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铵检验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铵盐的检验方法

铵盐的检验方法

铵盐的检验方法铵盐是一类含有铵离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氯化铵、硫酸铵等。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常常需要对铵盐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铵盐检验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铵盐检验方法之一是氯离子的检验。

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铵盐,其检验方法可以通过银离子沉淀法进行。

首先取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铵中含有氯离子。

其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也是铵盐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

硫酸铵是一种常见的铵盐,其检验方法可以通过钡离子沉淀法进行。

取一定量的硫酸铵溶液,加入适量的硫酸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硫酸铵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此外,铵盐的检验还可以通过氨气的检验方法进行。

氨气是铵盐分解的产物,因此可以通过氨气的检验来判断铵盐的存在。

将一定量的铵盐固体加热,观察是否有氨气气味释放。

若有氨气气味释放,则说明铵盐中含有铵离子。

最后,铵盐的检验方法还可以通过pH值的检验进行。

铵盐水溶液的pH值通常呈弱碱性,可以通过通用的酸碱指示剂进行检验。

将铵盐溶液滴加酸碱指示剂,观察其颜色变化,从而判断铵盐的存在。

综上所述,铵盐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氯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检验、氨气检验和pH值检验。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印证,从不同角度确定铵盐的存在与否,为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进行铵盐检验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介绍能对铵盐检验方法有所帮助。

纯化水检验操作规程

纯化水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纯化水检验操作规程,为纯化水的检验提供操作标准。

2.范围:本公司制得的纯化水。

3.责任:质量管理科、中心化验室、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BP2015年版。

5.取样依据:按工艺用水取样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6.内容:本品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添加剂。

6.2 性状: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室温观察应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6.3 检查◆酸碱度●试药与试液➢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于250ml容量瓶中,加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于250ml容量瓶中,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仪器与用具:刻度吸管、分析天平、量筒、烧杯、容量瓶●操作方法:取本品10ml与25ml烧杯中,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

另取本品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硝酸盐●仪器与用具:刻度吸管、纳氏比色管、电冰箱、移液管、刻度吸管、水浴锅、量筒、容量瓶、烧杯、分析天平●试药与试液➢ 10%氯化钾溶液:取氯化钾10g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

➢ 0.1%二苯胺硫酸溶液:取二苯胺0.1g于100ml容量瓶中,加硫酸溶液并稀释至100ml,摇匀。

➢硫酸➢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精密称定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20ml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于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0ml,于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NO2)➢无硝酸盐水:取无氨水或去离子水,即得。

●操作方法: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2020版《中国药典》铵盐检验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铵盐检验操作规程

一、目的: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样品微量铵盐的限量检查。

三、职责:1、 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 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1、原理:含铵盐供试品溶液中,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1滴,即发生反应产生的棕色碘化氧二汞铵沉淀。

若仅有痕量的NH 4+,则得到黄色溶液。

用标准的氯化铵溶液与钠试品溶液分别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反应,检查供试品中铵盐的含量。

反应式:Hg 2(HgI 4)2-+3OH -+NH 3 [O NH 2]I ↓+2H 2O+7I -Hg2、操作内容与要求:2.1仪器:蒸馏瓶、电热套、蒸馏装置、纳氏比色管(50m1)、电子天平(百分之一)、移液管(2、5ml ,A 级)、量筒(200ml )、滴管2.2试剂:2.2.1氧化镁AR 级2.2.2稀盐酸:取盐酸234mL ,加水稀释至1000mL2.2.3氢氧化钠试液:见EK/SOP-QC8001试液配制操作规程2.2.4碱性碘化汞钾试液:见EK/SOP-QC8001试液配制操作规程2.2.5标准氯化铵溶液:称取氯化铵29.7mg ,置1000ml 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相当于10μg 的NH 4)2.3操作程序:除另有规定外,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置蒸馏瓶中,加无氨蒸馏水200ml ,加氧化镁1g ,加热蒸馏,馏出液导入加有稀盐酸1滴与无氨蒸馏水5ml 的50ml 纳氏比色管中,俟馏出液达40ml 时,停止蒸馏,加氢氧化钠试液5滴,加无氨蒸馏水至50ml ,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 ,摇匀,放置15min ,如显色,与标准氯化铵溶液2ml 按上述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即得。

