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滚筒设计

合集下载

滚筒式采煤机

滚筒式采煤机

★截齿类型
扁形截齿 镐形截齿
1.扁形截齿(刀形齿或径向齿)
——其刀体是沿滚筒的半 径方向安装的,故常称为 径向截齿。
——适用于截割不同硬度 和韧性的煤,适应性较好。
2.镐形截齿(锥形齿或切向齿)
——其刀体是沿滚筒的切 向安装的,也称为切向截 齿。
——落煤时主要靠齿的尖 劈作用楔入煤体而将煤破 碎,煤的破碎主要靠拉伸 和弯曲作用。
◆适合中厚煤层以上工作的大直径采煤机,如 AM— 500、MXA —动机 2—固定减速箱 4—滚筒 6—泵箱 7—机身及牵引部 A—离合器手把
特点:
取消摇臂,靠截割部来调高(机身调高) 齿轮数减少,机壳强度刚度增加 调高范围较大 机身缩短,有利于开切口
★2、截割部传动特点
1)截割部一般采用3~5级齿轮减速。
2)采煤机电动机轴心线与滚筒轴心线垂直时, 传动装置高速级总有一级圆锥齿轮传动。
3)采煤机电动机除驱动截割部外还要驱动牵 引部时,截割部传动系统中必须设置离合器, 使采煤机在调动或检修(如更换截齿)时将滚 筒与电机脱开。
4)采煤机备有两种以上转速时,截割部应有 变速齿轮来变速。 5)为加长摇臂,扩大调高范围,摇臀内常装 有一串惰轮 。 6)末级常采用行星齿轮传动来简化前几级传动。
特点:
传动简单 摇臂为端面布置,支承可靠,强度和刚度好 卧底量较小。
◆DY— 150、BM — 100 等采煤机采用。
2)电动机—机头减速箱—摇臂—行星齿轮传动—滚筒
1—电动机 2—固定减速箱 3—摇臂 4—滚筒 5—行星齿轮传动 A—离合器手把
特点: 设置了行星齿轮传动
摇臂为侧面布置,支承比较薄弱 卧底量较大
1)有利于装煤 2)机器受翻转力 矩小,工作平稳

采煤机螺旋滚筒的研究

采煤机螺旋滚筒的研究

采煤机螺旋滚筒的研究作者:孙福宝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21期摘要:本文概要阐述螺旋滚筒的结构,通过对滚筒叶片头数、叶片升角、截齿的配置形式的合理选择,使采出的块煤多,能耗小,同时提高滚筒的装煤效果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采煤机;螺旋滚筒;叶片升角;截齿1 螺旋滚筒的结构及旋向1.1 滚筒的结构螺旋滚筒是采煤机的主要工作机构,用于破煤和装煤,其性能直接影响采煤机生产效能和煤炭生产质量。

采煤机螺旋滚筒是一个带有螺旋叶片的圆柱体,截齿装在焊于螺旋叶片上的齿座套中,工作时滚筒转动并作径向移动,截割破碎煤炭,再由螺旋叶片把煤沿滚筒的轴线方向推运出来,装进工作面运输机。

