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数字电视,也称作数字化电视,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传输并接收图像及声音信号的电视系统。
它通过将图像和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使用数字信号传输的方式,实现高清晰度、高音质和更多功能的电视观看体验。
数字电视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方式:数字电视信号主要通过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数字地面电视等方式进行传输。
有线电视通过有线传输网络将数字电视信号传送到用户家庭电视机;卫星电视通过卫星上行和下行方式实现信号传输;数字地面电视通过地面传输网络将数字信号传送到用户电视机。
2. 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数字电视信号主要通过压缩技术进行编码。
常见的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标准有MPEG-2、H.264(MPEG-4 AVC)和H.265(HEVC)等。
这些编码方式可以将原始的图像和声音信号进行压缩,减小信号数据的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3. 数字电视信号解码:数字电视信号在接收端需进行解码才能还原为图像和声音信号。
接收端的电视机或机顶盒等设备负责解码信号,并通过电视屏幕和音频设备播放解码后的信号。
解码后的信号质量决定了观看体验的清晰度和音质。
4. 数字电视的高清晰度和多媒体功能:与传统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拥有更高的画质和音质。
高清晰度(HD)电视能够提供更细腻、清晰的图像细节,使观众能够享受到更真实的观看体验。
此外,数字电视还具有多媒体功能,例如可进行电子节目指南、录制和回放节目、网络连接等。
5. 数字电视的互动功能:数字电视通过网络和交互设备,使用户能够与电视节目进行互动。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语音指令进行点播、上网、游戏、购物等操作。
数字电视的互动功能丰富了观众的电视观看体验,增加了其参与度。
总的来说,数字电视基础知识涉及数字信号传输、编解码方式、高清晰度和多媒体功能、互动功能等方面。
数字电视的发展不仅为观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视观看体验,还为广电产业和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新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数字视频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媒体形式。
它以数字信号为基础,通过图像编码、传输和解码等技术,实现对视频图像的采集、处理和展示。
数字视频的应用领域涉及电视、电影、广告、网络视频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介绍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包括视频编码、视频格式、视频分辨率和帧率等方面。
一、视频编码数字视频的编码技术是将连续的视频图像序列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有MPEG-2、H.264、H.265等。
这些编码标准通过对图像进行压缩,实现了视频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存储。
视频编码的核心原理是空间和时间的冗余性去除,即通过图像的相似性和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减少视频数据的冗余程度。
二、视频格式视频格式是指数码视频文件的存储和传输格式。
常见的视频格式包括AVI、MOV、MP4、MKV等。
这些格式不仅包含视频数据,还可以携带音频数据、字幕等相关信息。
不同的视频格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视频格式可以提高视频的传输和播放效果。
三、视频分辨率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程度,通常以像素为单位来表示。
常见的视频分辨率有1080p、720p、480p等。
数字视频的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的细节和清晰度,高分辨率的视频图像能够更真实地还原真实场景,但也需要更大的存储和传输带宽。
四、帧率帧率是指视频中每秒显示的图像帧数。
常见的帧率有24fps、30fps、60fps等。
帧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视频图像的流畅度和感官效果。
较低的帧率可能导致视频卡顿和画面不连贯,而较高的帧率则能够呈现出更加细腻和流畅的动态效果。
五、视频编解码器视频编解码器是视频编码和解码的工具软件或硬件。
常见的视频编解码器有X264、X265、FFmpeg等。
视频编解码器的作用是将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和解码还原,实现视频文件的传输和播放。
