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注射成型MIM

合集下载

金属粉末的注射成型

金属粉末的注射成型

金属粉末的注射成型金属粉末的注射成型,也被称为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将金属粉末与有机物相结合,通过注射成型和烧结工艺,制造出高密度、精确尺寸、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

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过程中,首先将金属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和其他添加剂混合均匀,形成金属粉末/有机物混合物。

其次,在高压下,将混合物通过注射机注射到具有细微孔隙和管道的模具中。

模具通常采用两片结构,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的形状即为所需制造的零件形状。

注射机将足够的压力用于将混合物推进模具的每一个细微空间,以确保零件形状准确,毛边小。

注射后,模具中的混合物开始固化,形成绿色零件。

最后,通过烧结处理,去除有机物并使金属颗粒结合成整体,形成具有理想密度和力学性能的金属粉末零件。

相对于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具有以下优势:首先,MIM可以制造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包括薄壁结构、内外复杂曲面和细小结构,满足了一些特殊零件的制造需求。

其次,MIM的材料利用率高,废料少,可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

此外,零件的尺寸稳定性好,需要的加工工序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其他制造工艺难以实现的金属材料,例如高强度不锈钢、钨合金和钛合金,MIM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制造。

然而,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也存在应用范围的限制。

首先,相对较高的制造成本使得该技术在一些低成本产品上难以应用。

其次,较大的尺寸限制了MIM在制造大尺寸、高精度的零件上的应用。

此外,与其他成型方法相比,MIM的制造周期较长,对行业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不适用。

尽管如此,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已经在汽车、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工具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材料属性的改进,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其优势,并带来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MIM技术介绍

MIM技术介绍

MIM技术介绍MIM技术,即金属注射成型技术(Metal Injection Molding),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高聚合物粉末相混合,通过注射成型后烧结制成零件的先进制造技术。

该技术的特点是将金属粉末颗粒与粘结剂混合,并在注射成型后通过烧结过程将粉末颗粒结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金属零件。

MIM技术是目前最流行的三维成型技术之一,它兼具了传统压力成型和金属烧结的优点。

在MIM技术中,首先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MIM料浆。

然后,通过注射机将MIM料浆注射到金属模具中进行成型。

成型后的零件经过脱模,形成近净成型的未烧结零件。

最后,通过烧结过程,将未烧结零件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金属粉末的熔点以上进行烧结,粘结剂将烧结后残留物挥发,金属粉末颗粒结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金属零件。

MIM技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MIM技术可以制造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零件,相比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更加灵活。

其次,MIM技术能够生产大批量的零件,并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适用于需求量大的产品制造。

此外,MIM技术还可以制造超细或微型零件,满足现代微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对高精度零件的需求。

尽管MIM技术在低成本、高效率和高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MIM技术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金属粉末的粒度和形状对成型效果有较大影响。

其次,粘结剂的选择和控制也是一项关键任务。

此外,由于烧结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气氛等因素,烧结工艺相对复杂。

因此,MIM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工艺和设备等多个因素。

总的来说,MIM技术是一种高度灵活、高效率、高精度的金属成型方法,已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MIM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各个行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金属零件。

MIM技术作为一种金属粉末成型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逐渐成为制造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先进工艺。

干货一文看懂金属注射成型(MIM)

干货一文看懂金属注射成型(MIM)

干货一文看懂金属注射成型(MIM)1、金属注射成形(MIM)介绍金属注射成形(MIM)是一种金属先进制造技术,融合了塑料注塑成形和粉末冶金两种传统工艺的优势。

众多性能要求高的产品均使用MIM,涉及电子、民生、汽配、医疗器械、军工、航天等行业。

如移动电话,电子散热器、密封包装、接线盒、工业用工具、光纤连接器、流体喷洒系统、运动设备、硬盘,汽车供油与点火系统,牙科器械与牙齿加固工具、制药设备、泵、手术器械,航天与国防系统等。

