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因素对葡萄胎后恶变影响的临床探究
葡萄胎预防性化疗35例临床观察

2 O例中, 化疗组例 1 2中有 1 例恶变 , 恶变率为 8 3 , .% 未化疗组 8 例 中有 2例恶变, 变率为 2 % , 5 这说明化疗对防止恶变有一定 的
临 床 价值 。但 是 , 究 表 明 , 癌 药 物 有 一 定 的 毒 性 及 副 作 用 , 研 抗 1 % 的患 者有 食 欲 不振 、 心 、 吐 、 发 、 梢 血 象 改 变 等 症 状 , 0 恶 呕 脱 末 并 有 1% 的 患者 有 死 于化 疗 并 发 症 的风 险 。从 本 资 料 中 可看 0 J 出 , 有高 危 因 素 的 1 没 2例葡 萄 胎 , 一 例 发 生 恶 变 。笔 者 认 为 对 无 于 具有 ( ) 1 年龄 > 5岁 ;2 吸 官 前 子 宫 明 显 大 于 停 经 月 份 ;3 3 () ()
I/ ;4 h G持续增高或 下降义上 升者 ; 5 卵巢黄 素化囊肿 U L ( )C ()
直 径 > m;6 病 理 检 查 滋 养 细 胞 增 生 明显 者 ; 是 具 有 以 上 6c ( ) 凡
六项高危 因素 中一项者视为高危组 , 2 共 0例。再根据患者家庭
条 件 和个 人 是 否 愿 意 接 受 预 防 性 化 疗 分 为 两 组 , 化 疗 组 和 未 即
【 收稿 日期】 2 1 0— 8 00—1 0
( 文编辑 : 曾敏 ) 本 刘
一1 52 — 来自中外 医学 研 究 21 0 0年 1 2月 第 8卷
第2 9期
C IE E A D F R I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 C LR S A C
刀 床 探 享 |叠 分 矿 |
一 。
| |1 . . 叠 . . 曩
妇产科试题2

326.下述哪项不符合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的情况
A.多发生在产后,流产或葡萄胎后
B.胎盘附着处有滋养细胞浸润
C.常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子宫复旧不良
D.经抗炎治疗或彻底刮宫后能恢复正常'
E.尿妊娠免疫试验多为(+)
答案:D
327.葡萄胎刮宫5个月,妊娠免疫试验又呈(+),肺部已出现转移灶,最大的可能为
答案:C
341.葡萄胎最可靠的辅助诊断手段是
A.B超检查
B.CT检查
C.β-HCG定量
D.阴道检查
E.宫腔镜检查
答案:A
342.25岁妇女,停经3个月,阴道出血2个月,阴道前壁有紫蓝色结节,大小如核桃,宫颈软,子宫如孕4个半月大小,血HCG>20000U/L应考虑为
A.良性葡萄胎
E.葡萄胎刮宫术后8周血HCG仍高提示浸润性葡萄胎
答案:C
315.50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尿妊娠免疫试验(+),行刮宫术,未刮出组织,而又行子宫切除,病理检查子宫肌层中有大片滋养细胞浸润,及一个淡淡的绒毛影子,诊断应是
A.胎盘组织残留
B.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
C.绒癌
D.侵蚀性葡萄胎
E.葡萄胎
A.脑脊液检查
B.脑血管造影
C.血HCG检查
D.宫腔镜
E.诊断性刮宫
答案:C
335.确诊葡萄胎主要依靠
A.停经,间断性阴道出血
B.盆腔检查:子宫软,大于停经月份
C.血HCG(+)
D.20周前出现妊高征
E.B超检查宫内反射不均质
答案:E
高危型绒癌3例和侵蚀性葡萄胎1例报道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1.20.1141高危型绒癌3例和侵蚀性葡萄胎1例报道卢静,江敬红,邬东平Report of Three Cases of High Risk Choriocarcinoma and One Case of 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 LU Jing, JIANG Jinghong, WU Dongpi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WUDongping,E-mail:*************Funding: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Seed Fund Project (No. znpy2018087)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妇科肿瘤;化疗;手术中图分类号:R737.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收稿日期:2020-09-27;修回日期:2020-12-26基金项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znpy2018087)作者单位:430071 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通信作者:邬东平(1967-),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研究,E-mail: *************作者简介:卢静(1988-),女,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研究·病例报道·0 引言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 e s t a t i o n a l t r o p h o -blastic neoplasia, GTN )是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一组少见的恶性疾病。
异位葡萄胎1例临床分析

异位葡萄胎1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10-29T10:23:37.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王彩红文海燕向微[导读] 诊断与治疗因异位葡萄胎发病率极少,无明显特异性,且患者多急诊入院,治疗一般均为手术治疗,如术中发现为葡萄胎样组织,应尽量切净病灶,尽量少挤压病灶以防滋养细胞扩散和转移,病灶周围最好用5-FU浸润化疗。
王彩红文海燕向微(厚街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 523000)【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042-02异位葡萄胎是指葡萄胎发生的部位在盆腹腔,如输卵管、卵巢、阔韧带及盆腹膜表面。
该病发生率极低,其症状主要有停经、下腹痛及阴道流血等,与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其病理完全符合葡萄胎的改变,容易引起妇科医生误诊。
现将我院收治的1 例异位葡萄胎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36岁,因“停经35天,下腹痛1天,加重4+小时”于2012年6月15日入院。
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8~30天,经期4~6天,末次月经2012年5月11日。
停经33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
于14日晚上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隐痛,未及时就诊。