六、数字视频的应用数字视频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视、电影、广告等传统媒体领域,数字视频成为了主流媒体形式。
视频素材(一)基础知识

01绪论、视频素材(一) 基础知识(2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整理上学期学过的内容,浏览本学期学习的内容;2、了解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了解数字视频素材的获取方法;3、学会数字视频素材的播放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2、视频文件的获取;3、数字视频的播放。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学、研讨法和上机探索练习[教学过程]绪论:温故而知新第一部分:数字视频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数字视频文件的获取第三部分:数字视频文件的播放上机作业:1、什么是数字视频?数字视频文件主要有哪些格式?2、尝试通过网络搜寻自己需要的视频,观看并尝试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3、使用常用的数字视频播放软件播放数字视频,并学会对播放效果进行一些调节。
温故才能更好的知新。
学期开始第一次课,是承上启下的课,应该对前面学过的内容作一回顾,并对新学期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一、重要概念回顾:1、多媒体(Multimedia):泛指多种媒体的联合使用,现指一种把文字、图形、图象、视频图象、动画以及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2、课件(Courseware):课件是一种辅助教学的软件。
3、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ng)。
4、多媒体CAI课件:多媒体CAI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用多媒体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它是一种可以用来储存、传递和处理各种多媒体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
设计和制作多媒体CAI课件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再根据设计将各种多媒体素材有机组织在一起。
组织多媒体素材的软件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多媒体课件。
二、内容回顾:三、本学期教学内容:说到视频,我们马上会联想到电影、电视录像、VCD、DVD 等。
《数字视频处理》课件

数字视频处理是指对数字视频进行各种处理和操作的技术和方法。本课件将 介绍数字视频处理的基础知识、技术、实践以及未来展望。
数字视频处理介绍
1 什么是数字视频处理?
数字视频处理是指对数字视频进行各种处理和操作的技术和方法。
2 应用领域
数字视频处理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广告、游戏等领域。
3 数字视频处理基础知识
了解视频编码、像素处理、颜色空间转换等基础知识。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数字视频压缩
学习如何压缩视频文件大小,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 带宽。
视频编解码技术
了解各种视频编解码算法,以及它们对视频质量、 压缩率的影响。
视频增强技术
学习如何提高视频质量、增强图像细节和对比度。
视频分析技术
探索如何从视频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运动检测 和目标识别。
数字视频处理实践
1
数字视频处理软件介绍
2
了解常用的数字视频处理软件
数字视频处理项目实战
参与实际项目,锻炼数字视频处理技能, 解决实际问题。
数字视频处理流程示例
从采集、编辑、特效到输出,学习数字 视频处理的完整流程。
数字视频处理未来展望
1 数字视频处理发展趋势
探索未来数字视频处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如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
2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创新
了解最新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如高效的编码算法和实时图像增强。
3 数字视频处理应用前景
展望数字视频处理在娱乐、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结束语
数字视频处理对生活的 影响
数字视频处理改变了我们的 娱乐方式,提供了更丰富、 更精彩的视觉体验。
数字视频处理的未来意 义
[图文]数字视频基础知识简介
![[图文]数字视频基础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ca5b780bceb19e8b8f6ba7f.png)
[图文]数字视频基础知识简介一、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及数字化标准模拟视频的数字化包括不少技术问题,如电视信号具有不同的制式而且采用复合的YUV信号方式,而计算机工作在RGB空间;电视机是隔行扫描,计算机显示器大多逐行扫描;电视图像的分辨率与显示器的分辨率也不尽相同等等。
