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列经典征文1

学习马列经典征文1
学习马列经典征文1

学习马列经典,坚定理想信念为了深入推进保持党员纯洁性教育试点工作热潮,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为人民服务,我学习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着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值得我们下最大的决心,以最大的毅力来反复诵读,领会其精神实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的编选者和编写者们,通过艰辛的努力,为我们站在时代与实践的现实高度上,反复精读、反复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质特征,掌握和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提供了一个范本。我以为,这称得起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通过这段时间对马列经典著作的学习,坚定理想之信念,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一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著作中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经典阐述,使我升华了价值观、世界观,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基层干部,更让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更进一步奉献人民的思想更加清晰起来,净化了心灵,升华了认识。由此可言,马列主义思想正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在学习马列经典著作的这段时间中的一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重温《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弘扬革

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增强发展信心,振奋干部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共产党宣言》开篇谈到,共产主义一诞生,“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联合起来”对她进行“围剿”。红军长征时一开始就四面受敌,当时的舆论认为,“国共胜负已成定局,红军已是死路一条”。是什么力量使得共产党人最终突出重围,屡克强敌,将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答案只有一个:共产党人心中有着为人民解放、民族自由、国家独立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威宁县具有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必须树立发展信心、振奋工作精神、狠抓发展落实。一是要认清形势,增强发展信心。长征途上,共产党人靠着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实现了胜利大会师。实践表明,思路决定出路,信心就是希望,观念一变天地宽。只要我们保持和发扬长征时期那么一股紧密团结的劲头、那么一腔艰苦奋斗的热情、那么一种敢拼敢闯的勇气,脚踏实地解决实际矛盾和问题,一年接着一年干下去,就一定能实现两年提速,跨越赶超,实现历史性跨越。二是要开拓进取,振奋干部精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敢想会干为人民。不想干、不会干,只会自失机遇,自误发展。要对各级干部进行创先争优、赶超进位的教育,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干”字当头,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三是要发扬传统,形成干事风气。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抓落实不是要在

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切实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和部署作出之后,还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一环扣一环地去抓。

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这部书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在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正确理解基本原理上下了很大工夫。编写者们从《共产党宣言》当中概括提炼出六个基本原理,包括: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观点、关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在介绍《共产党宣言》贯穿的阶级斗争理论时,阐明社会发展的内部矛盾最终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集中的就是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和代表旧经济政治制度的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必然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结果是整个社会达到革命改造,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新的阶级矛盾代替旧的阶级矛盾。阶级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才不复存在。这样一段论述,既说明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及其必将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又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划清了思想界限。在论述《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时,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此后就进入新社会建设过程,但新社会建设的每一步也都是革命的继续。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要改造旧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这些措施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崭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些阐述,既符合原著的基本精神,又富有时代的气息,读了启人深思。任何一个思想、一个论述,都是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发生的,又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场合、对象做出的。为了便于理解经典著作阐述的基本原理,编写者还逐篇对其写作背景做了精准而又扼要的介绍。这些背景介绍,对于理解原著和基本原理来说,既很贴切,又很必要,没有喧宾夺主之感,在分寸把握上恰到好处。

精编精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目的,是为了精读。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精读的首要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真理,掌握真理并不是要我们死记硬背那些具体词句,而是要我们真正弄通基本原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问题只能从发展着的实践中来反复认识、反复验证。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

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

三、新形势下重温《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威宁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就威宁而言,推动历史性跨越,最重要的是把中央、省、市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贵州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威宁特色的发展路子。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一定要以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运用,着眼于发展,这是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确立的一个优良传统。当然,解决当代问题,要靠当代人的智慧与实践。但是,科学理论指导与历史经验借鉴,对于正确解决矛盾和问题来说至关重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胡锦

