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014版)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介绍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介绍在我国性病管理中,性病包含有5中,其中常见的如梅毒、淋病、以及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而对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却不是很常见,很多的医院及医生还是用非淋这种不规范的名称来指代,但其实在我国规定的性病及传染病防治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已作为乙类传染病加以管理,并作为性病进行防治。
一、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流行形势沙眼衣原体感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极为常见,在很多国家,淋病的发病数逐渐下降,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数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约1.3亿例,在我国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也是常见的性病之一。
随着近几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全世界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防控越来越重视,但在我国,由于一些医疗机构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的病例漏报错报,病例的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疾病状况,对疫情的估计也会严重不足,造成了防控和治疗中,会有很多问题出现。
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性病还是以梅毒为主,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所占的比例已经逐步上升,从检测点数据看,已经超过了淋病,成为占比第二的性病了。
在一般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也有着很高的发病率。
二、沙眼衣原体简介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它不能合成自身所需的能量物质,与细菌有着广泛的相似性,该病原体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有细胞膜,其结构与革兰阴性菌的细胞膜非常相似。
根据侵袭力和引起疾病部位不同,可以分为沙眼生物型,和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LGV);根据主要外膜蛋白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以分为19个血清型,沙眼生物型可分为A~K,Ba、Da、Ia 、Ja,LGV可分为L1-L3, L2a。
A,B,Ba和C型最常见引起沙眼,D~K型主要感染泌尿生殖道,L1, L2, L3型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发现:1907年,捷克哈伯斯忒特和普罗瓦采克在沙眼病人刮片发现胞内包涵体;分离:1956年,汤飞凡采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60周年);特征: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生物,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原体和始体)。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 患CT宫颈炎的孕妇: 新生儿感染CT的危险 性为50-70%,
• 新生儿CT结膜炎发生 率为20-50%,
• 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 发生率为10-20%
CT感染与女性不孕的观点
• 许多证据表明,CT感染与女性不孕,尤其 是输卵管性不孕关系密切。
• 女性输卵管性不孕与血清抗CT抗体之间呈 现显著相关。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实验室检查
– 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 – 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阳性,或 – 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阳性
诊断标准
• 1流行病学史:有多个性伴,不安全性行为, 或性伴感染史。
• 2临床表现:男性尿道炎,附睾炎;女性宫 颈炎,盆腔炎;男性和女性直肠炎,眼结 膜炎;新生儿眼结膜炎,肺炎等。男性科 为无症状感染,女性多位无症状感染。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常见的性病。沙 眼衣原体引起的疾病范围广泛,可累及眼、 生殖道和其他脏器,也可导致母婴传播。
• 我国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约一半是由沙眼衣 原体感染引起的。
•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公 共卫生意义。
抵抗力
• 衣原体对热敏感,在56-60度仅能存活5-10 分钟
谢 谢!
CT感染约占10-60%。
男女共有的感染
• 直肠炎:直肠疼痛、便血、腹泻、及黏液 性分泌物
• 眼结膜炎:眼睑肿胀、睑结膜充血及滤疱 黏液脓性性分泌物
• 无症状感染:多数
新生儿感染
• 国外孕妇宫颈CT感染 率为2-47%,国内为 14%
• 孕妇CT生殖道感染可 导致胎儿和新生儿早 产,体重低下,死产 和新生儿死亡。
• CT的感染可能触发了自身免疫反应,影响 受孕成功率。
环酯红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ichomatis,CT )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泌尿生殖道、眼和其它脏器等[1],范围较广,母婴也可传播,女性可引起宫颈炎、盆腔炎、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等严重疾病,目前发病率及耐药率不断上升,其治疗目的是阻断进一步传播,防止并发症,尽快缓解症状[2]。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有效治疗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该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应用环酯红霉素治疗,并与洛美沙星治疗作对照,旨在探讨环酯红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9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0.54±2.32)岁;已婚19例,未婚29例;有非婚性接触史41例,配偶有非婚性接触史4例,原因不明3例。
