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三违”的发生与预防标准版本
煤矿三违及其防治

9
第二部分 “三违”现象的分析
• 4)力不从心,疲劳作业。操作人员过于 疲劳,感觉机能减弱,注意力下降,动 作准确性和灵敏性降低,人的思维和判 断错误率高,无法正常操作,从而产生 异常性违章和记忆、判断失误性违章。 • 5)受情绪的影响,意识不集中。收到外 界各种因素的刺激,操作人员心情不好 或情绪激动,大脑皮层兴奋,注意力难 集中到作业中去,导致环境性违章。
6
• 1、“三违”现象的心理简析 • 2、违章行为的类型
7
第二部分 “三违”现象的分析
• 1)技术不熟,能力不强,盲目蛮干。操 作者没有熟练掌握操作规程,没有工作 经验,又不像他人请教,没有察觉到危 险的存在,这是产生冒险性违章的主要 原因。
8
第二部分 “三违”现象的分析
• 2)自以为是,习以为常。操作者自认为 从事该项工作多年,很有经验,对不安 全行为习以为常,满不在乎,甚至在工 作条件下和环境发生变化后也没有引起 足够的重视,始终凭经验办事,这是产 生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 • 3)心存侥幸,麻痹思想。在遇到难干、 麻烦的工作时,为图快、省事尽快完成 任务,虽然操作有一定的风险,但自认 为问题不大,对潜在的风险没有足够的 警觉,这是产生侥幸心理的主要原因。
10
第二部分 “三违”现象的分析
• 1)冒险性违章:个人认为对自身、设施 、设备起安全防护作用的用具多此一举 ,从而弃之不用。如登高作业不系安全 带、进罐作业不办票外面无监护人;还 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画蛇添足,滥用防 护用品,如车工戴手套操作车床,冒险 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引 发事故,从而使安全意识较差的员工更 容易产生冒险冲动。
• 3)侥幸心理:作业人员施工前已意识到 危险存在,但是危险的程度不大,不足以 引起重视,而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违章指 挥、违章作业。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无 意或有意进行了第一次违章或者是知道他 人有过同类违章行为的发生且未酿成事故 的情况下,产生了侥幸心理。如倒盲板阀 不戴空气呼气第一次没事,到第二次时他 还会采取这种方法。侥幸心理的特点:一 次、两次没事,第三次就说不准了,切记 :常从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煤矿三违的发生与预防

煤矿三违的发生与预防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煤矿产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煤矿生产安全问题的存在一直是困扰煤矿企业的长期问题。
其中,煤矿三违的发生是导致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全面分析煤矿三违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一、煤矿三违的发生原因1.管理混乱煤矿作为一项高风险行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
但是,一些煤矿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混乱现象,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意识淡薄。
因此,当煤矿面临压力时,相关人员容易违规操作,导致三违的发生。
2.技术不足煤矿行业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来保证生产安全。
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煤矿企业缺乏技术人才,导致技术力量不足。
因此,当煤矿面临技术难题时,相关人员可能会违规操作,导致三违的发生。
3.追求经济效益煤矿企业是以经济收益为目的的企业。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煤矿企业可能会对生产安全和环保问题考虑不够,导致三违的出现。
4.人员意识问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一些员工存在不良工作习惯,工作状态不佳等问题,容易导致三违的发生。
此外,一些员工也可能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不了解危险因素,从而无法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预防煤矿三违的措施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煤矿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归属,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管理规范。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加强安全技术投入和人员培训煤矿企业需要加大对安全技术的投入,不断引进、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
同时,继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让员工深入了解危险因素,并学会及时避免和解决危险。
3.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严格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生产环节加强监管,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员工对环保的认识,让员工内化环保意识,从而避免三违的发生。
4.加强对经济效益的管理煤矿企业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对生产安全和环保问题的考虑。
煤矿三违

煤矿“三违”界定标准(一)严重“三违”1.发生事故及发现险情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而又不及时向矿调度、安监处汇报,或隐患事故的。
2.对现场存在重大隐患,被责令停产整改的。
3.无规程措施施工的。