因此,模拟视频的数字化主要包括色彩空间的转换、光栅扫描的转换以及分辨率的统一。
模拟视频一般采用分量数字化方式,先把复合视频信号中的亮度和色度分离,得到YUV或YIQ分量,然后用三个模/数转换器对三个分量分别进行数字化,最后再转换成RGB空间。
(一)、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根据电视信号的特征,亮度信号的带宽是色度信号带宽的两倍。
因此其数字化时可采用幅色采样法,即对信号的色差分量的采样率低于对亮度分量的采样率。
用Y:U:V来表示YUV三分量的采样比例,则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分别有4:1:1、4:2:2和4:4:4三种。
电视图像既是空间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数,而且又是隔行扫描式,所以其采样方式比扫描仪扫描图像的方式要复杂得多。
分量采样时采到的是隔行样本点,要把隔行样本组合成逐行样本,然后进行样本点的量化,YUV到RGB色彩空间的转换等等,最后才能得到数字视频数据。
(二)、数字视频标准为了在PAL、NTSC和 SECAM电视制式之间确定共同的数字化参数,国家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制定了广播级质量的数字电视编码标准,称为CCIR 601标准。
在该标准中,对采样频率、采样结构、色彩空间转换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主要有:1、采样频率为f s=13.5MHz2、分辨率与帧率3、根据f s的采样率,在不同的采样格式下计算出数字视频的数据量:这种未压缩的数字视频数据量对于目前的计算机和网络来说无论是存储或传输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多媒体中应用数字视频的关键问题是数字视频的压缩技术。
(三)、视频序列的SMPTE表示单位通常用时间码来识别和记录视频数据流中的每一帧,从一段视频的起始帧到终止帧,其间的每一帧都有一个唯一的时间码地址。
视频制作基础

2.分辨率
分辨率(Resolution)是一个表示平面图像精细程 度的概念,通常它是以横向和纵向点的数量来衡量的, 表示为水平点数 × 垂直点数的形式。分辨率越是高, 意味着可使用的点数越多,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也就越精 细。分辨率有多种,在显示器上有表示显示精度的显示 分辨率,在打印机上有表示打印精度的打印分辨率,在 扫描仪上有表示扫描精度的扫描分辨率。
(3)时:分:秒:帧(Hours: MinutesSecondsFrames)。以Hours:Minutes:Seconds: Frames来描述剪辑持续时间的SMPTE(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电影与电 视工程师协会)时间代码标准。若时基设定为30 f/s,则 持续时间为00:08:51:15的剪辑表示它将播放8分51.5 秒。
2015
影视制作技术
1.了解数字视频制作的基础知识 2.理解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的特点 3.掌握视频节目的制作流程和人员分工
一、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1 、帧和帧速率
视频是由一系列静态影像组成的,每一个单幅影像 画面称为一帧。因为人类眼睛具有视觉暂留现象,所以 一张张连续的图片会产生动态画面效果。
帧速率也是描述视频信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每 秒刷新图片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的刷 新次数。对于PAL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25帧/秒,对 于NTSC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29.97帧/秒(一段简化 为30帧/秒)。
3.电视制式
电视信号的标准也称为电视的制式。目前各国的电 视制式不尽相同,制式的区分主要在于其场频的不同、 分辨率的不同、信号带宽及载频的不同、色彩空间的转 换关系不同等。彩色电视机的制式一般有3种,即NTSC制 式、PAL制式和SECAM制式。NTSC是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缩写,其标准主要应用于日本、美 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PAL则是Phase Alternating Line的缩写,其标准主要应用于中国、中东地区和欧洲 一带;SECAM是法文Sequentiel Couleur Avec Memoire 的缩写,使用SECAM制式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法国和东欧一 带
视频编辑的基础理论知识

1.2 视频编辑系统
视频编辑系统分为线性视频编辑系统、非线性视频编辑系统以及混合编辑系统。 1.线性编辑系统
线性编辑是按照拍摄的顺序进行编辑,在编辑时也必须按顺序寻找所需要的视频画面,在制作时, 通常用组合编辑的办法将素材按顺序编成新的连续画面,然后再用插人编辑对某一段进行同样长度的替 换,但是不能去除、缩短加长中间的某一段素材。