3、结果计算:%100106⨯⨯⨯=m c V L 式中:L 为杂质限量,%;V 为标准溶液体积,m1;c 为标准溶液浓度,ug/ml ;m 为供试品质量,g 。

铵盐的检验方法

铵盐的检验方法

铵盐的检验方法铵盐是一类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铵盐进行检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铵盐检验方法。

首先,常用的铵盐检验方法之一是氯化银沉淀法。

该方法利用氯化银与铵盐中的铵离子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观察沉淀形成情况来判断铵盐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为,取少量铵盐溶液,加入氯化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表示含有铵盐。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是一种常用的初步检验方法。

其次,铵盐的检验方法还包括氢氧化铜沉淀法。

该方法利用氢氧化铜与铵盐中的铵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通过观察沉淀形成情况来判断铵盐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为,取少量铵盐溶液,加入氢氧化铜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表示含有铵盐。

这种方法同样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是一种常用的初步检验方法之一。

另外,还可以利用硝酸银滴定法对铵盐进行检验。

该方法利用硝酸银与铵盐中的铵离子反应生成沉淀,通过滴定的方式确定铵盐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铵盐溶液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用氯化铵溶液滴定至沉淀消失,根据滴定所需的氯化铵溶液的体积来确定铵盐的含量。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适用于含量较低的铵盐检验。

最后,还可以利用离子色谱法对铵盐进行检验。

该方法利用离子色谱仪对铵盐中的铵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检测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铵盐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但准确度高,适用于对铵盐含量有严格要求的情况。

综上所述,铵盐的检验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在进行铵盐检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氯化铵的流程步骤

使用氯化铵的流程步骤

使用氯化铵的流程步骤1. 准备工作在使用氯化铵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和其他化学品。

•[ ] 确保实验室内有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护眼镜、实验手套和实验室外套。

•[ ] 检查氯化铵的质量并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 ] 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如烧杯、移液管和磁力搅拌器。

2.溶液制备制备氯化铵溶液的具体步骤如下:•[ ] 使用天平称取所需量的氯化铵粉末,并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

•[ ]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氯化铵完全溶解。

可以使用磁力搅拌器加快溶解过程。

•[ ] 搅拌溶液直到氯化铵完全溶解,并使溶液均匀混合。

3. 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请遵循以下步骤:•[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和防护眼镜。

•[ ] 将制备好的氯化铵溶液转移到实验器具中,如试管或反应瓶。

•[ ] 根据实验要求,加入其他试剂或添加剂。

•[ ] 使用适当的实验方法和条件进行实验操作,如加热、搅拌或滴加。

•[ ] 注意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如避免直接接触溶液和注意防溅。

4. 结果记录和数据分析在实验完成后,需要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 记录实验操作的详细步骤、所用试剂和实验条件。

•[ ]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 ] 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如溶液浓度、反应时间等。

•[ ] 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讨论实验结果。

5. 清洗和存储在使用完氯化铵后,需要进行清洗和储存:•[ ] 将用过的实验器材进行彻底清洗,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工具。

•[ ] 清洗和储存实验器材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并保持干燥和整洁。

•[ ] 将未使用完的氯化铵溶液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曝光于空气中。

6.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氯化铵时,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避免直接接触氯化铵粉末或溶液,以免引起刺激或损伤。

•[ ]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戴上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以防止溶液溅到皮肤和眼睛。

纯化水检验操作规程

纯化水检验操作规程
c)操作方法:
取本品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在放在干燥器内冷却半小时称重。
d)结果判定
遗留残渣不得过1mg,即为合格。
1.1.重金属
a)仪器及用具
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电炉、25ml纳氏比色管、50ml烧杯、100ml烧杯、20ml量筒、50ml量筒、100ml量筒、胶头滴管、1ml移液管、2ml移液管、5ml移液管、10ml移液管、100ml容量瓶、1000ml容量瓶、100ml试剂瓶、1000ml试剂瓶
10%氯化钾溶液:用分析天平精密称取10.0g氯化钾于烧杯中,再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纯化水稀释至刻度,置于100ml试剂瓶中保存。
0.1%二苯胺硫酸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二苯胺0.10g置100ml烧杯中,再用100ml量筒量取硫酸至100ml,混合均匀。置于100ml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c)测定步骤:
铅标准贮备液:用分析天平称取硝酸铅0.160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5ml移液管量取硝酸5ml至容量瓶中,用50ml量筒量取水50ml至容量瓶,摇匀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作为铅标准贮备液(0.1mg/L)。置于1000ml试剂瓶中保存。临用前用10ml大肚移液管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铅标准使用液(10ug/ml)。
b)试剂:
标准亚硝酸盐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亚硝酸钠0.750g(干燥品)于50ml烧杯中,加无亚硝酸盐的水溶解,再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用1ml移液管精密量取1ml于另一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并定容,摇匀;在精密量取1ml于50ml容量瓶中,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2)。置50ml棕色试剂瓶中于冰箱中保存。