MIM即(Metal Injection Molding)是金属注射成型的简称。

是将金属粉末与其粘结剂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形方法。

它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

2、金属注射成形(MIM)流程MIM流程结合了注塑成型设计的灵活性和精密金属的高强度和整体性,来实现极度复杂几何部件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MIM流程分为四个独特加工步骤(混合、成型、脱脂和烧结)来实现零部件的生产,针对产品特性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MIM制造流程一般包括:混炼造粒、注塑成型、脱脂、烧结以及二次处理等。

3、MIM工艺主要技术特点:•适合各种粉末材料的成形,产品应用十分广泛;•原材料利用率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高,适合连续大批量生产。

•能直接成形几何形状复杂的小型零件(0.03g~200g);•零件尺寸精度高(±0.1%~±0.5%),表面光洁度好(粗糙度1~5μm);•产品相对密度高(95~100%),组织均匀,性能优异;4、MIM件的常用几种表面处理工艺抛光处理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

电镀处理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

电镀可以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PVD处理利用物理过程实现物质转移,将原子或分子由源转移到基材表面上的过程。

MIM金属注射成形工艺

MIM金属注射成形工艺

MIM金属注射成形工艺MIM(Metal Injection Molding)金属注射成形工艺是一种集粉末冶金和塑料注射成形技术于一体的先进制造工艺。

它能够将金属粉末与有机粘结剂混合后注射成形,再通过脱脂和烧结工艺将有机粘结剂去除,最终得到具有高密度和良好力学性能的金属零件。

MIM工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开发出来的,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中小型复杂金属部件加工方法。

MIM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范围广泛:MIM工艺可以用于加工多种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钨合金、硬质合金、软磁合金等,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各类零件加工需求。

2. 高精度:MIM工艺能够制造出极其复杂形状的零件,其尺寸精度可以达到0.01mm,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加工需求。

3.高密度:由于MIM工艺采用了高压注射成形和高温烧结工艺,所得金属零件具有较高的密度,接近于纯金属的密度,因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4.成本低:相比于传统的加工方法,MIM工艺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同时,由于MIM工艺能够实现零件的复合成形,使得原本需要多道工序制造的零件可以一次性完成,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MIM工艺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制备、注射成形、脱脂和烧结四个步骤:1.原料制备:首先需要将金属粉末和有机粘结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可以流动注射的MIM料浆。

2.注射成形:将MIM料浆注入MIM注射机中,经过热筒和螺杆的作用,将MIM料浆注射到注射模具中,形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3.脱脂:将注射成形后的零件进行脱脂处理。

脱脂是将有机粘结剂从注射件中去除的过程,通常通过热脱脂和溶剂脱脂两种方法进行。

4.烧结:脱脂后的注射件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烧结处理。

烧结是将金属粉末粒子相互结合的过程,通过高温使金属粉末颗粒间形成颗粒间结合,从而得到具有高密度和良好力学性能的金属零件。

总结一下,MIM金属注射成形工艺通过将金属粉末与有机粘结剂混合注射成形,然后经过脱脂和烧结工艺,最终得到高密度和良好力学性能的金属零件。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一种高效、精确和经济的金属加工技术。

它结合了传统的塑料注射成型和金属粉末冶金工艺,可以生产出复杂形状的金属部件。

MIM技术在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MIM的工艺原理、材料选择和应用领域。

MIM工艺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混合、注射、脱模和烧结。

首先,将金属粉末与聚合物粉末、脱模剂等混合,并将其加热到高温使其熔化。

然后,将熔融的混合物喷射到模具中,形成所需的部件形状。

接下来,通过在高温和高压下使部件凝固,并将其从模具中取出。

最后,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以消除聚合物,并在金属颗粒之间形成冶金结合。

在MIM中,材料选择是关键。

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工具钢、硬质合金、钻石等。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手表零件等高精度部件。

工具钢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常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工具等。

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注射模具等。

钻石是一种具有超硬性和导热性的材料,常用于制造高性能刀具。

MIM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MIM可以生产出复杂形状的部件,减少了后续加工的需要。

