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课题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2024年小学第二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小学第二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小学第二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我们向学生传授了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对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

一、教育活动全面开展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测评、心理辅导等。

这些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个性,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心理知识讲座中,我们邀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师给学生讲解了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在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方面,我们与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紧密合作,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合理本学期,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合理安排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情绪。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丰富为了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我们积极搜集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我们购买了一些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辅读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

同时,我们还与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合作,邀请他们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和工作坊。

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心灵世界。

四、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支持为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培训班和研讨会,邀请了一些心理学专家和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培训。

教师们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学习了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

通过这些培训,教师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家校合作取得成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非常重要。

2024学年度防厌控辍工作总结(二篇)

2024学年度防厌控辍工作总结(二篇)

2024学年度防厌控辍工作总结为了确保学生不产生厌学和辍学现象,我校在2024学年度开展了一系列防厌控辍的工作。

通过全面部署,创新方法和精细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本学年度的防厌控辍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强化班级管理,提升学生凝聚力在本学年度,我们通过加强班级管理,建设和谐班级氛围,提升学生凝聚力。

首先,注重班主任的角色和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引导解决,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组织了一系列班级活动,如班级迎新会、班级主题讨论等,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还建立了班级矫正制度,对于违纪学生及时进行矫正,确保班级秩序稳定。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方式。

首先,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增加了课外实践、社团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多样化地学习和认识世界。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在学校防厌控辍工作中,加强家校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密切联系,了解家庭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家校沟通平台的建设,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形成家校共同关注、共同努力的合力。

四、建立防控机制,及时干预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厌学和辍学问题,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防控机制。

首先,建立了学生行为评估体系,定期对学生进行行为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其次,建立了学生住宿督导制度,加强对学生住宿环境的管理,确保学生的生活秩序良好。

此外,还建立了学生情绪管理机制,对于遇到困难和压力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厌学情绪成因与对策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学生厌学情绪成因与对策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学生厌学情绪成因与对策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负责人:陈海蓉组长:蔡雪云从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我校开展了对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学生厌学情绪成因与对策行动研究》的研究,在陈海蓉校长的主持下,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研讨实施方案,制定调查问卷,对学生厌学成因进行研究并确定对象,从中寻求对策,进行跟踪调查撰写论文、收集整理相关案例等;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及课题组成员公开课,初步形成了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新模式,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课题组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实践表明,我们的研究对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1、课题提出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以致于不少人由于生活过于紧张而精神崩溃,还有一些人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结束宝贵的生命。

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着中小学校园。

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悠闲的双休日,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

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

由此我们不由感叹,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

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脆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反叛?如今的孩子吃穿不愁、生活优裕,却为什么总是喊苦、喊累?为什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如此困难?孩子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孩子应该过怎样的学习和娱乐生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百分之八点四、初中生仅有百分之十点七,而高中生仅有百分之四点三;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认为最有效的即适合应考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恰恰是造成他们厌学的重要因素。

2020—2020年下学期“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课题工作总结

2020—2020年下学期“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课题工作总结

2020—2020年下学期“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课题工作总结在香坊区“三个和谐,三个促进”的重要精神的指引下,我校将继续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努力研究出一套具有科学、实效的预防学生厌学的方法,消除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变得爱学、乐学。

一、主要工作: 1、我们利用周三下午召开课题组研讨会,收集、反馈实验中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活动有确切的目标和内容,做到有记录。

2、本学期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基石”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继续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能。

3、开展了实验教师“关注课堂教学行为,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课题研讨课活动,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1)、教师能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2)、能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依次确定教学目标、容量、重点、难点、方法、节奏等,课堂上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教师上课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表述准确、清晰、流畅;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4、实验教师编写《小习惯大作为》的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读本已完成撰稿,其中收集了大量的“名人好习惯”资料,并配插了相关的名人名言,还有科学的学习习惯养成指导,下学期初将进行印刷。

5、加强科研成果的整理和积累,每位实验教师要认真撰写科研成果。

6、学期末评选优了秀学习型小组和优秀教育科研课题积极分子。

二、主要成绩:本学期,科研室积极组织教师参优秀加科研成果的评选活动,共有40篇《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课题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1篇,市级25篇,区级14篇。

三、存在问题: 1、根据我们课题的特点,心理辅导是研究必要的措施,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采取措施激发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减缓小学生厌学情绪课题成果报告(崔淑梅)

减缓小学生厌学情绪课题成果报告(崔淑梅)

《减缓小学生厌学情绪的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塔河县第三小学崔淑梅经过最近两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我校有76%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

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学生的厌学问题得到我校教师的广泛关注。

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他们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教育孩子没有方法,也不重视孩子的成长和培养。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这一宗旨,我们提出了“小学生减缓厌学情绪的研究”这一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调查、观察,多方面寻找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我校教师的实践经验,研究总结矫正和预防的方法,消除他们厌学情绪,让我校所有的小学生变得爱学、乐学,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我们是起跑线上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小学生厌学情绪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负的任务重如泰山。

我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考查、把握学生已出现的厌学情绪的来龙去脉,找到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的症结。

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一、减缓厌学情绪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开始。