4.因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造成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或重大非人身事故的。
5.跟班管理对现场存在重大隐患,不安排整改而继续组织生产的。
6.管理人员在现场违章指挥、参与违章作业的。
7.跟班管理人员在停电停风后,不安排撤出人员的。
8.携带香烟、火种下井的。
9.工作期间睡岗、脱岗、空岗的。
10.酒后进入工作现场或班中喝酒的。
11.入井人员不戴矿灯、自救器、安全帽的。
12.破坏井下安全、通防设备设施;私掐电缆信号、盗窃安全设备仪器部件的。
13.医院接到调度急救电话,未能做抢救准备工作,抢救工作不及时出现问题的责任人。
14.在焊接、气割地点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没有安全措施作业的。
15.工作地点发现视觉污染的责任人。
(二)一般“违章”16.井口20米范围内吸烟或火源的。
17.无证或证件过期上岗作业的。
18.井下特殊岗点晚到岗及早离岗或不现场交接班的。
19.未经有资质单位培训并持证上岗的,本人违章作业,区队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20.井下工作将矿灯、自救器放在一边,而未随身携带的。
21.不按规定使用瓦检便携仪的或不按要求携带瓦检便携仪的。
22.职工安全教育学习违反考场纪律的、考试作弊的。
23.井下随意关闭矿灯休息的。
24.安监员、班组长、工长上岗没挂牌的。
(开、停工牌)25.无险情而随意打开或损坏自救器的。
26.上、下井人员不听从点勾人员正确指挥的。
27.携带工具长度超过1.5m以上或工具重量超过20公斤以上乘坐架空乘人索道的。
28.入井前不检身、乘罐乘车不点勾的。
29.人行车、罐笼超员的点勾工。
30.井下机电峒室、皮带机头、油脂库等有关地点不按规定配齐灭火器材的责任人。
31.焊接人员离开现场,未消除火种的。
32.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的。
煤矿反三违管理制度范文

煤矿反三违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煤矿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三违管理的基本要求1. 煤矿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做到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2. 落实责任到人,全面落实“领导负责,责任到岗,追溯责任,严格问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 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全员参与,全员负责。
第三章反三违的具体要求1. 不得发生三违违章行为2. 不得发生三违违规行为3. 不得发生三违违纪行为第四章三违管理的责任制度1. 煤矿企业领导层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对全体员工的生命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规章制度,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2. 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加强对三违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稳定。
3. 员工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认识到三违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第五章三违管理的奖惩制度1. 对于发现并举报三违行为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将该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2. 对于发生三违行为的员工,依据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甚至进行法律追究。
第六章三违行为的处理流程1. 发现三违行为后,立即进行严肃处理,采取措施及时制止并记载相关情况,上报领导进行处理。
2. 领导层收到举报后,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于属实的三违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理,对责任人进行追究,确保相关问题得到解决。
第七章安全生产监管与考核1. 煤矿企业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接受监督检查。
2. 煤矿企业要主动接受安全生产考核,不得弄虚作假,认真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第八章附则1. 煤矿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得以任何形式违反相关规定。
煤矿三违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三违分析及防范措施第一篇:煤矿三违分析及防范措施煤矿三违分析及防范措施一、煤矿“三违”现象的现状及主要表现1、违章作业有很多工人觉得工作多年,过分自信,存在侥幸心理,撞运气,不顾规章制度的约束,图省事,走捷径,凭自己的习惯和经验,对工作满不在乎,干起活来马马虎虎,冒险蛮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部分工人责任心不强,图省事、怕麻烦,在工作中容易导致思想麻痹,为了多出一些煤九不注意安全,甚至有意违章作业;有些人重效益、图节约,重生产、轻安全,只注重赶进尺、赶产量,忽视了安全工作;有些工人为了省事、省力气,有意识减少必要的程序而违章,久而久之,把有意识违章变成习惯性违章;还有很多工人无证上岗,未经培新或培训部合格就上岗,缺乏生产技能和紧急应变能力。
2、违章指挥指挥者文化水平低,不熟悉案情技术规程,对生产现场不了解,盲目指挥,错误决策;明知道可能有危险,存在侥幸心理,强令他人去干;明知道违反安全规程,为了抓生产,完任务,指挥违章作业。
还有。
在煤矿生产中,小到班长、技术员、大到副矿长、矿总工程师,他们在指挥中,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处于被动时,又找不到妥善处理办法,往往容易违心的让安全给生产让路。