对照组48例,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31±2.16)岁;已婚16例,未婚32例;有非婚性接触史39例,配偶有非婚性接触史5例,原因不明4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衣原体为阳性,临床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异常分泌物、伴有或不伴有尿急、尿痛、尿频等尿道刺激症状、外阴瘙痒等。
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排除患者1周内用过抗生素治疗;排除对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环酯红霉素0.5g 口服,2次/d 。
对照组患者给予洛美沙星0.2g 口服,2次/d ,10d 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疗程结束3周后复查并判断疗效。
环酯红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何小梅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精神病医院,广东雷州524200[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应用环酯红霉素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性病门诊就诊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n =48)与对照组(n =48),观察组应用环酯红霉素治疗,对照组应用洛美沙星治疗,10d 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作者:许红梅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红霉素、氧氟沙星、利福平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
方法红霉素组、氧氟沙星组及利福平组。
红霉素组又分3小组,口服组:0.5克,每日4次,连续服1周;外用组:0.25克,每日早晚各1次放于阴道内,连续1周;口服外用组:剂量同上。
氧氟沙星组又分3组,口服组:200毫克,每日2次,连服1周;外用组:200毫克,每日早晚各1次放于阴道内;口服加外用组:剂量同上。
利福平组又分2小组,口服7日组:每日1次服0.6克;口服6日组,每日1次服0.6克。
结果红霉素组治愈率100%,氧氟沙星组治愈率100%,利福平组治愈率93.75%;不良反应:红霉素组40%,氧氟沙星组0,利福平组0。
结论红霉素及氧氟沙星组疗效好于利福平组;红霉素与氧氟沙星均有较好疗效,但红霉素副作用高,故氧氟沙星为治疗沙眼衣原体行生殖道感染首选药。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红霉素;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1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53-02沙眼衣原体: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女性生殖道CT感染,已引起世界范围的重视,我院近3年对妇科门诊CT原体阳性病例中能坚持治疗的119例治疗结果予以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历均来自本门诊妇科宫颈CT阳性并有临床症状患者,年龄在19-48岁之间,病程1个月-8年不等,妇科检查:70例宫颈管局部充血、水肿和子宫颈管流出脓性分泌物,质脆;20例有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18例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症状;11例伴下腹痛、腰酸、月经过多等子宫内膜炎症状。
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障碍及已知对同类药物过敏史者不采用本疗法。
1.2 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采集宫颈分泌物,①使用一次性窥阴器暴露宫颈,先用无菌棉试子擦去宫颈口过多的白带,将另一无菌棉试子插入宫颈管1-2cm,旋转约30秒取出,棉试子取出时避免碰到阴道壁,放入标本管。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诊断标准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诊断标准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主要感染生殖道。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以下是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诊断标准:
1.症状:患者出现生殖器疼痛、排尿不适、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特别是在性生活后发生。
2.实验室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可确定沙眼衣原体感染。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核酸扩增技术:采集尿液、尿道分泌物等样本进行检测,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细胞培养:对于不敏感或不适合进行核酸扩增技术的患者,可通过细胞培养检测沙眼衣原体。
3.诊断标准:满足以下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核酸扩增技术检测结果为阳性。
-细胞培养结果为阳性。
-症状符合临床表现,同时存在性伴侣感染史或被诊断为沙眼衣原体感染。
以上是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诊断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相应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同时,建议加强个人卫生和安全性行为,防止沙眼衣原体感染。
- 1 -。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

1年性伴侣个数,做常规妇科检查。 2.取材:用棉球拭去宫颈外口分泌物,用标准 拭子于宫颈内2 cm处,停留30 s左右并转动1周 后取出,作衣原体检测及支原体及普通培养。 3.检测方法与结果判断:采用英国OXOID公 司生产的“立明”衣原体抗原免疫快速法试剂盒检 测衣原体,支原体培养采用法国BIOMERIEUX提供 的M支原体选择培养基及血平皿、巧克力、麦康凯 培养基。分别按上述试剂盒和培养基操作规程操 作。衣原体检测以30 min后质控窗和结果窗均出 现一条黑线为阳性。支原体以接种后培养基置 37℃培养1~7 d,每天观察结果,确定阳性菌。 4.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 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虫国绽金!蝰压!Q!i生!旦笙丝鲞筮!翅£!世丝丛!尘!i堕丛£!i塑:』!塑2111,y!!:丝:塑!:!