小学生心理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既“会学”,又“爱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我校减缓小学生厌学情绪教育的一种新的方式,是我校开展儿童心理研究的一条主要途径,它主要是根据有关心理学原理,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状况,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2024年学年度防厌控辍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学年度防厌控辍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学年度防厌控辍工作总结自2024年9月开始,我所在学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防厌控辍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对这一工作的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减少辍学率。

2. 预防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建立健全的防辍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辍学风险学生的问题。

二、工作内容1. 搭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我们推出了在线教学平台、线上辅导平台等。

这些平台丰富了学习资源,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2. 持续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我们通过班级群、家长会、成绩通知单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

3. 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关注和帮助。

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压力,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防止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辍学。

4. 制定并执行防辍学措施。

我们对辍学风险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跟踪辅导,了解他们的辍学原因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帮助计划,并与教师、家长等多方合作,全力帮助辍学风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工作成绩在2024学年度的防厌控辍工作中,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以下成绩:1. 学生的整体辍学率大幅下降。

通过及时的干预和帮助,我们成功地将部分潜在的辍学学生转化为了积极向上的学生,并帮助他们保持了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我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通过率都有所提升。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压力,增强了他们的心理韧性,减少了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产生的辍学情况。

四、工作不足与反思在防厌控辍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1. 部分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适应性有待提高。

2024年认识和解决孩子厌学教师工作总结

2024年认识和解决孩子厌学教师工作总结

2024年认识和解决孩子厌学教师工作总结引言孩子厌学是当今教育领域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育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

然而,仍然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况。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认识这个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总结____年在认识和解决孩子厌学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和经验,以期为未来的教师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认识孩子厌学的原因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是解决该问题的第一步。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并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使得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孩子的兴趣。

2. 知识过载和学习压力: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迅速,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

学生感到压力大,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3. 家庭教育环境的问题:一些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鼓励和支持。

这使得孩子产生了对学习的无力感和无兴趣。

4. 个人兴趣和目标的差异: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目标都是不同的,学校的统一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这使得一些孩子感到无法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解决孩子厌学的措施基于对孩子厌学原因的认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措施和经验。

1. 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比如采用游戏化教学、项目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避免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规律,倡导学习与生活的平衡。

3.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鼓励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4. 个性化教育: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教育资源。

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激励和支持。

5. 培养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孩子厌学心理辅导心得体会总结

孩子厌学心理辅导心得体会总结

孩子厌学心理辅导心得体会总结引言: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并取得好成绩。

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的问题,即所谓的“厌学”现象。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需要了解这一心理现象,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重新热爱学习。

一、认识厌学心理1. 学业负担过重首先,一个常见的引发孩子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学业负担过重。

近年来,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普遍期望孩子能够在学业上表现出色。

然而,在与同龄人之间进行比较和竞争的同时,一些家长未能适度调整自身期望值,在事业成功和经济状况改善方面加大了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

由此带来的巨大压力对于某些孩子来说无法承受。

2. 责任感不强其次,责任感不强也是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之一。

责任感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内源动力,能够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行为。

然而,如果孩子没有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可能会出现懒散、不思考和消极怠工等问题。

3. 缺乏学习兴趣第三,缺乏学习兴趣也是导致孩子厌学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孩子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或认为所学知识与自身实际无关,就难以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这种缺乏兴趣导致了粗浅记忆、片面了解和机械应付等现象。

二、应对策略1. 建立良好沟通渠道首先,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至关重要。

家庭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两个组织单位,需要相互合作来更好地把握孩子在学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并共同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通过有效沟通交流来了解孩子在心理上是否有困扰、哪些科目或内容让他们感到困难等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

2.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其次,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克服厌学心理至关重要。

这包括在家庭和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孩子通过奖励机制和游戏化方式来培养学习兴趣。

此外,提供适度的自主选择权给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参与到课程设计和内容选择中,可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第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年下学期“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课题工作总结
在香坊区“三个和谐,三个促进”的重要精神的指引下,我校将继续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努力研究出一套具有科学、实效的预防学生厌学的方法,消除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变得爱学、乐学。

一、主要工作:
1、我们利用周三下午召开课题组研讨会,收集、反馈实验中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活动有确切的目标和内容,做到有记录。

2、本学期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基石”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继续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能。

3、开展了实验教师“关注课堂教学行为,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课题研讨课活动,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1)、教师能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2)、能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依次确定教学目标、容量、重点、难点、方法、节奏等,课堂上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教师上课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表述准确、清晰、流畅;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4、实验教师编写《小习惯大作为》的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读本已完成撰稿,其中收集了大量的“名人好习惯”资料,并配插了相关的名人名言,还有科学的学习习惯养成指导,下学期初将进行印刷。

5、加强科研成果的整理和积累,每位实验教师要认真撰写科研成果。

6、学期末评选优了秀学习型小组和优秀教育科研课题积极分子。

二、主要成绩:
本学期,科研室积极组织教师参优秀加科研成果的评选活动,共有40篇《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课题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1篇,市级25篇,区级14篇。

三、存在问题:
1、根据我们课题的特点,心理辅导是研究必要的措施,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采取措施激发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四、改进措施:
今后,我们还将进行深入的行动研究,充分发挥个人研究和合作研究的优势,早日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方法,帮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以健康的学习心理去收获知识的硕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