氨检查标准程序

氨检查标准程序

氨检查标准程序
1.目的:建立氨检查标准程序,指导水质检验中氨检查。

2.范围:适用于水质检验中氨的检查。

3.职责:质量部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仪器与用具:
纳氏比色管50ml,应选玻璃质量较好、配对、无色、管的直径大小相等、管上的刻度高低一致的纳氏比色管进行实验。

4.2试剂与试药:碱性碘化汞钾试液、氯化铵溶液、无氨水[配制方法见《工艺用水检验用试剂配制的操作规程》(SOPZL47)]
4.3操作
4.3.1取待验水样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摇匀,放置15分钟,即得供试品溶液。

4.3.2如显色,取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适量(纯化水为1.5ml,注射用水为1.0ml),置另一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无氨水48ml和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摇匀,放置15分钟,即得对照溶液。

4.3.3将供试品管与对照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或同置白色背景前,平视观察、比较。

4.3.4结果与判定:供试品管颜色浅于对照管颜色,判为符合规定;如供试品管颜色浓于对照管,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5.本规程编制依据为《中国药典》。

氯化钙检验操作规程

氯化钙检验操作规程

氯化钙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氯化钙检验操作规程,便于检验人员规范操作。

2.范围:适用于氯化钙检验。

3.责任:质检科检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程序:4.0本品含CaCl2·2H2O应为97.0~103.0%。

4.1性状:本品为白色、坚硬的碎块或颗粒,无臭、味微苦,极易潮解,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

4.2鉴别4.2.1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4.2.2试剂和溶液:4.2.2.1氨水、硝酸、硝酸银试液。

4.2.2.2氨试液:取浓氨水400ml,加水使成1000ml,即得。

4.2.3操作步骤:4.2.3.1本品的水溶液显钙盐反应,先配制氯化钙水溶液: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水溶液,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4.2.3.2取上述氯化钙水溶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

4.3酸碱度4.3.1试剂和溶液4.3.1.1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

4.3.1.2盐酸液(0.02mol/L):取盐酸滴定液(0.5mol/L)1ml,稀释25倍,即得。

4.3.1.3氢氧化钠液(0.02mol/L):取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1ml稀释50倍,即得。

4.3.2操作步骤:取本品3.0g,加新沸过的冷水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2滴,如显粉红色,加盐酸液 (0.02mol/L)0.3ml,粉红色应消失,如不显色,加氢氧化钠液(0.02mol/L)0.1ml,应变为粉红色。