螺旋滚筒的结构如图1所示。

1.2 滚筒的旋向(1)单滚筒采煤机。

单滚筒采煤机的滚筒应位于采煤机机身的下顺槽侧。

其优点是煤不经机身下的输送机运输以免堵塞煤流。

左工作面使用右旋滚筒;右工作面使用左旋滚筒。

(2)双滚筒采煤机。

薄煤层采煤机或小直径滚筒时:滚筒的转向为“前逆后顺”(又称内旋,即两滚筒向采煤机内侧旋转)。

这样可以提高前滚筒的装煤效率,同时也可增加采煤机的稳定性。

大直径滚筒时:滚筒的转向为“前顺后逆” (又称外旋,即两滚筒向采煤机外侧旋转)。

其优点:煤尘较少,碎煤不易抛出伤人,装煤的能耗较低,装煤和截煤的效率都比较高。

2 截齿的选择采煤机螺旋滚筒采用的截齿分为扁形截齿(又称刀形截齿)和锥形截齿(又称镐形截齿)两类。

目前绝大多数螺旋滚筒采用镐形截齿。

镐型截齿的优点是:齿身强度大不易折断,耐磨;截齿在割煤时可以自转自修刃,截齿损耗低;工作时截角较小,齿身受到的弯矩较小,有利于降低比能耗;形状简单,制作方便。

但在少数煤质韧性和粘性较大的煤层中,还适合选用刀形截齿。

3 螺旋滚筒主要参数的确定3.1 滚筒直径单滚爬底板筒采煤机滚筒直径约等于煤层平均厚度。

3.2 滚筒截深目前多数采煤机采用的截深为0.63或0.7m。

在薄煤层中,滾筒直径较小,为了提高的生产率,在工作面条件允许时,可选用截深0.8~1.0m。

采煤机滚筒设计范文

采煤机滚筒设计范文

采煤机滚筒设计范文1.滚筒类型根据采煤机滚筒的结构形式和使用条件,可以分为固体滚筒和空心滚筒两种类型。

固体滚筒由一整块钢铁材料制成,适用于较硬煤层的开采;空心滚筒由多片钢板焊接而成,可以通过冷却水或泥浆进行冷却,适用于煤层较软的开采。

2.滚筒结构和材料采煤机滚筒主要由外筒、内筒、轴承、链轮和链条等部件组成。

外筒采用耐磨、高强度的合金钢板焊接而成,内筒则采用耐磨合金钢制成。

滚筒内部还需要安装刀盘和刀片,以便夹取煤炭。

轴承选用耐磨、耐腐蚀的滚动轴承,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润滑。

3.滚筒参数滚筒参数是滚筒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到采煤机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常见的滚筒参数包括直径、宽度、转速和凿岩能力等。

滚筒直径和宽度的选择需要根据煤层的硬度、厚度和倾角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较硬的煤层需要较大直径的滚筒。

滚筒转速的选择需要平衡开采效率和煤尘爆炸的风险,一般较高转速有利于提高采煤效率,但也增加了煤尘爆炸的可能性。

凿岩能力是指滚筒对煤岩的破碎能力,一般与滚筒外径、刀盘直径和刀片数量相关。

4.滚筒维护滚筒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常见的维护工作包括检查滚筒的轴承、链轮和链条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部件;检查滚筒的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效果良好;清洗滚筒表面,避免积尘影响散热效果;注意滚筒的润滑,使用合适的润滑剂进行润滑。

综上所述,采煤机滚筒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滚筒类型、结构和材料、参数选择以及维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设备故障和维护成本。

180 滚筒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180  滚筒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滚筒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1 引言煤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储量。

采煤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作一 项非常危险的事情。

在以前国内有很多小型煤窑,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大部分 都是靠人工进行挖煤、运输煤。

因此经常出现各种事故,而且大量浪费了资源。

大 型的采煤机械的出现使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

采煤机作为采煤的主要工具是实现煤 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

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 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

它对提高煤的采掘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国内外采煤机的设计、改进一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最早的滚筒采煤机出现在英国,它是把截煤机的减速箱部分改成允许安装一根 横轴和截割滚筒。

由于其水平轴截割滚筒的设计优于截煤机,因此其改进型比刨煤 机更适宜英国开采条件,但在 20 世纪 50 年代这种采煤机并非是唯一应用的采煤设 备。

另外有一种有竞争的采煤机是钻削式采煤机。

这种采煤机配有一个按螺钻原理 设计的主截割部,其应用范围主要局限与薄煤层。

滚筒采煤机经过多次改进设计而得到不断的发展。

最早设计的滚筒采煤机仅能 单向采煤,输送机和液压支架在向前推移之前,留在轨道上采出的煤在回空段被装 载。

后来又研发了双向采煤的滚筒采煤机。

然而由于这种采煤机受到调向的限制, 加之固定滚筒缺乏自由性,因此摇臂滚筒采煤机应运而生。

20世纪60年代末,久益公司生产出10CM、11CM 系列的连续采煤机,它是现代这 种机型的雏形。

到70年代末,在11CM型基础上又生产出12CM系列连续采煤机。

经过 对12CM系列连续采煤机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生产出适用于开采中硬煤层的12CM12—10B、12CM18—10D和B型机,以及适用于特别坚硬煤层的12HM31C型和B型机 (神东常用12CM12—10B、12CM18—10D)。

80年代后期至今连续采煤机在采煤业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基于Automation Studio的采煤机滚筒调高液压系统设计