3、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认为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习以为常,但这往往会造成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有些工人工作时间擅离职守,不在规定地点休息,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在井下吸烟,到废弃巷道活动,视劳动纪律为儿戏。
二、煤矿“三违”现象的原因分析1、职工素质低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从事采掘工作的人员是农民工,其中许多人文化素质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半文盲,加上他们往往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所以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缺乏不要的安全知识和工作技能,再加上对煤矿安全规程不够了解,容易违章出事。
2、生产至上心理1)急功近利,一味追求产量和利润,放松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对待安全隐患不像解决生产问题那样迅速、果断。
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

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一、“三违”的含义“三违”是指矿山企业职工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或行为。
“三违”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1.违章指挥违章指挥是指煤矿领导对矿工下达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指令,并强迫矿工执行的行为。
这种行为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违章指挥是领导的特定行为。
煤矿企业班组长以上的各级领导都有可能发生违章指挥行为,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指挥、发号施令的权力。
违章指挥很可能给煤矿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造成违章指挥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凭老经验办事,认为过去这样做行之有效,忽视了指挥的科学性原则;二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把安全置于脑后。
领导拥有一定的权力,虽然煤矿规定矿工对于违章指挥可以拒绝执行,但是领导权力给矿工的心理影响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违章指挥行为往往会带动、促进矿工的违章作业行为,使之具有连锁性,即领导的违章指挥和矿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会同时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者的违章指挥行为的危害性往往要大于矿工的违章作业行为。
思考:为避免违章指挥情况的发生,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有怎样的要求?2.违章作业违章作业,就是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不懂安全常识及技术或不听从有关人员的劝告及阻止,冒险蛮干进行操作及作业的行为。
这是人为制造事故的行为,是造成矿井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带电检修电气设备、井下爆破时不检查瓦斯等。
违章作业主要发生在矿工和直接操作的班组长身上,尤其班组长是矿工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其行动会对矿工的行为造成很大影响。
个别班组长违章作业,会影响部分矿工效仿班组长的违章作业行为。
因此,在制止违章作业方面班组长起着重大的作用,为了杜绝违章作业,应对班组长提出严格要求,使他们成为维护安全的模范。
启示:基层管理人员要树立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榜样!3.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即违反企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的现象和行为。
煤矿三违现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煤矿三违现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煤矿三违现象是指在煤矿生产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和生产安全规程的行为,其危害极大。
煤矿三违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人员素质不高煤矿生产需要各个层面上的人员投入,人员素质低,对于工作内容的理解度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够,这就容易导致三违现象的产生。
二、管理水平不高煤矿企业管理水平是与先进性相匹配的,如果管理人员不具备高水平的管理方法,那么煤矿安全的保障就无法做到完全。
三、肌肤不够一个大型煤矿,需要铺平和修整的面积很大,如果建设不到位,煤矿内设备不齐备、设施陈旧、应急预案不成熟等问题的不充分解决,很容易引起生产事故。
上述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可能导致煤矿三违现象,其对煤矿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对于煤矿三违现象,企业需要采取一些预防对策,以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常需要采取的有效的预防措施:一、考核员工素质企业应该建立一个适当的考核、奖励和追责机制体系,全力挖掘员工的能力和工作潜力,营造一种能够激励员工的良性工作环境,例如对不合格人员进行警告、罚款、暂停职业资格等制度,防止低素质人员危害生产安全。
