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中学现代文阅读理解解析(专业易懂)
小学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解析专业易懂33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小学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解析专业易 懂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25、学习是劳动,是充Βιβλιοθήκη 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谢谢!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16篇解析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
医生们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
”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
”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
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
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
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
当晚,我告诉了妈妈。
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
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
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
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
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
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
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
”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 kuī见她在流泪。
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
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第④段)。
kuī见2. 在第①段的横线里填上一个意为“温和而曲折地(表达意思)”的词,这个词应是:______3. 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4. 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小升初阅读——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详细答案解析

小升初阅读——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详细答案解析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共50小题)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
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
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只以为它是一棵小草。
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
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
这时外婆马上摘了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
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
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
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渴。
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
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人应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给予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1)给文章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中写出序号。
败:A、失败B、打败C、搞坏D、解除;清除①清热败火顶:A、支撑B、顶撞C、相当,抵D、顶替;代替②真顶得上清凉饮料(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朴实普通依然惦记顽强用途(4)填空。
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一(含答案与解析)

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一)1.第一篇散步莫怀戚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
但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绿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全)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6套全2021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6套全小姑娘的智慧①小姑娘,只有五岁。
②有一天,她拿了一朵刚摘的花给我看。
我看见在靠近花蕊中间的花瓣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③“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④我拿过来仔细(打量端详√)了半天,只好老老实实地请教:“这是什么东西?”⑤“是蜜蜂拉的屎。
”⑥“啊!”我(惊讶√惊慌)极了,“你怎么知道的?”⑦“我注意看过啦,看了很多次呢!”她说,“蜜蜂可聪明了,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拉一粒屎,做个记号。
别的蜜蜂飞来一看,噢,这朵花被采过了,就不用白过去了。
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花,蜜蜂怎么才知道哪朵花被采过了,哪朵花没被采过呢?”⑧“哦,原来是这样,有道理。
”我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深有感触:我活了40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我还以为蜜蜂是瞎忙呢!是不是在蜜蜂的眼里我也是瞎忙呢?基础练习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在下面打“√”。
2、给第3、4自然段加上标点。
3、“深”在字典中有这样三种解释:①深度;②深奥;③很,十分。
“深有感触”中的“深”应是第③种解释。
能力提升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5、(1)“我活了40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这件事”是指:蜜蜂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拉一粒屎,做个记号。
别的蜜蜂飞来一看,噢,这朵花被采过了,就不用白过去了。
(2)“我”没有注意过这件事的原因是:“我”没有小姑娘那样童真的目光和心灵。
6、你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善于观察,天真可爱,想象力丰富。
妈妈的鼓励①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
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她是这样告诉儿子的:②“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阅读专题七现代文阅读1知识梳理(word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阅读专题七现代文阅读1知识梳理(word含答案)专题七现代文阅读考点解读: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内容包括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短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考查重点:重点考查的是文章主旨的概括、内容要点的归纳(分层概括)、短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
常靠题型:常考的题型有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
第一步:知识梳理一、散文阅读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
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1.抓住“文眼”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散文的“眼”就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文章结构的枢纽点,也就是所谓“神聚”之处。
抓住的散文的“文眼”,犹如拿到了进入散文这座艺术宫殿的钥匙。
散文的思想、感情、结构等也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了。
那么,怎样识别文眼呢?文眼没有固定的位置,也不易分辨。
但只要精于阅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文眼出现的地方一定是那种最富有表现力的、最有助于把握全篇思想和脉络的关键性词语上。
小升初(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全集及解析

(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全集及解析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梦想背后的故事王列王老师没想到一向很听话的燕红,突然变得这么倔强。
进入高二,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流。
所谓分流,就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文化课基础,把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教学班,这样便于管理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发展。
燕红的文化课基础很好,老师希望燕红专心学习文化课,想不到燕红坚持学习美术。
实事求是地说,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较差,文化课基础这样好的一个学生,学习了美术,王老师觉得非常可惜。
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想不到燕红却毫不动摇,他异常生气。
他想跟燕红的父母交流一下情况,让她的父母劝说她,偏偏他们都在外地打工,通过电话联系上后,他们都表示孩子学什么由她自己决定。
既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她,干脆先让她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师有些无可奈何地想。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
期末考试,燕红的文化课考得很好。
让王老师想不到的是,她的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