基于Automation Studio的采煤机滚筒调高液压系统设计

基于Automation Studio的采煤机滚筒调高液压系统设计张艳军;李孝宇【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7)002【摘要】针对双滚筒采煤机单泵调高液压系统在使用中的不足,采用Automation Studio软件对滚筒调高过程进行仿真.采用中位机能是“H”形换向阀的单泵调高系统,调高时一个液压缸的负载会转移附加在另外一个液压缸上,导致一个液压缸承担两个滚筒的调高负载压力,增大液压缸负荷,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另一个液压缸调高位置可能会发生小的偏移.设计采用中位机能是“M”形换向阀采煤机单泵液压调高系统,可以克服“H”形换向阀的缺陷.该设计提高了调高系统可靠性,可以为采煤机液压调高系统设计提供参考.%This paper is an effort to address the negative feature of single pump double drum shearer hydraulic system in use by simulating the drum height adjustment process using Automation Studio software.The median function working as a "single pump H" type reversing valve adjusting system suffers an disadvantage that height adjustment involves transferring the load from one hydraulic cylinder to other one and leaving one hydraulic cylinder subjected to the height adjustment load pressure of two rollers,thus causing an increase in hydraulic cylinder load and a reduction in the reliability of thesystem,accompanied by a small offset in another hydraulic cylinder position.To overcome the problem,the paper proposes a novel "hydraulic M" type reversing valve single pump of shearer height adjustingsystem.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sign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 high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coal mining machine hydraulic system.【总页数】5页(P123-127)【作者】张艳军;李孝宇【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22;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421.6【相关文献】1.基于Automation Studio的采煤机滚筒调高液压系统设计 [J], 张艳军;李孝宇;2.基于Automation Studio铲运机转向液压系统设计 [J], 刘成武3.Automation Studio在液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J], 曹贺;郭竟男;宋广彬4.基于 Automation Studio 的造纸机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 [J], 吴新生;阳东山5.基于单神经元PID的采煤机滚筒调高控制系统 [J], 候德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煤机滚筒设计

采煤机滚筒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采煤机滚筒设计说明书院系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10月采煤机滚筒的设计摘要采煤机是煤矿综采工作中的关键机械设备之一,大功率、高强度、高可靠性是现代采煤机发展方向。

本论文完成了采煤机滚筒的设计,对滚筒中的组成部件都做了具体分析计算,重点对滚筒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包括滚筒的布局设计及三维建模。

文中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煤机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采煤机滚筒的类型、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还介绍了采煤机滚筒的具体结构。

本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了采煤机滚筒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构建了采煤机滚筒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采煤机滚筒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运行平稳的结论。

关键字采煤机滚筒;结构;组成;结论The design of shearer drumAbstractThe shearer is a medium-low power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s mining medium-thick seam, for coal seam thickness , mining height ,coal bed pitch less than it, it can be used for hard coal mining.This paper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shearer rocker arm, including the layout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speed reducer, it describ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al mining research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the type of shearer, working principles and main components,it also introduced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shearer rocker.In the design process, completed th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the reducer drive scheme and related components. First, completed the rocker reducer transmission ratio , speed and transfer power distribution calculation. Secondly, the completion of the design and check of five shafts and the shaft driving gears inside the rocker arm shell,simply introduced the assembly relationships and intensity checking of the planetary gear train. Thirdly,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lection and check the spline for connection. Finally,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Key words:pneumatic manipulator; cylinder ;pneumatic loop ;degrees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绪论 (4)1.1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1.2采煤机概述 (7)1.3滚筒采煤机的工作原理 (7)1.4设计思路的提出 (9)1.5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9)1.6 Solidworks设计基础 (10)1.6.1草图绘制 (11)1.6.2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 (12)1.6.3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 (12)1.6.4工程图的设计 (13)1.6.5装配设计 (15)2.采煤机滚筒总体结构的设计 (17)2.1采煤机滚筒的总体方案图 (17)2.2采煤机滚筒的工作原理 (18)2.3截齿的配置 (18)2.4截齿的材料以及截齿的固定 (19)2.5采煤机年产量的计算 (19)3.各主要零部件强度的校核 (19)3.1轮毂强度的校核与计算 (20)3.2螺栓强度的校核计算 (21)4.采煤机滚筒主要零件的三维建模 (21)4.1轮毂的三维建模 (21)4.2连接套的三维建模 (21)4.3采煤机滚筒的三维建模 (21)5.三维软件设计总结 (26)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0)1引言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