二、落实管理责任企业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模式,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思路系统,采取适当的管理责任落实方案。
对于违规行为,采取适当的小型会议或教育实践,优化一线人员的管理机制,推行奖惩并存的“不保护、不容忍”的原则。
三、加强安全培训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安全培训计划,落实专项区、专项班,增加全员安全培训和持续教育,要求上岗前必须通过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指导,以提升员工对于安全的意识和敬畏之情,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
四、提高矿山设施企业应该建立起优秀的矿山设施、配备完善,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并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建立完整的预想、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
煤矿三违现象是危害极大的一个事实,完整杜绝三违现象,需要从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设施保障、安全培训等方面开始努力,通过有效的预防对策和完备的安全计划,让生产环境更安全、更有保障。
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

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事故风险,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同时保护煤矿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是指建立在重视预防与控制风险的基础之上,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与执行,尽可能地防止其在煤炭生产和运输活动中造成违法、违规和违约行为相结合产生的影响。
第三条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是煤矿在生产经营中依法预防、监督职工违法行为的一种组织管理制度。
并应结合现实,不断更新完善,以适应煤矿生产活动的需要。
第四条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在煤矿从事生产和管理的职工,包括煤矿管理者和工人。
第二章建立健全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的基础第五条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的基础是建立在国家煤炭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并依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第六条煤矿应当加强对职工的岗位教育和培训,使职工全面了解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第七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煤矿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处置机制和督导检查制度。
第八条煤矿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煤炭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转。
第九条煤矿应当建立完善工作风险评测、事故判责制度,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第十条煤矿应当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防护制度,保障职工的生命与健康。
第三章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第十一条煤矿反三违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实施监督检查:煤矿应当建立排查机制,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定,依法整改,并建立健全台账。
(二)制定职工安全教育计划:煤矿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三)设立安全预警机制: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出预警。
(四)加强事故应急处置:煤矿应当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加强职工的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五)设立监督检查机制: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监督检查机制,并定期进行隐报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165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煤矿“三违”的发生与预防标准版本
煤矿“三违”的发生与预防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煤矿“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它是安全工作的万恶之源。
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其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完全动态管理的过程,决定了“三违”行为是煤矿事故中最主要的因素。
从客观上说,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环境恶劣,条件多变,水、火、顶板、瓦斯、粉尘五大自然灾害并存,稍有不慎,事故都会随时发生;从主观上讲,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当事人甚至是受害者的“三违”行为所造成的。
“三违”行为屡禁不止,已对煤矿安全构成一大威胁,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从业人员“三