1.3 认识非线性数字视频编辑系统
1.非线性数字视频编辑系统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是在Windows系统和Mac OS系统下 制作影视或多媒体视频的文件与一般的文件不同,它们的数据量相当大,所以硬盘空间越大越好、
速度越快越好。 2.非线性数字视频编辑系统软件
非线性编辑与计算机不断结合、发展,软件的种类由单一化发展成多样化,专业的有大洋,索贝等 广播级的编辑软件,但是这些软件价格普遍较高。也有一些价格低廉、实用、专业、功能强大的非线性编 辑软件,如Premiere、After Effect、Eeius等,可以和广播级软件相媲美。 3.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
是美国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默认的播放器是苹果的QuickTime。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率和较 完美的视频清晰度等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是跨平台性,即不仅能支持Mac OS,同样也能支持Windows系列。 (4)RM格式
用户可以使用RealPlayer播放器,对符合RealMedia技术规范的网络音频/视频资源进行实况转播;并且 RealMedia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 实时传送和播放。
正面拍摄表现脸部神态、正面特征、 横线条,显示庄重稳定,易与观众 交流
数字视频技术1

Logo
从电视角度看,可见光有如下特性: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有限,它只占整个电磁波波谱中极小的
一部分。
(2)不同波长的光呈现出的颜色各不相同,随着 (3)只含有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 长的光称为复合光,复合光作用于人眼,呈现混合色。
图1―4为光电导摄像管,属电真空器件。它主要 由镜头、光电靶、聚焦线圈和偏转线圈组成。其工作
原理如下所述。
Logo
图1―4
光电导摄像管
Logo
图1―5
光电转换原理示意图
Logo 2)显像管与电光转换
在接收端重现图像的是显像管。显像管也是电真 空器件,主要由电子枪、荧光屏、偏转线圈等组成。
Logo
Logo (2) XYZ计色制及其色度图
计算三基色具有如下特点:
①可根据F=X(X)+Y(Y)+Z(Z)方程式配出实际颜色,且
三个色系数X、Y、Z均不为负。 ②规定系数Y在数值上等于彩色光的全部亮度,合成光 的色度仍由X、Y、Z三个系数的比值决定。 ③当X=Y=Z时,仍代表E白。
Logo
3. 混色方法 如图1―26所示。由图可见:
红光+绿光=黄光 红光+蓝光=紫光(品光) 绿光+蓝光=青光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实现相加混色有如下几种方法: (1) 空间混色法。
(2) 时间混色法。 (3) 生理混色法。 图1―26 相加混色圆图
Logo 4.色度三角形 三基色混合所产生的各种
Logo
v 行正程 行逆程 行正程
图像信号
黑电平75 %
白电平 10~12.5 %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数字视频基础知识3.1 视频的基础知识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其中视频是最直观、最具体、信息量最丰富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电视、电影、VCD、DVD以及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活动图像等都属于视频的范畴。
摄影机是指用胶片拍摄电影的机器,摄像机是用磁带、光盘、硬盘等作为界质记录活动影像的机器,广泛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家庭及其他各个方面。
摄影机使用胶片和机械装置记录活动影像,所采用的是光学和化学记录方式,摄象机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
1 视频的定义⏹视频(Video)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25或30帧/秒),所以视频又叫作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能形运动的图像,每秒钟显示帧数越多,即帧频越高,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视觉暂留现象』⏹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根据实验人们发现要想看到连续不闪烁的画面,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要达到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视频信号具有以下特点:☐内容随时间而变化☐有与画面动作同步的声音(伴音)⏹图像与视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静止的图片称为图像(Image),运动的图像称为视频(Video)。
⏹图像与视频两者的信源方式不同,图像的输入靠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设备;视频的输入是电视接收机、摄象机、录象机、影碟机以及可以输出连续图像信号的设备。