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一是要全力做好争取国家、省、市支持的文章。威宁要发展,没有国家、省、市支持不行,有了国家、省、市支持不干也不行,只有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艰苦奋斗、干事创业,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下半年,环保局将以国发2号为切入点,在争取国家支持方面,要着重争取国家印发“重金属污染治理综合规划”和国家年内出台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二是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胡锦涛同志在贵州工作时就明确指出,“无论是从壮大我们的财力考虑,无论是从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考虑,无论是从解决待业青年就业考虑,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考虑,都必须发展工业。”这段话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以全县“环境建设”活动为载体,我局狠抓工作作风转变。为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使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威宁的工矿企业在威宁落地开花。半年来,我局一是设立了“首问责任”窗口和“服务接待窗口”,首先整顿领导干部中工作思路不清,工作效率不高,无法按要求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现象。二是以“争比竞位”,民主评议,年度绩效考核等手段,以13项制度1个办法促使干部职工加强学习,提升工作水平;重新出台和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纪律,建立人员去

向牌制度;开展了廉政预警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工作,将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图上墙,以红、黄、蓝三色对责任股室和责任人进行风险预警。三是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创新项目管理,坚决贯彻县委政府“工业强县”,“两年提速”为目标,我们改进了环境项目服务流程,建立项目管理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实行项目管理业务会议制度,强化全程控制和服务透明公开,促使项目尽早落实,尽快开工。另外,威宁要坚定不移地搞好城镇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环境保护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我县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

二是继续推进环评监管与服务,促进经济转型。

三是继续推进污染减排,保障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

四是继续推进严格环境政策法制,强化环境监管执法

五是继续推进抓住机遇,抓好环保能力建设。抓住国家支持环境监测站达标建设的机遇,积极做好准备,力争年内启动“三级站”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形成常规监测能力。

六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现代经济、现代产业和社会发展,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完善清洁生产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和江河水系污染防治。推进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和草地湿地恢复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管护,提高森林覆盖率。

新形势下重温《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弘扬革命精

神、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坚持执政为民,加快脱贫攻坚,切实改善民生,把保基本的经济发展网织得牢不可破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我有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非凡的气魄、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快马扬鞭,高歌猛进,践行威宁精神,创造威宁速度,不断谱写全县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解释”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历史的巨人”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过程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意蕴。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60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楚,《活着的马克思》所说所言,实际上会聚了他们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真情,蕴含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我读《活着的马克思》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信者才能为之。 《活着的马克思》接着以”天才的头脑”为题,集中以马克思的九篇经典著作为线索,对马克思的思想精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作了阐释。按照这九篇经典著作的写作时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既力求保持”原汁原味”的、又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阐发,在内容的准确性、叙述的完整性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活着的马克思》的四位作者,几十年来勤勉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孜孜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结合了他们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真知,实际是他们这几十年来学习和研究体会的凝练,对后学者会有极大的帮助和启示。以此来读《活着的马克思》,我深刻的感受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知者才能书之。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原着选读》类的书一般都涵括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斯大林、、、和当家的胡BOSS的着作。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有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有感 第一类是从外延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他们创立的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特征和不同国家国情相结合提出的新理论。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此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类是从内涵角度,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出不同的界定。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第二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第三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四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第五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应该说,五种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界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本质,但是任何一种界定都是对另一种界定的否定,都带有片面性,从而也就难以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我个人比较赞同从整体性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是一个整体,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而且三个组成部分是一块整钢,将任何一个部分割离出去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尽管人们对列宁的这一说法有一些不同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内容的确还包含许多丰富的因素,但总体而言,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需要指出,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其组成部分与涉及的学科是两个问题,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人们立即就会质疑,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还应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甚至还包括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如此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了无所不包的知识大杂烩,而且潜含着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被肢解的危险。早在1980年,海尔布隆纳就在其著作中批评说:“从一开始,马克思信徒们的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马克思的著作加以可悲的分割,对其作出了种种相互抵触的解释。而在最近这些年来,这种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条):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或唯心论;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相当于总论] 第二部分(3~9条):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相当于分论] 第三部分(10~11条):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点。[相当于结论] (一)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一、二条)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第一条) (1)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并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世界。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意思是说,它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 (2)“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不是理解为实践活动过程。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主观能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旧唯物主义对这些根本不理解。 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由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