其次,MIM可以实现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再次,MIM可以生产出高密度的部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此外,MIM工艺还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MIM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汽车行业中,MIM可以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零件、制动系统零件等。

在医疗行业中,MIM可以制造高精度医疗器械,如人工关节、牙科器械等。

在航空航天行业中,MIM可以制造轻量化部件,提高了飞机的燃油效率。

此外,MIM还可以应用于电子、军工等领域。

总之,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是一种高效、精确和经济的金属加工技术。

通过在MIM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参数,可以生产出各种复杂形状的金属部件,并在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mimmil成型工艺

mimmil成型工艺

mimmil成型工艺
MIM(Metal Injection Molding)是一种金属注射成型工艺,也被称为Mimmil。

它是将粉末冶金和塑料注塑成型工艺相结合
的一种复合工艺。

MIM工艺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高密度、
高强度的金属部件。

Mimmil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
1. 原料制备:将金属粉末与聚合物混合,形成可流动的注射料。

2. 注塑成型:将注射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后,通过注射机将熔融物质注入到成型模具中,然后冷却固化。

3. 去脱模:将成型的零件从模具中取出。

4. 烧结:通过高温处理,使得金属粉末粒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固体金属零件。

5. 后处理:包括去除模具支撑结构、表面处理、加工等工序,以得到最终的产品。

Mimmil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 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零件,如小孔、细槽等。

2. 良好的直线尺寸精度,可以达到±0.1%。

3. 零件密度高,可以达到 98%以上。

4. 可以制造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磨的金属零件。

5. 生产周期短,工艺灵活,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

Mimmil工艺在汽车、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并且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金属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MIM金属注射成型工艺

MIM金属注射成型工艺

MIM金属注射成型工艺金属注射成型(Metal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

是一种将金属、陶瓷或复合材料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和塑料注射成型工艺相结合加工成型的先进制造工艺。

相对于传统的金属加工方式,MIM工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和复杂几何形状加工等优点。

MIM工艺的工作原理是先将金属粉末与绑定剂混合,形成可注射的糊状物。

然后,将糊状物充填进注射模具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糊状物注射成模具所需的形状。

经过烧结、退bind剂和后处理等步骤,最终得到高密度、高强度的金属零件。

MIM工艺的特点如下:1.高精度:MIM工艺可以制造出精度高的复杂零件,其精度可达到0.1mm。

与传统的金属加工方式相比,MIM工艺无需进行额外的加工,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高效率:MIM工艺能够一次性完成复杂零件的成型,无需多次加工。

同时,每次注射可以注射多个零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低成本:相对于传统的金属加工方式,MIM工艺不需要额外加工,可以减少人工和设备投入。

另外,由于MIM工艺采用粉末冶金工艺,材料的浪费也相对较少。

4.适用范围广:MIM工艺适用于多种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合金、铁基合金、镍基合金等。

同时,MIM工艺还能够制造涂层、多孔和镶嵌等复合材料,并且能够制造具有种类繁多的零件。

MIM工艺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包括汽车、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电子等。

例如,汽车领域,MIM工艺可以制造发动机零件、传动装置零件等。

医疗设备领域,MIM工艺可以制造外科器械、植入器械等。

航空航天领域,MIM工艺可以制造航天器零件、航空发动机零件等。

电子领域,MIM工艺可以制造电子连接器、电子器件外壳等。

然而,MIM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其中之一是材料选择的限制,因为不同材料的烧结温度和性能要求不同,这对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成本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由于注射模具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高,对于小批量生产和复杂形状的零件来说,MIM工艺的成本可能较高。