王老师询问美术老师燕红今后发展潜力如何,老师赞扬燕红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
王老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莫名的失望。
高三下学期,市电视台组织一次以“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学生绘画大赛。
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初赛,学生自由创作。
第二个阶段是决赛,学生现场作画。
学校很多学生都参加了比赛,但是进入决赛阶段的只有燕红一个人。
这次比赛除了看学生的绘画基础,还委比学生的想象力。
不用说,凡是参加比赛的,绘画基础都不错,谁的想象力更强,谁肯定会胜出。
通过前几轮的比赛来看,燕红的想象力非常强;几乎每一张画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最后一次比赛的题目是《梦中的家乡》,只要胜出,燕红就会获得冠军,大家对燕红也非常期待。
然而那幅画燕红却画得非常普通甚至连一点想象的成分都没有:弯曲的柏油马路、低矮的远山、清清的小溪、几块石板搭成的小桥,还有低低的石头房子……当然,燕红与冠军失之交臂了,大家都为燕红感到惋惜。
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讲解(有答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讲解(有答案)部编版在阅读记叙文时,需要掌握一些表达方式和手法,例如描写人物、环境、情感等。
在答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描写方式,如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突出某种情感或特征。
2)联系上下文,分析句子与所在自然段的关系,解答句子深层含义。
3)联系文章主旨,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句子深层含义。
在阅读说明文时,需要关注文章中的重点和重点解释。
常见的考点包括:1)定义:要求学生围绕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对应的赏析。
2)常见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3)答题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答题方法、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的答题方法、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在阅读议论文时,需要关注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常见的考点包括:1)定义:要求学生围绕文中的观点和论据进行对应的赏析。
2)常见提问:理解句子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分析划线句子的作用、分析指定段落的作用。
3)答题方法:理解句子含义或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分析划线句子的作用、分析指定段落的作用。
总之,在阅读现代文时,需要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同时注重细节和上下文的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准确回答题目。
可以从字面意义、象征意义、引申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2)分析标题作用,可以从引导阅读、概括主题、点明中心、烘托气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文章整体效果进行推断。
同时也可以结合作者用词、语气、叙述方式等进行分析。
完成这类检测,首先要全文通读,筛选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含的精神或品质。
可以采用总分的方式来答题,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出一个定性判断,然后再从几个方面逐条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做定性的总结。
说明文阅读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1.定义:要求学生分析文章中句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常见提问: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答题方法:1)根据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判断说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11
17
例:描写抒情、议论抒情段落概括
我自小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 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 习习,舟如在冰上行。过了高丽界,海水竞似湖光,蓝 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 栏旁人立处。上自苍穹,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深翠, 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地漾开了来。——小朋友, 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 空灵的妙景!
1、基础阅读(看得懂) 2、检视阅读(略读、泛读) 3、分析阅读(孜孜不倦) 4、主题阅读(架构自己)
2019/2/11
4
概括能力
理解能力弱,往往是出在概括能力和表 述能力弱上,概括能力提升,理解能力迎刃 而解
例: 吉鸿昌被国民党抓起来之后,一顿毒打,要他招供,他怎么都没招 供,到最后把他押到刑场上去,杀掉他的,临死之前他就说了一句话, 杀掉我一个,还有四万万中国人。
2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 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油多尤为别处所不 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 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 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 炒的豆腐。 《端午节的鸭蛋》
现代文阅读理解解析
---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
2019-1-30
1
2019-1-30
主要内容
读书四个层次 概括能力培养 赏析
2019/2/11
2
读书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看得懂) 2、检视阅读(略读、泛读) 3、分析阅读(孜孜不倦) 4、主题阅读(架构自己)
2019/2/11
3
读书四个层次
答案:秋天的森林色彩更美,山果子熟了,松鼠忙着搬进洞储备过冬。
2019/2/11
13
描写例2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夜空 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繁密 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 小的光点。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 色的薄纱。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 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太阳刚露脸的时候,我沿着小河往村里走,那么淡淡的清 清的雾气,那么润润的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我的 脸上,钻进我的鼻子。
2019/2/11 16
例:描写抒情、议论抒情段落概括
我自小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 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际尽是粼 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过了高丽 界,海水竞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 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上自 苍穹,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深翠,幻成几十 色,一层层,一片片地漾开了来。——小朋友, 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 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参考答案:“吱”,形象的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 中冒出来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 让人垂涎欲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
2019/2/11
29
赏析例三
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 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 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 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 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 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 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 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 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 《老村与老屋》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 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 想象(虚实结合)、衬托(正衬、反衬)
2019/2/11
25
表达方式区别
1、豆子发芽了.(叙述) 2、豆子长出了瘦弱的小芽.(描写) 3、豆子发芽很重要.(议论) 4、啊,豆子发芽了!(抒情) 5、豆子发芽需要水分.(说明)
参考答案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全村鸡鸭鹅等 自由抉乐的生活状奔(1分),表现了老村与老屋的活力与生机 (1分),体现了作者对老屋的喜爱与怀念之情(1分)。
关键词即加红的词句.注意文段的重点落在最后一句上,作者的情感(对 海上空灵妙景的赞叹和热爱) 答案:我出海感受到海景的美妙而发出喜爱和赞美。 注: (风、海水、斜阳可以不详细展开)
2019/2/11
18
赏析
赏析题的本质是什么: 手法是赏析题的根本,通过特定手法表现出 来文学语言美感以及蕴含的内容情感
23
2019/2/11
描写手法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 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及 远)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4
2019/2/11
表现手法:
2019/2/11
19
赏析常见的题型
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赏析。 2、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的加以赏析。 3、说说文中某个字或词的好处,能不能换? 4、文中的句子或者词语有什么效果?
