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的方法总结
现代文阅读专题之语言赏析

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恬淡通俗 ❖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 3、清新明艳、清新雅致 ❖ 4、幽默讽刺 ❖ 5、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雄浑、豪放、
旷达 ❖ 6、沉郁悲慨 ❖ 7、音律和谐,整散结合
❖(1) “清暗的水面上,映着一小圈天,人趴在井沿往 下看时,那一小圈天就映着人的头脸。苔藓下的水珠积聚 到足够大滴,便长长地一挂‘滴答’下去,水面就荡起小 涟漪,那一小圈天便皱乱起来,人的头脸也一下子碎裂变 形,一会儿,水面平静了,头脸又完整地重现。
现代文阅读专题
——语言赏析
【原句】“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 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 【品析】这里以“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 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美好的人生。 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的一生应该经历幸福 和痛苦、快乐和悲伤等,寄寓了作者的希望: 一生拥有丰富多彩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 人生的美好。
答题失误类型(作业小结)
❖ 1、答非所问 ❖ 2、要点不全 ❖ 3、表述不准 ❖ 4、不合要求 ❖ 5、答案重复
现代文阅读要点:
❖ 1.体味和斟酌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 意义和作用。
❖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 3.挑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 ❖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
点的重点字词。
❖“析”就是分析其特点。
❖ 这句话描写的是高地古井井面映着天,体现了 古井的深沉,人们不断望着井中的自我,幽闲, 回忆无限。水滴是那样自然,由小到大,同时 显现了古井的深幽,人们对古井的爱好、亲切 的感情,人与景物完善融会的人文魅力。
表述不准 (0分!)
❖ 参考答案:此句描写了古井,“用倒映天空, 映照人脸,滴水起涟漪复又平静,天空人 脸由模糊而清楚(赏),写出井水的清澈 和灵动”(析)。
现代文阅读段落的作用和赏析语句题型

教学内容重点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赏析句子教学目标掌握重点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技巧重点掌握重点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技巧难点掌握重点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技巧教学过程一、分析重点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1.考点解说分析句子(段落)的作用,就是从文章整体出发,把握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在内容表达及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正确理解句子(段落)的作用,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可以提高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常见的题型有:(1)某个句子(段落)在文中有何作用?(2)某个句子(段落)在文中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某个句子(段落)在文中有怎样的表现力?2.解题方法关键句(段)作用分析法分析某句话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
结构上的作用有:总领全文;过渡,引起下文;埋伏笔;作铺垫;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和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上的作用有: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点明中心;深化主旨。
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要将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时,不要笼统地回答,要结合文中关键句(段)的具体内容、文章的中心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等进行分析。
3.考点训练卖豆浆的孩子鲁先圣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
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
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
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
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的角度技巧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的角度从哪些角度赏析句子一、了解所要赏析的句子特点和类型1.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分为描写类和议论抒情类句子:⑴描写类,指描写景物(自然景观,含植物)、人物或动物的句子:例1:旭日初照,阳光如花朵一般在河面盛开。
(09年宁波卷第16题)例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样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09年兰州卷第16题)例3:它(指“猫”)如饿虎捕羊似的,拱着背,弯着两只前爪,尾巴竖得高高的,两只金黄的眼睛盯住斑鸠,它的胡子利箭似的动弹着。
(09长春卷第19题) 简析:例1是个描写景物类句子,例2是个描写人物类的句子,例3是个描写动物类的句子。
⑵议论抒情类,一般多是揭示主旨的句子:例: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08年陕西卷第15题)简析:这个例子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启发读者来思考黄河精神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揭示主旨。
2.从语言表达角度看,分为运用修辞、句式特殊的句子及一般句子:⑴运用修辞句:例:它(指“火光”)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的人回家。
(09沈阳卷第16题)简析: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使表达生动。