于15日约16:30自觉腹痛加剧,以右下腹痛明显,伴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等,遂来院检查,行盆腔B超提示:右侧附件区可见一大小约30×32mm包块,考虑异位妊娠可能性大,盆腔腹腔积液。
后穹隆穿刺抽出1ml暗红色不凝血。
门诊拟“异位妊娠”收治入院。
既往体健,孕6产1。
入院查体:T37℃,P2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急性病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
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宫颈光滑,举痛明显,子宫正常,质中,活动可,有压痛,右侧附件区增厚,压痛明显,左侧附件未触及异常。
入院后患者腹痛渐加重,考虑异位妊娠破裂可能,决定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盆腹腔大量积血,子宫外观、大小正常,右侧输卵管间质部有一大小5×6cm紫蓝色包块,表面有一1×1cm破裂口活动性出血,术中诊断为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决定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并于妊娠部位系膜注射甲氨喋呤(MTX)50mg。
葡萄胎60例临床诊治分析

葡萄胎60例临床诊治分析作者:潘云华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葡萄胎的诊断、治疗及随访。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葡萄胎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
结果:通过清宫、二次清宫、预防性化疗全切子宫患者,60例患者均获临床治愈,无一例死亡。
结论:葡萄胎应早诊断、早治疗,对高危患者行预防性化疗,定期随访很重要。
【关键词】葡萄胎;清宫;预防性化疗;随访【中图分类号】R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0-02葡萄胎是一种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良性疾病,但有一定的恶变几率,对葡萄胎的早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定期随访,可有效降低其恶变率。
葡萄胎可分完全性及部分性葡萄胎。
现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60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葡萄胎60例,其中完全性葡萄胎45例,部分性葡萄胎15例,其中部分性葡萄胎中9例术前诊断稽留流产,术后经病理检查诊断部分性葡萄胎。
1.2 临床表现:患者有停经史,停经时间59d—121d,50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5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伴下腹部隐痛,5例无临床症状,B超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回声。
其中1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病,12例合并卵巢黄素化囊肿,26例合并贫血。
1.3 辅助检查:全部患者清宫术前均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附件,其中考虑葡萄胎者49例,考虑稽留流产者11例。
清宫术后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证实部分性葡萄胎21例,占35%,完全性葡萄胎39例,占65%。
1.4 治疗:一次清宫术50例,两次清宫术14例。
有高危因素者35例。
预防性化疗6例,恶变10例,低危患者44例。
1.5 随访: 55例在清宫术后9周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完成两年随访,无复发者36例,随访至(β-HCG)正常19例。
导致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什么

导致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什么文章目录*一、导致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什么1. 导致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什么2. 导致葡萄胎的原因是什么3. 葡萄胎有什么症状*二、葡萄胎有什么危害*三、葡萄胎如何预防导致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什么1、导致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什么孕妇年龄:未成年及高龄均是葡萄胎发病的危险因素,大于35岁、小于20岁均是葡萄胎发生高危因素。
研究显示年龄高于35岁使发病率增加5倍,年龄高于40岁使发病率增加10倍, 小于20岁妊娠也是葡萄胎发生的高危因素。
营养状况及社会经济因素:相关研究显示葡萄胎的发生与动物脂肪及β胡萝卜素等营养素摄入减少有关。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社会,太多女孩子过度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在这里提醒大家在备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
妊娠史:前次妊娠有葡萄胎史者再次妊娠葡萄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有过1次及2次葡萄胎妊娠史者,再次葡萄胎的发生率为1%和15-20%。
此外,流产和不孕也是葡萄胎的高危因素。
2、导致葡萄胎的原因是什么葡萄胎的真正发病原因不明,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葡萄胎的发生与营养状况,社会经济及年龄有关,病因学中年龄是一显着相关因素,年龄大于40岁者葡萄胎发生率比年轻妇女高10倍,年龄小于加岁也是发生完全性葡萄胎的高危因素,这两个年龄阶段妇女易有受精缺陷,部分性葡萄胎与孕妇年龄无关。
通过细胞遗传学结合病理学研究证明两类葡萄胎各有遗传学特点,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基因组是父系来源,即卵子在卵原核缺失或卵原核失活的情况下和精原核结合后发育形成,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其中90%为46,XX,由一个空卵(无基因物质卵)与一个单倍体精子(23,X)受精,经自身复制恢复为二倍体(46,XX),再生长发育而成,称为空卵受精,其少数核型为46,XY,这是两个性染色体不同的精子(23,X及23,Y)同时便空卵受精,称为双精子受精,部分性葡萄胎核型常是三倍体。
3、葡萄胎有什么症状 3.1、停经后阴道流血多数患者停经2~4个月后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开始量少,易被误诊为先兆流产。
葡萄胎临床护理分析