滚筒式采煤机课件

滚筒式采煤机课件

热交换回路:由整流阀4、低压溢流阀6和冷却器13组成。 (冷却器下面的单向阀16可防止更换冷却器时向外漏油。) 注意: 1、为了保证补油和热交换的正常进行,补油单向阀应该靠近 主油泵,而整流阀应该靠近马达。 2、低压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应该比低压溢流阀的整定压力略高 (至少高0.2~0.3Pa)。 3、为了保证油质,以免主回路和控制回路被污染,补油应有 可靠的过滤措施。 (2)调速换向系统 用于调节牵引速度和改变牵引方向,它由手把操作机构和主 液压泵伺服变量机构组成
2)、液压元件 2、机械传动结构 四、辅助装置 1、底托架 2、喷雾冷却系统
第四章 滚筒式采煤机
§4-2 MG系列采煤机
MG系列采煤机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目前 已形成了以电动机功率为标志的300KW、200KW、 150KW三种系列。每种系列的采煤机又派生出适合 于不同使用条件的采煤机型号。
(2)牵引部传动系统→齿轮联轴器→Zˊ5/Zˊ4→辅助油泵 Zˊ6/Zˊ7 →主液压泵→主马达→
圆柱齿轮(Zˊ8/Zˊ9) →行星齿轮(Zˊ10 、Zˊ11、Zˊ12) →主链轮
二、截割部 截割部由固定减速器、摇臂减速器、螺旋滚筒和液压调 高装置等部分组成。
1、固定减速器 2、摇臂减速器 3、滚筒与截齿 (1)滚筒 (2)截齿
3、主要技术特征
4、总传动系统
(1)截割部传动系统 电动机→齿轮联轴器→Z14/Z15→调高泵
固定减速器(两级减速)花键离合器(Z13)→锥 齿(Z1/Z2)→圆柱齿轮(Z3/Z4))→摇臂减速器(两级减速 (带有惰轮的Z5/Z6/Z7/Z7/Z8/Z9)→行星齿轮(Z10 、Z11、 Z12));其中Z13为离合花键齿轮,它可控制滚筒转动或停止, Z3、Z4为换速齿轮,备有两对,可使滚筒获得两种转速。

高强高效采煤机滚筒的试制与应用

高强高效采煤机滚筒的试制与应用

收稿日期:1999-05-01;修订日期:2000-06-20作者简介:张文涛(1962-),男,山东新泰人,现在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机电处工作。

高强高效采煤机滚筒的试制与应用张文涛, 张玉冰(新汶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电处,山东新泰271233)摘 要:介绍了高强高效滚筒的试制过程以及取得了良好使用效果。

关键词:高强度;采煤机;滚筒中图分类号:TD421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25(2000)04-0003-030 引言1997年11月,新汶矿业集团良庄矿在4207综采面使用了一对徐州凯南麦特公司生产的轻A 型滚筒,滚筒直径1400mm ,截深600mm 。

4207工作面走向长度770m ,煤层厚度216m ,采高119~219m ,储量35134万t ,工作面夹石厚度最大217m ,最小0103m ,平均0182m ,夹石硬度f =4,该工作面有断层12条,落差最小的015m ,最大为7m ,落差超过1m 的断层有7条。

该综采面装备了无锡厂生产的MG-200W 型采煤机,西北厂生产的SG D -630/180W 刮板机和北京厂生产的ZY 3300-13/33型液压支架。

4207综采面切眼处采高只有119m ,沿工作面全部斜长却有013~017m 的夹石,开采条件十分恶劣。

在类似条件使用普通滚筒时,一个工作面至少损坏一对滚筒,截齿、齿座的损失更是惊人,截齿消耗达到每万t 200把以上,齿座脱落的也很多,需经常焊接修补(采取特殊措施)。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除落差7m 的断层搬移工作面下部48架支架安装于新切眼外,其余断层均强行通过,采煤过程中,岩石含量达到20%~25%。

使用凯南麦特滚筒后,采煤机运行平稳,尤其是采硬煤及夹石煤层时,其优越性尤为明显。

与使用普通滚筒截齿相比,有以下突出特点:(1)滚筒强度高,截割岩石能力强。

凯南麦特滚筒使用8个多月,累计出煤25万t ,岩石5~7万t ,滚筒未出现开焊和齿座脱落现象,截齿万t 消耗量消耗小于10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采煤机滚筒设计说明书院系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10月采煤机滚筒的设计摘要采煤机是煤矿综采工作中的关键机械设备之一,大功率、高强度、高可靠性是现代采煤机发展方向。

