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教资作文课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教资作文课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

2. 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写作。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作文范文若干篇。

3. 作文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以一个与作文相关的故事或名言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简要介绍作文课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正文、结尾。

2. 通过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强调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三、范文分析1. 选择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进行逐段分析。

2. 分析范文的开头、正文、结尾,以及所运用的写作技巧。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些技巧。

四、写作实践1. 分发作文练习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

2.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

五、作文点评1. 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点评。

2. 针对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六、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思考,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感兴趣话题的作文。

教学反思: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分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3. 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进步,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作文的质量和进步,评价教学效果。

2.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引导学生进入作文写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作文结构。

通过分析范文的结构,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框架。

3. 分析写作技巧。

通过分析范文的写作技巧,讲解作文的写作方法,包括选题、构思、组织和表达,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4. 练习写作。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据所学的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完成一篇短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文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完成一篇长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逻辑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下节课我将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更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作文教案 (2)

高中语文作文教案 (2)

高中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高中语文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 2. 掌握常见作文题目的写作思路与方法; 3. 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中语文作文的基本要求•字数要求:一般为800字左右,但具体根据题目要求而定;•内容要求:要明确主题,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语言表达准确,富有感情色彩;•格式要求:可以选择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写作模式,但需遵循相应的结构和语言规范。

2. 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技巧•明确立意:作文题目常常包含一定的立意和意义,学生需要理解题目背后的要求,明确写作目标和主旨;•搜集素材: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积累大量的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思路;•提炼思路:对于大量的素材,学生需要进行筛选、排序和归纳,提炼出一条清晰的思路线索;•合理组织:根据思路和素材,将作文划分为引子、主体和结尾,采用恰当的段落结构来组织全文;•语言运用: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注重修辞、段落和语段间的过渡,使作文更富有表达力和吸引力。

3. 常见作文题目的写作思路与方法•议论文:通过观点对比,利弊分析等方式展开论述,可以选择肯定或否定的立场来撰写作文;•说明文:通过概念解释、现象阐述等方式来说明问题的原因、影响、解决方法等;•记叙文:通过故事、描写、抒发情感等方式来叙述事件、人物或感受,强调情感与体验。

4. 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阅读与写作结合:多读优秀的范文、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多写多练:定期完成写作练习,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技能,逐渐提高写作水平;•互相评阅:与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阅作文,从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多思考多动手:思考问题的多角度和多层面,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寻求指导:向老师、家长或专业写作辅导员等寻求指导和帮助,及时纠正错误和提升能力。

高三语文作文教案(优秀7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案(优秀7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案(优秀7篇)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篇一一、知识教育目标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一、导入(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

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

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

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

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

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写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各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3. 写作的思维方法和创作过程。

4. 作文的修改和润色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作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及时反馈和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写作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等内容。

2. 优秀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 作文纸:供学生写作使用。

4. 红色笔:用于批改作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写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写作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写作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

4. 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及时反馈和指导。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文,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的作文作品,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文,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写作课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写作比赛,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2.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写作教程,丰富他们的阅读经历。

3. 写作小组:成立写作小组,让学生在课后互相交流和分享写作经验。

4.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鼓励他们给予支持和指导。

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

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

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优秀作文的分析和借鉴。

3. 写作练习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写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表达等。

3. 分析: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和亮点,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写作标准。

4. 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5. 指导: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写作练习的质量和创新性的提升。

3. 学生对写作的认知和理解的深化。

五、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集:用于分析和借鉴。

2. 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教材:用于讲解和指导。

3.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评价标准:用于练习和评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评价学生的写作练习时,要注重综合评价,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范文和优秀学生作文,让学生了解写作技巧的实际应用。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写作心得和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写作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4. 激励评价:采用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积极性。

七、教学活动1. 写作讲座:邀请知名作家或写作教师进行写作讲座,分享写作经验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2. 作文竞赛:组织作文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高中写作教案范本

高中写作教案范本

高中写作教案范本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高中学生掌握写作基本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会构思、组织和撰写优秀的作文。