葡萄胎临床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6-05-12T14:37:50.4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作者:赵晓曼1 张春影2 赵辉1[导读]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昂昂溪区第二人民医院葡萄胎在临床上较常见,本文就葡萄胎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正确的处理措施,减少恶变机会。
赵晓曼1 张春影2 赵辉1(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昂昂溪区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31)【摘要】目的:探讨葡萄胎临床护理。
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葡萄胎患者20例临床治疗期间护理方法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20例葡萄胎患者,一次清宫13例,二次清宫7例,预防性化疗6例,全子宫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对葡萄胎患者,观察临床特点,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渡过化疗期,可获得满意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葡萄胎;临床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194-02葡萄胎在临床上较常见,本文就葡萄胎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正确的处理措施,减少恶变机会。
一旦确诊,患者及其亲属可能会担心孕妇的安全、是否需进一步治疗、此次妊娠对今后生育的影响,并表现出对清官手术的恐惧[1]。
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知识的缺乏及预后的不确定性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清宫手术期间能配合护理人员。
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葡萄胎患者20例临床治疗期间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葡萄胎20例,年龄最小26岁,年龄最大52岁,平均年龄25±3岁;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HCG测定及B型超声检查,最后由刮宫及病理证实。
在20例葡萄胎中,完全性葡萄胎19例,部分性葡萄胎1例。
有停经史者19例,停经后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18例,有妊娠呕吐者17例,子宫大于停经月份12例,B超只见异常增大的子宫中出现弥漫分分布的光点及囊状无回声区或呈粗大点状、落雪状影像诊断为葡萄胎16例,本组病例全部β-HCG>100kIU/L。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胎盘生长因子在葡萄胎预后中的意义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胎盘生长因子在葡萄胎预后中的意义张素素;李红梅;李红霞;杨川;宫海叶;高乐【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葡萄胎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80例葡萄胎患者,至少随访1年,其中30例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1例发展为绒癌.采用免疫组化SV0002两步法检测33例正常早期妊娠(对照组)、33例未恶变葡萄胎(良性组)、31例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葡萄胎(恶变组)的TGF-β1与PLGF的表达.结果恶变组TGF-β1阳性表达率(58.1%)低于对照组(97.0%)和良性组(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良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变组PLGF阳性表达率(90.3%)高于对照组(36.4%)和良性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良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变组患者中年龄>40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5 U/L、子宫体积>孕周大小者TGF-β1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P<0.05);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cm、重复性葡萄胎患者TGF-β1阳性表达率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变组患者中年龄>40岁、hCG>105 U/L、子宫体积>孕周大小、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cm者的PLGF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P<0.05);有无重复性葡萄胎者PLGF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变组中TGF-β1与PLGF 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PLGF和TGF-β1可作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参考指标,联合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有助于葡萄胎恶变的预测.%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TGF-β1) and placental growth factor (PLGF) in hydatidiform mole. Method A total of 180 cases of hydatidiform mole were followed for at least 1 year, in which 30 cases developed 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 and 1 waschoriocarcinoma.