 命 运 ,是 音 乐 剧 《 悲 惨 世 界 》的 一 大 特 色 。 各 个 人 的 处 境 不 同 ,舞 台 与
对《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两部音乐剧的比较的论文-影视论文

对《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两部音乐剧的比较的论文影视论文当今著名的音乐剧大多是由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艺公司包装而成的,因此这些剧目也带有了百老汇和西区特有的风格特征和运作方式。
而《巴黎圣母院》却是一个例外,它是少数几部闻名世界却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影响的著名音乐剧。
《巴黎圣母院》诞生于法国巴黎,远离纽约和伦敦,先天就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的影响。
而作品诞生后,从包装到制作推销的整个过程,也全部是由法国公司全权包办的,而不像《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那样在法国诞生,却由伦敦西区的公司来包装和运作。
因而,《巴黎圣母院》中几乎没有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印记,让我看完这部剧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
1.舞蹈角色与歌唱角色分离:《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舞蹈和歌唱相分离的形式,也就是跳舞的演员不唱歌,而歌唱的演员不跳舞。
这与当今大多数音乐剧处理歌唱和舞蹈的做法不太相符。
在音乐剧中,舞蹈和歌唱演员的角色分配会有侧重,但基本上没有绝对分开的情况,歌唱演员也会和舞蹈演员一起舞蹈,而舞蹈演员也会参与歌唱(更多是合唱),从而体现出歌舞一体的样式。
而《巴黎圣母院》则是将两者完全的分离,整个剧目的歌曲全部由7位主要演员演唱,他们歌唱的时候不参与任何舞蹈,个个全情投入,就像聚光灯下的超级明星。
舞蹈演员则完全不参与歌曲的演唱,在<非法移民(the refugees)>, <愚人庆典(the feast of fools)>, <奇迹之殿(the court of the miracles)>,<爱之谷(valley of love)>等几个大场面的段落中,舞蹈几乎就是演出的全部。
将舞蹈与歌唱完全分离,可以让两者更加投入于自己的演出,将各自的表演发挥到极致。
而不需要因为歌唱演员的缘故而降低舞蹈的难度,也不需要因为舞蹈演员的缘故而影响声音的质量。
当歌唱演员用声音表达情感时,一旁的舞者就全情投入地用肢体表达复杂的感情纠葛。
最新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

精品文档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背景介绍不可辨驳,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改编自雨果的超级IP著作《悲惨世界》,但也推动书籍《悲惨世界》成为了人们心中不朽的著作,两种艺术形式互相成就。
推动彼此成为不朽的传奇。
音乐剧从20 世纪开始就成为了舞台上闪耀的一颗明星,当然音乐剧《悲惨世界》已经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有一丝后不见来者不可撼动感。
音乐剧《悲惨世界》以法国半个世纪的历史为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用一个社会中极其不起眼的小人物冉.阿让去揭露历史的现状,歌词深刻干练,音乐丰富多样,仔细观赏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极大享受。
情景简介那是十九世纪的巴黎,贫困潦倒的冉.阿让为了自己妹妹的孩子活下来不被活活饿死,选择了去偷面包,结果被不知人间饥渴的法官判处了19 年的牢狱苦役,出狱之后的冉.阿让依旧的无以生存,陷入多年以前的走投无路的困境,但上帝还没有完全地将这个悲惨的人物忘记,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了他过夜,但贫穷再次让他犯下了错误,填饱肚子抓住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
后被警察沙威逮捕,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
让冉.阿让免于逮捕,主教的行为再一次触及到了阿让的良知,感化了阿让,化名马德兰,决定开始新的人生,十年的时间造就了阿让,使他成为了成功的商人并成为了马兰德市市长,沙威警察再一次的出现,一心想要找阿让的麻烦。
在此期间阿让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惨经历,并承诺要照顾私生女柯赛特,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警察沙威看在眼里,一系列的行动让沙威开始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最后经不住内心的考验选择了用死亡那个来终结犯下的错误。