学习马列经典征文1

学习马列经典,坚定理想信念为了深入推进保持党员纯洁性教育试点工作热潮,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为人民服务,我学习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着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值得我们下最大的决心,以最大的毅力来反复诵读,领会其精神实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的编选者和编写者们,通过艰辛的努力,为我们站在时代与实践的现实高度上,反复精读、反复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质特征,掌握和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提供了一个范本。我以为,这称得起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通过这段时间对马列经典著作的学习,坚定理想之信念,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一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著作中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经典阐述,使我升华了价值观、世界观,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基层干部,更让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更进一步奉献人民的思想更加清晰起来,净化了心灵,升华了认识。由此可言,马列主义思想正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在学习马列经典著作的这段时间中的一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重温《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弘扬革

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增强发展信心,振奋干部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共产党宣言》开篇谈到,共产主义一诞生,“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联合起来”对她进行“围剿”。红军长征时一开始就四面受敌,当时的舆论认为,“国共胜负已成定局,红军已是死路一条”。是什么力量使得共产党人最终突出重围,屡克强敌,将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答案只有一个:共产党人心中有着为人民解放、民族自由、国家独立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威宁县具有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必须树立发展信心、振奋工作精神、狠抓发展落实。一是要认清形势,增强发展信心。长征途上,共产党人靠着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实现了胜利大会师。实践表明,思路决定出路,信心就是希望,观念一变天地宽。只要我们保持和发扬长征时期那么一股紧密团结的劲头、那么一腔艰苦奋斗的热情、那么一种敢拼敢闯的勇气,脚踏实地解决实际矛盾和问题,一年接着一年干下去,就一定能实现两年提速,跨越赶超,实现历史性跨越。二是要开拓进取,振奋干部精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敢想会干为人民。不想干、不会干,只会自失机遇,自误发展。要对各级干部进行创先争优、赶超进位的教育,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干”字当头,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三是要发扬传统,形成干事风气。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抓落实不是要在

读马列经典活动

读马列经典活动 (2011-05-17 12:49:40) 由教师提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原著(节选)书目(每位任专题课教师根据本专题内容选二篇经典书节选),第八周布置读书任务并提出要求。 1.学生从中选择一本经典书(节选)阅读,然后根据自己读书体会写读书笔记(要求1500字以上)。第14周交 2.在每个教学班按8--10人组成读书小组,并指定小组长。在任课教师指导下,由小组长组织本小组交流读书体会,收集本小组读书笔记,并评选一篇优秀读书笔记参加班上评选。第15周交 3.教师对学生读书笔记进行评阅,并召开班读书报告会。每个教学班评选出一篇优秀读书笔记,评为班优秀读书笔记的学生在年级读书报告会上进行交流。第16周交 读书笔记要求: 1.对阅读某一篇经典书中节选之后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一个观点、一个理论的认识,要理论联系实际,但不要泛泛而论。 2.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 3.主题鲜明、深刻,层次清晰,内容新颖、生动。 4.总结专题教学课后体会。 经典原著(节选)书目: 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 2.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 3.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4.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8-289页。 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6.列宁:辩证法的要素,摘自《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7.毛泽东:矛盾论, 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节选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的《实践论》 12.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3.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第16段——47段)”。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135页。 1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83页。 1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段 1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节选 18.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通俗的论述) 1916年1-6月 19.江泽民:论科学技术 (节选) 20.自然辩证法(节选)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21.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论述 ①“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唯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形式的简单形态上建立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3页 ② “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