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GF-β1 and PLGF in 33 cases with early abortion (control group), 33 cases with non-malignant hydatidiform mole (benign lesions group), and 31 cases with 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 (ma-lignant lesions group). Result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TGF-β1 in 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 and choriocarcino-ma (58.1%)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benign lesions group (87.9%) and control group (97.0%)(P<0.05), while were similar between benign lesions and controls (P>0.05). As for PLGF, the patients with 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 and choriocarcinoma had higher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90.3%)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36.4%) and benign lesions group (63.6%) (P<0.05), and it was comparable between benign lesion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05). Patients with age>40 years, hCG>105 U/L, and increased uterine volume had lower TGF-β1 expression (P<0.05) in benign and ma lig-nant lesions group;patients with theca lutein cyst diameter>6 cm or recurrent hydatidiform mole had similar positive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the risk factors stated above (P>0.05).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group, pa-tients with age>40 years, hCG>105 U/L, and increased uterine volume, or theca lutein cyst diameter>6 cm had higher PLGF expression rate than those without (P<0.05);and those with or without recurrent hydatidiform mole had consistent PLGF levels (P>0.05).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GF-β1 and PLGF expression in patients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P<0.05). Conclusion TGF-β1 andPLGF may become a new index of predicting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ydatidiform mole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preventive chemotherapy.【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7(015)004【总页数】4页(P443-446)【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胎盘生长因子;葡萄胎【作者】张素素;李红梅;李红霞;杨川;宫海叶;高乐【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一病区,陕西延安 7160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一病区,陕西延安 7160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一病区,陕西延安7160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一病区,陕西延安 7160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一病区,陕西延安 7160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一病区,陕西延安 716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为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约15%的葡萄胎患者可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并且主要是由滋养细胞过度侵袭所致,若在葡萄胎恶变之前,能提前预测其恶变并及时进行干预,对提高葡萄胎患者的生存质量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因素对葡萄胎后恶变影响的临床探究
发表时间:2015-09-15T16:05:10.5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张玉梅
[导读]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第二人民医院 152000 葡萄胎是一种良性滋养细胞肿瘤,大部分可经清宫治愈,但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第二人民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危因素对葡萄胎后恶变的影响。
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497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比较有高危因素与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临床特点。
结果 75例恶变病例中有高危因素59例,无高危因素16例。
先期葡萄胎合并各种高危因素组的恶变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危因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GTN距先期妊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除阴道流血外,有高危因素的GTN患者出现其他症状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的GTN患者,有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GTN患者GTN分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评分为高危GTN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无高危因素低危GTN组中初次治疗使用MTX单药方案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为ACTD方案后缓解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葡萄胎患者高危因素进行正确评估,及时行预防性化疗或手术,葡萄胎后GTN患者对其高危因素结合FIGO分期及WHO改良预后评分进行评估,以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及疗程、手术时机及病例.重视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助于诊治GTN和提高疗效。
