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

• 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并分析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表现诗眼的?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答案:本首诗的诗眼是“忧思”。诗中是这样表现诗眼的:首联通过诗 人夜中失眠,起来弹琴的动作描写,委婉地表达了诗中心中的忧愁。颔联 和颈联都是写景,描写“明月,清风,惨淡,孤鸿,翔鸟”等景象以动衬 静,渲染出一种凄清,惨淡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衬托诗人内心的孤 独和忧思。尾联,诗人直抒胸臆,点破伤心和忧思。
明。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他为官清正,
有志改革,然而因为被人诬陷而获罪,被贬谪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满
腔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另外,诗歌中“郡僻”“昼掩门”对“闲”字做 了进一步渲染,后面三联也均承此而来。
答案
诗眼是“闲”。“闲”为一篇之眼目,“郡僻”“昼掩门”对
考点二
赏析诗眼
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
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 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
请找出下列诗的诗眼或词眼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即学
即练]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长简仲咸【注】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注】 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仲咸,
高考诗歌鉴赏辅导之诗眼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京口月夕书怀 (南宋)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
诗眼是“凉”字。①用秋夜、山风、江气写天 气之凉,用生白发、居他乡、忆霜天写心境之 凉,虚实结合,②表达了作者旅居他乡愁苦悲 凉的心情。③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 兵气销为日月光。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 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 明判断的依据。 参考答案:诗眼是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全诗 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 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 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 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 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 旨。
高考诗歌鉴赏辅导之
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 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 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 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 或全句的字词句。 字词句
“诗眼”的词性特点及其一般位 置:
一般的说,从炼字角度看, 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 诗(第一、二句)或尾联(第七、 八句)。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 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 隐藏在标题中。
答题步骤:
2 、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思 想情感)、营造意境所起的作用 或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 的作用。
1 、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2003· 全国
高考古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诗眼

高考古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诗眼中小学必背70首古诗的诗眼(解说诗眼在括弧中)导入•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它可能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往往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例如:•《爱莲说》:“可爱者甚蕃”•《荷塘月色》: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什么叫诗眼: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统领全诗、全联或全句最关键的字词句。
诗眼小诗眼:一句之眼,“一字之妙”。
使意境更丰富;增强诗歌的形象性、情趣味;大诗眼:指一首诗的眼目,是全诗的线索,统领全诗揭示全诗主旨,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诗眼的判断和鉴赏方法诗眼举例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望岳》•白居易《琵琶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题临安邸》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眼例三(诗题式)•《春夜喜雨》杜甫《书愤》陆游•《题李凝幽居》贾岛《田园乐》王维•《望月怀远》张九龄《山中留客》张旭•《喜弟卢纶见宿》司空曙•《征人怨》柳中庸指出下列诗歌的诗眼(句子)•杜甫《蜀相》《登高》•李白《将进酒》•《行路难》•李清照《一剪梅》•柳永《雨霖铃》指出下列诗歌的诗眼•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王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杜牧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三(语言之诗眼)

(三)抓诗中典型词
1.抓虚词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阴 铿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
诗中哪个词最有表现力?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 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 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 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 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 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 耐人寻味之处。
(一)抓能揭示诗的主旨,能笼罩或点 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的字眼。 《赠汪伦》 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但是它突出 《赠汪伦》 的却是一个 “深”字,以水之深喻情之深,既形 李白乘舟将欲行, 象又浪漫,既 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伦情谊的 忽闻岸上踏歌声。 赞美。所以“深”是诗眼。它不仅概括了诗的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 不及汪伦送我情。 联系起来。
剑铓: ①剑锋。 ②若为:怎能
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找出诗中的诗 眼+解释
揭示诗词主旨
(1)望在诗中是登高远望,翘望故 乡。(2)望字紧扣题目中的“寄京华亲 故 ”来写饱含着诗人的思乡之情。(3) 但是,望而不能归是痛苦的但又毕竟 能获得某种满足;在痛苦与满足的矛 盾中,诗人尽情望去惟恐望的不够, 而要化身千亿去望,可见其思乡之深。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 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 落红应满径。
诗歌鉴赏之诗眼”解析