注塑机金属成型新工艺:MIM

注塑机金属成型新工艺:MIM

注塑机金属成型新工艺:MIM1MIM是一种金属加工成型工艺MIM (Metal injection Molding )是金属注射成形的简称。

是将金属粉末与其粘结剂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形方法。

它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

2MIM工艺流程步骤MIM流程结合了注塑成型设计的灵活性和精密金属的高强度和整体性,来实现极度复杂几何部件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MIM流程分为四个独特加工步骤(混合、成型、脱脂和烧结)来实现零部件的生产,针对产品特性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表面处理.混合精细金属粉末和热塑性塑料、石蜡粘结剂按照精确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在一个专门的混合设备中进行,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粘结剂熔化。

大部分情况使用机械进行混合,直到金属粉末颗粒均匀地涂上粘结剂冷却后,形成颗粒状(称为原料),这些颗粒能够被注入模腔。

成型注射成型的设备和技术与注塑成型是相似的。

颗粒状的原料被送入机器加热并在高压下注入模腔。

这个环节形成(green part)冷却后脱模,只有在大约200°c的条件下使粘结剂熔化(与金属粉末充分融合),上述整个过程才能进行,模具可以设计为多腔以提高生产率。

模腔尺寸设计要考虑金属部件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收缩。

每种材料的收缩变化是精确的、已知的。

脱脂脱脂是将成型部件中粘结剂去除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分几个步骤完成。

绝大部分的粘结剂是在烧结前去除的,残留的部分能够支撑部件进入烧结炉。

脱脂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完成,最常用的是溶剂萃取法。

脱脂后的部件具有半渗透性,残留的粘结剂在烧结时很容易被挥发。

烧结经过脱脂的部件被放进高温、高压控制的熔炉中。

该部件在气体的保护下被缓慢加热,以去除残留的的粘合剂。

粘结剂被完全清除后,该部件就会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颗粒之间的空隙由于颗粒的融合而消失。

该部件定向收缩到其设计尺寸并转变为一个致密的固体。

对于大多数的材料,典型的烧结密度理论上大于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注射成型MIM(metal injection molding)
MIM技术的特点
MM作为一种制造高质量精密零件的近净成形技术,具有常规粉末冶金和机加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MM能制造许多具有复杂形状特征的零件:如各种外部切槽,外螺纹,锥形外表面,交叉孔盲孔,凹台与键销,加强筋板,表面滚花等等,具有以上特征的零件都是无法用常规粉末冶金方法得到的。

由于通过MM制造的零件几乎不需要再进行机加工,所以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因此在所要求生产的复杂形状零件数量高于一定值时,MM就会比机加工方法更为经济。

图1给出了MM零件的生产量对成本的影响。

可以看出,重4.5g的零件的每件生产成本,年产250000件时为$1.4,年产3000000件以上时降为$0.2。

此图还指出零件尺寸对成本的影响——零件越大,250000件与3000000件之间的成本差就越小。

另一典型的与MM竞争的工艺是精密铸造,表1比较了这两种工艺制造的零件的特点,在许多方面,MM 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但这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许多由MM制造的形状是其它途径无法得到的。

MM和精密铸造成形能力的比较
特点精密铸造 MIM
最小孔直径 2mm 0.4mm
2mm直径的盲孔最大深度2mm 20mm
最小壁厚2mm <1mm
最大壁厚无限制 10mm
4mm直径的公差±0.2mm ±0.06mm
表面粗糙度(Ra)5un 1um
MIM技术的主要特点:MIM技术可以低成本地生产复杂形状的高性能产品。

MM技术由于采用大量的粘结剂作为增强流动的手段,所以可以像塑料工业中一样任意成形各种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这是传统粉末冶金模压工艺不可能达到的。

而且由于注射成形是一种近净成形工艺,基本上不需要后续加工,使零件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以前需要几十道机加工工序的零件可以一次成形获得。

另外,由于注射成形时流动充填模腔的均匀性,使得MM产品各处密度均匀,避免了PM模压工艺中不可避免的密度不均匀性,且由于采用细粉,产品烧结后可达到很高的密度。

因而,MM产品的力学性能一般都优于模压和精密铸造产品。

因此,MM技术被认为是“当今最热门的零部件成形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