之后阿让将柯赛特抚养长大,在法国大革命的炮火中救出了柯赛特的心上人,并将看做自己亲生孩子的柯赛特交付给了年轻人,并选择在婚礼上失踪,只是因为内心中逃犯的身份让他在隆重的场合上显得无比怯懦。
歌词赏析作为史诗派的先河,但是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词极其的简洁易懂,不需要任何高深的理解,不不必揣摩深意。
在开始的Starring( in order of appearance )中,开始以厚重的中音啊来拉开篇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天可怜见悲惨世界低头等死俯首认降烈日荼毒此处是人间炼狱十年内老死无望曲子开始工人们愤愤唱着歌,一边不断的劳作控诉这黑暗的现实,工人们一刻也不得闲,只要敢怠慢一分钟,头顶的皮鞭就会落在身上,在劳累和疼痛的折磨下唱出了低鸣声啊,奠定了一种极其悲惨的氛围,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正如歌词中演唱的人间炼狱,等死无望。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艺术特色论文.doc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艺术特色《悲惨世界》是现今是国际各国之间最卖座的优质音乐剧之一。
将文学转变为音乐剧,让音乐成为核心,将文学形象转变为音乐形象,并且借助一些独特的表浈方式来让其更加丰富,例如舞蹈、舞美、喜剧等等。
接下来笔者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音乐剧的创作艺术特点。
关键词:音乐剧; 《悲惨世界》;舞蹈;舞美The musical "les miserables’’ art features Abstract: ’’Les miserables” is the most popular one is high quality mus ical international between countries. The literature into a musical let the music as the core, the literature image into the image of music,and with the aid of some unique performance to make it more rich,such as dance, dance, comedy etc.. The brief analysis of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music.Key words: The musical "les miserables”; dance; dance目录弓IW (3)一、文学语言通俗简洁 (3)、传统歌剧式的情节结构三、音乐语言——主题交织的运用 (4)四、舞台美术在符合历史真实、生活真实的基础上,使视觉形象更具有浓郁的诗意、表现的美结论..致谢#考対伏 (9)引言音乐剧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它之所以这么成功,就是将多门艺术适当的融合在~起,囊括舞蹈、音乐、剧木、舞美、剧诗等元素。
探究一部音乐剧的每一个部分,能够看清艺术融合体的内部细节,进而知晓这部音乐剧的特点与性质。
赏析音乐剧《悲惨世界》

·189·艺术研究摘 要: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早期译称为歌舞剧,作为舞台艺术形式的一种,音乐剧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
通过歌曲、台词、音乐、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切情感、丰富内涵及人文关怀等交由舞台呈现出来。
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天都有音乐剧上演,但演出最为频密的地方则是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在这两处诞生了众多音乐剧剧目,比如改编自雨果同名文学巨著的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就是其中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
关键词:《悲惨世界》;戏剧;音乐;舞蹈;剧本;咏叹调;流行音乐;美声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本、音乐为灵魂、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通过有效整合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来实现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现。
音乐剧《悲惨世界》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冲突与连贯事件塑造了冉阿让、沙威、芳汀等个性鲜明、形象鲜活的极具代表性的戏剧形象,通过对舞台人物不同角色的塑造,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阶级矛盾斗争生活的全貌。