诗歌鉴赏之“诗眼”解析“诗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
“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中眼。
一、句中眼语文教育家陆精康先生认为,“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诗眼”一词是宋人分析唐诗的所用之言,并成为宋元诗话中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术语;“诗眼”多产生于近体诗中,唐代大诗人杜甫堪称点睛圣手。
“诗眼”位于何处?下面我们就以近体诗为例,来探究局部诗眼在诗中的具体位置。
因为五言句型多为上二下三,七言句型多为上四下三,所以,往往把五言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诗的第五字,叫作“诗眼”,是所炼之字,要特别在这个字上下功夫。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归”“下”是炼字。
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的“赴”是炼字。
但这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五言诗中有炼在第二字的,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也有炼在第五字的,如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坼”“浮”;还有炼在第二字和第五字的,如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尽”“入”“流”。
七言也有炼在其他字上的。
炼在第四字的,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炼在第七字的,如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中的“尽”“深”。
局部诗眼的锤炼,就是炼字,炼字有??字、虚字、响字、拗字等说法,这里主要说实字和虚字。
所谓实字,一般是指动词、形容词。
在近体诗中,所炼诗眼以动词、形容词较多,这一点可以从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略见一斑,故有炼实字以炼动词为主之说。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ppt课件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ppt课件
11
(六)抓典型词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 。
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ppt课件
2
近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中与诗眼、炼字有关题目统计:
03全国 04全国二 04江苏
对句中诗眼“咽”“呜”的判断分析 炼字(诗眼)“闹”的分析 关系全篇的字(诗眼)“怨”的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ppt课件
1
《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 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 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 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 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五)抓典型词
ppt课件
13
诗眼、炼字类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 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
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 的窗口。可见,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 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 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 主旨的字词句。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 诗眼

分析:诗中的“不得意”三字,是全篇的诗眼。不仅 交代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 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
的诗眼。 二是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或增强诗歌的
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或使诗 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或使诗句更具有音乐美。 这是局部的诗眼。
有时,诗眼扩展为一句、一联。比如:“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如果不以“更上一层楼”作 结尾,若换个“劝君再抬头”之类,王之渙就不会那样出 名了;“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 边骨(写实)”,如不是“犹是深闺梦里人(写虚)”为 尾句,却换位“心上人”之类,陈陶也未必能催人泪下: 两首诗中的“楼”与“梦”均为诗眼。
(3)叠词:作用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 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4)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 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 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抓住能表 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 独上江楼
思的环境:月光如水水如天
物 是
思人 思的对象: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非
诗眼复习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抓虚词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① ❖杜 甫
❖满目悲生事②,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③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④此淹留。
❖
❖ 【答案】①穷困潦倒、全家生计无依之 悲。“悲生事”“因人”点明家境困苦, 要投靠他人而生活。②投靠亲友、漂泊 不定之悲。诗人居无定所,只得携家到秦 州投奔从侄、朋友而远游。③途中山川 险恶、举步维艰之悲。过陇山与险关,涉 鱼龙河,过鸟鼠山,一路艰险万分。④战事 不断、家国不宁之悲。一路西征,不停的 战火让诗人担心秦州也不是安宁之所。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崔道融《溪上遇雨》)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蒋捷《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 【答案】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 为基调。第一句写诗人初至燕台时心惊, 第二句写其为边塞重镇及汉将军营整肃 而惊,第三句写其为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 写其为边防地带的形势和气氛而惊。颈 联写诗人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汉军 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写诗人 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 酬平生之志。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 心灵的震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闹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 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 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弄”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花 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 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充满生机与情趣。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五)抓典型词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
空意为徒然的,白白的,当年曾徒然地自许为万里长城,从而 表达了作者的壮志难酬的愤慨。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 郑谷将“数”改为“一梅”》,因为题为“早梅”,如
参考
“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即 呜咽之意, “冷”即阴冷之意。(第一步) 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 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 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步)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 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恬 静的心境。 (第三步)
渡河
干谒诗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眼何在?
为官
寻找辨析诗眼 几个方法:
{体味诗人情感 欣赏诗歌意境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举例:陆游《书愤》 “愤”字
空有报国热忱而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怅惘和悲愤。
触摸高考:
❖ 这首诗的诗(词)眼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
❖ 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 个字?
❖ 你认为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词)是哪 个?为什么?
❖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X字上,全诗是怎样 体现的?
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眼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如果有表达技巧要点明)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这个字词写出了什么特征) ③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表 达效果。(术语+分析+情感)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之
诗眼
什么叫是“诗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 “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
洞察诗词旨趣之窗口。
什么叫是“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 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 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 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 或全句的字词句。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衬托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它突 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伦之间的 深情厚谊,所以“深”是诗眼。这个“深”不 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 “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赵嘏 《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物在人非
思念 惆怅 落寞 凄清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2004·浙江
菩萨蛮 李白
2003·全国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 问题: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 “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 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 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注意:
一、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 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 中。
二、诗眼分为两类:
一种是一首诗内容、思想的凝聚点,提 示诗的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 的诗眼,叫诗中眼。
一种是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 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这类题虽然说考 查的是句中诗眼,但实际上考查的是炼字。
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 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知识小结: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五)抓典型词
练习
2004·江苏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
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 “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
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 更加鲜明。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题李凝幽居》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 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怨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220. 12.12Sa turday, December 12,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3:1 2:5303: 12:5303 :1212/ 12/2020 3:12:53 AM
(四)抓词类活用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
“风”和“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可以想作风已老, 莺正年轻;也可以想象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风中 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而一个“肥”字, 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 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 ( 雏莺在风中 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