2.视频的分类⏹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模拟视频是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早期视频的记录、存储和传输都采用模拟方式,如在电视上所见到的视频图像是以一种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再用盒式磁带录像机将其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模拟视频的特点:☐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使用磁带录象机将视频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传统视频信号以模拟方式进行存储和传送然而模拟视频不适合网络传输,在传输效率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图像随时间和频道的衰减较大,不便于分类、检索和编辑。
⏹要使计算机能对视频进行处理,必须把视频源即来自于电视机、模拟摄像机、录像机、影碟机等设备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要求的数字视频形式,这个过程称为视频的数字化过程。
☐数字视频可大大降低视频的传输和存储费用、增加交互性、带来精确稳定的图像。
☐如今,数字视频的应用已非常广泛。
包括直接广播卫星(DBS)、有线电视(如图5.2)、数字电视在内的各种通信应用均需要采用数字视频。
☐一些消费产品,如VCD和DVD,数字式便携摄像机,都是以MPEG视频压缩为基础的。
数字化视频的优点⏹适合于网络应用☐在网络环境中,视频信息可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
视频数字信号便于长距离传输。
⏹再现性好☐模拟信号由于是连续变化的,所以不管复制时精确度多高,失真不可避免,经多次复制后,误差就很大。
数字视频可不失真地进行无限次拷贝,其抗干扰能力是模拟图像无法比拟的。
它不会因存储、传输和复制而产生图像质量的退化,能准确再现图像。
⏹便于计算机编辑处理☐模拟信号只能简单调整亮度、对比度和颜色等,限制了处理手段和应用范围。
而数字视频信号可以传送到计算机内进行存储、处理,很容易进行创造性地编辑与合成,并进行交互。
数字视频的不足⏹数字视频的缺陷是处理速度慢,数据存储空间大,数字图像处理成本高。
⏹通过对数字视频的压缩,可以节省大量存储空间,光盘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大量视频信息的存储成为可能。
3.视频的制式⏹NTSC制在美国、日本和加拿大被广为使用,NTSC制式的视频图像为每秒30帧,每帧525行;⏹PAL制主要被中国、澳大利亚和大部分西欧国家采用,PAL制式的视频画面为每秒25帧,每帧625行;⏹SECAM制主要在法国、中东和东欧一些国家使用,SECAM制式的视频画面为每秒25帧,每帧625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视频绝大多数为PAL制和NTSC制。
4.视频分辨率⏹视频分辨率指的是视频的画面大小,常用图像的“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来表示。
☐VCD 视频光盘的标准分辨率为352×288 (PAL )或352×240(NTSC) ;☐SVCD 视频光盘的标准分辨率为480×576 (PAL )或480×480 (NTSC );☐DVD 视频光盘的标准分辨率为720×576 (PAL )或720×480(NTSC) 。
☐普通电视信号的分辨率为640×480 ;标清电视信号分辨率为720×576 ;☐高清电视(HDTV )分辨率可达1920×1080 。
3.2 数字视频的生成⏹数字视频有两种生成方式:☐一是使用视频采集卡将模拟视频信号经计算机模/数转换后,生成数字视频文件,对这些数字视频文件进行数字化视频编辑,制作成数字视频文件,利用这种方式处理后的图像和原图像相比,信号有一定的损失;☐二是利用数字摄像机(硬盘式、光盘式和存储卡式数字摄像机)将视频图像拍摄下来,从信号源开始,就是无失真的数字视频,输入计算机后,通过使用的编辑软件制作成数字视频文件。
3.3 视频压缩的一些基本概念⏹视频压缩(compression)的目标是在尽可能保证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视频数据率。
视频压缩比一般指压缩后的数据量与压缩前的数据量之比。
由于视频是连续的静态图像,因此其压缩编码算法与静态图像的压缩编码算法有某些共同之处,但是运动的视频还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在压缩时还应考虑其运动特性才能达到高压缩的目标。
☐有损和无损压缩☐帧内和帧间压缩☐对称和不对称编码⏹有损和无损压缩☐在视频压缩中有损和无损的概念与静态图像中基本类似。
无损压缩也即压缩前和解压缩后的数据完全一致。
多数的无损压缩都采用RLE行程编码算法。
有损压缩意味着解压缩后的数据与压缩前的数据不一致。
在压缩的过程中要丢失一些人眼和人耳所不敏感的图像或音频信息,而且丢失的信息不可恢复。
几乎所有高压缩的算法都采用有损压缩,这样才能达到低数据率的目标。
丢失的数据率与压缩比有关,压缩比越小,丢失的数据越多,解压缩后的效果一般越差。
此外,某些有损压缩算法采用多次重复压缩的方式,这样还会引起额外的数据丢失。
⏹帧内和帧间压缩☐帧内压缩也称为空间压缩。
当压缩一帧图像时,仅考虑本帧的数据而不考虑相邻帧之间的冗余信息,这实际上与静态图像压缩类似。