常见的修辞还有:比拟(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3、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分析:腊梅象征人生,北风让人联想到恶劣的环境.默默地吐着芬芳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变化,是全篇画龙点睛之笔.思考此问题应在人生启迪上多想一想.答案:作者高度赞美了腊梅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不论人们是否留恋,都一如既往,展示自己的“风韵和清香”,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作者写腊梅的同时,也在写我们的人生.4、结构方面的作用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常见的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等.例句在结构上有呼应上文的作用,腊梅不畏恶劣环境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与上文中“那么你必须坚韧,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相照应.5、分析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⑵句式特殊句:例: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有哪些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有哪些中考的时候,语文考试一定会考到的一种类型题就是阅读理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常见答案开头的作用:吸引读者:(1)巧设悬念(2)使用修辞(使文章文字生动)(3)充满生活情趣2.总领全文3.奠定感情基调4.与后文的关系:(1)对比关系(2)铺垫、伏笔关系(3)呼应关系(4)欲扬先抑结尾的作用:中心类:(1)点明中心(2)深化主题(3)拓展主题2.于前文发生某种关系:(1)对比(2)呼应3.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4.委婉含蓄,意味悠长二.总喻和分喻(用于带有较复杂比喻修辞的句子理解题) 思考步骤:1.明确陈述主体(基础)2.分清本体喻体(重点)3.理清比喻内容(保障)三.使用三种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 (我):1.使读者有身历其境之感2.便于作者表达自己较复杂情感(我们):1.说理性有号召力2.抒情性有感染力第二人称: (你,你们):1.赞美性质:亲切感2.批评性质: (1)人:质问之势-气势强烈-表达情感(2)非人:拟人化,其他同上第三人称: (他,他们):客观真实四.常用表现手法(手法;写法;写作方法;艺术手法)对比;象征;衬托;比喻;幽默;讽刺;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托物言志。
五.文章多主题多情感时概括作者情感宜用划线摘句法(常见于写景抒情散文)1.划出中心句2.划出具有感情色彩的词3.分析词句所蕴含的情感,结合全文整理答案六.文章谋篇布局的常见类型1.一波三折(情节曲折,引人入胜)2.欲扬先抑(突出重点)3.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人思考)4.巧设悬念(吸引读者)5.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结构严密)6.某种时空关系7.某种对比关系七.句子赏析要点1.解析修辞2.描写角度(1)远近、高低、大小对比(2)虚实结合(3)视、听、嗅分层次3.选材特征(1)小事(2)细节(3)某一方面八.文章选材特点常见答案1.以小见大(易为读者接受)常见于记叙文和小说2.多用古代故事,典故,寓言,诗词(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常见于议论文和杂文3.选材角度宽泛(是文章丰富生动)常见于散文九.文章语言特点常见答案1.生动形象(修辞多,语言华丽,多见散文)2.平实(多见小说,记叙文,哲理性散文)3.幽默十.关于双层含义的问题1.浅层和深层浅层一般与文章内容有关;深层一般与文章中心有关浅层一般是物质性的;深层一般是精神性的2.虚写与实写3.角色主体不同造成的含义不同十一.逐层深入的几种常见类型1.逻辑性深入(分类无限,重在掌握什么是逻辑性)2.情感的深入:夸大化;深入化3.从感性到理性十二.新闻的相关知识1.分类:消息(以叙述为主;简短精炼)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详细生动,完整叙述新闻全过程)2.新闻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3.新闻四原则:报道及时;完全真实;内容新鲜;篇幅短小4.新闻的写作模式:标题(内容精髓所在)导语(开头第一句话或第一段;作用:揭示消息核心或吸引读者) 主体(承接导语,详细叙述事实)结尾(内容发展的自然结果;作用:收束全文;呼应导语;升华主题)纵观全文,把握主旨1、理清文章的思路。
语言赏析的方法

语言赏析的方法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作品中优美、精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分析,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
(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
特别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赏析:本句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而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生死胡杨》)赏析:“只得”一词准确地表达了“我”不得不走却又依依不舍的心情答题格式:。
词表现了(揭示了、突出了)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二、从修辞角度赏析例:朱自清《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花色鲜艳美丽的特点。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设问句等,体味其作用。
答题时一般要紧紧扣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但答题时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2排比:语言有气势(加强语气)3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5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例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赏析:本段文字运用了“……一样,是……”的排比句式,表达了安塞腰鼓的奔放、热烈,读来气势昂扬,增强了表达效果。
语言赏析-现代文阅读

• 句中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南京2010中考试卷 ) • 2、
二、重要句子
• 1、修辞句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 2、双关句
• 3、哲理句
• 4、言外之意句
• 1、比喻句 • 2、哲理句 • 3、言外之意句
三、语言赏析
• 1、词语
• 2、句子
现代文阅读——
语言赏析
考点
重要词语
重要句子
赏析语言
修辞句
双关句
富含哲理的句子
言外之意的句子
词语
句子
一、重要词语
• 1、形容词、动词、副词 • 体会句中加词语“一定”的表达效果
• 半窗一般装在厢房和书斋,底部多为矮墙,窗形细致精巧,紧靠窗外一定种 植着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淮安市2011中考试卷 )
• 必须学会欣然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接纳
• 以具体的形式感谢招聘单位的接纳,如邮件、短信 • 考虑怎样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更适应工作需要 • 把走进工作岗位当作职业生涯的重要的第一步,认u
求职应注意的礼仪
• 求职时最礼貌的修饰是淡妆 • 面试时最关键的神情是郑重
• • • • 无论站还是坐,不能摇动和抖动 对话时目光不能游弋不定 要控制小动作 不要为掩饰紧张情绪而散淡
• 最优雅的礼仪修养是体现自然
以一种修养面对两种结果
• 必须首先学会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拒绝
• 仍然感谢这次机会,因为被拒绝是面试后的两种结 果之一。 • 被拒绝是招聘单位对我们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我 们最关心的是自己什么地方与用人要求不一致,而 不仅仅是面试中的表现。 • 不要欺骗自己,说“我本来就不想去”等等。 • 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再做努力。
初中句子鉴赏的答题技巧

初中句子鉴赏的答题技巧
