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地剔旧和处理方法
高校图书馆剔旧工作实践与思考

高校图书馆剔旧工作实践与思考高校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文化载体和知识资源中心,是学生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
由于图书资料的不断更新和变旧,高校图书馆的剔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对高校图书馆剔旧工作进行实践与思考。
一、实践1. 了解图书馆剔旧的意义和目的剔旧工作是指对图书馆中长期未借阅的图书进行清理,剔除过时的、损坏的、陈旧的书籍,为新书的进驻和读者的需求腾出空间。
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保持图书馆的资源新鲜度和时效性,提高图书利用率,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制定剔旧工作计划在进行剔旧工作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剔旧工作计划,确定剔旧的范围、时间和标准。
可以根据图书的年限、借阅率、破损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设定剔旧标准和流程。
3. 评估图书的价值和需求对于需要剔旧的图书,需要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有特殊的收藏价值或研究意义,以免因为片面的标准而误剔珍贵的文献。
4. 组织剔旧的具体工作剔旧工作需要有明确的工作流程和组织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可以利用暑期或寒假等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剔旧工作,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处理剔旧图书的方式剔旧图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捐赠给相关机构、个人,定期进行闲置图书的公益拍卖等,对于严重破损的图书可以进行报废处理。
二、思考1. 优化剔旧标准在进行剔旧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剔旧标准,避免过于机械地执行标准而误删有价值的图书,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弹性和适度。
2. 加强图书的利用和宣传为了减少因长期未被借阅而被剔旧的图书,可以加强对图书的宣传和推广,增加读者对这些书籍的了解和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图书馆资源。
3. 加强图书馆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制定更加贴近读者需求的图书采购计划,丰富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和数量,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和依赖,减少因资源匮乏而被剔旧的图书。
4. 建立图书馆共享机制可以与其他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将剔旧的图书进行共享,为其他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
图书清点、剔旧和处理方法

图书清点、剔旧和处理方法
图书清点、剔旧和处理方法
为了建立结构合理的藏书体系,对失效或利用率低的呆滞书进行定期与经常相结合的剔旧工作,以提高藏书的流通率和使用效益。
一、时间安排:
图书每学期全面整理一次,每年清点一次。
二、剔除范围
1、内容陈旧过时,已没有参考价值的书刊。
2、内容有错误,有严重政治问题或格调低下的书刊。
3、由于国家标准或计量单位制度改变,已失去参考价格的旧版书刊。
4、与本校图书馆性质、具体任务和专业范围完全不相符的书刊。
5、复本量过大而读者借阅甚少的书刊。
6、破损而无法或不值得修补的书刊。
三、剔除办法
1、剔除工作先由图书馆人员根据剔除范围在原架上进行初选,然后由相关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复查,最后请有关学科教师核定。
2、核定后剔除的书刊,由图书馆人员开列清册一式三份,报相关负责人转呈分管校长审批。
3、经审批后的剔除书刊清册,一份留在馆内,一份交上级领导。
馆内根据清册对剔除的书刊在计算机图书管理软件上登记,在计算机登记注销书刊前,应打印相关书刊的流通史,以供备查。
4、剔除书刊按原价或折价向校内师生出售后,余下的作废书处理。
藏书剔旧管理规则