回归经典-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永恒魅力——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回归经典-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永恒魅力——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基础上学习经典著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国革命和建设在这一旗帜的指引下取得了震古烁今的绩。仍而不得不让人感叹世界变化的真是太快!20世纪的最后十多年至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质疑,无论是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还是在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都充斥着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失败论”、“狭隘真理论”、“宗教论”等话语。无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低落和声誉的下降是一个无需争论的客观事实,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如果我们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仅凭主观的好恶看问题的话,则不能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它永恒的魅力,正是凭藉着这种永恒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广范的影响。福柯认为,在现时,研究历史要想超越马克思所定义和描写的思想地平线是不可能的。詹姆逊指出,马克思哲学“是我们当今用以恢复自身与存在之间关系的认知方式”,它提供了一种“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德里达断言:我们“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的继承人”,“仍旧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语码说话”,“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的确马克思哲学是当代“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仍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1999年,在人类社会迈向第三个千年之际,英国BBC公司在网上评选“一千年中最伟大的思想家”调查中,马克思名列榜首,得票在大名鼎鼎的爱因斯

坦之上,被公认为人类社会第二个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无疑表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我们时代不容抺杀的思想旗帜。在接下来的篇幅中,笔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学习,简要阐述自身所感悟到的马克思主义之永恒魅力之所在。 一、永恒魅力之一:强烈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强烈的实践品格可以从其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注: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提纲》)中得到明显的确证和其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也佐证了这一点。《提纲》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认识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其中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只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他们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用。在揭露批判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阐述自己的实践观点时,马克思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认为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在《提纲》中通过对费尔巴哈消极的反映论的批判,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认为,不仅人的认识基于实践,全部

学习马列经典心得与体会

学习马列经典心得与体会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让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而应通过系统的学习,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本文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体会一: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

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第三、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四、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句整理(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句整理(三) 考研政治越来注重综合考察,题目的深度和难度越来越高。马克思主义原著虽非考研学生必须要看的东西,但如果可以理解其中的一些经典段落,无疑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有非常大的帮助。博研堂考研政治保过专家纪老师就为大家整理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谅中的一些段落,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1.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段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本段话既可以联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联系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知识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指出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指出不同于建国之初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建设力量除了工农和知识分子,还包括个体工商业者、在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等,指出我国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的明证,亦即它的实践能力的明证,就在于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一个法国人对草拟中的养犬税发出的呼声,再恰当不过地刻画了这种关系,他说:“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也有一个逐步的成长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研究理论与观察现实中,马克思逐渐转变为左派黑格尔主义者,但是很快冷酷的社会现实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让马克思发现自身学识不足,仅仅从国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有感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着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然而,上了马拥军老师的课,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 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着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着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着作。 马克思主义的着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着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着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

品读马列经典发言稿

品读马列经典发言稿 马克思主义在其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里,以其强大的思想力量不断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面貌。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品读马列经典发言稿,供大家参考选择。 品读马列经典发言稿 马克思主义在其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里,以其强大的思想力量不断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面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制度曾经创造了比资本主义制度在相同时间里大得多的生产力,曾经地改变了落后民族国家一穷二白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依然生存着、发展着,继续探索着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即使在西方世界也仍然是一门“显学”,在精神生活领域发挥持续的日益强大的影响......显而易见,谁要否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的精华,那他不是出于偏见,就是出于无知. 从这本书的篇目来看,该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选择,确有独到之处.例如马克思的著作,选的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著作,选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再如邓小平著作,选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是新时期思想解放的两篇代

表作.该书详细介绍了这些文章和著作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有 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和谐社会作为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 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要求, 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坚实的理论支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和谐社会重要的哲学基础,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锐利的思想武 器和可靠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观:明确了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与发展归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 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人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 定力量.更进一步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 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历史活动不仅要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以人为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