・56l・
.诊菩.
yLJ—7EJ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武卉王朋谋陈静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20例妇
科门诊体检、人流术前的无症状患者60例及外阴轻度瘙痒,阴道分泌物轻度增加的的有症状患者60例 行宫颈管分泌物衣原体抗原检测,并分析其症状及年龄、胎产次、避孕情况、宫颈情况、性伴侣个数及合 并支原体情况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结果 120例病例中,衣原体阳性28例,阳性率为23.3%(28/
无统计学意义(x2 0.331,P>0.05)。妊娠次数0
次的12例中衣原体阳性2例,阳性率16.7%,妊娠 次数≥1次的108例中衣原体阳性26例,阳性率 2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 娩次数0次的66例中衣原体阳性率18例,阳性率 27.3%,分娩次数≥1次的54例中衣原体阳性10 例,阳性率1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避孕情况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采用工具避 孕的41例中衣原体阳性5例,阳性率12.2%,未采 取避孕措施49例中衣原体阳性15例,宫内节育器 22例中衣原体阳性7例,口服避孕药8例中衣原体 万方数据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 关键词 】 生殖道 感染; 衣原体 ; 支原体 ; 药敏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34 1 .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05- 0 (08 1. 4 4 234 420 )11 4) 3 7 2
13 . 试 刑
衣原体 、 支原体近 年来成 为寄 生于 女性 泌尿生 殖道 的 常 见病原微生物 , 它在一 定条 件下能 引起 子 宫颈感 染 、 早产 、 流
另外本组资 料显示 铜绿假 单胞 菌 1 4种常 用抗 生素 中敏
感率 最高 的是 头孢哌酮/ 巴坦 , 9 . 2 ; 次亚胺培 南 , 舒 为 o4 % 其 为 9 . %。耐药率最高的 是头孢西 丁 和复方新 诺 明 , 别为 0O 分 8 .3 、16 % ; 9 0 % 7 .6 第三代头孢菌 素类 头孢 噻肟 耐药率 也达到
( 收稿 日期 : 0 — 7— 4 修 回 日 : 0 0 - 1 2 8 0 1 0 期 2 8— 8 2 ) 0
[] 广西 医学 ,07 2 ( )8 1 82 J. 20 , 6 : — 8. 9 8
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 中药药物组 成分包括 1 0 g 黄柏 、 茯苓 、 牡丹皮 、 车前 子 、 滑石
以及 3 0 g 生薏苡仁 、 2 0 g蒲公 英、 2 0 g 紫花地丁 。 将其水 煎 2 次, 熬制成汤 剂 , 分两次进行温服 , 3 O 一 4 0 mI J , 次, 治疗一周[ 4 1 。在 治疗 过程 中 , 如果患 者淋球菌 出现 阳性则加 入黄芩和土茯苓 ; 如果 患
1 . 4 统 计 方 法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 S P S S 1 7 . 0处理 , 临床疗效 以率 表示 ,
组间 比较采用 x 检验 , P < 0 . 0 5为差 异具 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 果
2 . 1 两组 疗 效 比较
尿道刺 痒 1 6 例 ,排尿 困难 6 例; c T阳性 患者有 2 2 例, u u阳性
中 医 中药
男性泌 尿 生殖 道沙 眼衣 原体 和解脲支 原体感染 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 方案
王 冰峰
吉林 医药学 院附属医院 , 吉林
1 3 2 0 1 3
【 摘要】目的 探讨男性泌尿生殖道沙 眼衣原体 ( c T ) 和解脲支原体 ( u u ) 感染 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方法 选取该院 2 0 1 3年 5月一2 0 l 4年 5 月 间收治 的男性泌尿生 殖道沙眼衣原体 和解脲支原体感染 患者 8 0例 ,将其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 分 别为 4 0例 , 对照组采用 西医的方案进行治疗 , 治疗组 采用 中西结 合的方案进 行治疗 , 比较两 组患者 的临床 疗效 , 同时分析