藏书剔旧管理规则一、剔旧工作的实施1.剔旧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剔旧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先由图书馆(室)工作人员根据剔除范围初选,再征求相关老师的意见,报学校分管领导或校长批准后执行。
3.有收藏价值的文献资料,下架后要妥善保存,做好馆藏积累工作。
4.剔旧工作可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应做好总结工作。
二、剔旧的具体范围1.内容陈旧已无参考价值的书刊。
2.长期以来流通率很低,无馆藏价值的书刊。
3.复本量大且实用性差,造成积压的书刊。
4.内容重复的图书资料。
5.凡有关部门明文规定,内容不健康应停止流通的书刊。
6.经过长期借阅周转,残破不全,无法修复(补)的书刊。
三、剔旧图书的处理1.凡被剔旧的书刊,都应在财产登记薄和目录上予以注销,并及时造好清册,一式二份,分别由图书馆(室)留底和总务处备案。
图书作为学校固定资产还要财务核销。
2.对被剔除的书刊可视实际情况,并根据相关规定,采取调拨、交换、折价出售或报废等相应方式进行处理。
图书室文献资料遗失、损坏赔偿规则一、凡借阅本馆书刊有污损或遗失,应由借书人或借书单位负责赔偿。
二、凡确系丢失书刊,可购相同版本图书偿还或按下列规定赔偿:1.当年新购各类图书按原价3-5倍赔偿。
2.一般文艺书籍按原价2-3倍。
3.系列图书丢失其中一册,按全套书价3-5倍赔偿。
丢失单本期刊,按本刊全年总价2-4倍赔偿。
三、凡不爱护图书,对所借书刊污损有以下情况者,均按本校规定分别进行教育,处于罚款与赔偿。
1.遗失图书书背袋或损坏书上条形码者罚款1-2元。
2.图书封皮有污损,有乱写乱画或撕页者罚款1-2元。
3.书内有撕页或剪裁者,不超过三页,由读者本人复印装订,并酌情罚款1-3元。
超过三页者,按原书价3-5倍罚款。
4.全书污损严重,不能继续流通者,按丢失图书处理。
四、读者办理赔偿手续后,在一个月内又找到原书或买到相同版本书刊者,可按收据办理退款手续,并收手续费2元。
学年图书室图书遗失、损坏书赔偿记录学生阅览室阅览规则一、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方可进室阅览。
图书剔旧制

图书剔旧制度为缓解目前馆藏空间紧张,解决新书上架难等问题,图书剔旧工作现陆续开展,藏书剔旧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慎重,特制定以下规则:一、藏书剔除的范围:1.对于流通率极低与专业的设置、教学科研关系不大的图书可以剔除。
2.图书内容已陈旧过时:凡是观点陈旧过时、技术陈旧过时、方法陈旧过时的图书,内容在新版图书中已经更新的图书,应该剔除。
3.品相破旧、残缺不全的书籍,一些因流通率高而导致破烂或破损,不便读者继续使用的、并有新书代替的图书,可以剔除。
4.残缺不全、里面内容被大部分撕页的图书、多卷书、丛书没有使用价值的这类图书需剔除。
5.没有现实意义的,与时代精神不相吻合的图书需要剔除。
6.复本过多的、长期压架并且内容陈旧老化、无参考价值的图书,主要是文艺书籍、长篇小说,需要剔除。
7.经典著作,无论哪个学科,无论复本多少,不予剔除。
8.以前入库的图书,自然科学类入库五年后(如:应用技术类、计算机类内容重复的、过时的标准等)、社会科学类入库七年后(如:完成某阶段历史任务的宣传读物及配合历次政治运动的小册子、已出修订本的教学参考书和课本、已重新修定的有关法律方面的)可以剔除。
三、剔旧程序1.剔旧工作由各书库根据本书库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部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分编室负责审核剔旧图书。
2.流通部和样本书阅览室下架图书进入后备书库。
3.拟剔除到后备书库的图书经各部审核员、部主任、分编室负责人认可后方可登记造册.四、ILASⅡ改库程序:1.流通管理——系统维护——馆藏库维护2.打开馆藏库维护界面后,将条码扫入检索键值,例如:3.修改馆藏地点,原馆藏地点为社科流通部的图书更改到社科后备书库,原馆藏地点为科技流通部图书更改到科技后备书库内即可。
图书剔旧方案