初中句子鉴赏的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句子特点:首先要确定句子的特点,例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句子并找出其精妙之处。
2. 分析句子表达效果: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各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的,以及这种表达方式所带来的效果。
可以从句子的用词、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3. 结合上下文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妙处。
4. 组织语言清晰表述:在答题时,需要将以上分析进行清晰、有条理地表述,让阅卷老师明白你对句子的理解。
5. 注意答题规范:在答题时,需要注意规范性,例如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答题,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出现口语化表达等。
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句子鉴赏的题目。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现代文中散文赏析句子的方法

上启下,由前面的“使人快活”过渡到后面的 悲惨遭遇,突出了他的地位低下。
方法归纳4: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
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 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点题等。我们应该抓 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 上的作用。
的爱。
方法归纳5
句式及语言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
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
语言特点:
准确生动、朴实无华、自然流畅、 典雅有韵味、读来朗朗上口、具体形象、通 俗易懂、幽默诙谐等。
练习 : 2011年江西中考《方寸田园》
20.琦君的散文语文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
《爱的盛宴》
2、Biblioteka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 (1)那些饺子,咸咸淡淡,淡淡咸咸,他都 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他的口味? (2)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 的小鸟来啄。
练习题 : 《爱的盛宴》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 (1)那些饺子,咸咸淡淡,淡淡咸咸,他都咽下 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他的口味? (2)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 鸟来啄。
例2: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 慢爬过去,再抱起橘子走。 (朱自清的《背影》 )
赏析:“放”、“爬 ”、”抱 “这几个动词,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给我买橘子过铁道时的艰 难。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方法 2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
课后作业:2007年《看 山 老 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的方法总结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作品中优美、精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分析,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
(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
特别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赏析:本句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而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生死胡杨》)赏析:“只得”一词准确地表达了“我”不得不走却又依依不舍的心情答题格式:。
词表现了(揭示了、突出了)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二、从修辞角度赏析例:朱自清《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花色鲜艳美丽的特点。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设问句等,体味其作用。
答题时一般要紧紧扣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但答题时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2排比:语言有气势(加强语气)3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5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例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赏析:本段文字运用了“……一样,是……”的排比句式,表达了安塞腰鼓的奔放、热烈,读来气势昂扬,增强了表达效果。
2、声音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云南的歌会》)赏析:本句运用比喻,把声音比作松涛,把无形的声音写得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很好地表达了歌会中声音的特点。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春》)赏析:本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春天鸟儿的欢快,生机勃勃的形象写得细腻,充满活力。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赏析:本句运用对偶手法,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写出了陋室的环境清幽,来往人的高雅脱俗。
读起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
三、从句式的角度赏析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可从句式的角度来分析,句式的类型有:感叹句、疑问句(包括反问句、设问句,这两个句子都是无疑而问的)、祈使句、陈述句(包括肯定局、一般否定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包括排比句和对偶句等)和散句。
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4 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另外,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B.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
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5:“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C.结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现代文阅读例:对于梅,人们喜欢它开花时俄鲜艳、雪天的热烈。
梅花,“梅”字后面总跟着一个“花”字。
