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指导

合集下载

母 乳 喂 养

母 乳 喂 养

• 喂奶时尽可能让婴儿吃到后奶,获取更多的营养
二、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
2.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 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1)早吸吸吮刺激催产素分泌,促进宫缩,减少
母亲产后出血 (2)强化婴儿吸吮能力,让新生儿学会吃奶 (3)反射性刺激催乳素分泌,促进乳汁产生 (4)早吸吮利于婴儿获得初乳营养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环抱式
* 母亲将婴儿放在胳膊下
* 用枕头适当托住孩子的身体 和头部 •母亲的另一只手托住乳房, 帮助孩子含接乳房
•适合:双胎、婴儿含接困难、 治疗乳管有阻塞或喜欢这种体位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 适合非常小的婴儿 • 伤残儿或喜欢这种体位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 需注意的问题
• 避免座位太低,使母亲膝部抬得过高 • 避免座位太高,母亲不宜将婴儿抱在平行于乳房的位置, 身体易前倾。可在母亲腿上放枕头托住婴儿 • 避免坐姿靠前,没有物品支撑母亲的背,身体紧张且不舒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1. 喂奶的体位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坐位
*两肩放松,座椅要有靠背,不宜过高 *母亲坐的椅子高度要适宜 *可利用垫子或枕头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侧卧位
* 母亲侧卧位
•婴儿侧卧位,头不要枕在母亲的
手臂上 * 母亲不要用手按住婴儿的头部
适合: * 剖宫产术后
* 正常产后第一天
* 习惯卧位喂奶的母亲
• 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
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 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 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 2岁或2岁以上
二、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
• 纯母乳喂养:只给婴儿吃母乳,不添加任 何的液体和固体食物(包括水)。但可以 服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滴剂或 糖浆。对于挤出的奶不用奶瓶喂养(可用 小勺小杯)

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

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

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发表时间:2013-01-08T14:46:06.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黄凤妹[导读] 如何指导母乳喂养并促使其顺利进行是值得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黄凤妹(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桂林 541001)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早期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为新生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能增加其抗病的免疫力,因此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把提高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列为全球奋斗目标。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

然而大多数妇女母乳喂养要比想像困难得多。

由于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 人工喂养的意识、条件以及生活方式、观念改变;一些医护人员缺乏说服力的母乳喂养建议等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母乳喂养率一直呈下降趋势。

这种下降已成为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1]。

因此如何指导母乳喂养并促使其顺利进行是值得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现将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内容介绍如下:1 健康宣教内容1.1宣教母乳喂养知识1.1.1 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告诉产妇及其家属母乳是婴儿时期最理想的食物,一个健康的母亲分泌的乳汁可满足足月儿生长到6个月。

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较完备,各种成分的配合比较适当,达到婴儿的需要,尤其对6个月内的婴儿更为合适。

母乳特别是初乳能增强婴儿免疫力,保护婴儿不生病;增加母婴感情;有利于产妇健康:预防产后出血,有利于避孕,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

1.1.2 帮助产妇早接触、早吸吮顺产的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并行母婴皮肤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剖宫产的产妇在手术室先行脸贴脸,送回病房后30分钟内母亲体征平稳再行母婴皮肤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帮助早吸吮。

1.1.3 指导产妇按需哺乳,促进泌乳按婴儿需要哺乳,不规定次数和时间。

婴儿饿时就喂,当婴儿睡觉过久(不能超过3小时)或奶胀时,应叫醒婴儿喂奶。

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方案及效果研究

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方案及效果研究

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方案及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9-09-12T13:02:18.2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1期作者:季育莹[导读] 目的:探讨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方案及效果研究。

(上海市儿童医院供应室上海 200062)【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方案及效果研究。

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产科病房分娩实施母乳喂养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自我护理能力。

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内、24-48h、49-72h、超过72h的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72h后的喂养意愿、哺乳技能、乳汁处理、婴儿护理、乳房护理、产后保健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产后自护能力,值得应用。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管理;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182-02 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对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提升免疫功能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但临床许多初产妇因乳汁分泌不足、乳房胀痛等原因导致在分娩后的初期被迫终止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1]。