图书剔旧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中的图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新书的不断进入,旧书也随之增多,这使得图书馆的存储空间变得有限。
为了管理图书馆的藏书,维护阅览环境,图书剔旧方案应运而生。
一、剔旧的必要性图书馆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旧图书开始失去价值,因为它们的内容已经过时,与读者的需求不再匹配。
此外,随着图书馆不断购置新书,存储空间逐渐不足,这也需要剔旧来释放空间。
二、剔旧的原则和方法1.更新性原则:根据图书的更新性和信息的可靠性来决定是否进行剔旧。
如果一本图书的内容在最近几年内没有得到更新,或者图书中的信息已经过时,就可以考虑将其剔旧。
2.淘汰率:按照图书馆的藏书比例,每年可确定一个合理的剔旧率。
这个比例要根据图书馆的藏书发展计划和用户的需求来确定,并且应该合理调整。
3.读者参与:鼓励读者参与图书的剔旧工作,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意见征集等方式征求读者对图书的反馈,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
三、剔旧的困难和挑战1. 主观性: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和观点,对图书的价值和质量的看法有差异。
这就导致了剔旧工作容易出现争议,需要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参与,以便得出一个公正和客观的结论。
2. 经费和时间:剔旧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和时间。
一方面,需要请专业人员来对图书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剔旧后的图书还需要妥善处理,可能需要重新分类、整理和销售。
四、剔旧后的利用和处理1. 出售:对于一些图书,尤其是仍然具有价值的图书,可以进行销售。
这样不仅可以回收一部分经费,而且还给予读者购买的机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 转让:将一些图书转让给其他的图书馆或机构,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共享,促进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3. 赠送:对于一些低价值和老旧的图书,可以赠送给一些学校、社区或慈善机构,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公益性利用,让更多人受益。
图书清点、剔除管理制度范本

图书清点、剔除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图书是知识的载体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对于图书馆来说,合理管理图书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图书清点和剔除是图书馆日常运营中的重要环节,用于确保馆藏图书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本文将介绍图书清点和剔除的管理制度范本,旨在帮助各个图书馆建立科学、规范的图书管理制度。
二、图书清点管理制度1. 清点频率每个图书馆都应制定清点图书的频率,具体根据馆藏图书的数量和使用状况确定。
普通图书馆可以选择每年清点一次,而大型图书馆可能需要每季度或每月清点一次。
2. 清点方法图书馆可以采用现场清点或电子清点的方式进行图书清点。
现场清点需要人员逐本进行清点,而电子清点则可以通过扫描图书的条形码进行快速清点。
3. 清点记录清点时应详细记录清点日期、清点人员、清点结果等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以后的查证和对比,确保图书的完整性。
4. 清点补缺清点过程中发现缺失的图书应及时补缺,确保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不受影响。
补缺可以通过购买新书或者调图等方式进行。
三、图书剔除管理制度1. 剔除标准图书馆应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剔除某本图书。
一般来说,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图书的损坏程度:如果图书已经严重损坏且无法修复,可以考虑剔除。
- 图书的时效性:如果图书已经过时且不再具有参考价值,可以考虑剔除。
- 图书的使用率:如果某本图书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被借阅或者使用,可以考虑剔除。
2. 剔除流程图书剔除应有明确的流程,包括剔除申请、剔除审批、剔除执行等环节。
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图书的信息和剔除理由,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批,并在剔除执行时进行记录。
3. 剔除记录剔除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剔除的图书信息,包括剔除日期、剔除理由、剔除人员等。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统计和对比,确保剔除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4. 剔除后处理剔除的图书可以通过捐赠、回收或者销毁等方式进行后续处理。
不同图书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四、总结图书清点和剔除是图书馆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图书清点、剔除管理制度范文(3篇)