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
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
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
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赏析:作者采用整齐的句式(四字短语),语言优美,清新隽永,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同时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梅花盛开时的繁华、凋谢时的寂寞,形成强烈反差,表现了一般人对梅花的爱是短暂而肤浅的。
四、语言赏析题一般答题思路:解答语言赏析题,可从以下四步入手分析,即:(1)怎样写的;例: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写得怎样;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强调了)(3)写出了什么;写出了对象的……特征(4)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例: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河湾奔去。
”赏析: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全村鸡鸭鹅狗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老村与老屋的活力与生机,体现了作者对老村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专项练习1、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2.“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
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它要比别处的其他大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桐的粗大和枝繁叶茂,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大海无论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的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的从容和生命力的顽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现代文阅读5.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咆哮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可怕的怀中。
6.真的与红海滩晤面时才如梦方醒———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晶莹,那么珠光闪烁。
参考答案: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红海滩的热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7.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参考答案:“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通过情态表达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8.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刺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参考答案:突出了里克学会游泳的的喜悦心情,这种喜悦冲淡了冷、脏、痛的感觉,语气上也较舒缓9.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橡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
参考答案:运用叠词“拍拍”、“指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造好房子后的喜悦、自豪。
10.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1.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参考答案:此句的语言特点在于“点”“磕”“退”“上前”这几个动词的恰当使用。
能准确而又生动地写出了农家少年驾船技艺的熟练、敏捷,表现了他们的聪明勇敢。
12.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
《贝多芬》参考答案: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钢琴比喻成“巨熊”“蹲伏”在那里,突出了它在贝多芬生活中的分量。
语言赏析题(二)四、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入手进行赏析,基本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往往考查较多的是描写句、议论句和抒情句。
下面具体分成几个角度分析:1从表达方式赏析(基本格式是:运用……表达方式+表现事物的特点或观点或情感或与所描写对象的关系等。
)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1、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2、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的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例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赏析: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
例2: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赏析:本句运用()的表达方式,赞美了()精神。
2 从人物描写方法赏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细节描写;还有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结合等)基本格式是:此句运用……描写方法,表现了(刻画了)……的……的性格特点,准确或生动形象或富有情趣地……例3:都德《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那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赏析:这几句话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充分体现了韩麦尔先生()。
3 从环境描写方法入手赏析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或故事背景2.渲染气氛。
3衬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深化作品的主题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揭露社会现实;2.交代历史背景。
(答题范式:这是……描写,起……作用,烘托(渲染、交代、推动、衬托)了……)例4:“露西老师心里百味杂陈,但她还是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
一下,一下……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
尽管露西老师竭力控制住自己打下去的力气,但打到第五下的时候,那根旧木棒突然从中间断成了两截。
赏析:这是(),起()作用,烘托出(例5:《我的叔叔于勒》:“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又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赏析:这是(),起()作用,烘托()五、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