因此,在初产妇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干预至关重要。

临床研究显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不足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较大,如何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缩短初产妇泌乳时间,是护理的重要内容。

集束化护理管理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形成的一套证据结合操作的护理方案,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结局,能够指导产妇制定泌乳目标、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2]。

护理干预提高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提高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临床观察
疼 痛 的 焦 虑 、 张 恐 惧 等 情 绪 反 应 , 而 有 助 于 催 乳 素 的 分 紧 从 泌 , 功 地 进 行 母 乳 喂养 。 成
健 康 教 育 是 护 理 工 作 中 的 一 个 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是 向 住 他 院患 者 和家 属 有 计 划 、 目的 地 进 行 思 想 教 育 的 一 个 过 程 , 有 使 患者加强 、 增进 健 康 的 知 识 , 立 正 确 的行 为 】 树 。
[ 摘
要 ] 目的 : 过 对 初 产 妇 母 乳 喂 养 的 临 床 护 理 干 预 , 讨 提 高母 乳 喂 养 率 的 护 理 方 法 。方 法 : 取 在 我 院 进 行 的 自然 通 探 选
产 初 产妇 40例 ,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 各 20例 , 2 随 1 两组 均 进 行 常 规 围生 期 常 规 护 理 , 察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行 针 对 母 乳 喂养 的 观
床 活 动 和 正 确 母 乳 喂 养 的 知 识 有 了新 的 认 识 , 被 动 活 动 为 变 主 动 活 动 。早 期 活 动 可 促 进 母 亲 生 殖 、 分 泌 、 理 、 理 功 内 心 生
能 的恢 复 , 产 妇 尽 早 进 入 母 亲 角 色 。 使 】
[ ] 童 宝 琴 , 志妹 . 院 产 妇 剖 宫 产 术 后 阶 梯 健 康 教 育 的 2 赵 住
4 参 考 文 献
对 产 妇 给予 心 理 指 导 , 产 妇 产 生 信 任 感 , 理 消 除 消 极 因 使 合 素 。在 进 行 了合 理 的 健 康 指 导 后 , 妇 对 剖 宫 产 术 后 早 期 下 产
[] 赵宏燕 . 1 产科 书 面 健康 指 导 在孕 妇 分 娩 前 后 的 应 用 [] J. 中 国 优 生 与 遗 传 杂 志 ,03 1()4 20 ,15 :8

如何指导剖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如何指导剖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如何指导剖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等难以自然分娩等特殊情况的生产方式,一直以来我国的剖宫产率都居高不下,甚至在某一段时间剖宫产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虽然目前临床使用的剖宫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依然有一些产妇可能在剖宫产术后出现切口疼痛、感染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会对产妇的生理或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引起焦虑、烦躁情绪,对泌乳情况造成影响,引发乳房胀痛等问题,使其无法为新生儿母乳喂养,或导致母乳喂养困难。

对此,医护人员应为剖宫产产妇做好母乳喂养指导,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一、健康教育指导首先,应向剖宫产产妇讲授健康知识,而这需要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先评估产妇的学习能力与态度,随后再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为产妇进行剖宫产知识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剖宫产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流程以及术后注意事项,以便产妇能够充分了解剖宫产及分娩的相关知识。

当然,若是条件允许,也可以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并且视频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更容易给产妇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还可以发放给产妇《剖宫产围生期健康指南》等健康教育手册,其中的育儿知识、乳房护理都对母乳喂养有促进效果,有助于产妇提高自身的育儿水平与母乳喂养成功率。

其次,应为剖宫产产妇培养母乳喂养的观念。

当前许多剖宫产产妇对母乳喂养存在错误认知,缺乏对母乳喂养认同度,对于产妇的错误认知可以先通过健康教育进行纠正,鼓励支持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同度。

对于因其负面情绪严重而对母乳分泌造成影响的产妇,应引导产妇的信念,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增强产妇选择母乳喂养的信心,进而有效改善泌乳情况。