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 。 【 关键 字】男性 ; 泌尿 生殖道 ; 沙眼衣原体 ; 解脲 支原体 ; 感 染; 治疗方案 【 中图分 类号】R 7 5 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1 6 7 4 — 0 7 4 2 ( 2 0 1 4 ) 1 2 ( b ) 一 0 1 5 7 -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014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控制局的指导和安排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供皮肤科医师、妇产科医师、泌尿科医师、预防医学医师和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性病临床诊疗实践及预防控制工作中参考。
现将4种性传播疾病的诊疗指南公布如下。
参加指南制定的专家有(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千秋、王宝玺、尹跃平、冯文莉、田洪青、刘巧、刘全忠、齐淑贞、孙令、李文竹、李东宁、李珊山、苏晓红、何成雄、张建中、杨帆、杨斌、杨森、杨立刚、周平玉、陈祥生、郑和义、郑和平、段逸群、骆丹、涂亚庭、徐金华、梁国钧、龚向东、蒋娟、蒋法兴、韩建德、程浩、赖维。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genital chlamydial infections)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疾病范围广泛,可累及眼、生殖道、直肠等多个脏器,也可导致母婴传播。
因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临床意义。
一、诊断
1.流行病学史:有不安全性行为,多性伴或性伴感染史。
新生儿感染者的母亲有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史。
2.临床表现:(1)男性特有的表现:①尿道炎:潜伏期l~3周。
表现为尿道不适、尿痛或有尿道分泌物。
尿痛症状比较轻,有时仅表现为尿道的轻微刺痛和痒感,尿道分泌物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较稀薄,量较少;②附睾炎:如未治疗或治疗不当,少数患者可引起附睾炎:表现为单侧附睾肿大、疼痛、水肿、硬结,局部或全身发热,硬结多发生在附睾的曲细精管,可触及痛性的附睾硬结。
有时睾丸也可累及,出现睾丸肿大、疼痛及触痛、阴囊水肿等;③前列腺炎:患者既往有衣原体尿道炎的病史或现患衣原体尿道炎。
表现为会阴部及其周围轻微疼痛或酸胀感,伴有直肠坠胀感,可伴有排精痛。
体检时前列腺呈不对称肿大、变硬或有硬结和压痛。
尿中可出现透明丝状物或灰白色块状物;④关节炎(Reiter综合征):为少见的合并症。
常在尿道炎出现l~4周后发生。
为发生于下肢大关节及骶关节等的非对称性、非侵蚀性关节炎。
Reiter综合征则指除上述病变外,还有眼(结膜炎、葡萄膜炎)、皮肤(环状包皮龟头炎、掌跖角化病)、黏膜(上腭、舌及口腔黏膜溃疡)等损害。
(2)女性特有的表现:①宫颈炎:常呈无症状感染,难以确定潜伏期。
有症状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异常,非月经期或性交后出血及下腹部不适。
体检可发现宫颈充血、水肿、接触性出血(脆性增加)、宫颈管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壁黏膜正常;②尿道炎:可出现尿痛、尿频、尿急,常同时合并宫颈炎。
体检可发现尿道口充血潮红,微肿胀或正常,可有少量黏液脓性分泌物溢出;③盆腔炎:如不治疗或治疗不当,部分患者可上行感染而发生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痛、腰痛、性交痛、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等。
急性发病时伴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病情较轻时,下腹部轻微疼痛,血沉稍快。
体检可发现下腹部压痛、宫颈举痛,可扪及增粗的输卵管或炎性肿块。
病程经过通常为慢性迁延性。
远期后果包括输卵管性不育、异位妊娠和慢性盆腔痛。
(3)男性和女性共有的表现:①直肠炎:男性多见于同性性行为者。
轻者无症状,重者有直肠疼痛、便血、腹泻及黏液性分泌物;②眼结膜炎:出现眼睑肿胀,睑结膜充血及滤泡,可有黏液脓性分泌物。
(4)无症状感染:男性尿道、女性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多数为无症状感染。
(5)新生儿感染:①新生儿结膜炎:由患病的母亲传染所致。
在生后5-12 d发生。
轻者无症状,有症状的新生儿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化脓性结膜炎,出现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睑结膜弥漫性红肿,球结膜炎症性乳头状增生,日久可致瘢痕、微血管翳等;②新生儿肺炎:常在3-16周龄发生。