本教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作文,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掌握各种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3. 培养思辨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 理论授课在本节课中,将首先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学生将学会如何恰当地使用过渡词、段落分隔符等,使文章结构合理、清晰。

2. 示范写作在此环节,将为学生展示一篇范文,并分析其写作技巧和特点。

通过具体例子的引导,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文章构思和逻辑框架的重要性。

3. 逐步写作为了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将采用分步写作的方法。

首先,要求学生抓住文章中心思想,进行头脑风暴,列出关键词和论点。

然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写作结构,并进行段落划分。

最后,学生边写边修改,不断完善文章。

4. 互评和修改在完成作文初稿后,学生将进行互评和修改。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他们将更好地发现自身写作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写作提供改进方向。

五、作业要求1. 按照课堂所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主题自拟。

2. 作业要求语句通顺,表达流畅,结构合理,文章主题明确。

3. 作业提交后,将进行互评活动,并根据互评的结果进行修改。

六、教学评估在本节课结束后,将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估。

评估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分,主要包括文章结构、内容质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二是学生之间的互评,通过互评活动来提供更多的改进建议。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将在实践中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同时,通过互评和修改环节,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自己写作能力的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将能够更加独立和自信地完成作文任务。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每课时45分钟四、授课教师语文教师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 学生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成语和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表达能力。

-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作文题目要求,进行有效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写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和互评,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资料收集,拓展知识面,提高作文素材的丰富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兴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写出优秀的作文。

- 通过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作文结构及写作技巧的讲解与训练。

- 词汇、成语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 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指导与评价。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写作过程中的思维障碍,提高写作流畅性。

-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有效分析和构思。

-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一则小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作文主题的兴趣。

- 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引入作文主题,为接下来的新知识讲授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作文的主题、要求及写作技巧,包括作文结构、选材、构思等。

- 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标准和特点。

- 对作文中可能用到的词汇、成语和修辞手法进行举例讲解,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3、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给定题目进行讨论,共同分析作文要求和构思方法。

- 各小组成员相互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共同完成作文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教资格考试教学设计
附:
1、《细节的魅力》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

这自然没错。

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

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

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

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人会有强大战斗力。

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
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细节可知兴衰。

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

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

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

细节可见精神。

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

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提到朱德,就会想起井冈山上他的挑粮扁担;提到贺龙,就会想起长征路上的金色鱼钩……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难忘,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

“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

2、《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的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到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
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风》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出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

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

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

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奋斗之泉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

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

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着打破命运的锁,让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秋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3、《象棋哲学》
象棋,确实是一个富于智慧的发明。

一盘棋就是一个小的规范社会,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车行线、马行日、象飞田、炮打隔山子,小卒子一去不复返……正因为各有各的行为规范,大家都按规矩办事,才使这个小社会有条有理,妙趣横生,使下棋的人百下不
厌,其乐无穷。

下棋的人必须按棋的规矩办事,这是获得棋趣的前提,假如有人不讲究规矩,随心所欲,来邪的,要横的,这棋局就会乱了套,其中的乐趣也就烟消云散了。

规则是象棋的根本,在规则之内,下棋的人可以运用自己智慧,可以灵活地调兵遣将,一招一式都显示着自己的谋略和思考,因而在小小象棋盘中,在规则的基础上,任人想象,任人发挥,变化莫测,极为有趣。

象棋的基础是规则,规则的基础是公平。

包括老将在内,都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并不折不扣地执行。

棋局中没有闲子,每个棋子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或负责进攻,或负责守卫,或负责配合,总是各司其职,没有一个滥竽充数的。

棋子一致对外,同仇敌忾,从不搞“窝里斗”不干勾心斗角,同室操戈的蠢事。

为了大局的胜利,每个棋子都随时准备做出牺牲。

……
这种棋局中的哲学已经超越了原始的竞技范畴,它暗示给世人的是谋生之道,为官之道。

对于一个口口声声标榜热爱法制的社会,游戏规则就是平等,就是没有法外之外、权外之权,这一条适合于平民百姓,也适合于国家之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