注:这一类题基本上归到赏析题,在作答的 时候首先要弄清楚主要手法是什么,一般包 括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
2019/2/11 20
赏析手法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
2019/2/11
21
修辞手法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 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也可使行文亲切可感。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强调情感,增加感染力、说服 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引用:增添文采,具有文学色彩。 (7)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8)设问:是明知故问、有问有答,或提出问题不回答的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作用: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 (9)反问:常用肯定形式表示确定,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的形式表 示肯定。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 (10)借代:借代修辞就是指借代 ,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 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借代可使语言简 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如: 巾帼不让须眉
2019/2/11
6
叙述类语段关键词
关键词尽可能是语段中出现的原词 关键词一般有主体人物(比如”我”、 “谁谁谁”)一般那是名词,形容词,动 词; 关键词一般不出现在具体描写、说明部 分.修辞语句部分; 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 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
7
2019/2/11
答案:晚餐后独倚栏旁凉风,感到家乡渐远,凝立悄然,只有惆 怅
2019/2/11
15
描写抒情、议论抒情段落概括
1、与单独的描写、叙事相比重点都在抒情上 面,这一点非常重要。 2、情感之前的景物时描写一般是为了烘托渲 染营造抒情氛围,所以在概话的时候可以不 用去处理。 3、关键词要落在了体现情感的关键语词上了, 我们同学可不要把纯描写和描写抒情的概括 方式弄混淆。 4、抓语段情感中心点,组织语言,完成概括。
吉鸿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四万万 (结巴) 2、拷打后不说(宁死不屈) 3、还有四万万(乐观精神)
2019/2/11 5
表述能力
概括能力没问题,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概括 某人或某特点
解决办法: 1、记——掌握常见词 2、练——抽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每天一篇1000字左右文章分层次、概 括大意,其他不做
2019/2/11
12
描写类
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松和各 种阔叶树的叶子变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树的叶子 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摆 动树林,哗哗的声音好像海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 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萄萄,说也说不完, 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去。东 北的森林,十月就飞雪了,松鼠不得不早作准备,好 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
2019/2/11 8
语段总结
以叙述方式为主的文段,共主要信息是: 1、必叙述的主体(对象)一般是人 2、主体的经历了、做了什么事或着主体特征 3、叙述结果、含义、目的 通常叙事主体一般是人:什么人,做了/经历什么 事,结果/感受/情感态度(文段中没有就不用加 上) 答题时要抓住概括性的词语、句子,删除描写性、 具体细节(包括人物的对话、动作等细节描写)补 充说明等等次要信息, 用“什么人+做了/经历什么事+结果/感受/情感 态度(文段中没有就不用加)
答案:月光皎洁,夜空繁星密布,山隐隐约约,当太阳升起,我感爱到 淡清的雾气和泥土气息
2019/2/11
14
描写抒情和议论抒情语段
八月于八日夜.正是双星渡河之夕。晚餐 后独倚栏旁,凉风吹衣。银河一片星光,照 到深黑的海上。远远听得楼栏下人声笑语, 忽然感到家乡渐远。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 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冰心从上海到神户三 天中的海上生活)
2019/2/11 22
表达方式
叙述:就是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事件发展 的经过 描写:就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物、环 境,作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议论:就是讲述道理,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已的感情 说明:就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平实的、科 学的解说和介绍