本论文完成了采煤机滚筒的设计,对滚筒中的组成部件都做了具体分析计算,重点对滚筒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包括滚筒的布局设计及三维建模。

文中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煤机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采煤机滚筒的类型、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还介绍了采煤机滚筒的具体结构。

本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了采煤机滚筒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构建了采煤机滚筒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采煤机滚筒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运行平稳的结论。

关键字采煤机滚筒;结构;组成;结论The design of shearer drumAbstractThe shearer is a medium-low power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s mining medium-thick seam, for coal seam thickness , mining height ,coal bed pitch less than it, it can be used for hard coal mining.This paper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shearer rocker arm, including the layout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speed reducer, it describ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al mining research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the type of shearer, working principles and main components,it also introduced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shearer rocker.In the design process, completed th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the reducer drive scheme and related components. First, completed the rocker reducer transmission ratio , speed and transfer power distribution calculation. Secondly, the completion of the design and check of five shafts and the shaft driving gears inside the rocker arm shell,simply introduced the assembly relationships and intensity checking of the planetary gear train. Thirdly,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lection and check the spline for connection. Finally,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Key words:pneumatic manipulator; cylinder ;pneumatic loop ;degrees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绪论 (4)1.1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1.2采煤机概述 (7)1.3滚筒采煤机的工作原理 (7)1.4设计思路的提出 (9)1.5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9)1.6 Solidworks设计基础 (10)1.6.1草图绘制 (11)1.6.2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 (12)1.6.3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 (12)1.6.4工程图的设计 (13)1.6.5装配设计 (15)2.采煤机滚筒总体结构的设计 (17)2.1采煤机滚筒的总体方案图 (17)2.2采煤机滚筒的工作原理 (18)2.3截齿的配置 (18)2.4截齿的材料以及截齿的固定 (19)2.5采煤机年产量的计算 (19)3.各主要零部件强度的校核 (19)3.1轮毂强度的校核与计算 (20)3.2螺栓强度的校核计算 (21)4.采煤机滚筒主要零件的三维建模 (21)4.1轮毂的三维建模 (21)4.2连接套的三维建模 (21)4.3采煤机滚筒的三维建模 (21)5.三维软件设计总结 (26)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0)1引言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

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装备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

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都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

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有:建立和发展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

例如,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热能的产生、传导和转换的热力学;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等。

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

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和包装发运;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

生产批量有单件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

销售对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庭。

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

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是肇始于机械工业。

机械产品的应用。

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机械产品的应用。

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研究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方面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这是现代机械工程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机械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几个不同方面分为各种类别,如:按功能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仿生机械等。

另外,机械在其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用等过程中都要经过几个工作性质不同的阶段。

按这些不同阶段,机械工程又可划分为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的几个分支系统,如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运用和维修等。

这些按不同方面分成的多种分支学科系统互相交叉,互相重叠,从而使机械工程可能分化成上百个分支学科。

例如,按功能分的动力机械,它与按工作原理分的热力机械、流体机械、透平机械、往复机械、蒸汽动力机械、核动力装置、内燃机、燃气轮机,以及与按行业分的中心电站设备、工业动力装置、铁路机车、船舶轮机工程、汽车工程等都有复杂的交叉和重叠关系。

船用汽轮机是动力机械,也是热力机械、流体机械和透平机械,它属于船舶动力装置、蒸汽动力装置,可能也属于核动力装置等等。

19世纪时,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一般还与土木工程综合为一个学科,被称为民用工程,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

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高峰。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

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

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

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

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机械可以完成人用双手和双目,以及双足、双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好。

现代机械工程创造出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复杂的机械和机械装置,使过去的许多幻想成为现实。

人类现在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下潜大洋深层,远窥百亿光年,近察细胞和分子。

新兴的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科学使人类开始有了加强,并部分代替人脑的科技手段,这就是人工智能。

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而在未来年代它还将不断地创造出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人类智慧的增长并不减少双手的作用,相反地却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复杂的工作,从而更促进手的功能。

手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人脑的智慧。

在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脑与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的。

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脑与手之间的关系,其区别仅在于人工智能的硬件还需要利用机械制造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