表现为鼻塞、流涕,呼吸急促,特征性的(间隔时间短、断续性)咳嗽,常不发热。
体检发现呼吸急促,可闻及湿罗音。
3.实验室检查:①显微镜检查:涂片姬姆萨染色、碘染色或帕氏染色直接镜检可发现沙眼衣原体包涵体。
只适用于新生儿眼结膜刮片的检查;②培养法: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阳性;
③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免疫荧光法或免疫层析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阳性;
④抗体检测:新生儿衣原体肺炎中沙眼衣原体IgM抗体滴度升高,有诊断意义;⑤核酸检测:PCR、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法(SAT)、转录介导核酸恒温扩增法(TMA)等检测沙眼衣原体核酸阳性。
PCR检测应在通过相关机构认证的实验室开展。
4.诊断分类:①确诊病例:同时符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中的任一项者,有或无流行病学史;②无症状感染:符合实验室检查中的任一项(主要为培养法、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且无症状者。
二、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目的是杀灭沙眼衣原体、消除症状、防止产生并发症、阻断进一步传播。
由于沙眼衣原体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质,要求抗生素具有较好的细胞穿透性,可采用延长抗生素疗程,或使用半衰期长的抗生素等方法,提高疗效。
1.一般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及时、足量、规则用药。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性伴应同时接受治疗。
治疗后进行随访。
2.治疗方案:(1)成人沙眼衣原体感染推荐方案:阿奇霉素1 g,单剂口服,或多西环素0.1 g,每日2次,共7~10 d。
替代方案:米诺环素0.1 g,每日2次,共10 d,或四环素0.5 g,每日4次,共2~3周,或红霉素碱0.5 g,每日4次,共7 d,或罗红霉素0.15 g,每日2次,共10 d,或克拉霉素0.25 g,每日2次,共10 d,或氧氟沙星0.3 g,每日2次,共7 d,或左氧氟沙星0.5 g,每日1次,共7 d,或司帕沙星0.2 g,每日1次,共10 d,或莫西沙星0.4 g,每日1次,共7 d。
有研究显示,阿奇霉素顿服方案对某些患者疗效欠佳,而3~5 d疗程的方案可能更好。
但确切的疗效评价及最适宜治疗方案待进一步研究。
(2)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眼炎和肺炎推荐方案:红霉素干糖浆粉剂,50 mg·kg-1·d-1,分4次口服,共14 d。
如有效,再延长1~2周。
(3)儿童衣原体感染推荐方案:体重<45 kg,红霉素碱或红霉素干糖浆粉剂50 mg·kg-1·d-1,分4次口服,共14 d。
>8岁或体重≥45 kg同成人的阿奇霉素治疗方案。
红霉素治疗婴儿或儿童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约80%,可能需要第2个疗程。
(4)妊娠期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推荐方案:阿奇霉素1g,单剂口服,或阿莫西林0.5 g,每日3次,共7 d。
替代方案:红霉素碱0.5 g,每日4次,共7 d,或红霉素碱0.25 g,每日4次,共14 d。
3.随访:以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一般无需进行微生物学随访。
有下列情况时考虑作微生物学随访:①症状持续存在;②怀疑再感染;③怀疑未依从治疗;④无症状感染;⑤红霉素治疗后。
判愈试验的时间安排:抗原检测试验为疗程结束后第2周;核酸扩增试验为疗程结束后第4周。
对于女性患者,建议在治疗后3-4个月再次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以发现可能的再感染,防止盆腔炎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执笔者王千秋、刘全忠、徐金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5月第47卷第5期──────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5月第47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