学习马列经典心得与体会

学习马列经典心得与体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学习马列经典心得与体会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让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而应通过系统的学习,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本文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体会一: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第三、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四、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然而,上了马拥军老师的课,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 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著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著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著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想,我们有怎么能从中领悟其中的真正思想的精髓呢?并以这种思想作为我们的指导,带领我们航向不明的彼岸,想来都是非常之可怕。 统治阶级总是希望封杀对其统治不利的思想于萌芽之中,掩盖历史的真相,剥夺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其统治的国家只能用一种声音说话,用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异端”的出现就一定将其赶尽杀绝,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成为“思想犯罪”的无为的牺牲品,以愚民政策来教导其统治下的人民,此乃统治阶级惯用之手段。 马克思主义不是“万金油”,能医治一切社会的病态,也不是仅仅一个“主义”就能搞定一切的。马克思在他用自己的理论指导法国的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中也并未成功,但实践的经验是需要积累和摸索出来的,他很快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为下一次革命宝贵的经验。 批判不等于简单的批评或判断,而是在对其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事实或理论的方式对其进行辩论,从而发现对方理论的不足之处。马克思看待任何理论或

马克思经典哲学语录并标明出处

马克思经典哲学语录并标明出处 导读:1、"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以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3、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马克思4、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 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5、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6、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 7、平行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马克思 8、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马克 思9、自由就在于遥把国家由一个站在社会之上的机关变为完全 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马克思10、"在现代社会中,资本是独立的并有其性格,而一个活着的人是非独立的且没有性格的。In bourgeois society captial is independent and has individuality, while the living person is dependent and has no individuality. ——马克思《Karl Marx》" 11、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

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12、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13、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14、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的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马克思 15、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16、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17、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18、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人地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马克思19、历史认不那些专为公共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马克思20、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马克思21、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污泥中。——马克思22、友谊之舟在生活的海洋中行驶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乌云和风暴,在这种情况下,友谊应该受到这种或那种考验,在这些乌云和风暴后,那么友谊就会更加巩固,真正的友谊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放射出新的光芒。——马克思23、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马克思24、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3篇汇总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的立党之本,立国之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掌握的,必须真学真懂、掌握精髓,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1 这些天读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本书在培养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伟大举措。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一生就是反思的一生,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新哲学过程中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三次伟大的决裂。纵观马克思的一生理论活动,他曾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过两次的大综合。第一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学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二次是在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在研究认人类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往的理论,写下了大量的人类学笔记及有关论著,对唯物史观做出重大发展。黑格尔在谈到如何研究哲学时有一个一场精彩的名言——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真理是过程,任何真理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片面到比较全面,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相对真理到道绝对真理的渐进历史过程。 我们作为新一代莘莘学子,必须把实现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前周的目标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勤奋的天才,经常不分昼夜的工作,在动荡的日子里很多时候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直到身体实在不能支撑的时候才停下来稍作休息,他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值得我们学习。 马克思的许多著作是思想史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有充分理由信赖他,遵从他,把他的思想解放事业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2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自己学习和党员的帮助,本人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在工作中向党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心得