违”行为发生的规律,切实有效地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才能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目标。
一、了解“三违”发生规律,由预见性地进行安全管理
根据煤矿各类事故的分析,发生“三违”时具有特定的事件、事件和环境,“三违”者
受到刺激和影响,情绪拨动较大,导致心理功能紊乱,注意力分散,诱发事故的发生,其主要表现为:
1、新工人进矿入井时,容易产生“新鲜感”和“恐惧感”,井下环境不熟,操作技能差,易发生人身事故。
2、生产条件较好时,容易产生“麻痹感”而放松警惕;生产条件差时又易产生“威胁感”而盲目蛮干。
3、当从业人员之间法事呢过矛盾时,容易产生“窝火感”或“失落感”,心思烦乱,易走神出危险。
4、当收到批评或惩罚时,容易产生“不服感”或“报复感”,极肯呢过用“违章”行为来发泄心里的不平,造成安全隐患。
5、下班前后,容易产生“急躁感”或“侥幸感”,下班前不顾质量,图快图省事蛮干,下班后急于出井,常发生各类“违章”。
6、工作量加大时,容易产生“疲惫感”,身体劳乏难以适应,进而投机取巧,极易产生违章行为。
7、农忙季节或者婚丧嫁娶时,容易产生“惦记感”,尤其是当地农村的从业人员总是惦记着回家搭把手或者是帮忙。
心情烦闷,举止恍惚,必然成为不安全因素。
8、当从业人员家中遇到天灾人祸、夫妻不和等特殊情况时,容易产生“烦闷感”和“忧郁感”,工作中容易“打岔走神”带来安全隐患。
上述情况都是发生“三违”的重点十七,也必然是我们应该把握的规律,安全生产中
对“三违”治理工作只有把握其发生的规律,才会加强安全工作的预见性。
才能更好地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二、分析“三违”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在进行安全管理
通过对“三违”发生规律的分析,找准其思想隐患,必须追其根源,剖其本质。
长期
的实践和事故的案例证明,“三违”发生规律与一下思想隐患紧密联系在一起。
1、心存侥幸。
不能辨证地认识煤矿发生事故的
偶然性和必然性,总认为出事故的人“运气”不好,只要“运气”好,及时“三违”也没有关系。
2、麻痹松懈。
安全一时淡薄,缺乏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特别是矿井一段时间未发生安全事故时,工作麻痹松懈、马虎凑合,对质量和安全不严格要求。
3、怕麻烦,工作不细致。
工作责任心差,缺乏认为、科学的工作态度,实际工作中只追求产量、进尺。
4、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满足于现状,不勤奋,缺乏吃苦耐劳,工作中懒散,消极怠工。
5、习以为常,屡教不改。
对自己的工作秀按缺乏科学的辨别,对一些不良习惯,听不进安全管理人员的规劝、制止,总认为煤矿不违章就出不了产。
6、厌烦心理。
煤矿安全是时时讲、天天抓,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大事,对此一些职工就自觉不自觉地
产生了厌烦心理,进而安全第一的思想有所变化,甚至出现消极对抗。
7、恐惧害怕,随时随地都觉得事故要发横。
一是工人对井下作业不适应,二是事故发生后给相当部分职工心理上造成阴影,他们的心态不能及时调整过来,总人煤矿师傅频率搞,不可避免,甚至随时随地都觉得事故要发生,给心里造成严重的负担,影响正常生活生产。
8、逞能逞强。
干事情不尊重客观规律,自以为是,逞能逞强逞英雄,出风头,冒险作业,全然不考虑后果。
9、由于烦闷,个别从业人员遭遇天灾人祸,家庭不和、夫妻不和等烦心事,势必在工作中忧郁烦闷,心不在焉,是安全工作的重大隐患。
10、报复打击。
在收到批评、惩罚时,不能辩
证地看待自己的行为错误,反而将过错怪罪给别人,故意“三违”以发泄怨气,完全不顾别人甚至自己的安全。
以上心里特征,我们在防范“三违”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有针对性制定预案和措施。
预案和措施针对性越强越及时,“三违”发生的概率就越低。
三、正确把握“三违”行为发生的规律,更加有效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治理“三违”的管理工作制度和责任制。
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严格实行个人到班组、班组到矿的安全目标管理。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监督煤矿从严打击“三违”行为的发生。
2、重奖重罚,奖罚分明,严格兑现。
把从业人员的工资改革为基本工资和安全绩效工资,对安全成绩考核好的进行奖励,对安全成绩考核差的扣发其安全绩效工资,用经济利益的手段老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由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地制定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划。
安全生产工作规划要预见规划期内“三违”行为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各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根据工作重点,制定有效方案措施,采取不同方式、方法、措施去加以治理。
4、强化岗位培训的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只有充分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治理“三违”行为的发生才能取到实效。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错综复杂,点多面
广,操作个人稍有不慎,作业环节稍有失误,工作部位略有偏差,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而在事故的发生中,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简直“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了解“三违”发生规律,有预见性地进行安全管理;分析“三违”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在进行安全管理;正确把握“三违”行为发生的规律,更加有效地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打击和治理“三违”行为的发生、扼制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