对于初产妇,丈夫应多加关心,产妇母亲与婆婆可以将自身的母乳喂养经验传授给产妇,以强化产妇的母乳喂养意识。

二、饮食指导根据产妇术后肠胃恢复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术后清醒6小时后先安排流食,待排气功能恢复后恢复为正常食物。

饮食原则应为少食多餐多汤,鼓励产妇多吃米粥或鲫鱼汤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既可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也可以从食物中补充到水分,弥补乳汁中丢失的水分,确保乳汁的质量,当然,除了米粥和鲫鱼汤,豆类、肉、蔬菜、鸡鸭制成的汤也可以适当摄入,具体的量取决于乳汁的多少。

母乳喂养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健康教育

剖腹产术后饮食禁忌剖腹产后其实有很多饮食禁忌,寒凉辛辣的食物决不能碰,饮食业不宜大补,蔬菜水果应该多吃,中药食疗要小心,一定要在医生叮嘱下服用。

1、禁食寒凉、辛辣。

产后多虚多瘀,应禁食生冷、寒凉之品。

生冷多伤胃,寒凉则血凝,恶露不下,会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诸多疾病。

产后失血伤津,多阴虚内热,故葱、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热的食物应忌食。

如果进食辛辣的食物,不仅容易引起便秘、痔疮等,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肠胃功能。

2、产后饮食不宜大补。

和动物的生育一样,人类在妊娠期间已经为日后生产作好了准备。

滋补过量的产妇易患肥胖症,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产妇肥胖还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终导致婴儿的肥胖或腹泻。

3、蔬菜、水果不可少。

对于蔬菜和水果,传统的观念认为,二者“水气大”,吃了会伤身体,殊不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补充肉、蛋类所缺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

4、中药食疗也要对症,不可自行乱补。

身体正常的产妇不需要药物进补,可针对症状用些中药,配合食疗调理。

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猪蹄、桔梗等以通经下乳;产后腹痛、便秘可酌加当归、桃仁、核桃仁、黄酒以活血化淤,润肠通便。

推荐:对于特殊体型如肥胖病人尝试使用高频凸形探头直接显示子宫。

子宫前缘粘连和宫颈延长。

常规超声可以显示瘢痕处积液。

瘢痕处充盈的液体声像图可更好描述缺损并测量深度。

剖腹产后注意事项1、不宜平卧:手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产妇伤口感到疼痛,而平卧位对子宫收缩疼痛最敏感,故应采取侧卧位,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将被子或毛毯垫在背后,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切口的震动和牵拉痛。

2、不宜静卧: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这样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3、不宜过饱:剖腹手术后多食,会导致腹胀,腹压增高,不得于康复。

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对策

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对策

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对策作者:邓娟妹吕少卿赖若君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总结95例存在母乳喂养缺陷的初产妇提高母乳喂养有效率的护理对策。

通过产前宣教;产后以技术的指导,教其正确的喂养方法及早吸吮的重要性;及时提供帮助,乳房护理、饮食指导;同时在精神上给予鼓励,重视产后回访工作,使之克服困难,坚持母乳喂养这一最佳的育儿途径。

95例存在母乳喂养缺陷的初产妇的产后纯母乳喂养率达90.8%。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99—01母乳喂养是一个自然的、传统的喂养方法。

纯母乳喂养4-6个月婴儿的患病率比人工喂养婴儿的患病率低2.5倍,因患腹泻致死的人数要低25倍。

我院产科对95例存在母乳喂养问题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了重点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分娩存在母乳喂养缺陷的初产妇95 例,年龄18-35岁,阴道分娩64例,剖宫产31例。

文化程度:小学14例,初中32例,高中24例,大专16例,本科9例。

均无母乳喂养禁忌。

1.2影响母乳喂养原因:产妇精神因素:信心不足、情绪过度紧张、怕羞或认为哺乳会使体形改变而拒绝;哺乳姿势掌握不正确,不能进行有效吸吮而使用其他喂养方法;受陈旧观念影响,产后营养不合理及对初乳认识不足,认为产后3天才开始有母乳,3天内不进行母乳喂养,失去了早吸吮增加乳汁机会;乳房、乳头疾病,孕晚期未进行乳房保健,导致喂哺困难。