关键词:高危因素;葡萄胎;恶变影响;临床分析
葡萄胎是一种良性滋养细胞肿瘤,大部分可经清宫治愈,但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据报道,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率约为20%,部分性葡萄胎的恶变率为0%~11%不等[1]。
但当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时,恶变率则明显增加。
对有恶变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生恶变前,进行单药的预防性化疗,可以使总体恶变率明显下降,但其中仍有部分患者,预防性化疗失败,出现了血清b-hCG水平未呈对数下降或出现上升,发展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需改用治疗性双药或多药联合的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497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中出现恶变的75例,未恶变者422例。
1.2研究方法观察分析指标:①先期葡萄胎妊娠情况:年龄、HCG值、子宫大小与孕周关系、卵巢黄素囊肿大小、有无重复性葡萄胎;②葡萄胎后GTN距先期妊娠时间;③葡萄胎后GTN临床表现;④先期葡萄胎有无预防性化疗及或手术;⑤GTY分期及预后评分;⑥治疗效果。
高危因素包括:年龄>40岁、血HCG≥105U/L、子宫大于停经月份、卵巢黄素化囊肿>6 cm、重复葡萄胎。
2结果
高危因素而行预防性化疗的初治葡萄胎患者共23例,其中11例患者单药预防性化疗成功,12例患者单药预防性化疗失败,在治疗19~94d(中位数为62.5d)后改用多药的联合化疗方案。
单因素分析发现,仅有清宫前的血b-hCG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ROC 分析表明,曲线下面积为0.773,当用75~104 mIU/ml的血b-hCG水平为截距值时,能够区别预防性化疗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其特异性为90.9%,敏感性为58.3%。
在本研究的预防性化疗成功组中,>75万的患者占9.1%(1/11),在预防性化疗失败者中,>75万的患者占66.6%(8/12),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
3讨论
3.1葡萄胎的预防性化疗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包括以下几点:年龄40~19岁,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卵巢黄素化囊肿6cm,以及有关的内科并发症[2]。
对于具有一项或几项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性化疗能显著降低恶变率,尤其是对于随诊困难的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
预防性化疗通常是指在葡萄胎清宫前或清宫后短时间内为预防恶变而给予的单药单疗程的化疗,国外文献报道多采用Act D或MTX。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采用MTX单药化疗及应用四氢叶酸解救,葡萄胎高危患者接受预防性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恶变发生率为47.4%及14.3%;而在低危组患者中,两组间恶变率无差异,证实了葡萄胎预防性化疗可以降低高危葡萄胎患者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率。
在双盲、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中,预防性化疗组在葡萄胎清宫后1w给予Act-D化疗1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TN的发生率降低了72.4%。
但是,预防性化疗一直有很大争议。
其主要原因在于高危的葡萄胎患者仅有50%可能进展为恶性病变,因此仅有50%的高危患者可受益于预防性化疗。
而且,预防性化疗有造成化疗耐药的可能。
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在葡萄胎高危患者中进行选择性"早期化疗"的方法;与预防性化疗不同,早期化疗的对象为进一步筛选出来的更高危的葡萄胎患者,开始时间为葡萄胎清宫1w内,并且化疗疗程持续至b-hCG水平降至正常。
进行早期化疗与未化疗组相比,恶变率分别为0和63.2%。
3.2清宫前的血清b-hCG水平仍然是较好的预后指标,两组的平均值分别为46914
4.0 mIU/ml、768044.4mIU/ml,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ROC分析用于寻找截距值及评价诊断指标,诊断指标的准确性以曲线下面积来衡量,面积>0.75则说明此诊断标准为好的预测指标。
我们使用SPSS软件绘制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73,提示以b-hCG值作为预测预防性化疗的效果是个较好的指标。
鉴于本研究中寻找这个指标截距值的意义在于找出使用单药化疗很可能会失败的患者,从而可以对这些患者直接应用双药或多药的治疗性化疗方案,以缩短治疗时间、避免耐药发生,因此,此时高的特异性比敏感性重要;我们选择了特异性高同时兼顾敏感性的截距值75~104 mIU/ml,其相应的特异性为90.9%,敏感性为58.3%。
也就意味着,如以血清b-hCG水平75万mIU /ml作为预测标准,高于此水平的患者中约90%使用单药预防性化疗会失败。
另外,本研究还显示,预防性化疗失败组的患者中,血b-hCG值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长于成功组,且失败组中使用单药治疗的时间为62.5d。
因此,对于需要预防性化疗的难以随诊的患者,为避免单药预防性化疗造成的治疗时间延长及潜在的耐药风险,可考虑对于清宫前血b-hCG水平高于75~104 mIU/ml的葡萄胎患者,直接给予双药或多药的联合化疗。
参考文献:
[1]潘丹,钱建华,PAN DanQIAN Jianhua.高危因素对葡萄胎后恶变影响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8).
[2]耿硕,冯凤芝,向阳,等.有恶变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患者预防性化疗的结局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