音乐剧《悲惨世界》是勋伯格和鲍伯利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历时数年,呕心沥血,于1978年创作完成的音乐剧作品。
六年后经过重新包装,通过其巧妙的情节安排和叙述手法的灵活运用,更加突出了故事的戏剧性效果和雨果赋予原作的关于正义、平等和人道主义的思考,具有深刻思想性,最终《悲惨世界》落户百老汇,正式踏上了国际舞台。
并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巨大成就。
音乐剧《悲惨世界》开创了音乐剧历史的新篇章,它与《猫》《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并称为四大音乐剧。
1 剧中人物性格的表现第一,在故事中,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而作曲家则根据每一个人不同的性格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其音乐主题,又或者说通过每一个人不同的音乐特色,使他们的性格更加突出更加个人化了,例如善良的冉阿让。
冉阿让是音乐剧中的主线人物,他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穷困潦倒的农民,因偷面包而关进监狱十九年,他受够了没有自由的监禁生活,出狱后也因前科受到人们的鄙夷。
音乐剧-悲惨世界

1832 "
" "
1793
"
在上音乐剧之前,对于音乐剧根本一点概念 都没有,就谈不上喜欢了,课堂上放《猫》 剧,没有仔细看,所以也没有什么感觉,因 为要写音乐剧论文,我就逼着自己来看看了 片音乐剧——《悲惨世界》。本来只是想随 便看看,了解下大概,然后敷衍得写写的, 结果看着看着就不自觉的被带入故事情节中 了,冉.阿让的善良,马吕斯与珂赛特的浪 漫爱情,芳汀的痛苦历程,个个情节似乎都 让我身临其境。让人潸然泪下,名剧果然是 名剧,音乐剧真的也别有一番风味。
死无 亡法 。接 。受 。现 实 的 沙 威 选 择 了
被冉.阿让收养后第 一次与马吕斯相 见,并陷入爱河。
母亲芳汀将她托付 于一家酒馆,被 逼天天做杂活
夜晚对马吕斯深深的 思恋被养父发现
与马吕斯终成眷属
英俊帅气,是十九世纪标准革 命青年。当深爱他的父亲去世 后,他对革命对共和逐渐有所 领悟,成为一个坚定的共和派。 在起义中负伤昏迷,被冉阿让 所救。他为理想热血奔腾,为 珂赛特纯情洋溢,最终如愿娶 得珂赛特。
镇蒙菲郿一家酒馆的老板,典型的中下阶级 人物,贪财、自私、卑鄙,个性倒也十分逗 趣,夫妇俩可谓天造地设,互相挖苦,对珂 赛特一致的欺压,对女儿艾潘妮一致的溺爱, 后来德纳第先生沦为丐帮帮主,在义勇军后 方搜括死亡者身上的值钱物品,最后两人还 在珂赛特的婚礼上着实耍宝了一阵,真是不 改其性。
看完整部音乐剧,不仅感觉其中的故事情节催人泪下, 整部剧目中的音乐也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刚开 始可能听不明白,但仔细听听就明白了,就比如说刚 开始时候,演唱和伴奏从轻和慢逐渐明亮化,就说明 冉阿让此时尚在犹豫之中,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 两难的局面,接着管乐开始加入,和弦乐的伴奏形成 两个声部的互相推动,暗示他的内心斗争达到了一定 的艰巨时刻,最终全部管弦乐一起再次推出Who Am I 的主题时,表明他的光明一面已经战胜了怯懦的一面, 完成了精神上的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剧悲惨世界论文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悲惨世界》音乐剧论文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5月19日
题目:《悲惨世界》音乐剧论文
摘要:
《悲惨世界》用音乐诠释了冉阿让的一生,从一个刑满释放的盗窃犯,到一市之长,再到后来东躲西藏的生活,都被影片中的音乐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音乐不仅仅诠释了冉阿让的生命历程,更是那段历史的写照。
音乐抒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憎恨,对未来和谐的向往。
音乐驱散了黑暗,洗涤了心灵。
音乐是心与心的沟通,是爱与爱的交汇。
关键词:黑暗现实希望勇敢音乐
电影《悲惨世界》是根据雨果的小说创作的电影。
小说《悲惨世界》是雨果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的是十九世纪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法国。
电影中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冉阿让从刑满释放,直到死去的一生的历程。
电影讲述了十九世纪,生活在法国巴黎的一位穷苦的百姓,冉阿让因为快要饿死的侄子去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获刑20年。