帧内一般采用有损压缩算法,由于帧内压缩时各个帧之间没有相互关系,所以压缩后的视频数据仍可以以帧为单位进行编辑。
帧内压缩一般达不到很高的压缩。
☐采用帧间压缩是基于许多视频或动画的连续前后两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或者说前后两帧信息变化很小的特点。
也即连续的视频其相邻帧之间具有冗余信息,根据这一特性,压缩相邻帧之间的冗余量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压缩量,减小压缩比。
帧间压缩也称为时间压缩,它通过比较时间轴上不同帧之间的数据进行压缩。
帧间压缩一般是无损的。
帧差值算法是一种典型的时间压缩法,它通过比较本帧与相邻帧之间的差异,仅记录本帧与其相邻帧的差值,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数据量。
⏹3.对称和不对称编码☐对称性是压缩编码的一个关键特征。
对称意味着压缩和解压缩占用相同的计算处理能力和时间,对称算法适合于实时压缩和传送视频,如视频会议应用就以采用对称的压缩编码算法为好。
而在电子出版和其它多媒体应用中,一般是把视频预先压缩处理好,尔后再播放,因此可以采用不对称编码。
不对称或非对称意味着压缩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处理能力和时间,而解压缩时则能较好地实时回放,也即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一般地说,压缩一段视频的时间比回放(解压缩)该视频的时间要多得多。
例如,压缩一段三分钟的视频片断可能需要10 多分钟的时间,而该片断实时回放时间只有三分钟。
3.4 常见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1. A VI格式A VI(Audio Video Interleaved ,音频视频交错)格式是一种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
A VI格式由Microsoft公司于1992年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
它采用的压缩算法没有统一的标准,除Microsoft公司之外,其他公司也推出有自己的压缩算法,只要把该算法的驱动加到Windows系统中,就可以播放该算法压缩的A VI文件。
A VI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但是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其文件扩展名为.avi。
2.MPEG格式⏹MPEG(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是1988年成立的一个专家组,其任务是负责制订有关运动图像和声音的压缩、解压缩、处理以及编码表示的国际标准。
MPEG格式是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从而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
目前MPEG格式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 -1 、MPEG-2、和MPEG-4。
⏹MPEG-1制定于1992年,它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而设计的国际标准。
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时长120分钟的电影(视频文件)压缩到1.2GB左右。
这种数字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lv、.mpe、.mpeg以及VCD光盘中的.dat等。
⏹MPEG-2制定于1994年,是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而设计的。
这种格式主要应用在DVD和SVC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较广的应用。
使用MPEG-2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时长120分钟的电影压缩到4~8GB。
这种数字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 mpg、.mpe、.mpeg、.m2V及DVD光盘中的.vob等。
⏹MPEG-4制定于1998年,是为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它可利用很窄的带度,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使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MPEG-4能够保存接近于DVD 画质的小体积视频文件,还包括了以前MPEG压缩标准所不具备的比特率的可伸缩性、动画精灵、交互性甚至版权保护等一些特殊功能。
使用MPEG-4的压缩算法的ASF格式可以把一部120min的电影(视频文件)压缩到300MB左右的视频流,可供在线观看。
这种数字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asf和.mov。
3.RM格式⏹RM(RealMedia)格式是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