1.3护理方法1.3.1产前准备:在孕期及住院期间以书面宣传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中所含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高;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吸吮时的肌肉运动有助于面部正常发育,且可预防因奶瓶喂养引起的龋齿;母乳喂养时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母乳温度适宜,喂养婴儿方便[1];告知产妇母乳喂养不仅不会影响体形,还有利于恢复体形,克服产妇焦虑不安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正确指导初产妇的母乳喂养

正确指导初产妇的母乳喂养
1 对 象 例 1 6例 均符 合 肛瘘 的 诊 断标 准 , 2 男性 8 8例 , 性 3 女 8 例, 小年龄 1 最 2岁 , 大 年 龄 6 最 9岁 , 均 年 龄 2 . 平 7 1岁 ,O 3 2 一 0岁 占
7 . 2 1
c u t o . . n l s n:t n s f t l xcs s o e is e t u u e t e t c n q e t e m a g n he l u c l t a r — o e c ri m al a t r o n sf r0 8 Co c u i o hea u i u a e ie n s u o s t r h e h i u , h r i a sq ik y,hec r y s v rs a s s l, fe t e t c iu h o p ia i n a e f w , r a st e a u it l o d m e ho . h e hn q e t e c m l t r e i t e t h n s f u a g o t d c o S s
6 0
按摩 与 康 复 医学
2 1 . 1 中) 00I(
C ieeMa iuai hn s n lt n& R h blai dc e 2 1 , o 3 p o e a itt n Me i n 0 0 N . 2 i o i
肛瘘 切 除一期 缝合术 1 6例 临床 疗 效观 察 2
薛士 良 崔 隽 ① 薛 松
( 内蒙古 医学 院第 四附属 医院 包 头
0 4 3) 10 0
摘要: 目的 : 察 肛瘘 切 除 一期 缝 合 术 的临床 疗 效 。方法 :16例骶 管麻 醉 后 , 门瘘 管切 除 一期 缝 合术 。结 果 :15例 一期愈 合 9. ; 观 2 肛 2 92 一例 切 口感 染 占 0 8 。结论 :肛瘘 切 除 一期 缝合 术 , 口愈合 快 , 留瘢痕 小 , 后 并发 症 少 , 治 疗肛 瘘较 好 的 方 法。 . 切 遗 术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指导
发表时间:2018-11-15T17:26:52.5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尚丽霞
[导读] 让孕产妇了解并掌握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早吸吮、早接触的重要性,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

达到孕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目的,取得满意的效果。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关键词】孕产妇;母乳喂养;健康宣教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10-02
母乳是天然和最理想的哺育后代的食品。

当今社会有很多年轻母亲,怕身材变形等原因,放弃给宝宝喂养母乳,却忽视母乳喂养对母亲及宝宝的好处。

一方面,通过婴儿吸吮乳汁可刺激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还可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

另一方面,母乳中所含营养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消化能力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我科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对孕产妇不同时期的母乳喂养的宣教,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工作质量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500例产妇,实行母乳喂养的宣教。

2 方法
2.1 产前健康教育
2.1.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①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糖类、适当比例的钙、磷、有利于婴儿的吸收利用;并且含多种抗体,特别是初乳,可提高婴儿免疫功能,抵御疾病。

②母乳喂养时,婴儿与母亲皮肤的亲密接触,可以增进母子感情。

③通过吸吮使催乳素产生的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

④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

母乳喂养不管是对婴儿还是母亲都有很大的好处,产妇都要坚持母乳喂养。

2.1.2 做好乳房的准备孕产妇在平时产检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检查孕产妇的乳房是否有内陷或扁平,指导孕产妇在妊娠后期每天作十字形牵拉并用温水清洗乳头并进行乳房按摩,为哺乳做好准备。

2.1.3 饮食指导孕产妇应进食营养丰富,多样化的平衡膳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摄入足够营养,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注意休息。

2.1.4 心理护理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在产前都特别担心宝宝生下后没有乳汁或乳汁不足或不会喂养等问题,感到忧虑,责任护士要多与孕产妇多多交流,解除其产前焦虑心理,给予耐心有效的解释,告知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方法技巧,使其对母乳喂养产生极大的兴趣和信心。