图书清点、剔除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图书是知识的载体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对于图书馆来说,合理管理图书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图书清点和剔除是图书馆日常运营中的重要环节,用于确保馆藏图书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本文将介绍图书清点和剔除的管理制度范本,旨在帮助各个图书馆建立科学、规范的图书管理制度。
二、图书清点管理制度1. 清点频率每个图书馆都应制定清点图书的频率,具体根据馆藏图书的数量和使用状况确定。
普通图书馆可以选择每年清点一次,而大型图书馆可能需要每季度或每月清点一次。
2. 清点方法图书馆可以采用现场清点或电子清点的方式进行图书清点。
现场清点需要人员逐本进行清点,而电子清点则可以通过扫描图书的条形码进行快速清点。
3. 清点记录清点时应详细记录清点日期、清点人员、清点结果等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以后的查证和对比,确保图书的完整性。
4. 清点补缺清点过程中发现缺失的图书应及时补缺,确保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不受影响。
补缺可以通过购买新书或者调图等方式进行。
三、图书剔除管理制度1. 剔除标准图书馆应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剔除某本图书。
一般来说,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图书的损坏程度:如果图书已经严重损坏且无法修复,可以考虑剔除。
- 图书的时效性:如果图书已经过时且不再具有参考价值,可以考虑剔除。
- 图书的使用率:如果某本图书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被借阅或者使用,可以考虑剔除。
2. 剔除流程图书剔除应有明确的流程,包括剔除申请、剔除审批、剔除执行等环节。
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图书的信息和剔除理由,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批,并在剔除执行时进行记录。
3. 剔除记录剔除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剔除的图书信息,包括剔除日期、剔除理由、剔除人员等。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统计和对比,确保剔除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4. 剔除后处理剔除的图书可以通过捐赠、回收或者销毁等方式进行后续处理。
不同图书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四、总结图书清点和剔除是图书馆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图书清点、剔除管理制度范本(2篇)

图书清点、剔除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图书是知识的载体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对于图书馆来说,合理管理图书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图书清点和剔除是图书馆日常运营中的重要环节,用于确保馆藏图书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本文将介绍图书清点和剔除的管理制度范本,旨在帮助各个图书馆建立科学、规范的图书管理制度。
二、图书清点管理制度1. 清点频率每个图书馆都应制定清点图书的频率,具体根据馆藏图书的数量和使用状况确定。
普通图书馆可以选择每年清点一次,而大型图书馆可能需要每季度或每月清点一次。
2. 清点方法图书馆可以采用现场清点或电子清点的方式进行图书清点。
现场清点需要人员逐本进行清点,而电子清点则可以通过扫描图书的条形码进行快速清点。
3. 清点记录清点时应详细记录清点日期、清点人员、清点结果等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以后的查证和对比,确保图书的完整性。
4. 清点补缺清点过程中发现缺失的图书应及时补缺,确保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不受影响。
补缺可以通过购买新书或者调图等方式进行。
三、图书剔除管理制度1. 剔除标准图书馆应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剔除某本图书。
一般来说,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图书的损坏程度:如果图书已经严重损坏且无法修复,可以考虑剔除。
- 图书的时效性:如果图书已经过时且不再具有参考价值,可以考虑剔除。
- 图书的使用率:如果某本图书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被借阅或者使用,可以考虑剔除。
2. 剔除流程图书剔除应有明确的流程,包括剔除申请、剔除审批、剔除执行等环节。
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图书的信息和剔除理由,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批,并在剔除执行时进行记录。
3. 剔除记录剔除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剔除的图书信息,包括剔除日期、剔除理由、剔除人员等。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统计和对比,确保剔除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4. 剔除后处理剔除的图书可以通过捐赠、回收或者销毁等方式进行后续处理。
不同图书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四、总结图书清点和剔除是图书馆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格式
图书的剔旧和处理方法
为优化图书馆藏书结构,按文献资料老化规律,及时做好剔除陈旧图书资料工作,特制订如下规定:
一、剔旧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二、剔旧工作必须专人负责,准备剔旧的书刊先广泛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再报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剔旧的具体范围:
1、内容陈旧过时的书刊。
2、长期以来无人问津或很少有人借阅,流通率极低书刊。
3、复本过多造成积压的书刊。
4、内容重复的图书资料。
5、凡有关部门明文规定或通知,内容不健康应停止流通的书刊。
6、经过长期借阅周转,残破不全,无法修复的书刊。
四、凡被剔旧的藏书资料,都应在财产登记薄和公务目录上予以注销,并及时造好清册,一式两份。
一份图书馆留底,一份报总务处备案。
五、对被剔除的书刊可分别采取调拨、交换、削价处理和报废等方法处理。
六、剔除工作每年可进行一次,并做好总结工作。
专业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