4.4溶液的澄清度4.4.1操作步骤: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

4.5钡盐4.5.1试剂和溶液:4.5.1.1硫酸钙试液:本液为硫酸钙的饱和水溶液。

4.5.2操作步骤:取本品2g,加水20ml溶解后,滤过,滤液分为二等分,一份中加新制的硫酸钙试液5ml,另一份中加水5ml,静置1小时,两液应同样澄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计算
干燥失重% = ×100%
式中 W1为供试品的重量(g);
W2为称量瓶恒重的重量(g);
W3为(称量瓶+供试品)恒重的重量(g);
7、结果与判定
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进行修约,有效数位与标准中的规定相一致。
8、附注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失重检查中干燥后的第二次及以后多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一步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
A:铵盐(1)取本品,加过量的NaOH试液后,加热,即分解,发生氨臭;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使之变蓝色,并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2)取本品溶液,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1滴,生成红棕色沉淀。
B:氯化物(1)取本品溶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
炽灼残渣不得过0.1%(《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N)。
检验方法:取供试品1.0~2.0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锅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加硫酸0.5~1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700~8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定后,再在700~800℃炽灼至恒重,即得。
2.3 恒温减压干燥箱
2.4 干燥器(普通)
2.5 减压干燥器
2.6 真空泵
3、试药与试液
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硅胶、五氧化二磷或硫酸。干燥剂应保持在有效状态。
4、操作方法
4.1 称取供试品 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分取约1g或该药品项下所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供试品平铺厚度不可超5mm,如为疏松物质量,厚度不可超赤10mm),精密称定。干燥失重在1.0%以下的品种可只做一份,1.0%以上的品种应做平行试验两份。
(2)取样数量为全检所需数量的1~3倍,特殊情况另定。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氯化铵(NH4CI)不得少于99.5%。
[检验项目]性状、鉴别、酸度检查、钡盐、铁盐、重金属、砷盐、含量测定。
【性状】 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凉;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鉴别】 本品的水溶液显铵盐与氯化物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
钡盐取本品4.0g加水20ml溶解后,滤过,滤液分为两等份,一份中加稀硫酸2ml,另一份中加水2ml,静置15分钟,两液应同样澄清。
干燥失重取本品,置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L)。
检验规程:
1、简述
1.1 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主要指水分、结晶水及其它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铁盐取本品1.0g,用小火加热,俟氯化铵全部挥散,放冷,残渣中加水2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G),与标准铁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5%)。
检验方法:取本品1.0g,用小火加热,俟氯化铵全部挥散,放冷,残渣中加水25ml,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l与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ml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如显色,立即与标准铁溶液一定量制成的对照溶液(取标准铁溶液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25ml,加稀盐酸4ml与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ml,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比较,即得。
(2)取本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发生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
【检查】 酸度 取本品2.0g,加水10ml使溶解,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H),PH值应为4.0~6.0。
检验方法:(1)校正pH计测定;
(2)按pH计使用操作方法进行测定。
5.7 干燥失重测定,往往几个供试品同时进行,因此称量瓶宜先用适宜的方法编码标记,瓶与瓶盖的编码一致;称量瓶放入干燥箱的位置,取出冷却、称量的顺序,应先后一致,则较易获得恒重。
6、记录与计算
6.1 记录干燥时的温度、压力,干燥剂的种类,干燥和放冷至室温的时间,称量及恒重数据,计算和结果(如做平行试验两份者,取其平均值)等。
4.4 恒重 称定后的供试品按(4.2~4.3)操作,直至恒重。
5、注意事项
5.1 供试品如未达规定的干燥温度即融化时,应先将供试品于较低的温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
5.2 当用减压干燥器或恒温减压干燥箱时,除另有规定外,压力应在2.67Kpa(20mmHg)以下。
5.3 初次使用新的减压干燥器,宜先将外部用较厚的布包好,再行减压。
4.2 干燥 除另有规定外,照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条件干燥。干燥时,应将瓶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将瓶盖半开。取出时须将称量瓶盖好。
4.3 称量
4.3.1 用干燥器干燥的供试品按(4.2~4.3)操作,直至恒重。
4.3.2 置烘箱或恒温减压干燥箱内干燥的供试品,应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30~60分钟),再称定重量。
文件名:氯化铵检验操作规程
制定人:
制定日期:
分发份数:5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GMP办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至:质量保证部、质监科、质量检验中心
[品名]氯化铵
e
[代号]Y76
[取样方法](1)总件数n≤3时,每件取样;n为4~300时,取样数为 +1;n>300时,取样数为 +1;
1.2 干燥失重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L)有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及干燥法,后者又分常压、减压两种。
1.3 烘箱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品;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于水分较难除尽的药品;干燥器干燥法适用于不能加热干燥的药品,减压可助水分的挥发。
2、仪器与用具
2.1 扁形称量瓶
2.2 烘箱最高温度300℃,控温精度±1℃。
5.4 减压干燥箱(器)开盖时,因箱(器)内压呼小于外部,必须先将活塞旋开,使干燥的空气进入才能开盖。但活塞应注意缓缓旋开,以免造成气流,吹散供试品。
5.5 凡用减压干燥法,宜选用单层玻璃盖称量瓶。如用双层中空的玻璃盖称量瓶,减压时,称量瓶切放入减压干燥箱(器)内,应放另一普通干燥器内。
5.6 当用恒温减压干燥箱时,供试品应置于临近温度计部位,以避免因箱内温度不均匀造成的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