2.2 产后健康教育
2.2.1 母乳喂养的环境尽量为产妇创造温馨、安全、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每天做好晨晚间护理,定时开窗通风半小时,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防止过热引起产褥中暑。

控制陪护人员,为产妇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

2.2.2 心理护理乳汁的分泌量除与乳腺的发育、婴儿的按时吸吮、营养状态、饮食量等有关外,还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失眠、过劳、焦虑、恼怒、疼痛等均使乳腺分泌减少。

故产妇产后均要保持情志舒畅,切忌抑郁。

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减轻产妇的烦躁和焦虑情绪,保持乐观情绪,从而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2.2.3 饮食护理产妇应保持足够的热能摄入,以满足母体自身和哺乳期对营养素的需要。

行会阴侧切或剖宫产的产妇在住院期间,禁忌发物,以免引起伤口愈合不良。

主食类多样化,但不能过量进食;多食蔬菜和水果,在摄取丰富的水分、维生素、矿物质,同时提供足量的纤维素防止产后便秘。

适当增饮奶类和汤类食品,多喝水及汤类食品可促进乳汁分泌。

少吃或不吃酸辣食物,不饮酒及咖啡、浓茶,适当控制甜食,以免影响食欲并使人发胖。

2.2.4 卫生指导保持乳头清洁,第一次哺乳前要用温水和毛巾清洁乳头和乳晕。

每次喂奶前产妇都要洗净双手,用干净毛巾擦拭乳头,喂奶后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头上,防止乳头皲裂。

新生儿轮流吸空双侧乳房,防止乳汁瘀积引起乳腺炎。

2.2.5 母乳喂养指导指定专业护士负责母乳喂养技术的指导,剖宫产产妇初期,应协助其喂哺。

①顺产或剖宫产第1 天,尽量选择侧卧位喂奶,在他人协助下让母亲和婴儿做到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让婴儿不仅要含住乳头,还要含入大部分乳晕,做到有效吸吮。

婴儿含接姿势正确时,母亲不会感到乳头痛,婴儿的吸吮轻松愉快,缓慢有力,能听到婴儿的吞咽声。

②向产妇讲解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勤哺喂婴儿的好处,有些产妇认为前两天乳汁不多,甚至没有,不愿意按护工人员要求做到,但新生儿早期频繁吸吮奶头,有助于尽早下奶和母乳喂养的成功。

③专业护士采取一对一的方法示范正确挤奶的方法,当母亲上班或母亲奶胀时,又不能及时喂养婴儿时,只能将乳汁挤出,以备用。

挤奶前先准备1 个清洁的广口杯或瓶子,双手洗净,将容器靠近乳房,拇指放在乳晕上方,食指放在乳晕下方,与拇指相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拇指与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挤压,然后放松,反复进行。

手指固定,勿在皮肤上滑动或摩擦。

沿乳头依次挤压所有的乳窦,使每一个乳窦内的乳汁都被挤出。

双手可以交替使用。

母亲每天应挤奶至少8 次以上。

2.3 出院指导产妇出院后,告知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至2 岁以上,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情,护士做到进行产后家访,为产妇母乳喂养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

3 通过对孕产妇的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从而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工作质量得到提高,让产妇掌握3点关键。

3.1 珍惜初乳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

淡黄色、黏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产妇一定要珍惜初乳,要把初乳喂给婴儿。

以增强抵抗力。

3.2 要纯母乳喂养有些产妇或其家属在新生儿刚生后1~2 d,因母亲乳汁太少,担心婴儿吃不饱,有意识的添加奶粉或糖水,使新生儿不再爱吃妈妈的奶造成母乳喂养失败。

3.3 忌轻易放弃哺乳在无特殊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

总之健康教育对纯母乳喂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通过对孕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使纯母乳喂养率达93%,让孕产妇了
解并掌握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早吸吮、早接触的重要性,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

达到孕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目的,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江霞,韩蕾,张春玲.孕妇产前健康教育及护理的重要性[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7):3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