刑满出狱后的冉阿让再次走投无路,在好心的主教收留后头走银器逃走,后被警察捉回。
主教不但没有怪他,还说银器是自己送给冉阿让的,并且给了冉阿让一对更加贵重的烛台。
从此,冉阿让被感化。
利用这些银器成为了成功的商人并当上了市长。
这时,以前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再次出现,一心要找他的麻烦。
在此期间,冉·阿让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并承诺照顾她的私生女柯赛特。
八年过去了,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柯赛特爱上了共和派青年马吕斯,轰轰烈烈的巴黎人民起义爆发了,而多年来从未放弃追捕冉·阿让的警长沙威又出现在冉·阿让的面前......最终大革命以失败告终,但是沙威警长被冉阿让感化,以自杀结束了生命。
冉阿让也安详的死在了主教的教堂里。
电影《悲惨世界》中,以音乐诠释了冉阿让的一生的历程。
以歌声打动了每一个观众。
电影开头的音乐《look down》再加上电影画面,充分反映了当时处于社会下层的冉阿让在监狱中所受的折磨与蹂躏。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为了救小侄子的命偷了一块面包。
当
时社会的黑暗可见一斑。
第二处令人感动的音乐是主教出现的时候,虽然只有寥寥数语(the night is cold out here,though our lives are very humble,what we have we have to share.),却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一样,给了冉阿让希望与温暖,使冉阿让不再迷茫.然后是冉阿让偷了东西被主教原谅之后,自己一个人在离开教堂的路上独唱。
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激烈,表现了他内心黑与白,善与恶的激烈的抗争,充分展示了当时的无比矛盾的心理。
最后歌声达到了高潮,内心的斗争有了结果,灵魂彻底的被主教感化。
坚定的歌声也表现了他象山的决心与勇气!
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look down》,第二次是在时间过渡到1832年时,革命爆发前夕。
阳光明媚的早晨,但是阳光照耀下的却是一个人们饱受饥寒的世界,与明媚的阳光极不相称。
音乐声再次响起了熟悉的《Look down》大家的合唱声音整齐,充满了愤慨之声,整齐的歌声,强烈的节奏感,充分的展示了人们的不满和抗争的决心。
其中的一个小孩子清脆的歌声,把内心的不满展现的淋漓尽致。
并且引出了后面革命者的演说。
一群充满热血的年轻人,声音干脆利落,与其斩钉截铁唱出了他们对革命的决心,对现实社会的反对,召唤着每一个在场的人!第三次是在冉阿让救走马吕斯,从下水道逃走时,只有音乐,没有歌声。
此时鲜明的节奏展示的是他们的卑微与渺小。
特别是在光鲜的沙威警长面前,如此鲜明的对比,是两类人的对比,是劳苦大众与掌权者的对比,同样的《look down》,确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在整个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小孩伽弗洛什的歌声。
当人们低沉失望,缺乏信心时,就能听见他清脆的歌声,他的歌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一个孩子尚且如此的勇敢,作为革命者更没有理由退缩了!在他爬出街垒直面敌人的枪口时,歌声中没有丝毫的畏惧,依然清脆嘹亮。
他的歌声,一直到他倒下的那一刻才停息。
这歌声给了人们希望与动力,他的死是对黑暗的社会最有力的重击。
在结尾,阳光缓缓从东方升起,所有革命者放声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所有人手拿着红旗,齐声合唱。
虽然这是冉阿让死后看到的景象,它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与希望,世界一片和谐,到处红旗飘扬。
这是人们心中共同的目标,也将有一天终究会实现。
整个音乐剧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经典的音乐。
例如拉马克将军的死后,众人在街头所唱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充满了激情,非常的振奋人心。
芳汀失去工作后,为了生活,被逼成为妓女时所唱的《i dreamed a dream》,婉转的歌声是悲惨生活的写照。
一字一句仿佛都在滴血,歌声中流出了眼泪。
让人有种想哭的冲动!电影中也有许多爱情的音乐,比如珂赛特、马吕斯、爱波宁互诉衷肠的《In My Life》,他们之间的真挚感情把我深深地打动;比如爱波宁独诉相思之苦的《On My Own》;比如爱波宁为革命牺牲时在马吕斯怀里与马吕斯对唱的催人泪下的《A Little Fall of Rain》……这些歌曲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仿佛活生生地站在观众面前:令人爱的,令人恨的,令人不屑的,令人同情的……所有这些构成了这部经典的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