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心得体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61180229赵以考 写作背景: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沙皇政府实行了白色恐怖,革命的失败,使腐化和颓废情绪笼罩着这些知识分子,他们到处战队。与此同时波格丹诺夫等人联合起来,疯狂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攻。他们大造反革命舆论,不到半年就出了四本书。他们用马赫主义来代替辩证唯物主义。为了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了“消化”革命经验和哲学上总结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列宁写了这一著作。 经验批判主义,是马赫主义的同义词,也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做对比,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首先《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宝库中一部卓越的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通过着力批判马赫主义,借鉴当时哲学、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书的大体纲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通过对马赫主义的批判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首先通过《威武注意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一、二、三章的论述阐明马克思认识论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四、五章的论述阐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在全书的逻辑结构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先考察历史上哲学两条路线的斗争,揭示马赫主义的理论来源;然后通过考察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不同观点,以揭示马赫主义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在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地位,进而揭穿其“最新自然科学的哲学”的伪装;最后通过考察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唯物史观上的对立,提出考察、批判、评价马赫主义的若干原则作为全书的结论。 很多的马赫主义者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攻击和篡改,而列宁予以了强烈的回击和批判。“自在之物”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似乎在马赫主义者看来,自在之物是玄虚的,但其实是他们自己搞乱了,甚至犯了“断章取义”的低级错误,而列宁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那些所谓“批判”的逻辑问题。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去认识“自在之物”是可能的,而这个世界也是客观的,可知的。 列宁反复指出,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完全一致,都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感觉、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外部世界的影像,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内部状态”;思想是头脑的机能,认识离不开物质。对于感觉列宁反复强调,感觉的源泉是外部世界,感觉是物质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感觉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特征之一;感觉的产生是物质长期发展的结果。列宁对以上问题的精辟分析,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阐发辩证唯物主义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和路线;打击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把感觉视为“唯一存在”的谬论。批评了庸俗唯物主义把感觉归结为物质的错误,同时又和二元论把意识和物质完全割裂的谬论划清界限,维护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通过阅读后我们可以从列宁设置的唯物主义路线的“正确的”与“错误的”立场可以看出:列宁是将“物质”作为先于、或决定于“感觉和思想”的存在和作用去定位而设置的思想路线:同时,也是用“感觉和思想”不同于“物质”、或超出“物质”的先于和作用而定为是“错误的”。然而,用马克思对思辨哲学家的批判所使用的术语,来概括列宁在这部书所论述的“物质”的含义的话,那么,列宁所设置的“物质”,它是一身兼两职的“怪物”。这个“怪物”既是衡量“正确的”化身;同时,也是区别“错误的”化身。 不光是从实践的角度论证的问题,其批判也直接的涉及到两种道路所代表的实践观。如果说像马赫那样完全的把实践和认识割裂开来,那毫无疑问是错误的。所以说,是实践证明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列宁在这里的论述有那么一点点的温和,比如说就提到了实践决不能完全的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在我看来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辩证思想的体现呢? 列宁对于真理的讨论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的。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客观真理?很显然,马赫主义者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 编者按:日前,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已经出版发行。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经典著作,我们从这一期起陆续刊发学习导读文章,供大家参考。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学习导读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写于1886年,最初连载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1886年第4、5期。1888年,经恩格斯修改并加写一篇序言后出版了单行本。 一、写作背景 1.《费尔巴哈论》是为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 19世纪8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面对这种形势,资产阶级加强了在思想上、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他们一方面直接反对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歪曲马克思主义,试图从思想上瓦解工人运动或使之偏离正确的方向。由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资产阶级哲学家就从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入手,攻击马克思主义。他们试图在哲学上复活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抹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本质区别。这些错误观点侵入到了工人阶级政党内部,成了党内机会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进攻的理论依据,在工人运动内部造成了思想混乱,严重地影响着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攻击,促进工人运动健康发展,澄清哲学上的一些错误观点,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的意义,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恩格斯写了这一重要著作。 2.《费尔巴哈论》的写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由来已久的愿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共同写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论述了他们的新世界观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但由于反动当局的阻挠,这部著作未能出版。此后的40多年间,由于实际斗争和理论工作的繁忙,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没有机会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哲学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并公开出版。因此,完成这项工作成了他们由来已久的愿望。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也是为了实现他和马克思的这一夙愿。 3.评述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是本书写作的直接原因。 1885年,丹麦哲学家、社会学家施达克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他在书中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性质作了错误的理解,认为费尔巴哈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这就提出了怎样正确评价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费尔巴哈哲学的问题。当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请求恩格斯评述施达克该书时,他以此为契机写了《费尔巴哈论》。 二、内容介绍 《费尔巴哈论》由1888年单行本序言、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组成,核心思想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内容及其意义。围绕这一中心,恩格斯对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